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1
鍾南山院士為廣醫一院抗疫主題展揭幕
「仁愛精誠 生命至上」,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抗疫主題展於昨日正式拉開帷幕,鍾南山院士出席揭幕儀式。
據介紹,主題展現場匯集了這場戰「疫」中上百幅紀實影像作品及各類抗疫見證實物,從不同側面展示了廣醫一院和鍾南山院士團隊為國家乃至國際抗疫做出的努力。
鍾南山:
挺身而出的心最重要
帶隊觀看抗疫展,鍾南山幾番駐足,雙眼泛紅,噙著淚花,令人動容。鍾南山說:「我們這家醫院雖然小,但是每次到了國家需要的時候都能夠挺身而出,我覺得這是最可貴的。」
「醫院可以大可以小,貢獻可以大可以小,但心是最重要的。廣醫一院因為有愛黨愛國、在困難時候挺身而出的勇氣和信念,在短短幾個月間做出一些成績,不僅對國家政策制定起到一定參考作用,而且在新冠肺炎的流行病學、傳染途徑、快速診斷以及搶救治療、減少重症發生等方面,對國家和世界做出了一些貢獻。」
「醫院雖然小,但是省市都非常支持。我們特別是年青一代願意承擔更多的任務。今天這個展覽,是希望讓大家了解廣醫一院廣大職工是如何工作、做出什麼貢獻的,而不是關注一兩個人。」
「我相信,通過抗疫,q人們對國家的信仰更加堅定。這也是為什麼現在我們能在這裡面對面接觸,這在很多國家是不可能的。」鍾南山說。
巨幅鍾南山院士油畫:
歷時3個多月精心繪製
作為一家有著紅色基因(前身為廣州市工人醫院)的百年老院,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始終堅守著「全心全意為人民健康服務」的初心。
「生命重於泰山。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在南山風格的引領下,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連續奮戰125天,實現了危重症病人零死亡、醫務人員零感染、肺康復零後遺症三個「零」;從臨床需求出發,開展新冠全體系研究,為國家防疫提出戰略性防控建議,在國際上彰顯了中國科技抗疫的「硬核」力量。
記者看到,本次主題展覽亮點紛呈,以展板+實物+多媒體互動形式,集中展示了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廣州呼吸健康研究院在鍾南山院士的率領下,白衣執甲,勇鬥疫魔,展現出一幕幕驚心動魄的戰「疫」場景。
一個個關鍵的時間節點、一幅幅觸動人心的寫實圖片、一段段難以忘懷的影像資料,一件件抗疫戰場上保存下來的實物,記錄了從廣州到武漢,從廣東到全國,從中國到全球,從線下馳援到線上遠程視頻會診,從臨床救治到科技攻關,彰顯了廣大醫務工作者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初心使命。
走過「125天戰『疫』之路」,一幅巨大的鐘南山院士畫像映入記者眼帘。這幅畫作是由內蒙古赤峰青少年宮的孩子們在老師的指導下,歷時3個多月,精心繪製而成。巨幅油畫的肖像高3米、寬2米。該畫源於一張新聞照片,1月底,正值疫情最焦灼的時候,鍾南山院士在接受新華社採訪時,面對鏡頭,滿含熱淚地說「武漢,本來就是一座很英雄的城市」,這個感人的瞬間被攝影師捕捉到,成為這幅畫的創作之源。
站在巨幅油畫前,人們不由得心生震撼。畫中的鐘南山院士頭髮泛白,眉頭微皺,泛紅的雙眼噙滿淚花。
展覽:
再現醫務人員戰「疫」場景
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相關負責人表示,此次抗疫主題展是全國數萬參加抗疫的醫務工作者戰「疫」的縮影,在每一位獲救的患者身後,每一項新冠研究成果,是廣大默默無聞的醫護人員的辛勤付出。
「目前,我國抗疫工作取得階段性成效,全面推進復工復產,我們的白衣戰士們依舊奮戰在守護人民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的醫療衛生事業中,讓我們一同回顧這段可歌可泣的抗疫史,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凝心聚力、砥礪前行。」
