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走來,殘疾人運動員董飛霞榮獲了共54塊大小賽事的金牌銀牌,其中就包括2016年里約帕運會女子鐵餅F55級比賽冠軍。十四運即將來臨,除了運動員的身份外,董飛霞也是十四運會和殘特奧會形象大使候選人之一,她告訴華商報記者,除了努力為陝西家鄉父老們爭光爭金外,更要將體育精神的「愛」傳遞下去。
一歲時生病下肢癱瘓 一路努力厚積薄發
董飛霞1989年出生在陝西省西安市周至縣終南鎮寨子村,一歲時,因患脊柱灰質炎,董飛霞落下了下肢癱瘓的殘疾。打從記事開始,她就一直與拐杖和輪椅相伴。小學到初中,董飛霞的學習成績一直很不錯,雖然身患殘疾,但她陽光開朗的性格一直保持著。「曾經最害怕上體育課……」董飛霞說,每當看到同學們在操場上飛奔玩耍時,她雖然不曾表現出來,但心裡總是十分失落……
2004年冬天,一次偶然的機會,董飛霞進入陝西省殘疾人奧體中心田徑隊投擲組訓練。董飛霞回憶,當時根本不敢想有朝一日能參加奧運會,但既然選擇了這條道路,她就要認真踏實地向前走。不少人說,2004年進入省隊,2008年北京帕運會國家隊,董飛霞進步神速,但背後是有常人看不到的付出。
剛進入省隊訓練的董飛霞並不順利,因為沒有基礎,身體欠佳,她一度訓練十分困難。不願放棄,「加餐」就成了常態,「訓練時,教練要求做10組動作,我就會給自己加到15、20組,每天很早起床,自己一個人先來到田徑場鍛鍊,加強體能。」董飛霞說,腦海中的一段畫面她這些年一直沒有忘記,「記得一年冬天清晨,我來到室外田徑場訓練,來的時候地面上只覆蓋著一層薄薄的雪花,等到鍛鍊結束時,雪花飛舞,我回頭望去,田徑場早已被白雪覆蓋,只剩下我的輪椅碾過留下的痕跡……」
天道酬勤 8年努力獲奧運會鐵餅金牌
天道酬勤,2008年,19歲的董飛霞進入北京帕運會國家隊,但受心理因素和比賽經驗的影響,2008年北京殘疾人奧運會上,她只獲得田徑投擲項目獲得鐵餅第四名,這距離她的目標相差甚遠。好在,經過不斷的訓練和努力,2010年廣州殘疾人亞運會,她獲得了田徑投擲項目獲得鐵餅金牌,鉛球金牌,標槍銅牌,打了一場漂亮的翻身仗。緊接著,2012年世界輪椅運動會獲得2金1銀、2014年韓國仁川亞殘會斬獲3金。
而最讓董飛霞印象深刻的,是在2016年巴西裡約熱內盧奧運會上斬獲鐵餅金牌,這場比賽,她足足等了8年,「2012年倫敦帕運會,當時我的鐵餅主項被取消,對我的打擊很大,不知道接下來怎麼辦。」董飛霞說,在教練、家人、隊友等身邊人的陪伴下,她重拾起了信心,「我意識到,在體育道路上,不僅要有良好體魄、動作技巧,更要有一顆堅定、樂觀的內心。」
因為雙腿無法活動,在訓練投擲鐵餅時,董飛霞需要用繩子將身體固定在投擲架上,夏天時,訓練的塑膠場地酷熱難耐,不少運動員訓練間隙可以前往陰涼處乘涼,但因為雙腿被固定,她堅持等待訓練完畢,時間一長,雙腿便被磨出一條條傷口,但她說這一切都是值得的。
2016年奧運會比賽前夕,董飛霞舊傷復發致背部肌肉拉傷,還因吹風受涼患上了面癱,但這一次,她怎願輕易放棄,比賽當天,董飛霞終於以25.03米的成績奪得鐵餅金牌,「上午比賽後,我有種做夢的感覺,直到下午站上領獎臺,聽見國歌奏起,眼淚就流出來了。」
談到十四運:努力爭金,將體育精神傳遞
「我一路在『愛』中走了過來,現在也更應該將愛傳遞下去,幫助更多的人。」董飛霞說。
2017年,董飛霞獲得陝西省好青年、西安市十大傑出青年,2018年獲得陝西省道德模範、陝西省最美體育人,2019年獲得西安市十大感動人物。談到入選十四運會和殘特奧會形象大使候選人,董飛霞十分激動。
「2004年至今,我一直關注和參與體育和殘疾人活動,希望通過舉辦這次十四運,能讓家鄉體育事業、殘疾人事業發展到嶄新高度。」董飛霞說,體育運動不光是強身健身,也有很多偉大的精神包含其中,她希望能做出榜樣,告訴很多還在低谷、路上的朋友們,要頑強拼搏、鑄造堅強的意志,一路向前,終將開花得果。
此外,董飛霞也在積極備戰此次十四運,身為運動員,她有信心在家鄉父老面前站在領獎臺上,用金牌作為最好禮物。
華商報記者 于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