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略配售基金成熱點,它或成為入局CDR的最優選擇

2021-01-09 金評媒

作者: 螳螂財經   

讓紅衣教主感嘆自己人生失敗的CDR終於要來了。

6月6日深夜,證監會正式發布《存託憑證發行與交易管理辦法(試行)》+8個配套規則,那些「符合條件的創新型企業」有機會回到A股市場。

預熱多時、還未在香港上市的小米早已佔了位置要借CDR面向A股市場,而百度、阿里、京東等大佬也等待多時。不過,為了不對A股流動性造成過大的壓力,證監會同時表示會嚴格掌握CDR試點企業家數和籌資數量,合理安排發行時機和發行節奏。

與這種發行節奏的導向相對應,包括南方基金在內的6隻投資於獨角獸企業CDR的三年期「戰略配售」基金亦在同一天拿到發行批文。對垂涎高成長科技公司發展紅利的投資者而言,買到註定搶破頭的CDR,戰略配售基金或許是不錯的選擇。

不過,既然是資本市場的事,決定是否選擇、如何選擇這種戰略配售基金就變得很關鍵。

CDR,不僅僅是個股回歸

360從美股退市的過程,是先花巨資贖身,從投資者手裡把所有股票買回來,然後再回到A股重新上市銷售。這個過程無論是自己賣還是借殼,其總時間周期都十分冗長,且費用不菲,據稱360為此還欠了不少的債務。

現在,CDR幾乎把這些外股回歸的痛點「一鍵搞定」。

CDR全稱Chinese DepositoryReceipt(中國存託憑證),市面上解讀很多,簡單說就是用買賣憑證的方式代替買賣股票(憑證就代表企業託管在銀行那裡的股票),繞過上市機制、跨國交易的不便,給予創新型企業和投資者更多機會。

對網際網路創新企業估值更高的A股市場,無論是實現企業自身價值認可還是再融資,都是理想場所,那些績優創新企業通過CDR回歸有了簡便的方式。

不過,CDR顯然不僅僅是個股的回歸那麼簡單。

BATJ小米等巨頭一邊通過國內市場飛速發展,一邊卻讓境外的投資者分享發展的紅利,這未免有些不太合情理。證監會推出CDR,從更深層次說也是讓全民共享改革發展紅利的重要舉措,幾年翻了幾倍甚至幾十倍的股票,有必要讓本土民眾享受價值分成,某種程度上,這亦是普惠金融的體現。

除此之外,正如ADR(美國存託憑證)讓美國資本市場更加豐富和完善,為美國資本市場的繁榮作出了重要貢獻,CDR機制的試行也意味著中國資本市場與國際接軌進程的加快,A股市場上出現了來自於更成熟、更理性市場的投資標的,未來市場更加趨向於國際化。

可以預期,CDR將成為長期投資理念加速形成的催化劑,讓國內資本市場發展更加良性。

戰略配售基金與CDR有「雙生效應」

人人分享紅利的普惠,以及理性的長期投資是CDR的兩個關鍵詞,而戰略配售基金的推出從官方態度看,亦是要促進普通投資者分享CDR、推動長線理性投資,其目的與CDR不謀而合。

某種程度上,CDR與戰略配售基金的搭配本就是一種必然。

1、CDR將遭遇外圍增量資金+內場資金雙重爭搶

由於CDR是國內資本市場新物種,其上市前後將引來股市外圍的大批增量資金,原來因為股市波動退出市場的資金,例如樓市、定期存款、實體投資資金、市場流動資金等面對CDR這樣的優秀標的,將改變觀望態度重新入市,它們對CDR的購買慾望強烈。

而同時,A股市場對創新企業的估值普遍寬鬆,動不動幾十倍上百倍的PE可以支撐更高、更穩定的股價。作為H股或美股的股票憑證,CDR初始價格很大程度上依賴於當下市場價位——這個價位將遠少於A股能提供的心理預期。

這意味著「搶到就是掙到」,除了外圍增量資金,在股市摸爬滾打的老司機們一定會來湊一腳,在CDR打新階段,爭搶的激烈程度可想而知。

2、抱團取暖、替代決策成為資本市場常態

當下本土股市的某些不正常現象讓普通投資者防不勝防,再好的市場也會有壞的產品,某些個股表象繁榮,但背後可能套路滿滿。例如,白雲電器不能算垃圾股,但兩年時間從40元陰跌到15元,估計讓不少人吃了大虧。

