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7年6月國家發改委發布《關於支持「飛地經濟」發展的指導意見》以來,「飛地經濟」作為一種跨區域合作模式,被積極運用到東西部扶貧協作中。近年來,該區充分發揮「紅船起航地」區位優勢,圍繞「飛地經濟」作好三篇文章,積極打造東西部扶貧協作產業、消費、就業「空間鏈」,助力結對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百姓增收致富。2020年,南湖區向結對地四川若爾蓋縣兌現產業飛地返利資金1000萬元、實現消費收益3600萬元、幫扶疫情失業人員穩定就業700餘人,助力若爾蓋縣貧困發生率從11.9%下降到0%,順利完成脫貧摘帽州級驗收。
一是精準共建「產業飛地」,完善造血機制激發空間活力。該區著力突破東西部地域限制,與若爾蓋縣協議共建「飛地」創業園,順利完成周期「300天」總目標。今年以來,該區以「高質量發展」、「畝均論英雄」等為導向,成立「飛地」園區項目管理委員會,出臺運營管理方案,實施園區標準化運營。發揮營商環境示範區效能,招引「浙江全思科技」「浙江高藝科教」等一批裝備製造、新型材料高、精、尖項目入駐,2020年實現畝均稅收48萬元。今年6月,南湖區向若爾蓋縣兌現園區首期固定投資收益1000萬元,幫扶當地40個貧困村1600多名建檔立卡貧困戶增收脫貧。未來10年,園區項目將通過「保底+租金+稅收分成」的方式,為結對地區下階段經濟社會發展、助力鄉村振興穩固脫貧成效持續提供動能。
二是協力拓展「消費飛地」,深挖合作路徑實現互利共惠。今年以來,該區抓穩後疫情時代消費市場「重啟」機遇,依託若爾蓋縣生態資源稟賦,發揮南湖區主體市場優勢,引導企業赴結對地投資近2000萬元,與當地降扎鄉、阿西茸鄉等貧困村經濟合作社合作建設畜牧業、菜籽油、中草藥等生產、加工基地,開設農、牧產品冷鏈運輸直達專線,進一步夯實、完善南湖—若爾蓋消費幫扶渠道,實現跨越2400公裡、海拔3000米的購、銷「一條龍」服務。2020年,該區通過開設若爾蓋藏系農產品展銷專館、引入「消費飛櫃」、舉辦第二屆若爾蓋「羊肉節」等方式,幫扶結對地區實現消費收益3600萬元,較去年增長8%,帶動當地貧困人口增收328人。
三是攜手助推「勞務飛地」,強化內增幫扶穩固脫貧成效。該區積極克服疫情影響,與對口地區協力開展「春風行動」,全年共招納、接返四川籍貧困務工人員600餘人。在此基礎上,發揮前方工作組「聯結」作用,採取「政策扶持+業務指導」相結合的方式,創新開展「飛地就業」,積極引導「多多益善」「牛丫頭」「菜籃子」等適合當地產業的用工企業與當地貧困村籤訂勞務幫扶協議,通過搭建扶貧車間、開展勞務培訓、設立公益崗位等形式,幫扶當地700餘名因疫情未能外出就業的若爾蓋貧困人員實現就地返崗,並提供每人50元的就業保險,防止失業返貧的現象發生。(南湖區發展和改革局)
【來源:浙江省發改委】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