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新聞網
原標題:金融機構展望:2021年中國經濟將大幅回升
中新社上海12月2日電 (記者 姜煜)2021年中國經濟將如何發展?工銀國際、德國商業銀行、瑞銀等金融機構的經濟學家近期預測:「雙循環」發力,中國經濟將大幅回升。
工銀國際首席經濟學家程實認為,2021年,「經濟前景不明抬升預防性儲蓄」「防疫措施擠壓消費場景」的束縛有望打開,激活中國消費回暖。2020年,基建投資和房地產投資是穩定投資引擎的主動力,而2021年,隨著「十四五」規劃落地實施和中國數字經濟加速發展,高技術產業料將延續高增長趨勢,為製造業投資打開新空間,製造業投資有望接棒成為新的發力點。
立足於上述「內循環」的穩定,2021年中國經濟「外循環」的新變化將首先體現在出口層面。程實稱,兩大邏輯將促使中國出口的韌性進一步延續,其一,2021年全球經濟大概率觸底反彈,帶動國際貿易顯著回暖;其二,受自身防疫措施的影響,歐美發達國家料將出現需求與供給的脫節,造成需求外流,惠及中國等率先修復供給側的經濟體。
「2021年中國經濟的整體發展將進入『有質量地增長』這一常態」,德國商業銀行新興市場高級經濟學家周浩表示,中國經濟的發展在過去10年中變得更加多元化,「內生化」和「包容性」的趨勢非常明顯,經濟短期內的復甦表明了中國能夠在控制疫情之後迅速恢復生產,全球多數國家的經濟復甦狀況也都會和中國一樣。
瑞銀財富管理亞太區投資總監及首席中國經濟學家胡一帆分析,隨著全球經濟逐步走出今年的衰退,再加上疫苗加快研發和上市,明年中國的出口有望呈現兩位數增幅,隨著經濟的繼續復甦,中國的居民收入和信心應會進一步好轉,進而提振國內消費。此外,中國市場龐大的規模和快速增長也會繼續吸引外資流入,中國還可能增加研發支出以推動數位化轉型和技術升級。
渣打銀行預計,中國經濟2021年至2025年間的平均增長將達5.5%至6%。渣打銀行(中國)有限公司中國區經濟師申嵐稱,2021年,在「雙循環」新發展格局之下,中國將優先確保就業、縮小收入分配差距和健全社會保障體系,充分釋放消費潛力。同時將加速推動科研自主創新、確保供應鏈安全,中國還將在保持製造業比重基本穩定的同時,推動全產業鏈優化升級、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