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AI專家齊聚清華 暢談後疫情時代的AI國際合作與治理

2020-12-23 新浪財經

來源:新浪證券

12月18日,由清華大學人工智慧國際治理研究院(I-AIIG)和聯合國開發計劃署(NUDP)共同舉辦的首屆人工智慧國際合作與治理高峰論壇拉開帷幕。

此次論壇以「後疫情時代的人工智慧國際合作與治理」為主題,邀請來自世界各地的人工智慧頂級專家、學者和企業代表,聚焦人工智慧技術帶來的機遇和挑戰,分享國際智慧,共同探討人工智慧的研究議題與可持續發展之道。

大咖集聚 分享AI治理的思與得

在此次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中,人工智慧技術發揮了重要的支撐作用,然而伴隨技術的廣泛應用,也引發了對於經濟社會發展中利益與潛在風險平衡問題的擔憂。在新形勢下,如何保障人工智慧良性發展,有效解決技術引發的新型歧視、偏見、社會分割等諸多問題,成為關鍵所在。推動和促進人工智慧的可持續發展是大勢所趨,亦是本次論壇的主要課題。

在開幕致辭中,中國科學院院士、清華大學校長邱勇重點強調了大學、人才對於AI治理的關鍵作用:大學要引領人工智慧的發展方向;要不斷創新人工智慧的理論與技術;要積極推進人工智慧全球合作。

(邱勇致辭)

聯合國開發計劃署駐華代表白雅婷在致辭中表示,在數字時代,數據以指數級速度激增,推動社會進步的同時,也存在濫用數據和侵犯個人隱私等風險。對此,要在數字基礎設施和教育領域進行投資,確保人們可以從技術創新中受益,增強能力以便於更好地適應由人工智慧和自動化帶來的新世界。

(白雅婷致辭)

關於要如何推進人工智慧國際治理問題,清華大學人工智慧國際治理研究院名譽院長傅瑩呼籲到,在人工智慧領域建設包容性強的國際治理委員會,共同去研究、探討、吸納各方面好的建議和意見,形成共同的國際規範。

(傅瑩發言)

清華大學人工智慧國際治理研究院院長薛瀾從人工智慧治理的核心的要素出發,強調AI需要「敏捷治理」。同時,他也表示,人工智慧可以學習已有的國際機制,加強國際合作,探討和找尋人工智慧共同的準則和規則,引導人工智慧健康發展。

(薛瀾發言)

AI可持續發展初探索

在開幕式之後的主題分享和分論壇中,來自國際組織、政府、高校、研究機構、企業的各方代表從自身角度分享洞見,展示在AI治理方面的見解和成果,為AI的可持續發展貢獻經驗。

聯合國兒童基金會 (UNICEF)創新主任託馬斯·戴文表示,AI發展存在能力問題和技術方面的差距這兩方面挑戰,加大投資,實現技術普惠以及建立一個第三方評估機構來保證人工智慧的使用是不傾斜於任何人群的,是破題關鍵。

(託馬斯 戴文發言)

中國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中英人工智慧倫理與治理中心主任曾毅介紹了當前人工智慧在可持續發展的應用,發布了我國首個針對兒童的人工智慧發展原則,並成立人工智慧與生物多樣性工作組,推動人工智慧保護動物。

(曾毅發言)

在企業層面,作為第一批開展AI商業化落地的企業,為共同守護AI的可持續發展,曠視科技根據自身實踐提出了AI治理的三點建議:首先,AI治理的關鍵,是平衡好創新發展與有效治理的關係。其次,曠視提出了多元共治的構想,倡導建立「以多元共治實現對AI治理的長效機制」,有效規避安全風險。最後,企業自律是成為推動AI治理的中堅力量。

據了解,曠視在組織建設、課題探索、標準制定上已先行一步,做出領先成果。早在2019年,曠視就成立了企業內外專家組成的人工智慧道德委員會,並於今年新設人工智慧治理研究院,用於探討AI規範機制。

此外,曠視聯合清華大學等單位承擔科技部重大項目,開展重點領域人工智慧治理挑戰及對策研究,同時加入北京智源發起的「可持續發展的人工智慧」公益研究計劃,與專業研究機構聯合進行課題研究。同時,曠視還制定了針對企業自身管理、企業員工、行業客戶的行為標準,堅持企業自律的同時,推動行業規範發展。

