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年前高考落榜 如今兒女幫57歲父親圓「大學夢」

2020-12-17 閃電新聞

前幾天,山東臨沂農民王少剛穿上了學士服,這是作為應屆畢業生的兒子為他準備的。今年57歲的王少剛一直有個大學夢,但由於家庭貧困,他最終選擇了回家務農。38年後的今天,他的一雙兒女親手為他穿上了學士服,並定格下了這一珍貴瞬間。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記者 鞏悅悅

高考意外落榜

事情還要從38年前說起。

1982年,以「雙百」考入縣重點高中的王少剛卻在高考中發揮失常,後來由於家庭困難不得不放棄念書,無緣再次高考成了他內心永遠的遺憾。

走進大學校園,是王少剛同時也是家裡幾代人的夢想,但想到自己的家境,他無奈放棄了。回家務農後的王少剛,時常會想起外出求學的歲月,腦海裡會浮現出背著糧米袋、提著鹹菜罐,蹣跚走在彎曲小路上的身影。

自己沒辦法圓夢大學,他將希望寄託到了一雙兒女身上。務農賺來的錢,除了生活開銷,就是存下來供女兒王靜和兒子王帥讀書。

據王帥介紹,從記事起,父親就經常告誡他和姐姐好好念書,考上大學。「父親經常夢到自己參加高考,做數學題怎麼也解不出答案,最終從夢中驚醒。」

兒子藝考中榜

王帥文化課成績不突出,但因為愛好攝影,最終選擇走藝術這條路。得知兒子喜歡攝影,王少剛不想扼殺他的愛好,同時也不想讓兒子重蹈自己的覆轍,而且他堅信兒子定會成為一名優秀的攝影師。「就是砸鍋賣鐵,也要供出兩個大學生。」王少剛說。

父親的言行也影響著兒子。為備戰藝考,王帥獨自到臨沂參加培訓。離家前,懂事的他為減輕家裡負擔,偷偷去集市買了大包煎餅,「父母捨不得吃喝,給我出了六千元培訓費,我已經很開心了。我自己吃點苦不算啥。」

2016年夏天,王帥拿到了四川電影電視學院的錄取通知書,他第一個電話就打給了外出務工的父親。「我說自己被錄取了,爸爸電話裡沒說啥恭喜我的話,但我知道他非常高興。因為我了解他,他就是那種不善言辭但情感細膩的人。」王帥說,他知道,拿到大學錄取通知書不僅是自己的夢想,更是圓了父親的夢想。

姐弟為父圓夢

今年7月,王帥畢業了!他不僅拿到了大學畢業證、學位證,還收到了學校發來的一套私人定製學士服。

拿到學士服後,王帥萌生了一個想法:讓父親穿上這套學士服,利用自己的專業特長,為他拍一組寫真。有了想法後,王帥第一時間告訴了姐姐,姐弟倆一拍即合。

7月12日,王帥和王靜相約趕來老家,準備給父親送上驚喜。姐弟倆的想法,讓正在地裡幹活的王少剛非常吃驚。在為父親換上新的白色襯衣和學士服後,伴隨「咔嚓」的快門聲響起,王少剛的笑容就此定格下了。那一刻,王少剛仿佛就是一名剛剛大學畢業的學生。

「你見證我成長,我們圓你大學夢!」姐弟倆在一旁喊出了這句心裡話。即便是在夢裡,王少剛可能都沒有夢見過這一幕:自己沒能完成的夢想,兒女幫他實現了!

手裡舉著兒子的大學畢業證,身著學士服的王少剛有些拘謹,看著兒子相機裡的照片,王少剛欣慰地笑了,他叮囑兒子一定將照片衝洗出來,他要永久珍藏。

感恩父母養育

七八年前,畢業於濱州醫學院的王靜在淄博扎了根,在淄博市中心醫院當護士,其間還步入了婚姻殿堂,如今育有一個6歲的女兒。弟弟王帥也已大學畢業,目前在濟南實習,同時也當起了家裡的「男子漢」。

王帥向記者坦言,自己已經長大了,不想讓父母像以前那麼累了。「每次回家看到父母務農,我都很心疼,回回都提醒他們別太拼,可他們還是忙個不停。我知道爸媽都是為了我。」

最近幾天,王帥和王靜幫57歲農民父親圓「大學夢」的視頻,在抖音上火了!

