這個周末,申城氣溫不低,還有太陽,但很多人卻被灰濛濛的霧霾「困」在了家中。
受上遊輸送及擴散條件差雙重影響,自12月11日晚上起,上海開始出現空氣汙染,上海市空氣重汙染應急工作組辦公室於12月12日13時發布空氣重汙染黃色預警,啟動Ⅲ級應急響應。截至12月13日13時,上海的實時空氣品質指數依然高達225,為重度汙染水平。
上海的空氣品質何時才能轉好?澎湃新聞記者13日從上海氣象部門獲悉,隨著一波來自北方的較強冷空氣抵滬,霧霾將被逐漸吹散,但與此同時,氣溫也將出現「大跳水」,真正的冬天來了。
13日中午前後,冷空氣已經趕到上海,風力開始增大,氣溫隨之下降。上海中心氣象臺已於13日13時30分發布大風藍色預警信號:受較強冷空氣影響,預計未來24小時內,本市將出現5級陣風6-7級,沿江沿海及江河湖面6級陣風7-8級的偏北大風,請注意防範。
據上海氣象部門預計,13日晚間,本市氣溫將「跳水」至6℃左右,而自半夜起,將轉為陰有小雨或小雨夾雪的天氣,晚歸的人們需注意添衣保暖。
好消息是,冷空氣也將吹散霧霾,自13日晚間起,空氣品質也將逐漸轉好。上海市環境監測中心、上海中心氣象臺於13日早上聯合發布的空氣品質預報顯示,到了13日夜間,實時空氣品質指數將降至55-75,為良;14日-15日,空氣品質均為優至良的水平。
這場來勢兇猛的「換季」冷空氣還將把上海直接送入冬天。據上海氣象部門預計,14日-18日,全天氣溫都在10℃以內,最冷是15日、16日兩天的早晨,市區氣溫僅有3℃,部分郊區在冰點或冰點以下,白天升溫也十分有限。
這也意味著,根據「立冬後,連續五天日平均氣溫小於10℃即為入冬,其首日為入冬日」的氣象學標準,上海很有可能會於14日正式入冬。
健康指南
冷空氣影響前後,健康成為大家關心的熱詞。氣溫變化幅度大,易誘發感冒、呼吸道感染以及心腦血管等多種疾病。
據上海市氣象局介紹,我國古代著名醫書《黃帝內經》早有「不治已病治未病」的思想精髓,遵奉四時陰陽,外避風邪,方能防病養生。
遵循這一思想,上海氣象部門近年來積極響應「健康中國」戰略,率先探索健康氣象新領域,成功研發了關於感冒、兒童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病、中暑等疾病風險預報產品,針對易感人群和不利天氣,給出預防建議。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
冷空氣來了,上海氣象部門給出健康指南。視頻來源:上海市氣象局宣傳科普與教育中心 長三角環境氣象預報預警中心(04:19)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