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記得《還珠格格》裡轟轟烈烈的格格阿哥大逃亡嗎?
瓊瑤奶奶的腦洞一點都不奇葩,因為現實世界的王室也有很多或沙雕或悲壯的逃亡故事。
王子王妃為愛「退群」
哈裡王子剛說完要「退出王室」,隔天就和梅根被雙雙移出蠟像館的王室布景了。
哈裡這個決定驚呆英國,但卻並非不可預見。
一直以來,哈裡對於王子這個身份都有點消極牴觸,一直有「離開王室,過平凡人生活」的打算。
作為弟弟,哈裡好像從小就知道王位和自己沒什麼關係。長大後,他更成了王室麻煩精,被媒體拍到過吸大麻、在派對上穿納粹紋樣衣服、頻繁出入酒吧派對……
充滿叛逆精神,一點不像哥哥穩重。
相比起吸菸喝酒泡妞,哈裡發現,軍隊才是他「遇過最棒的解脫方式」。
他曾說:「我不是王子,我只是哈利」。
只是為了迎娶「二婚」的美國女星梅根,又是鬧得滿城風雨……
梅根出身於一個普通家庭,比哈裡王子大三歲,演藝事業一直不溫不火。2011年還曾跟一名製片結過婚。
《金裝律師》裡的Rachel,還有大尺度吻戲
在很多英國人眼裡,梅根不過是一個趨炎附勢,不擇手段攀上高枝的心機女。
更糟糕的是,她還有一群不斷搞事情的親戚。
知道梅根即將嫁入王室,6歲就拋妻棄女的極品老爹開始瘋狂刷存在感——和狗仔聯合炒作擺拍,聲討女兒不孝,對王室口出狂言,說黛安娜在世一定會出手擺平他和梅根的矛盾……
大概就是毛曉彤她爹的設定
梅根同父異母的姐姐,也開始數落梅根生活豪奢,對拮据的父親不聞不問,寧願花75000元給自己買小洋裝也不給父親看病。
大概是家人太能鬧 ,所以哈裡和梅根大婚時,受邀參加婚宴的親戚只有她母親一位。
於是輿論又揣測,一定是梅根的黑歷史和猛料太多了,擔心被家裡人曝料
婚後,關於梅根的爭議仍然不消停,尤其是那高昂的治裝費,和經常舊衣新穿的凱特王妃形成了鮮明對比。
還因此傳出妯娌之爭
對於醜聞和爭議,英國王室原本一直是冷處理、不回應的,但梅根哈裡和王室之間的矛盾也一直在沉默中累積。
恐怖童話故事:公主王妃逃亡記
住在城堡裡,不代表過著童話的生活,在堆金積玉的阿聯王室,更像一個恐怖的童話故事,許多王室成員,寧願命都不要也要逃離。
1、失蹤的杜拜公主
2018年5月,杜拜公主拉蒂法的求救視頻讓舉世震驚。
視頻中,拉蒂法控訴自己的父親,杜拜酋長穆罕默德是一個獨裁者,稱媒體描繪的奢華、平和的杜拜王室全是假象,自己即將逃離這位「世界上最毒的男人。」
她提到,自己的姐姐薩沙公主,也曾在2000年時逃到英國,但很快被爸爸的手下抓回。
被抓回來的薩沙公主,被監禁、虐待,甚至被下藥以致神智不清,直到現在仍被以一種「醫療監禁」的形式控制著。
2002年,16歲的拉蒂法曾效仿姐姐逃出杜拜,可惜當時她當時沒有手機也無人幫忙,很快就在邊境被抓了。
那次被抓後,她被監禁三年,期間遭到了毒打和酷刑,「曾一天被折磨五個小時」。
拉蒂法在視頻中說,「如果你看到了這段視頻。我要麼已經死了,要么正處在很糟、很糟的環境中。「
如果被逮回,這個視頻將是拉蒂法最後的救命稻草,那個無比在乎自己名聲的父親,或許願意留她一命。
