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5月21日,隨著機器人輔助腹腔鏡下對一名7歲男童的先天性腎盂輸尿管連接狹窄(UPJO)的裁剪成形術的順利完成,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泌尿外科達文西機器人手術成功完成了第50例,同時也意味著,該團隊成為廣東省內第一個用第四代達文西機器人手術系統完成50例手術的團隊。
▲南方醫院泌尿外科機器人手術團隊合影。
今天
就讓我們跟隨
南方醫院泌尿外科主任 譚萬龍
去了解一下
第四代達文西機器人
在泌尿外科方面的應用知識吧
手術服務患者年齡層廣、病種多
「本來以為要在醫院住一個多月,還得用一段時間尿片,沒想到手術之後三天就出院了。」接受第四代機器人輔助前列腺癌根治術後一個月的許伯在進行常規隨訪時開心的向醫生這樣反饋情況。
據了解,近年來國內前列腺癌發病率呈逐年上升趨勢,而傳統手術創傷大、術後併發症發生率高,傳統腔鏡微創手術雖在一定程度上減輕了創傷,但由於前列腺解剖位置均較深且毗鄰複雜,血管豐富、空間狹小,致使操作難度高,醫生手術強度大。
許伯的主刀醫生、泌尿外科主任譚萬龍教授介紹,如果按照傳統手術方法,像許伯這樣的患者手術後通常要住院七天左右,出血較多恢復也比較慢。但達·文西機器人手術可以減輕患者創傷、出血,做到手術更為精細、微創,同時,術後恢復較傳統及普通微創術式明顯提升。
據了解,南方醫院是廣東省率先安裝達·文西Xi機器人系統的單位,同時也是廣東省Xi裝機單位中泌尿外科病例數增長速率最快、病種最豐富的單位之一。南方醫院泌尿外科於2019年12月開始實施首臺達·文西機器人Xi手術,之後在疫情嚴重影響收容的特殊形勢下,醫院外科團隊克服各種困難,至2020年5月21日不到5個月時間已完成50臺機器人手術,包括前列腺癌、腎癌、膀胱癌及先天性畸形等手術,其中年齡最小的患者還不到7歲,最大的為81歲,並且做到0中轉開放、0輸血的精準、微創效果,且術後病人均恢復良好。
▲泌尿外科主任譚萬龍在達文西控制臺上。
泌尿外科患者手術需求量上升
「第四代達文西機器人技術相對傳統開放手術及腹腔鏡手術具備明顯的優勢,主要表現在三維視野清晰,對細小的血管、神經的精準辨識能力,手術臂自由旋轉操控靈活,擅於在狹小的空間中進行精細的操作,因此最大程度地減少了對組織結構的破壞,並可對性功能及尿控功能提供較好的保護。」譚萬龍指出,鑑於以上的優勢,機器人逐漸成為歐美前列腺癌根治手術的金標準,在美國,前列腺根治術高達90%由手術機器人完成。
除前列腺癌根治術外,達文西機器人還廣泛運用於泌尿外科其它手術,例如腎部分切除術、腎癌根治、膀胱癌根治性切除、腎盂輸尿管成形及腹膜後腫瘤等。大數據顯示,在所有機器人手術中泌尿外科達到了約46%的手術量,佔據了重要比重。
「我們明顯感受到,自從醫院引進第四代達·文西Xi機器人系統以來,患者對機器人手術的知曉率和主動性明顯提升,」譚萬龍教授表示,達·文西Xi機器人手術,不僅減少了醫務人員的疲憊及參與手術人員數量,並有效提升了手術流轉及平均住院時間,他們將運用第四代達·文西機器人手術系統為更多的患者治療泌尿系統疾病,實現快速康復,達到精準治療。
據了解,達文西機器人手術的順利開展,除了需要手術醫生,還需要麻醉醫生和手術室護士的默契配合。我院麻醉科主任劉克玄及手術室護士長侯曉敏為了保障配合達·文西手術的順利開展,派專人研修學習,並提供了充分的硬體保障。目前泌尿外科每周都有機器人手術的開展,在數量提升的同時,還將繼續尋求技術的突破,在機器人領域不斷攀登高峰,為患者造福。
圖/文來源 | 李曉姍
泌尿外科 吳芃 李飛
原標題:《【快訊】南方醫院泌尿外科第四代達文西機器人手術突破50例》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