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正處於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關鍵時期,我們黨正帶領人民進行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鬥爭,形勢環境變化之快、改革發展穩定任務之重、矛盾風險挑戰之多、對我們黨治國理政考驗之大前所未有。《中國黨政幹部論壇》2020年第10期特別策劃「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意味著什麼」系列文章,特約專家學者撰文闡釋。
如何全面理解和把握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一級教授韓慶祥在《全方位理解和把握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一文中指出,統攬推進偉大鬥爭、偉大工程、偉大事業、偉大夢想「四個偉大」實踐,是當代中國共產黨人治國理政的總體框架,這一總體框架有助於推進中國由「大國」邁向「強國」,有助於推進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我們要把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這一歷史使命置於「四個偉大」的框架中來理解和把握,只有如此,才能更好理解和把握這一歷史使命的精髓要義。
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徵程上要謹防哪些風險或陷阱?中國人民大學黨委書記、中國人民大學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院理事長靳諾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必須跨越「發展陷阱」》一文中指出,現在,我國正處於一個大有可為的歷史機遇期,深刻認識我們面臨的風險挑戰,牢牢把握「變局」和「新局」給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帶來的重大機遇,是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的必然要求。面對困難、障礙、險灘和陷阱,要有充分的思想準備、科學分析和理性應對。增強憂患意識,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執政為民,跨越「塔西佗陷阱」;文明交融,超越「修昔底德陷阱」。
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為什麼必須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清華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特聘教授楊金海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必須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一文中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近代以來中國社會發展的必然選擇,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由之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給中國人民帶來幸福安寧的正確道路。新中國成立70多年特別是改革開放40多年的實踐充分證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完全正確的。這條道路極大改變了中國的面貌、中華民族的面貌、中國人民的面貌、中國共產黨的面貌。中華民族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迎來了從創立、發展到完善的偉大飛躍;中國人民迎來了從溫飽不足到小康富裕的偉大飛躍;中華民族正以嶄新姿態屹立於世界的東方。無論遇到什麼風浪都要毫不動搖地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
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為什麼必須進行偉大鬥爭?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哲學教研部副主任董振華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必須進行偉大鬥爭》一文中指出,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過程中,我們必須要安不忘危、存不忘亡、樂不忘憂,時時刻刻保持一種偉大鬥爭的精神。中國共產黨的歷史就是一部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不斷奮鬥的鬥爭史,我們正是依靠偉大鬥爭一步步走到了今天,也一定能夠依靠偉大鬥爭戰勝前進道路上的驚濤駭浪一步步走到明天。堅持和完善黨的領導和社會主義制度必須進行偉大鬥爭;完成改革發展穩定艱巨繁重任務必須進行偉大鬥爭;抓住和用好面臨的難得歷史機遇必須進行偉大鬥爭;應對一系列現實的重大風險考驗必須進行偉大鬥爭。
為什麼說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新時代中國共產黨的崇高歷史使命?北京交通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韓振峰在《民族復興:新時代中國共產黨的崇高歷史使命》一文中指出,中國共產黨從成立那一天起就把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作為自己為之不懈奮鬥的歷史使命,是有其內在根據和深層原因的,這既是黨的根本性質和宗旨的內在要求,也是黨的奮鬥目標的必然要求。中國共產黨只有為民族復興大業奮鬥才能發揮其兩個「先鋒隊」作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決定了中國共產黨必須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不懈奮鬥;為中華民族謀復興是中國共產黨始終如一的初心和使命。
如何辯證把握「兩個大局」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北京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黨委書記孫蚌珠在《在辯證把握「兩個大局」中推動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一文中指出,中國要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必須把自身發展放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因勢而謀,應勢而動,順勢而為。一是保持戰略定力和底線思維;二是埋頭苦幹,發展好自己;三是在全球變革中發揮積極作用;四是敢於和善於鬥爭,贏取主動。胸懷「兩個大局」,既利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機遇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又通過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推動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正向發展。
責任編輯:魏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