「多麼了不起的爸爸啊」「懂得感恩的一雙兒女」「父母親讓我們擁有最好的教育,而他們卻過著最樸素的生活」……記者注意到,這條視頻的點擊量目前已破千萬,有上千名網友參與評論互動。

正是由於自身的經歷,王帥夢想將來在媒體工作,他想挖掘更多像父親那樣的普通人的故事。「我和姐姐要好好工作,也要多回去陪陪爸媽,以後我們要好好孝順他們。」

相關焦點

  • 51歲泥瓦匠帶著刷牆工具上大學 圓30年大學夢
    原標題:51歲泥瓦匠帶著刷牆工具上大學  複習兒女的初高中課本,圓了30年的大學夢  51歲泥瓦匠帶著刷牆工具上大學但來自山東萊蕪的泥瓦匠郇政華,卻因為30年前對大學校園的憧憬未曾磨滅,在把一雙兒女培養成大學生後,自己靠著這份憧憬在工地偷偷複習。今年終於考入濟寧職業技術學院,成為了一名大一新生。  曾因患眼疾而落榜  9月10日上午,數以千計的大一新生穿著整齊劃一的軍裝,在濟寧職業技術學院的操場上進行著軍訓。
  • 被頂替上學的王娜娜現狀,37歲大學畢業難圓教師夢,頂替者曾叫囂
    近日,山東農家女陳春秀16年前被冒名頂替上大學的事情,引起了人們的廣泛關注與討論。因為被別人頂替上了大學,所以陳春秀的命運也因此發生了改變,本應該去上大學她,只能在高考過後選擇了去打工。因此,人們都認為陳春秀的人生被人偷換了,所以後來她的命運也發生了改變。
  • 時隔4年,當初9歲落榜高考,10歲勉強上大學的河南女孩,如今怎樣
    她們之所以會被稱之為神童,是因為她們做到了普通人做不到的事情,在過去我們可以看到一些七八歲的小孩子,她們就能夠成為某一個領域裡面的一名專家,她們能夠發明出一些新的科技,她們能夠通過高考,甚至她們能夠拿到國際性上的比賽冠軍,這些人她們的天賦極高,智商更是比普通人要高,然而在古代我們也看見過傷仲永這樣的事情。一轉眼4年過去了,當初9歲落榜高考,10歲勉強考入大學的河南女童,現狀如何了呢?
  • 4年了那個9歲高考落榜,10歲考上大學的河南女孩,如今變怎樣
    也是被報導的重點,2020年的高考中也是這類特別存在的考生,不光有連續24年參加高考的「釘子戶」,還有都已經80歲高齡了,還來高考的爺爺。那個9歲高考落榜,10歲考上大學的河南女孩就是一個例子,這個女孩叫張易文,張易文在9歲的時候就開啟了自己的第一次高考之旅,在別的同學還在上小學還沒畢業的時候,9歲的張易文已經走上高考的考場去自我檢驗了。
  • 16年前的不幸,打亂了現在的心緒:陳春秀,你腳下之路該怎樣走?
    就因為圓一個大學夢,山東冠縣的陳春秀,把16年前發生在自己身上的冤屈「挖」了出來。當年,陳春秀高中畢業參加高考,高考之後,便進入漫長的等候錄取通知書。一直到10月份,還沒有收到入學通知書的陳春秀,便抱著落榜的失落,遵從命運安排,全身心地投入到她的打工生涯。
  • 10年前,李泰伯703分摘理科狀元,卻落榜美國11所名校,如今怎樣
    ——元代高明《琵琶記》10年前,北京小夥李泰伯在2010年高考中,考了703分的優異成績,成功摘得理科狀元,一時風光無限,被國內許多高校搶著錄取。因為有留學夢想,他在婉拒國內兩所頂尖學府——清華北大的邀請後,轉而向美國著名的11所大學投去申請書,卻無情地被拒絕了,落榜了。