拉蒂法將視頻交給律師後,就開始了自己的大逃亡。
最初,她的逃跑計劃開展得很順利。2018年3月,她在芬蘭好友蒂娜和法國前間諜喬博特的幫助下,成功從杜拜逃到了阿曼,然後登上了遊艇,準備經海路前往印度,再從印度飛往美國尋求避難。
喬博特曾在杜拜犯罪又成功逃離,還著書《逃離杜拜》,拉蒂法看了這本書後主動聯繫他求幫忙
可就在遊艇距離印度海岸不到80公裡的海域,拉蒂法和朋友們被印度和阿聯的船隻截停了。
根據喬博特回憶,當時他們被「五艘戰船、兩架飛機和一架直升機」包圍,十多個士兵上船後蒙住他們的眼睛戴上手銬,期間還遭到了暴打。
後來拉蒂法的兩個同伴被釋放,拉蒂法則被帶回了杜拜。
拉蒂法的律師於是公開視頻,並且呼籲聯合國機構介入解救。
一些熱心網友則自發建了個名為「逃離杜拜」(Escape from Dubai)的網站,呼籲廣大網友有錢出錢、有力出力幫忙尋找她的下落。
之後長達九個月的時間裡,拉蒂法公主一直杳無音訊,網上討伐聲一直不絕於耳。
逼於壓力,12月,阿聯外交和國際合作部對外發布了一段拉蒂法公主「慶祝33歲生日」視頻。
與前聯合國人權事務高級專員、愛爾蘭前總理瑪麗·羅賓遜
視頻中拉蒂法憔悴、呆滯,阿聯官方解釋為「因為被媒體和輿論持續猜測而感到沮喪」,而那次出逃事件,也被解釋為「綁架」。
可拉蒂法身邊的朋友並不這麼認為,他們說,公主逃亡後在國外過得非常開心,她是非常非常迫切想要逃離杜拜的。
2、流亡的杜拜王妃
拉蒂法逃亡失敗後,不少網友寄希望於酋長的愛妻哈雅王妃身上,希望哈雅能為拉蒂法給予幫助。
哈雅王妃是約旦公主,牛津大學畢業,一直致力平權。
哈雅最喜歡的運動是馬術,因為這是一項男性與女性能夠平等競技的運動。
2000年雪梨奧運,她成為第一位參加奧運馬術比賽的阿拉伯女性。
她還曾是北京奧運會的火炬手之一。
2004年,哈雅與比她大25歲的穆罕默德成婚,成為他第2位妻子。
作為酋長最寵愛的妻子,哈雅的自由度很大,地位也很高,她擔任過聯合國使者,兩人經常一起出國訪問,在熒幕前秀國際恩愛——這段婚姻也曾被形容為「現實童話」、「完美夫妻」。
那位前去看望拉蒂法的愛爾蘭前總統正是哈雅王妃的朋友,那時她還對外堅稱,「會盡一切努力確保一個年輕的容易受傷害的女子不被那些有著自己目的的人利用。」
但沒想到半年之後,她成了第三位「逃離杜拜」的王室成員。
2019年6月,哈雅王妃攜帶3100萬英鎊(約合2.7億元人民幣)和兩名子女出逃英國,過上了「流亡王妃」生活,童話故事從此破滅。
哈雅出逃後,穆罕默德還寫了一首詩《活著與死去》,表達對哈雅王妃的痛惜與不解。
他寫道:「你背叛了珍貴的信任」「我這兒已經沒有你的位置」「我們有著無藥可醫的病病」「沒有什麼藥石可治癒」。
不久,穆罕默德直接起訴哈雅,兩人關係徹底決裂。
據說哈雅目前應該住在英國倫敦肯辛頓宮對面價值8500萬英鎊豪宅裡,雖然已經成功出逃並獲得庇護,但哈雅仍然很怕會回到杜拜。
遊客們用「享樂天堂」來形容杜拜,但對於王室成員來說,是充滿恐懼的深淵。
公主之死
有人覺得哈裡此次「退群」,是為了保護梅根,不想她重蹈母親黛安娜的悲劇。