AI治理道阻且長,既需要國際間的通力合作,也需要AI企業、從業者的自律與實踐,共同去探索出一條具有普惠意義的可持續發展道路,讓AI成為人類社會真正的福祉。

相關焦點

  • 後疫情時代,AI如何趨利避害?清華大學首屆AI國際合作與治理高峰...
    12月18日,由清華大學人工智慧國際治理研究院(I-AIIG)和聯合國開發計劃署(NUDP)共同舉辦的首屆人工智慧國際合作與治理高峰論壇如期舉行。此次論壇採用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聚焦「後疫情時代」的AI治理與發展,邀請來自世界各地的人工智慧頂級專家、學者和企業代表,共同探討人工智慧合作與治理的機遇與挑戰。
  • 全球AI大咖齊聚清華暢談AI治理 曠視:多元共治與企業自律缺一不可
    聚焦AI治理,2020年12月18日至19日,由清華大學人工智慧國際治理研究院(I-AIIG)主辦、聯合國開發計劃署(UNDP)作為國際支持機構的首屆《清華大學人工智慧合作與治理國際論壇》拉開帷幕。論壇匯聚了AI領域近70位領軍人物和60多家機構,共同探討人工智慧技術帶來的機遇和挑戰,交流國際治理智慧。
  • 清華大學AI治理國際論壇召開 後疫情時代的數據治理受重視
    原標題:清華大學AI治理國際論壇召開 後疫情時代的數據治理受重視   2020年12月18日至19日,為期兩天的首屆清華大學
  • 後疫情時代AI如何實現可持續發展 專家有話說
    來源:中國網科技12月18日,由清華大學人工智慧國際治理研究院(I-AIIG)和聯合國開發計劃署(NUDP)共同舉辦的首屆人工智慧國際合作與治理高峰論壇拉開帷幕。此次論壇以「後疫情時代的人工智慧國際合作與治理」為主題,邀請來自世界各地的人工智慧頂級專家、學者和企業代表,聚焦人工智慧技術帶來的機遇和挑戰,分享國際智慧,共同探討人工智慧的研究議題與可持續發展之道。
  • 首屆清華大學人工智慧合作與治理國際論壇開幕——聚焦後疫情時代...
    2020年12月18日,首屆清華大學人工智慧合作與治理國際論壇在清華大學主樓後廳成功舉行。本次論壇以「後疫情時代的人工智慧國際合作與治理」為主題,聚焦人工智慧技術帶來的機遇和挑戰,分享人工智慧合作與治理見解,交流國際治理智慧,提出未來人工智慧治理研究議題。
  • 全球AI抗疫後的一場大討論 清華AI國際合作與治理論壇落幕
    來源: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2020年18日至19日,由清華大學人工智慧國際治理研究院(I-AIIG)主辦、聯合國開發計劃部署(UNDP)作為國際支持機構的首屆《清華大學人工智慧與治理國際論壇》拉開帷幕。
  • 傅瑩:中國在AI治理問題上向國際社會釋放了清晰的合作信號
    2020年12月18日,清華大學人工智慧國際治理研究院名譽院長傅瑩在首屆清華大學人工智慧合作與治理國際論壇上發表以「人工智慧與國際安全治理」為題的講話。她表示,中國在人工智慧治理問題上向國際社會釋放了清晰的合作信號。中國對人工智慧的發展、應用乃至治理都是高度重視的,在治理和立法方面也邁出實際步伐。
  • 國際青年領袖就後疫情時代全球合作分享智慧
    國際在線報導(記者 王洹星):16日,在北京舉行的」國際青年領袖對話」項目上,全球各界青年領袖代表重點就後疫情時代疫情防控國際合作與加強經貿往來等議題分享經驗,共享青年智慧。當前新冠肺炎疫情依然在全球肆虐,中國生物製藥有限公司董事會主席謝其潤認為,國際合作抗擊疫情刻不容緩,其中,各國青年人之間的合作也不容忽視。
  • 蟬聯AI專業全球冠軍!清華力壓CMU再奪CSRankings高校AI排行王座
    在此,我們重點關注全球領域的排名。AI全球排名(2019),清華第一,北大第三,國內8所院校進入Top 20清華大學第1名,北京大學第3名,中國科學院第4名,上海交通大學第6名,南京大學第11名,復旦大學第12名,香港科技大學第13名,浙江大學第14名。
  • AI領域最具創新力城市榜單,北京全球第7,西安全球第60,中國共32座城市進入Top500
    在這樣一個科學技術迅速發展的時代,創新能力已經成為評價一個城市競爭力的核心指標。為了不在時代浪潮中落於下風,全球各大城市提升自身創新能力的意識逐漸增強。它們在競爭中不斷積聚創新資源、創造創新成果,把創新作為城市發展的基本驅動力,推動城市或城市群的綜合可持續發展。
