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人們對
戶外運動、郊野拓展的興趣度越來越高,這些知名
戶外品牌也越來越多的走進了人們的生活之中,不僅是
衝鋒衣、
抓絨衣、
速乾衣這些常見的
戶外用品銷售量節節攀升,就連名字不那麼常見的
軟殼衣褲、
溯溪鞋、防寒服等也越來越多的擺在了商場的櫥窗和各大電商的推薦位中。
據相關機構統計,自2010年以來,我國的戶外產品市場規模每年都以兩位數的速度增長,2016年,中國戶外用品零售總額已經達到232.8億元。
與此同時,越來越多的戶外品牌也在創立和進入中國市場:2016年,我國戶外品牌在數量上增長了約20個,市場在銷售的中高端品牌已經超過了50個,其中有22個品牌是當之無愧的市場贏家:銷售額均突破1億元,共同佔有57%的市場份額。
只是,無論是這22家位居前列的戶外品牌,還是前述提到的多家知名國際戶外品牌,都應了一句令人不免唏噓的新聞標題《XXXX或成贏家》:在戶外用品市場,有一家名為W.L.Gore&Associates,Inc.(戈爾公司)的公司,才是真正的贏家。
BillGore(比爾·戈爾)在1958年從杜邦公司高管的職位上離職,創立了戈爾公司,這位材料科技專家之所以敢於在
美國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最嚴重的一次經濟衰退中離職,靠的就是一種叫做戈爾特斯(Gore-Tex)的
面料,這是他獨家發明的一種輕、薄、堅固和耐用的薄膜,它具有防水、透氣和防風功能,突破了一般防水面料不能透氣的缺點。
2012財年,戈爾公司憑藉著Gore-Tex面料及其後續衍生的各類含氟聚合物材料,成為一家僱員超過10000名、年收入超過32億美元的公司,而其核心的Gore-Tex面料不僅是全球銷量最大的戶外用戶面料,更是諸多中高端戶外品牌在產品上醒目標註的唯一第三方面料——在
哥倫比亞的許多衝鋒衣上,Gore-Tex面料黑底紅字的吊牌醒目的告訴所有的消費者:這是一件使用了戈爾公司Gore-Tex面料的衝鋒衣,它防水、透氣、防風,它是你最好的選擇。
但對於北美最大戶外運動用品生產和分銷商之一的哥倫比亞(
Columbia)來說,常年依靠Gore-Tex面料並不是長久之計:在戶外用品中,面料不僅是產品性能的保證,更是使用量最大的材料之一,自然也是成本和利潤的大頭。
哥倫比亞認為,技術創新是保證公司在數字時代業務快速增長的關鍵,而技術創新的關鍵著眼點,就是推出屬於哥倫比亞自己的高性能、高質量面料。
頂級戶外運動面料的誕生
2007年,哥倫比亞成立了名為「性能創新」的材料研發團隊,即後來知名的ColumbiaPIT(PerformanceInnovationTeam)實驗室,由公司副總裁WoodyBlackford作為負責人,時任公司CEO的TimBoyle設立這一實驗室的目標很簡單:打破銷量和利潤增長長期陷入停滯的現狀,不再依靠原有的面料品牌(比如Gore-Tex)。
PIT實驗室的工作效果斐然:2009年,PIT研發出具有溫度感知和高透氣功能的面料Omni-Heat熱發射技術系列;2015年,TurboDown複合羽絨技術問世,令哥倫比亞的羽絨保暖技術實現了質的飛躍;2016年,在十年的奮發圖強之後,哥倫比亞終於完成了OutDryExtreme高效輕盈防水薄膜的產品設計和生產。
哥倫比亞的全球研發創新總監JeffMergy將OutDryExtreme稱之為「彌補了Gore-Tex先天劣勢的最強科技面料」,他說:「Gore-Tex由於外層面料上的防水層會因刮擦、灰塵以及皮脂受到侵蝕,因而這種面料的防水和透氣性能會在使用數月內後被大幅削弱,但我們的新面料不會。」
「OutDryExtreme面料同樣採用微孔結構的薄膜保證良好的排溼性能,外層由防刮擦面料替代,能夠做到防水性能久穿不縮水,內裡為抓絨材質,膚感柔軟舒適,它會被用於頂級Titanium鈦系列新款夾克外套和防雨褲中。」
哥倫比亞之所以能夠設計出OutDryExtreme這樣的面料,與PIT實驗室的努力自然是不可分割的,但PIT實驗室乃至整個哥倫比亞的性能創新團隊依靠的,可不僅僅是實驗室中的化學材料:現代化的材料科學已經逐漸轉變成了一種科學計算+實驗的計算學科,計算化學、計算材料學的興起幫助哥倫比亞的技術專家們可以快速設計、構建和測試新的面料,從而更快的讓材料達到穿著者的要求和上市標準。