當年黛安娜王妃飽受婚姻破裂、產後抑鬱、暴食症帶來的傷害,仍不得不咬牙承擔起母親、妻子、王妃的日常職責。
黛安娜試過求救,但卻受到更多的指責——「黛安娜精神不穩定」「黛安娜精神失常」「暴食症就是浪費食物」……
明明是受害者,黛安娜卻始終懷著羞愧、無助、自責的心情,一直到1997年,為躲避狗仔隊發生的那場悲慘的車禍。
黛安娜雖然不幸,但她對破碎的婚姻並非沒有表達和放棄的權利。
可在40年前,一位沙特王室公主米沙爾的命運就十分悲慘了,她的自由只能用鮮血來交換。
被拍成英國偽紀錄片《公主之死》
米沙爾是哈立德國王的侄孫女,17歲就被指婚給年紀大很多的堂兄,她不滿意卻無可選擇。
後來,她在黎巴嫩留學,不顧一切地愛上了一個沙特年輕人,這場不倫戀自然不會得到家族的祝福。
1977年,米沙爾與情人相約私奔,在逃到機場時被抓住,被當成通姦處置。
當時,米沙爾只要堅決不認罪,就無法被控,而她的家人也承諾了,只要她不再與情人見面就不予追究,她可以回到丈夫身邊,繼續當一隻錦衣玉食的「金絲雀」。
沒想到米沙爾堅持真愛,甚至在法庭上三次陳述「我犯了通姦罪」。最後,公主被公開處以石刑,被活活砸死,她的情人就在現場看著,並在她死後被斬首。
偽紀錄片裡由石刑改成了槍決
對米沙爾公主和她的情人來說,這竟是唯一能獲得「自由」的方法。
E姐結語:
回到哈裡和梅根的「逃離」,這實際是個雙面的故事。
在故事的A面,所謂「不再是高級王室成員」,是沒有實際意義的。他們不再履行部分王室義務,獲得了更多行動自由,但同時保留了蘇賽克斯公爵的頭銜,也必然要繼續享受王室成員的身份紅利。
至於經濟獨立則更是一筆糊塗帳,兩人在宣布決定前,才花了200多萬英鎊王室經費裝修了自家城堡Frogmore,之後也將繼續居住,看不出一點要和王室經濟切割的意思。
哈裡和梅根追求的是「名流」的生活,王室的束縛太多,這其實人人都能理解。但夫妻兩人真的「靠自己」,能過上想要的生活嗎?
夫妻倆「逃離王室」真實原因如何,我們只能是猜。後工業時代的現代社會中,似乎沒有哪個王室能在社會肌體上自然生長。
更發達的歐洲也不見得就處理得好,即便是「光榮革命」後號稱與民主傳統融為一體的英國,王室成員依然壓力巨大。再看西班牙、比利時,事實上,哪一個個「童話婚禮」的背後,嫁入王室的「公主」們究竟有多少是幸福的呢?
看看上演了「逃離杜拜」的公主拉蒂法,王妃哈雅……哈裡的母親黛安娜在王室中又過得好嗎?
這樣想一想,我其實很能理解哈裡想要的那種「逃離」。對公眾來說,王室就像是個磨砂的玻璃箱,能見到熟悉的面孔,卻總看不真切。而對身在其中的人來說,其中的汙濁和束縛感,從來也不好受。
或許哈裡從內心裡,一直和當年一樣,只是個嚮往自由的小孩子,那個「更像黛安娜」的、自由的小王子一直都在,所以他無法忍受規則細密的王室束縛。只不過他和梅根尚未真正作好準備,脫離王室光環自己去打拼。
在事件的「B面」,是和所有人一樣的對自由追逐,簡單純粹。
對於未曾妥善處理的問題,人們又何妨寬容一點,雖然薅羊毛不好,但畢竟自由無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