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去年,OLED面板整體市場有望實現322億美元收入,預期增長13.8%。有報告認為,驅動OLED面板市場增長的因素之一為柔性OLED面板在智慧型手機、電視和其它產品的逐漸普及和應用。
而作為全球OLED電視重要市場的中國,也將在迎來重要節點。上遊擴產,加上國家發改委此前公布針對綠色智能家電的鼓勵政策,包括創維、康佳、LG、索尼等多家電視廠商均看好今年OLED電視的銷情。
1
OLED行業市場空間巨大 柔性OLED成大勢所趨
OLED即有機發光二極體(OrganicLightEmittingDiode),與傳統的液晶顯示器(LCD)相比,OLED可實現柔性、輕薄和透明顯示,具有響應速度快、電光轉換效率高、發熱量低、對比度高、節能等特點,被認為是繼CRT、LCD之後,代表未來的第三大平板顯示技術。
得益於構造相對簡單,OLED面板相對LCD面板更輕、更薄,同時OLED的材料特性也使得其可以實現柔性顯示和透明顯示。這些特性也促使OLED面板在智慧型手機、VR以及智能手錶等領域逐漸取代LCD面板,成為設備製造商的新選擇。
以手機為例,各大手機品牌的旗艦機紛紛放棄液晶顯示屏(LCD)轉而投向OLED的懷抱,連LCD忠實用戶蘋果,也在它的X、Xs系列採用了OLED顯示屏。
但受限於蒸鍍技術、良品率等原因,OLED的價格也明顯高於LCD,並且短時間內OLED材料的市場也將集中在中小尺寸屏幕產品。
不過,不同於已經進入存量競爭的LCD面板市場,OLED市場可以說是一片藍海。
2
瑞聯新材隔行不隔山 新營業務值得期待
眼下,OLED取代LCD已經成為大勢所趨,瑞聯新材也做好兩手準備,在LCD依舊處於「當打之年」榨乾它的每一滴價值,同時,布局OLED,等到LCD開始衰落之時,OLED將繼續保障其業績不受影響。
當手機界還迴響著「LCD永不為奴」的聲音之時,在OLED顯示屏的上遊材料領域,早已有公司悄然開始布局。瑞聯新材是一家專注有機新材料研產售的企業,主要產品包括oled前端材料、液晶單體、以及醫藥中間體。從產業鏈位置來看,瑞聯新材在這三個領域都屬於供應商的供應商,在公司的成長中,瑞聯能否實現1+1+1>3的效果,需要對其業務作進一步的觀察。
作為OLED前端材料生產商,瑞聯首先將基礎化工原料合成中間體,再進一步加工合成為升華前材料,將其銷售給終端材料生產企業,由OLED終端材料生產企業進行物理生化處理後最終形成OLED終端材料,用於OLED面板的生產。
最近幾年,瑞聯新材業務規模穩步增長,2017年至2019年,其營收從7.2億元增長至9.9億元,複合年均增長率17.3%;淨利潤也從7800萬元增長至1.48億元。其中,液晶材料是瑞聯新材的營收支柱,2017年至2019年,其液晶材料業務分別實現營收3.78億元、5.97億元、5.69億元,佔當期總營收的53.6%、69.8%、57.6%。
2019年瑞聯新材液晶單體產品的銷量,佔全球市場的比重達到16%,能夠取得這樣的成績也得益於其與全球混合液晶龍頭德國Merck和日本JNC的深度合作。當期,德國Merck和日本中村(JNC指定採購商)是瑞聯新材前兩大客戶,它們合力貢獻了瑞聯新材接近一半的營業收入。
不過,雖然液晶材料業務依舊是瑞聯新材的主要營收來源,但其營收增長卻出現下滑。與此同時,瑞聯新材OLED材料營收卻同比增長50%,達到2.3億元。
參考資料來源:
1、港股解碼:《隔行不隔山,瑞聯新材值得重點關注》
2、21世紀經濟報導:《上遊擴產與政策助推並舉 OLED電視駛入快車道》
3、電子發燒友《OLED取代LCD已成大勢所趨,瑞聯新材已悄然開始布局》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