  • 7年前自主招生「落榜」的江蘇考生,卻在高考中以427分奪得狀元
    近些年教育部對於高考的重視程度越來越高,甚至現在很多外國大學也逐漸承認高考的成績,這對於所有的高考生來說,也是最公平的一次晉升機會。7年前江蘇427分的理科狀元,曾在自主招生中「落榜」這位考生就是來自江蘇常州的黃佳琰,她在高中階段的學習成績一直都是很不錯的,所以參加了復旦大學以及「華約」的自主招生考試。
  • 生活中圓兒時大學夢 崗位上築安全防護牆
    吳玉香入職燕羅街道住友電工電子製品公司已有21個年頭,高考落榜的她始終沒有把學習特別是閱讀落下,先後取得大專、本科文憑,圓了自己兒時的大學夢。吳玉香還把這股勁用在了工作上,從最初的普通一線工人一步步晉升為主管助理,負責安全生產這項重要工作。七年來,她與住友電工電子製品公司秉承「萬事入精、嚴守誠信、不圖浮利」的事業精神一同成長,把根深深扎在了寶安。
  • 河南71歲爺爺高考英語17分,堅信必圓大學夢;美方強進我休斯敦領館...
    河南要聞 河南71歲爺爺高考英語17分,堅信今年必圓大學夢 高考成績公布了,家住河南滑縣棗莊鄉的71歲農民柳玉春,第五次查詢高考成績。最終,他考了245分,超過了2020年的大專線180分。
  • 12年前,他高考故意考零分落榜,12年後,他寫下13個字打醒所有人
    我不知道他是在哪裡看的這些「讀書無用論」,但真的被氣得渾身發顫,強逼著自己冷靜下來,給他講了個12年前的故事。08年,安徽有位高考生,名為徐孟南,特立獨行,有自己異於常人的想法。18年,在生活中已摸爬滾打整整10年的徐孟南,終於再次下定決心,重考大學。就這樣,一邊打工一邊學習,在經歷過一段漫長且有黑暗無光的日子後,29歲的徐孟南考上了安徽一所專科學校。今年開學,他就要上大三了,31歲。
  • 央視第一美人李修平:3次高考落榜,二婚至今無子,57歲仍是女神
    在上了高中之後,因為物理和化學嚴重拖後腿,李修平先後參加過三次高考,均以落榜告終。這時候,壓力倍增的她只能選擇破釜沉舟,一個人參加了北京廣播學院的複試。本來沒有抱太多希望的她原以為這一次可能也要失敗。卻不曾想,峰迴路轉,她成功了!
  • 孝子劉秀祥:12年前「千裡背瘋娘上大學」,如今幫了上千個娃
    高考的落榜,彷佛是「最後一根稻草」,徹底地壓垮了小秀祥。回顧自己短暫的一生,那都是怎樣走過來的呀。 過早挑起生活的重擔 1988年劉秀祥出生在貴州省望謨縣,這個地方四周都是大山,貧困閉塞。直到2020年11月才剛剛摘掉貧困縣的帽子。在小秀祥四歲那年,父親因病去世了,丟下了三個孩子。
  • 山東農家女被冒名頂替上大學:你偷了我的人生!
    而在她心中始終有一個遺憾,那就是寒窗苦讀數十年沒有圓一個大學夢。於是在她36歲的時候,她做了一個決定:參加成人高考。這不考不知道,報名的時候卻嚇一跳,她被招生老師告知有學籍學歷,而且還有畢業證,陳春秀猛地一驚,很是不相信,但是經過自己再三確認,她自己也發現了問題:原來自己的大學錄取名額被人冒名頂替了!
  • 被偷走的人生:2000元買斷大學夢!
    然而山東女子被頂替上大學,卻是近兩天內曝出的又一起高考冒名頂替事件。事情發生在2004年,出生在農村的陳春秀經過十年的寒窗苦讀後,終於在20歲這年參加了高考。她平時的成績好到什麼程度呢?在高考成績還沒出來之前,家裡的雙親就已經開始向親戚借錢籌備她的學費。可令人意外的是陳春秀苦等幾個月,卻怎麼也沒等來自己的大學錄取通知書。