普通投資者已經越來越難以分辨個股的好與壞,識別潛在的風險變成一件不太可能的任務,於是「韭菜」之說盛行,大多數普通投資者處於虧損狀態。

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市場運作的模式發生變化,資金開始抱團,而不是在一些股票上面孤軍奮戰。據統計,國內市場上目前僅開放式基金數目就達到6821支,而股票數量才3500多支。另外,陽光私募基金數量也達到1961隻,很明顯,聚攏資源的基金投資已經成為市場的常態。

回到CDR上,作為憑證式交易,CDR的交易肯定無法與H股或美股實時同步,導致這種代理式交易還面臨兩個估價難題:

A、憑證的估價也來自於基本面,但它卻可以先於股票本身漲價或者跌價,例如10美元股價的CDR,若分析公司基本面到位發現其長期價值不錯的,有人會願意12美元提前布局。

B、對重大事件反應滯後,不能即時處理市場波動,從股價到CDR的價格有一定的傳導過程,這意味著CDR對普通投資者市場研判能力的需求進一步提升。

所以,基金對普通投資者的價值在CDR這裡被進一步放大,使用基金方式投資CDR似乎更為合理,對市場而言這種搭配也並不會意外。

3、打新機率低下問題亟待解決

A股市場慘澹中籤率讓打新變成了一件純彩票式的行為,多數普通投資者看著新股上市暴漲卻無可奈何。

很明顯,CDR入市前的打新過程只會更為慘烈,中籤率將變得更低,而CDR剛上市的那一波上漲又是毋庸置疑的預期,這與CDR的普惠理念背道而馳。

之所以要推出戰略配售基金的目的之一大概也在於此,這種基金無需抽籤直接以IPO發行價格獲得CDR首次上市配售額度(即戰略配售),購買戰略配售基金相當於間接在上市時買到了CDR份額,從而讓投資者分享CDR上漲價值。

而且,在戰略配售基金的機制中,個人投資者將優先認購,不足的部分再由機構投資者認購,例如南方戰略配售基金首先於6月11-15號開放個人投資者申購,這保證了最底層投資者(也即原來所謂的韭菜們)的權益,使得他們可以享受和全國社保、養老金等大型機構一樣的新股配售權。

此外,雖然設置了50萬元的上限,但該類基金並沒有設置認購門檻,據稱1元即可認購。一些業內人士認為,從動態偏樂觀預期的角度,CDR戰略配售基金預計年化率將接近10%。無疑,戰略配售基金是普惠+長線投資的優良工具,否則也不會被決策層大力推廣。

執行層面,投資戰略配售基金仍有幾個注意點

當然,戰略配售基金仍然只是市場化運作的一種產品類型,選擇用戰略配售基金投資CDR的方式,在執行層面仍需要有幾個資本市場一般但CDR這裡特殊的注意點。

1、戰略配售基金對基金管理團隊要求更高

新型創新型公司的研究與傳統行業差別較大,戰略配售基金代替普通投資者做理性分析面臨更大的壓力。

一方面,基金管理者需要有豐富的基金操盤經驗,對資本市場的波雲詭譎瞭然於心,尤其是對CDR機制熟稔,另一方面,基金管理者還需要對TMT新興領域有充分的研究,這種研究不是資本市場評價(這個誰都會),而是真正理解TMT行業的商業模式及發展脈絡。

也因此,類似南方戰略配售基金這樣的品牌,其梯度化的人才培養的優勢發揮了出來,從做TMT研究相關的研究員提拔上來的基金經理們,對新興行業更為熟悉,對新興行業投資更加積極主動,針對CDR的理性長期投資判斷能力佔據優勢。

所以,戰略配售基金之間的競爭,可能首先從特殊的人才知識結構和經歷要求上開始。

2、CDR最能體現戰略配售的意義,但其標的還可以更多

首先必須說明,戰略配售並非因CDR而生,過去《證券承銷辦法》規定發行股數達到4億股以上的新股就可以選擇戰略配售,而CDR則是後加入進來。

在官方解釋中,能夠發行CDR的必須能代表國家未來創新精神,例如物聯網、大數據、雲計算、先進位造、集成電路、高端裝備等。這意味著CDR的標的本身還有更多,除了小米、BATJ,CDR的選擇範圍本身還有更多。

