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車頭俱樂部入不敷出 青少年足球培養遇瓶頸 基地只剩一支梯隊訓練球員 教練面臨失業窘境
火車「脫軌」
和一年前一樣,球隊的訓練,不時伴隨著球場邊高架橋上火車駛過的呼嘯聲;和一年前又是那麼不一樣,留在這裡訓練的只剩下一群不到20歲的孩子。
和一年前一樣,俱樂部略顯簡陋的小樓裡,依舊陳列著屬於這裡的榮譽獎盃和獎狀;和一年前又是那麼不一樣,這個小樓已經沒有往日那般熱鬧,留守這裡的人們在等待著自己未知的命運。
這裡是火車頭俱樂部,一家已有61年歷史的中國老牌足球俱樂部。儘管火車頭一直以來都無緣頂級聯賽,但卻是公認的「中國的阿賈克斯」。火車頭的青訓成果曾讓這個老牌俱樂部引以為豪,從火車頭走出來的很多球員,都已經成為或者正在成為中國足球的中流砥柱。
然而,不久前,一則火車頭面臨解散危機的消息迅速傳開,火車頭一線隊在繼去年中乙聯賽之後便宣布解散,在足球圈引起了不小的震動。這列曾經疾馳的夢想列車,如今將面臨停駛。
現狀
破落體育場訓練只剩一支隊伍
火車頭俱樂部位於天津河北區中山北路5號。一年前,記者曾探訪過這家老牌俱樂部,那時候,火車頭人還都在滿懷希望地憧憬著美好的未來,在這裡訓練的也有幾支不同年齡段的隊伍。
然而,如今一切都發生了轉變。現在俱樂部只剩下一支1993-1994年齡段的隊伍每天堅持在這裡訓練,他們的任務是2013年的全運會。
「蝸居」乙級聯賽多年,火車頭也曾有過衝甲的夢想。去年,俱樂部還在計劃著翻新體育場、建造新的訓練基地,不過一年之後,這一計劃已經擱淺。
球場外面就是不時呼嘯而過的京津城際高鐵,球場的另一端,生鏽了的計時牌早已經不能用了。球場的看臺因為修建京津城際鐵路被迫拆除了一半,剩下的一半看臺上依舊懸掛著「2010年中國足球乙級聯賽(火車頭賽區)」字樣的橫幅。
橫幅似乎還在提醒著人們這是球隊去年徵戰乙級聯賽的主場。體育場周邊到處堆放著廢棄的物品。看門大爺說,現在在這裡訓練的孩子比原來少多了,「每天就是一群小孩子在這兒訓練,火車頭的,我看他們人沒以前多了。」
每天下午,這些不滿20歲的孩子們都會步行到體育場進行訓練,主管他們的教練叫蘇偉。「我們這個隊是準備打2013年的全運會,明年可能要打乙級聯賽。現在俱樂部只剩下這麼一支隊伍。」蘇偉說。
事實上,目前這支隊伍與上海申花有合作培養協議,未來申花有對這支球隊隊員的優先選擇權。不過,真正能被申花挑走的隊員,又能有幾個?
球員教練失業多 另謀生路太難
去年率火車頭徵戰中乙聯賽的教練王林如今已經因為一線隊的解散而暫時停止了執教工作,當記者再次和他聊起火車頭的時候,他也只能面對現實。「現在俱樂部什麼情況也不確定呢,反正一線隊是解散了,就剩下1993-1994年齡段的孩子們在練了。別的隊員有的去別的隊了,也有另謀生路的。」
和王林一樣,火車頭的很多員工都是多年來一路伴隨俱樂部走過來的,面對俱樂部目前的境況,他們感到無奈且心酸。「原來的球員和教練失業了一大批。」一名俱樂部的工作人員對記者說道。
有個別孩子已經心急火燎地找家長幫他們另外聯繫出路,害怕由於俱樂部的變故,葬送了自己的足球之路。
原因
經營開發停轉 自身難以造血
作為一家以青訓培養而出名的俱樂部,為何陷入目前的困境?俱樂部的一位工作人員無奈地對記者說道:「原來俱樂部是有自己的商務開發部門,可以自己經營運轉,自負盈虧。但現在也沒有了,等於我們自己造不了血了。」
這位工作人員介紹,把球員培養起來賣出去本身就是火車頭一直以來的一個手段,把球員培養的差不多了,再賣出去,給他們更好的機會。但不是所有球員都能賣出好價格,而且俱樂部收費也不是很高。
原本有商務開發的功能,還能自己造血維持俱樂部的生計,現在沒有了,等於斷了資金來源。而且現在中國足球大環境就是這樣,招生都困難。