  • 57歲媽媽和兒子同年高考上大學有夢想,誰都了不起
    【57歲媽媽和兒子同年高考上大學有夢想,誰都了不起】如果你退休了,你會去做什麼呢?是去進行環球旅行,還是每日在家喝茶逗鳥?今年7月,四川成都57歲的周建,與兒子一起參加了高考,並考入四川電影電視學院編導系。她說,自己年輕時做過紡織工人,當過英語老師,還經營過公司,沒機會追尋電影夢,但「追尋夢想,多大年齡都不算晚」!
  • 他高考落榜,78歲奶奶撿垃圾陪讀,如今籤約公司還當上了網劇男主
    王潤澤家裡很窮8個月大的時候,因為父親窮,母親就離開了。他小時候由奶奶撫養長大。後來他高考落榜,奶奶借了4萬多元陪他到外地復讀。那一年他的奶奶78歲了。當時芒果電視臺的《我的紀錄片》欄目正在做一個關於「陪讀」的節目,就把他們祖孫二人的生活記錄了下來。
  • 國產電影《睡沙發的人》,高考落榜後,舅公幫他找到自我
    以高考為主題的國產電影不算少,畢竟高考是很多人一直關注的事情,如高考主角孩子、父母和老師等等。作為接受更好教育的橋梁,高考在很多人的成長過程中起到重要作用,更是被父母認為是決定人生成敗的關鍵。可千軍萬馬過獨木橋,並非人人都能進入目標學校,總會有人落榜,那麼落榜後該怎麼辦呢?
  • 50歲「高考釘子戶」將第21次參考:沒念大學我不甘心
    原標題:成都50歲「高考釘子戶」將第21次參考「沒念過大學,始終不甘心」40年前恢復的高考,改變了很多人的命運,深深影響了中國社會的發展,也讓人們對知識、對人生價值有了新的認識。高考經歷:從1983到1991年,梁實連續9年參加高考,均落敗;1992年,因年齡限制,他只能參加成人高考,儘管順利考上南京林業大學成人教育學院,但只想上重點大學的他選擇放棄;2001年,教育部發文取消高考報名的年齡限制,次年開始,梁實先後兩次參加高考,均落榜;後因工作繁忙,他只參加了2006年的高考,再次名落孫山;2010年起,工作和家庭比較穩定的梁實
  • 呂梁籍最牛「高考哥」!41歲「高齡」第十次參加高考!
    王世卿說,「1998年,面對在第一次高考中以大比分落榜的結果,我毫不猶豫地選擇復讀。但是,1999年再上考場,我的成績雖然比上年增加了107分,但距離錄取線依舊差得很遠。」在高考之路上屢戰屢敗,又屢敗屢戰的王世卿,終於邁進了太原師範學院的大門。21歲才上大一,加上家族遺傳過早謝頂,所以從入學的第一天起王世卿便有了一個頗為響亮的綽號——「王老大」。 四年的大學時光,「王老大」沒有虛度光陰。
  • 高考沒有考上軍校,上大學之後通常還有兩次機會圓「軍校夢」
    高考沒有考入軍校,上了大學之後,通常還有2次機會圓「軍校夢」。第一、大學期間參軍入伍,在部隊考軍校。在部隊裡面考軍校,難度係數要比在地方高考考軍校低很多,因為在部隊裡面平時都是以訓練為主,平時用於複習考軍校的時間比較有限,因此題目的難度係數不會太大。同時在部隊裡面考軍校競爭人數比較少,2020年參加考軍校的士兵才6.2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