對戰略配售基金來說,圍繞「戰略」做延展,豐富標的池還有更多可能和必要。畢竟,對於基金來說,標的資產越多,收益越趨於安全和穩定。

3、戰略配售的費率不能讓「普惠」淪為空談

如果普通投資者借道戰略配售獲得CDR優先認購,但支付的費用十分高昂,這種「普惠」顯然站不住腳。

換句話說,既然是戰略級的配售基金,低費率是其內在要求。從南方基金的案例來看,與全市場所有類型基金相比,南方配售基金的費率甚至低於貨幣基金,封閉期內管理費0.1%/年,託管費0.03%/年,且每年計提的管理費和託管費合計不超過4000萬元(超過後將進一步降低管理費和託管費)。

戰略配售基金本就有內在有低費率的要求,也確實在通過低費率降低門檻吸引更多人群。

4、流動性與封閉性實現平衡

有自媒體認為戰略配售基金長達3年的封閉期帶來的風險太大,這顯然誤解了戰略配售基金的機制安排。

雖然戰略配售基金設置了3年的封閉期,但是,戰略配售基金本質上仍然是LOF基金,其開放式的特徵決定了二級市場上的流動性。目前,6支戰略配售基金在成立6個月後,均可直接進入上交所交易,只是在3年內不能贖回。

這意味著,戰略配售基金實現了流動性與長線投資的平衡。

最後,回顧股神巴菲特的傳奇投資歷程,其發家史亦是美國國運上升、股市節節攀升的歷史,某種程度上,巴菲特在與美國國運共進退。隨著越來越多的新經濟巨頭開始登陸A股,通過南方戰略配售基金,普通投資者亦可參與CDR戰略配售投資,享受創新企業優質、稀缺資源的紅利,分享改革開放帶來的成果,或許這也是投資者與中國國運共前進的機會。

【完】

瀟湘財經(微信ID:XiaoxiangFin):歪思辣評談財經,尤其是Fintech、區塊鏈等金融領域。《財富生活》等多家雜誌特約撰稿人。

(以上文字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並不代表金評媒立場)