不僅如此,隨著戶外商品種類多樣化和需求多元化的發展,哥倫比亞要針對不同用戶群的典型需求,將文化、社交、移動,以及個性化典型需求等多元素融入產品設計,通過數位化設計,縮短測試、建模、設計及生產周期,從而在全球市場持續提升服務能力,正如2007年性能創新團隊成立時TimBoyle所說的:「需要通過數位化轉型,打造現代化IT,以降低開支,簡化管理,釋放更多IT資源用於業務創新」。
擅長戶外用品的哥倫比亞亟待通過數位化技術實現創新和轉型,但是,它畢竟不是一家IT公司,它面臨著嚴峻的IT挑戰,它需要緊密合作的IT合作夥伴。
哥倫比亞如何完成脫胎換骨
面對數位化轉型的壓力,哥倫比亞的IT面臨著三重挑戰:
數據量的爆炸式增長,已有IT平臺無法滿足將用戶、市場、產品通過深度分析轉化為生產營銷策略的需求。
公司規模不斷增長和產品種類快速增加,傳統設計和運營管理流程已無法滿足公司和業務的發展速度,如何加速測試-開發-設計-產品優化-生產-物流的運營管理效率成為嚴峻挑戰。
業務運行在傳統小型機ERP系統,成本高,可擴展性差,系統升級擴展和應用開發部署周期長;且伺服器、存儲、網絡分層部署管理,運維複雜,故障排除周期長,業務連續穩定受到挑戰。
哥倫比亞深知數位化轉型是持續穩定增長的戰略重點,在數位化轉型的過程中,哥倫比亞可以利用大數據、移動社交、虛擬實境/增強現實、3D列印、物聯網等技術,提高精細化運營水平、加速產品與業務的創新速度、實現戶外用品的個性化設計,同時,也能夠提高公司運營管理水平,更快、更直接的了解到市場的反饋。
因此,哥倫比亞選擇與戴爾在大數據分析、3D設計和現代化IT方面開展合作:首先,以戴爾的全快閃記憶體解決方案為基礎,加速哥倫比亞的大數據分析水平,為全球業務發展提供先進的大數據分析平臺,不僅大幅度降低了批量數據分析的ETL周期,更滿足了數位化轉型對大數據批量分析及實時大數據分析性能的需求。
此外,全快閃記憶體解決方案大大降低了佔地耗能和管理成本,也大大降低了軟體許可開支和未來系統升級採購需求,而且基於全快閃記憶體解決方案為加速3D建模設計、優化業務、加速供應鏈,優化各性體驗等都提供了可靠的支撐。
與此同時,戴爾基於CloudAir多雲管理平臺,為哥倫比亞建立基於雲的3D設計實驗室,以跨已有IT資源和雲資源的統一管理的方式,為3D設計實驗室提供可靠、有效的資源,融合3D功能和數位化設計流程,「實現根據用戶體驗優化設計」的目標,「提高了從建模到設計和產品的優化協同和協作效率,加速從『創意』到『生產』的產品面試周期」。
為了構建更為開放、標準和通用化的IT基礎設施,哥倫比亞與戴爾合作將小型機架構轉變為超融合架構,降低了一半以上的物理空間佔用和管理運維開支,同時,跨全快閃記憶體、伺服器、數據保護的集中自動化管理可以根據應用SLA(ServiceLevelAgreement)實現負載優化,讓IT資源實現QoS(QualityofService)動態配置和自動化管理,「哥倫比亞可以釋放更多IT資源用於業務創新」。
成立於1938年的哥倫比亞最早的業務是「做帽子」,被稱為「沒有什麼技術含量」,特別是此後幾十年,哥倫比亞的發展一直受制於沒有自己強有力的、獨家的高技術材料,被戲稱為「(戶外用品的)中等品牌」,但2007年成立的性能創新團隊則徹底改變了哥倫比亞,讓這家戶外品牌由此脫胎換骨。
2016年第一季度,哥倫比亞銷售額在全球戶外品牌的銷售頹勢中一枝獨秀,同比增長9%至4.371億美元,而老對手TheNorthFace卻在這一年難破瓶頸,收入一直無法突破2014年的收入水平——「科技與創新」正在讓哥倫比亞成為戶外品牌界最具技術領導力的品牌,人們開始熱衷於去採購擁有哥倫比亞自家創新科技的材料所生產的戶外用品,越來越多標記有「Omni-」和「OutDryExtreme」字樣的戶外用品出現在荒野、山麓和溪流旁,這一切不僅要歸功於「性能創新團隊」,歸功於公司管理層對數位化轉型和科技創新的認可,更有戴爾的一份努力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