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片葉子、一朵花、樹上的果實、石頭上流淌的泉水……一座鬱鬱蔥蔥的大山價值多少?秋日沁人心脾的空氣裡,我們的每一次呼吸也都有「錢」的味道。你能想像,當我們賴以生存的生態環境被「明碼標價」,會是怎麼樣的嗎?最近浙江一個大舉動讓網友們大呼——真·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浙江省政府新聞辦近日舉行新聞發布會,發布全國首部省級《生態系統生產總值(GEP)核算技術規範 陸域生態系統》(以下簡稱GEP核算標準)。浙江省將通過對生態產品價值的量化評估,為綠水青山可考核、可交易、可融資提供統一的參考依據。
據新華睿思系統分析,GEP核算標準發布後,該事件在網絡上提及頻率較高的熱詞為:浙江、森林、生態產品價值、環境、研究。其中10-23是信息發布的高峰期,發布信息量為243。網友們則對「浙江GEP」、「 浙江山水」、「生態環境核算標準」等相關信息有較多關注。
GEP是指特定地域單元自然生態系統提供的所有生態產品的價值,可以理解為環境領域對應GDP的一個概念。
如今,GEP核算標準的問世,讓綠水青山的定價有據可依,其核算對象主要有三類產品,分別是生態系統的供給產品、調節服務產品和文化服務產品。通過GEP核算,可以推進核算成果在自然資源保護、生態環境治理等方面的應用,提供更多更優質的生態產品,讓天更藍、水更清、空氣更清新、食品更安全。同時也可以讓大家知道每寸土地上生態產品的價值,進而引導各地積極發展生態旅遊、鄉村民宿、森林康養等環境友好型的新產業新業態,更好地實現生態惠民、生態富民。
對浙江來說,GEP核算並不是個新名詞。早在2019年1月,麗水市就成為全國首個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試點。2019年5月,《遂昌縣大田村GEP核算報告》橫空出世,村裡的山、田、林、水甚至空氣都有了價。而這個全國首份以村為單位的GEP核算報告顯示:2018年,大田村GEP約為1.6億元。
有網友表示,生態系統生產總值核算聽起來似乎沒有什麼實質上的用處。但實際上,「好生態」也能貸款!10月23日,生態產品產權證書暨首筆「GEP貸」發放儀式在青田縣禎埠鎮舉行。青田縣政府向禎埠鎮發放了首本生態產品產權證書和GEP直接信貸500萬元。
上個月,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公布數據:中國人已用手機種樹2.23億棵,GEP(生態系統生產總值)達111.8億元,而且這筆生態財富屬於全社會。這樣的「強悍」的成績,每位起早貪黑收能量的網友也都功不可沒。
據浙江省市場監管局介紹,近年來,浙江圍繞綠色製造、綠色環境、綠色服務、綠色金融等重點領域,發布實施了涵蓋生產、生態、生活的綠色標準69項,其中,日前發布的GEP核算標準也是浙江綠色標準制定的一項重大成果。
時代在變化,經濟發展的觀念也在改變。願綠水青山更美,讓金山銀山更大。
策劃:廖曉華
監製:徐樂靜
作者:駱思宇
設計:程煥航
《睿思一刻》(浙江)由新華網客戶端、新華網大數據中心、新華網浙江頻道聯合出品,轉載請註明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