螳螂財經 (微信ID:XiaoxiangFin):專注金融領域,尤其是Fintech、區塊鏈等。 《財富生活》等多家雜誌特約撰稿人。

相關焦點

  • 創業板戰略配售基金首發「遇冷」 或難複製科創板主題基金輝煌
    今年創業板指數已暴漲44%,冠絕A股的同時,也成為全球市場表現最好的寬基指數,然而出人意料的是,卻沒帶火創業板戰略配售基金。7月7日,首批3隻創業板戰略配售基金首發,每隻限額30億元,採取末日比例配售,設置了兩年的封閉期。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獲悉,富國創業板兩年定期開放混合型基金募集金額接近募集上限30億元,當晚公告提前結束募集。
  • 提前結募 首批創業板戰略配售基金現「日光基」
    富國基金表示,創業板指數應該是今年以來表現最好的指數,包括創業板成長指數、創業板50、創業板藍籌在內等各類指數走勢強勁,且未來2-3年前景樂觀。同時,這類基金相比普通的創業板基金,具備優先的戰略配售權。在能夠參與戰略配售的基礎上,就能以比較低的成本達到相當一部分的籌碼或者倉位。
  • 螞蟻暫緩上市後續進展引關注 戰略配售基金運作恐受影響
    而據北京商報記者觀察發現,11月4日,仍有4家基金公司發布旗下部分基金網下申購螞蟻集團首次公開發行A股的申購結果。由此,網上、網下參與螞蟻集團公開發售A股股票的「公募基金參與者」的情況,在螞蟻集團被宣布暫緩上市後也成為投資者關注的重點。對此,有業內人士認為,此舉或對戰略配售基金影響巨大,甚至不排除後續引發大量客戶贖回的可能。
  • 首批上市交易科創戰略配售基金獲批 鵬華科創主題3年封閉基金領批文
    上證報中國證券網訊(記者 朱文彬)5月27日,第二批科創主題基金出爐,這也是首批上市交易的科創戰略配售基金。  鵬華科創主題3年封閉運作靈活配置混合型基金是當日獲批的基金之一。該產品全力布局科技創新,助力中小投資者以較低門檻參與科創板投資,分享新一輪科技進步產業變革帶來的投資機遇。
  • 瘋狂的螞蟻戰略配售基金:每秒8人購買 14天到帳600億 銀行銷售渠道...
    那麼,什麼叫戰略配售基金?其實它代表該基金以投資戰略配售股票為主要投資策略,需參與並接受發行人戰略配售股票。股票發行人的戰略投資者不參與網下詢價,且安排戰略配售股票的比例單獨計算,扣除該部分後才確定網下、網上發行比例。戰略配售基金合同生效後有一定的封閉運作期,封閉運作期內不辦理贖回。
  • 多隻「爆款」基金啟動比例配售 比例配售到底是什麼?
    基金比例配售是什麼意思呢?  01  基金募集規模上限與比例配售  細心的小夥伴想必發現了,我們剛剛聊到基金啟動比例配售時,都說到了同一個前提:投資者認購金額超過了基金募集規模上限。這種情況一般發生在權益基金身上,比如明星基金經理髮行、或者符合市場熱點方向的新基金等。  設置了基金募集規模上限後,當認購資金超過了這個規模時,就輪到「比例配售」出馬了,為了公平起見,基金公司會按照募集規模上限金額和認購總金額的比例,將新基金分配給投資者,這就是基金的比例配售。
  • 基金比例配售有什麼影響?什麼是基金比例配售
    投資者在基金募集期間進行申購操作,可能會碰到按比例配售的情況,對此一些小白比較納悶:基金比例配售是什麼意思,接下來小編就跟大家介紹一下什麼是基金比例配售。  基金比例配售:  基金比例配售是指投資者對該基金的申購總資金已經超過基金公司限定發售規模時,基金公司為了公平起見
  • 戰略配售比例達80%!螞蟻集團發行方案出爐,打新規模超200億
    中證君發現,螞蟻集團設置了較高的戰略配售比例以穩定市場:戰略配售股票數佔初始發行量的80%,約13.4億股。此外,為惠及更多投資者,除戰略配售外,在「綠鞋」機制實施前,按市場對螞蟻集團最新估值,預計螞蟻集團打新規模將超200億元。
  • 第二批創業板戰略配售基金獲批;港交所推SPSA集中管理服務;「轉帳...
    三亞機場出港航班量恢復至去年同期八成以上據民航資源網《2020年6月民航運營報告》,三亞機場6月份出港航班量恢復至去年同期80%以上,成為內地千萬級機場中恢復程度最高的機場之一。6月份,三亞機場在國際航班暫未恢復的情況下,國內航班量恢復到同期的94%左右(其中6月6日、7日的出港航班實現同比正增長)。
  • 螞蟻戰略配售基金今天首發 七大維度深解為何要選鵬華
    9月25日,鵬華等五隻創新未來18個月封閉運作混合基金全面發售,可參與螞蟻集團IPO戰略配售(最高比例可達基金資產的10%),成為此輪基金髮行的最大看點。五隻產品分別來自於公募領域主動權益投研實力一流的大型基金公司,亦成為市場關注的焦點。
  • 應確保戰略配售基金管理盡職盡責