  • 後疫情時代全球治理的挑戰、趨勢與對策
    [摘 要]  新冠疫情的暴發極大改變了人類社會的各種短期社會行為並對全球治理提出挑戰。對於後疫情時代的全球治理格局的趨勢分析,不能僅圍繞疫情本身進行,而要結合人類當前全球治理演化的歷史性趨勢和短期疫情危機反應共同考慮。
  • AI軟體商C3.ai掛牌首日飆120%
    Siebel本次創辦的C3.ai募集資金超過6.5億美元,IPO 8日定價在每股42美元,超越先前預估定價區間36~38美元。雖然IPO募集資金規模高達33.7億美元的美國餐飲外送服務商DoorDash Inc.,9日首度掛牌時吸引多數人目光,但C3.ai 9日仍以超過IPO定價一倍以上100美元開出,終場收在92.49美元,較IPO定價多出120.21%。
  • 第五屆清華校友三創大賽TMT/AI/大數據全球總決賽成功舉辦
    8月28-29日,第五屆清華校友三創大賽全球總決賽在鄭州舉行,清華大學多位專家教授、優秀校友和有關嘉賓相聚鄭州,共論數位技術、數字產業前沿發展,共話校地合作。活動為期2天,舉辦了校地合作會談、項目決賽、頒獎典禮暨中原數字經濟高峰論壇、專家講堂、高層次人才座談會、項目推介會、研討會等10個環節,並在專家講堂、高峰論壇開啟網絡同步直播,20萬網友共同見證鄭州時刻。本次活動現場達成意向籤約18家。
  • 蘋果收購Drive.ai,意欲為何?
    這筆交易將支持這家科技巨頭與經驗豐富的工程師和細分市場專家合作,推出自己的自動駕駛汽車計劃。雷鋒網新智駕了解到,在最近的兩個星期中,Drive.ai公司已經逐漸停止了運營。創立於 2016 年的 Drive.ai 脫胎於史丹福大學的人工智慧實驗室。為這家小公司背書的是 Drive.ai 總裁 Carol Reiley,其也是 AI 大牛吳恩達的妻子。
  • 後疫情時代全球商圈創新發展
    本報訊 由上海市商務委員會和上海市靜安區人民政府指導,上海現代服務業聯合會、福布斯中國、上海市靜安區商業聯合會和上海九百(集團)有限公司共同主辦的主題為「後疫情時代全球商圈創新發展」 2020福布斯·靜安南京西路論壇11月27日在滬舉行。
  • 專訪| Drive.ai王弢:3種車型準備就緒,與Lyft合作的自動駕駛打車...
    加州和新加坡可以說是目前全球針對自動駕駛測試法規建設最開放和完善的兩個地區,Drive.ai與Lyft合作的自動駕駛打車服務上線在即,而新加坡也將成為他們在亞洲擴張的第一站,在這個時間點上雷鋒網 · 新智駕探訪了Drive.ai位於Mountain View的總部。
  • 吹響號角:世界人工智慧創新大賽(AIWIN)攜頭部企業場景邀戰全球 AI...
    即日起訪問 www.aiwin.org.cn(微信可點擊本篇末尾閱讀原文),與全球人工智慧企業和團隊同臺角逐!2020年,已經 3 歲了的世界人工智慧創新大賽(AIWIN)對於獲勝團隊準備了哪些重磅獎勵呢?
  • 專家研討後疫情時代中亞—西亞經濟走廊建設
    「一帶一路」智庫合作聯盟秘書長金鑫,蘭州大學副校長、一帶一路研究中心主任沙勇忠出席會議並致辭。來自塔吉克斯坦、哈薩克斯坦、烏茲別克斯坦、阿富汗、土耳其、伊朗、中國等7國的30餘位專家學者與會,圍繞後疫情時代「一帶一路」國家經濟形勢、戰略合作等議題展開深入探討。
  • Drive.ai 王弢:自動駕駛的賽道上,如何與時間賽跑 | 2018 全球智能...
    *Drive.ai聯合創始人,研發與工程總監王弢雷鋒網(公眾號:雷鋒網)新智駕按:10 月 26 日至 27 日,2018 全球智能駕駛峰會在蘇州召開,本次峰會由蘇州市相城區人民政府主辦,蘇州高鐵新城管理委員會
  • 首屆清華大學人工智慧合作與治理國際論壇開幕
    12月18日,首屆清華大學人工智慧合作與治理國際論壇在清華大學主樓後廳成功舉行。本次論壇以「後疫情時代的人工智慧國際合作與治理」為主題,聚焦人工智慧技術帶來的機遇和挑戰,分享人工智慧合作與治理見解,交流國際治理智慧,提出未來人工智慧治理研究議題。論壇由清華大學人工智慧國際治理研究院主辦,聯合國開發計劃署是論壇的國際支持機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