TOP 2
國內首次!廣州地鐵七號線二期用上三模盾構
27日,國內首臺三模盾構正式完成組裝,將擔負起廣州地鐵七號線二期的建設任務,這也是國內首次在地鐵工程中應用該款盾構機。七號線二期遭遇被稱為盾構機「天敵」的孤石,還有硬巖,施工難度高。三模盾構可針對不同的地層實現一鍵切換,無需進倉拆裝部件,大大避免了長時間的模式轉換作業帶來的風險,特別適用於城市環境、地表沉降要求高的項目。
TOP 3
清代揚州畫派精品展廣州開展
來自遼寧省博物館、揚州博物館館藏的70件清代揚州畫派書畫精品,匯聚廣州藝術博物院館藏的56件文物(連同實物230件)組成「領異標新--清代揚州畫派精品展」,8月28日起將在廣州藝術博物院開展,本次展覽由遼寧省博物館、揚州博物館、廣州藝術博物院聯合主辦,也是文化和旅遊部2020年全國美術館館藏精品展出季項目。展覽將持續到11月28日。
TOP 4
廣州物業信用系統上線
為提高政府監管效能,同時讓物業企業接受社會化監督,廣州市住建局開發建設的「廣州市物業管理信用系統」於27日正式上線,系統將實時記錄物業企業所有守信、失信信息,定期向社會公布,業主也可以實時查詢物業企業的信用信息,為選擇物業提供一個重要參考。
TOP 5
2019年廣東研究與試驗發展經費投入3098.5億元
8月27日,國家統計局、科學技術部、財政部公布了2019年全國科技經費投入統計公報。分地區看,研究與試驗發展(R&D)經費投入超過千億元的省(市)有6個,分別為廣東(3098.5億元)、江蘇(2779.5億元)、北京(2233.6億元)、浙江(1669.8億元)、上海(1524.6億元)和山東(1494.7億元)。
TOP 6
廣東本科批次共錄取28.6萬多人,超額完成計劃
8月27日,經徵集志願錄取,廣東省本科批次錄取工作圓滿結束。據統計,今年廣東省本科批次院校共錄取28.6萬多人,完成原招生計劃的101%,其中,文科類錄取8.06萬多人,理科類錄取17.69萬多人,體育類錄取0.41萬多人,音樂類錄取0.33萬多人,美術類錄取1.47萬多人,舞蹈類錄取800多人,廣播電視編導類錄取790多人,藝術類校考錄取0.52萬人。
TOP 7
深圳南頭古城南北街示範段開街營業
8月26日,在深圳經濟特區迎來40歲生日這個喜慶的日子,經過大半年時間的改造提升,深圳十大特色文化街區之一的南頭古城城門徐徐打開,宣告城內330多米長的南北街示範段開街營業。南頭古城,又稱「新安古城」,距今已有近1700年歷史,曾多次成為嶺南沿海地區的行政管理中心、海防要塞、海上交通和對外貿易的集散地,為粵港澳歷史文化源頭之一。
TOP 8
香港「火眼實驗室」準備就緒,將用於大規模核酸檢測
近日,位於香港中山紀念公園體育館的16個大規模核酸檢測「火眼實驗室」(臨時氣膜實驗室)已經準備就緒,預計於近期啟用。據了解,這些實驗室全部來自內地,最大的優點是氣膜可移動、機動性大,每天可檢約50萬個樣本。
TOP9
中國嫦娥七號將著陸月球南極 17臺載荷擬開展競爭擇優
據中國國家航天局探月與航天工程中心27日消息,中國探月工程四期嫦娥七號任務將實現在月球南極著陸,開展極區環境與資源勘查,嫦娥七號17臺載荷擬開展競爭擇優。此次嫦娥七號任務載荷競爭擇優鼓勵申報單位與中國國內(含港、澳、臺)及國外優勢科研機構聯合申報;同時還鼓勵工程師和科學家緊密結合,組成聯合研製團隊。
TOP 10
2020瀋陽馬拉松嘉年華啟動 全國跑友雲相約
據瀋陽市政府新聞辦8月27日舉辦的「2020瀋陽馬拉松嘉年華」(以下簡稱「沈馬嘉年華」)新聞發布會上獲悉,以「魅力沈馬-奔跑不停」為主題的沈馬嘉年華,於8月27日正式啟動,與全國跑友雲相約。瀋陽馬拉松嘉年華活動既有線下活動馬拉松官方訓練營,也有線上活動,還有馬拉松博覽會,別具一格,有機結合。
出品:大洋網
來源:廣州日報、中國新聞網、新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