    《中國經濟周刊》 首席評論員 鈕文新責編:張偉(本文刊發於《中國經濟周刊》2018年第24期)中國證券市場迎來一個新的投資工具:面向中國居民個人、針對中國「獨角獸」企業投資的「戰略配售基金」。
  • 郵儲銀行破淨又破發,多隻基金深受影響,浮虧超過10%
    01, 打新和配售戰略配售是這幾年興起來的一個詞,也成為了基金投資者追捧的熱點,因為在大家的心目當中,能夠獲得戰略配售就相當於打新股。普通股民如果打新股中籤,可以在股票上市時就賣出,一般人會選擇連續漲停之後的第1個開板日賣出,這就可以保證自己的盈利,不至於虧損但是戰略配售卻不同,雖然同樣是按照發行價獲得配售,但卻不是可以隨時賣出,往往都有限定至少一年的禁售期,這就有出現虧損的可能。
  • 戴姆勒9億元參與孚能科技IPO戰略配售
    來源:上海證券報 原標題 戴姆勒9億元參與孚能科技IPO戰略配售⊙記者 覃秘 ○編輯 邵好7月2日晚,孚能科技發布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並在科創板上市發行公告,戴姆勒大中華區投資有限公司(下稱「戴姆勒大中華」)出現在戰略投資者名單中,其繳款金額為9.045億元,最終獲得5.1億元的配售,預計未來將持有孚能科技約3%的股份。
  • 公募基金末日比例配售知多少 配售比例、確認金額如何計算
    來源:金融界基金什麼是末日比例配售? 通常來講,「末日比例確認」是為了控制基金髮行規模而採用的一種配售方案。配售比例和確認金額如何計算? 自募集首日起至T日(含首日),若本基金A類份額和C類份額合計募集規模達到或超過60億元人民幣(不包括基金經理認購部分),本公司將於次日刊登公告提前結束本次募集,並自次日起不再接受認購申請,對T日的A類份額和C類份額的認購申請採取按比例確認(不包括基金經理認購部分)。
  • 三元基因精選層發行結果出爐:南方華夏匯添富3家公募參與網下配售
    來源:挖貝網12月30日晚,三元基因(837344)精選層發行結果出爐,網上有效申購倍數43.71倍,網下21.81倍,6名戰投參與戰略配售。值得注意的是,三元基因網下配售中,吸引南方、華夏、匯添富3家公募參與,它們共獲配31.69萬股。多家公募齊現身網下申購,這在第二批精選層股票發行中較為少見。
  • 螞蟻來了 哪些基金參與了螞蟻的戰投
    來源:炒基蛋今晚的熱點,要數螞蟻集團的IPO。A股發行價68.80元/股、每股H股80港元。螞蟻公布了戰略投資者的名單,共計29家戰略配售對象。公募基金,也就是「以公開募集方式設立,主要投資策略包括投資戰略配售股票,且以封閉方式運作的證券投資基金」。招商基金:招商戰略配售(LOF)認購13.99684億。
  • 5隻螞蟻戰配基金超千萬人認購 四成購買者為「新基民」
    夠普惠四成購買者為「新基民」此次鵬華、匯添富和華夏三隻基金均超過了199萬人認購的歷史紀錄,最高的華夏基金有超300萬人認購,創下新發基金和混合基金新高。螞蟻的數據顯示,認購用戶中超八成來自於非一線城市。首次在平臺購買權益類基金的人數佔到四成,其中又有七成人平均投入不到500元,堪稱史上最普惠的新發基金。
  • 益佰製藥入局*ST恆康重組被問詢 「醫藥+醫療」戰略能否奏效?
    原標題:益佰製藥入局*ST恆康重組被問詢 「醫藥+醫療」戰略能否奏效?交易完成後,公司將成為京福華越和京福華採的優先級有限合伙人。由於京福華越持有蘭考第一醫院、蘭考堌陽醫院、蘭考東方醫院各99%股權;京福華採持有泗陽縣人民院81.42%股權,益佰製藥的上述舉動被認為是對這4家醫院「志在必得」。   但是,這起受讓的風險顯然不小,一方面,在*ST恆康「一地雞毛」的現狀影響下,有來自標的的法律風險、盈利風險;另一方面,債務負擔下,益佰製藥是否有支付能力。
  • 張江高科參與恆玄科技IPO戰略配售 進一步完善張江科學城集成電路...
    財聯社(上海,記者 孫詩卉)訊,12月1日張江高科(600895.SH)公告披露全資子公司上海張江浩成創業投資有限公司(「張江浩成」)以自有資金參與恆玄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恆玄科技」)A股IPO的戰略投資者配售。
  • 7家科創板受理企業高管明確參與戰略配售
    從一項制度設計或可窺見一斑——戰略配售。  作為一項創新設計,戰略配售制度是科創板的一大特色。不過,相較於保薦機構相關子公司的跟投,發行人高管與核心人員參與戰略配售的提法是「可以」,意即由公司自主決定。  經上證報記者梳理,17家受理企業中,有7家明確公司高管及員工將參與戰略配售,表明對自家公司有十足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