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工廠或生產工作中身邊的人總有不小心發生的意外,手外傷是常見外傷,佔創傷總數的1/3以上。引起手外傷的原因很多,創傷的類型也較多,但對於普通民眾而言,只需要將手外傷分為開放性損傷和閉合性損傷兩大類即可。開放性損傷常合併出血、疼痛、腫脹、畸形或功能障礙。閉合性損傷由於皮膚完整,而皮下組織在損傷後嚴重腫脹,容易導致皮膚將腫脹的軟組織緊緊地勒住,使得局部的血液循環障礙,部分患者甚至會因此導致遠端肢體或軟組織的壞死。
如果不小心發生了意外,我們身邊的人在送往醫院的同時應該學會現場急救
1、止血局部加壓包紮是手部創傷最簡便而有效的止血方法。即使尺、橈動脈損傷,加壓包紮一般也能達到止血目的。而現實生活中人們處理手外傷出血多採用腕部壓迫或橡皮管、鐵絲、布條綑紮止血,這種止血方法是錯誤的,它只阻斷了手部靜脈回流 不能阻斷動脈血流 手部出血會更嚴重。少數大血管損傷所致大出血才採用止血帶止血,應用氣囊止血帶縛上臂上1/3部位,敷好襯墊,記錄時間並迅速轉運,壓力控制在33 3―40kPa(250―300mmHg),如時間超過1小時,應放鬆5―10分鐘後再加壓,以免肢體缺血性攣縮和壞死。放鬆止血帶時應在受傷部位加壓,從而減少出血。縛於上臂的橡皮管止血易引起橈神經損傷,不宜採用。
2、創口包紮 用無菌敷料或清潔布類(勿用衛生紙)包紮傷口。防止創口進一步被汙染。創口內不要塗用藥水或外敷消炎藥物
3、局部固定轉運過程中,無論傷手是否有明顯骨折,均應適當加以固定,以減輕病人疼痛和避免進一步加重組織損傷。固定器材可就地取材,因地制宜,採用木板、竹片、硬紙板等,固定範圍應達腕關節以上。
如果發生斷指(肢)意外
補充說明:對於斷指(肢)的保護因注意:把斷指(肢)用無菌敷料或用乾淨的布巾包裹,外面用塑料薄膜密封。一定要密封好,因為斷指(肢)不可以和冰塊或冰水直接接觸,不然會凍傷變性。密封好後,再放到適當的容器裡,周圍放上冰塊,如無冰塊,放冰棍、雪糕也行,使斷指(肢)保存在0-4℃的環境。如果斷指(肢)骯髒需要衝洗,只能用生理鹽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