事實上,火車頭俱樂部走到今天這一步早有苗頭。2009賽季「出借」湖北雅琪、2010賽季勉強維持著打完了乙級聯賽預賽階段,決賽階段第一輪便被淘汰,沒有了資金的保障,在勉強維持了2010賽季中乙聯賽之後,火車頭俱樂部的一線隊不得不宣告解散。
未來
目標2013年全運會 能否堅持是未知數
俱樂部以前都是自己經營、自負盈虧,去年還勉強支撐著,但現在已經舉步維艱。
「未來?拿什麼談未來?火車頭品牌要沒有了,除了隊員和教練,俱樂部還有62名工作人員的未來還不知道在哪裡。我們把青春都奉獻給了這裡,幾十年的一個老牌俱樂部,說散就要散了……」一位俱樂部工作人員說這話時,聲音很低沉。
他還對記者坦言,儘管1993-1994年齡段的隊伍肩負著2013年全運會的任務,但是前途仍不明朗。
「孩子們每天還堅持訓練,打完全運會可能就沒有了,也有可能這支球隊堅持不到全運會就要解散了,這些孩子別看年齡不大,但也都在俱樂部待了六七年了,家長肯定也急啊,可是能怎麼辦?當初帶著夢想來的,孩子的青春全留在俱樂部了,以後路可怎麼走?」俱樂部的另一位工作人員對記者說。
高層態度
品牌沒了太可惜 球隊未來不明朗
7年前就退休在家的火車頭俱樂部前總經理席紹忠說,他從1978年火車頭重新組隊起,就一直為球隊工作直至退休,聽說火車頭俱樂部可能無以為繼的消息,內心百感交集是肯定的。
他表示,且不提火車頭俱樂部自身的進退選擇,中國足球未來的發展最需要做好「基礎建設」,向來擅長這種基礎工作的火車頭俱樂部不復存在,對中國足球必然也是個損失。
「現在中國足球已經有了回暖跡象,火車頭這麼好的品牌,有積澱和資源,如果沒了太可惜了。」席紹忠說。
席老在任期間一共培養過5撥球員,球迷所熟悉的李瑋鋒、曲波、王剛、馮仁亮、宋博軒等球員,都是席老招進隊的,後三位小將是在席老退休後的幾年裡逐步成長起來的。那時候,火車頭四年才組建一個隊,且不收費。
這麼多年來,火車頭甘心充當「造星工廠」,將一個個自己一手培養的球員「出手」,為他們爭取更高的舞臺。
現任火車頭總經理王蘭右以馮仁亮和宋博軒為例,對記者這樣說道:「通過實踐證明,沒有一個好的平臺去磨鍊,未必會出現這樣的人才。放在我這兒,他未必就是馮仁亮,未必就是宋博軒。我2005年接手的時候,他們倆就一直在隊裡,但當時沒人知道他們,到了中超,才開始真正被人認可。」
但對於俱樂部的未來,王蘭右採取了迴避的態度:「火車頭俱樂部目前一切正常,球隊還在正常運行,其他現在我不好說什麼。」
專家建言
幫火車頭一把 中超豪門應伸援手
昨天,央視主持人劉建宏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呼籲中國足協以及社會各界有識之士向火車頭伸出援手。
劉建宏表示,很多中超球星都對火車頭讚譽有加。
比如馮仁亮說自己當年是慕名前去那裡訓練,一去就是十年,十年收穫頗豐。
而曲波也說,火車頭隊是國內青訓體系最完備最成熟的地方。
劉建宏認為,中國足協以及那些中超豪門,特別是得到過火車頭隊培養出的好球員的俱樂部,如山東魯能、上海申花、陝西人和、天津泰達等隊,應該伸出援助之手,幫助火車頭隊渡過難關,幫助中國足球留住這塊青訓傳統悠久、而且還有強大培訓潛力的舞臺。
本版文並攝/記者 王帆
火車頭「前世今生」
1950年,火車頭體協足球隊成立
1994年,火車頭足球俱樂部成立;1997年,降到乙級聯賽
1998年-2000年,開始大量出售年輕球員
2009年-2010年,徵戰乙級聯賽
2011年,正在面臨解散危機
▲1996年,獲可口可樂三人足球全國總冠軍,上賽季來到申花的宋博軒(左一)、馮仁亮(右二)和王冠伊(右一)均在隊中
火車頭出品
79-80年齡段:李瑋鋒81-84年齡段:曲波、楊君、白毅85-88年齡段:楊程、關震、苑維瑋、萬程89-90年齡段:王剛、馬磊磊、馮仁亮、宋博軒
(責任編輯:UN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