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周群山環抱,湖水幽碧的松濤天湖。
儋州市融媒體中心消息 漫步儋州,碧樹紅花相掩映,青山綠水共為鄰。「十三五」是儋州越來越美的五年,藍天越來越多,堵河越來越清,生態越來越好……
2016年來,儋州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始終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共投入41.31億元用於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大力實施整治違法用地和違法建築專項行動、城鄉環境綜合整治專項行動、城鎮內河(湖)水汙染治理專項行動、大氣汙染防治專項行動、土壤環境綜合治理專項行動、林業和山體生態修復與溼地保護專項行動等「六大專項整治」行動,全面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向黨和人民亮出了天藍水清地綠的生態底色。如今,儋州生態環境更加優美,新盈紅樹林國家溼地公園被列入第一批省級重要溼地名錄,城鎮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到100%,生態環境質量保持全國一流,全市環境空氣品質優良率達100%,主要流域水質均達到地表水Ⅲ類以上。
做好汙染防治 守護「一片藍天」
「藍天白雲常作客,綠水青山入畫來」。時下,漫步在儋州城區,你會發現,儋州的天變得更藍了,水變得更清了,街道變得更乾淨整潔了,滿眼欣欣向榮的生態美景。這幅生態美景的繪就,得益於儋州市委、市政府堅持把大氣汙染防治作為汙染防治攻堅戰「頭號工程」,用心用力用情抓好工業、燃煤、交通、揚塵、餐飲油煙大氣汙染治理,讓「儋州藍」成為市民微信朋友圈中的熱門話題。
「這是一個特殊的除夕。我在儋州生活了30多年,第一次告別煙花爆竹,告別硝煙,大年初一清晨,叫醒我的,不再是爆竹聲。」市民張華強回憶起2019年春節,他笑著說,這是儋州禁止燃放煙花爆竹的第一個春節,除夕到元宵,城市街道少了爆竹硝煙味,取而代之的是流光溢彩、花團錦簇的華燈美景。
提升城市空氣品質,禁燃煙花爆竹工作首當其衝,為做好春節期間禁止燃放煙花爆竹管控工作,共同打贏藍天保衛戰,全市各相關部門各司其職,通力合作,從落實禁燃目標任務,到機制的建立;從「萬人籤名」活動的開展到禁燃協議書的籤訂;從源頭和流通渠道的嚴控到禁燃專項檢查及日常巡查……一場轟轟烈烈的禁燃戰役打得有聲有色、深入民心,確保環境空氣品質指數不超標,一直處於「優」級。
「環境汙染問題是推進儋州高質量發展進程中的關鍵。這個『關鍵』抓不好,經濟發展就不可持續,老百姓的生活質量會大打折扣。」近年來,儋州市委、市政府態度堅決,堅持把生態建設擺在突出位置。為推進大氣汙染防治工作開展,儋州還成立了由市委書記任組長的汙染防治攻堅戰工作領導小組,多措並舉,持續深化大氣汙染防治各項工作,每月定時開展無人機秸稈焚燒巡查,及時處理秸稈焚燒現象,淘汰和治理老舊機動車,推動全市環境空氣品質越來越好。按照國家《環境空氣品質標準》(GB3095-2012)評價,今年1至10月份,儋州環境空氣品質保持優良,空氣優良率(AQI≤100的天數比例)為100%。
落實「河湖長制」 留住「一泓碧水」
深秋時節,沿著力崖河堤行走,只見河道兩旁青草茂密,生機勃勃;河水清澈,空氣清新宜人。河道邊,一群身穿深藍色安保制服、戴著紅袖章的工作人員正在巡查河道、拾撿河邊垃圾,那抹深藍沿著河道行走構成了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我是力崖河邊長大的,保護力崖河的生態環境,我必須出一份力!」10月21日,力崖村委會沙屋村村民符小彬正在巡邏河道。他告訴記者,自己已加入巡河隊伍,巡河時,看到垃圾會及時打撈清理,看到非法採砂也會及時制止,並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帶動更多人保護生態環境,讓家鄉的環境變得更好。
「我們委託海南儋安保安服務有限公司組建27人的那大鎮河湖巡查隊,對那大鎮轄區53個村點,全線179.5公裡河湖範圍進行交叉巡邏檢查。」那大鎮黨委書記尹亞峰說,希望通過巡查隊巡邏宣傳工作進一步加強河湖生態修復治理,並起到帶動作用,提升群眾保護水環境的責任意識,努力形成全轄區群眾關心、支持、參與、監督河湖環境治理的良好局面。
那大鎮落實「河湖長制」工作只是儋州加強生態環境整治的一個縮影。自2017年以來,隨著「河湖長制」各項工作的穩步推進,儋州明確河長制實施範圍、河長組織體系、管理目標、主要任務和保障措施,成立市級河長制辦公室,出臺《儋州市河長巡河制度》《儋州市河長制工作督察制度》及《儋州市河長制會議制度》等八項制度,將全市385條河流列入河長制管理,通過報刊媒體的宣傳和公示牌豎立,全方位普及河長制工作意義,營造全民參與保護生態環境,愛護綠水青山的良好氛圍;通過開展河湖「清四亂」和「綠水行動」,河道非法採砂、非法排汙、侵佔河道等行為得到了有效遏制。特別是2018年度,儋州各鎮出動清河人員480人次,出動執法車輛121車次,投入機械18臺,清理河道426公裡,清理水域面積15平方公裡,清理河岸垃圾、河道雜草和水面漂浮物1.08噸,大大地改善了河道的生態環境,讓河更暢、水更清、岸更綠、景更美。
如今,放眼望去,儋州大地處處生機盎然,山變綠了,天更藍了,水更清了,環境更宜居了……移步易景,風景如畫,群眾舒心,笑顏如花。
打擊非法採砂 築牢生態「屏障」
2018年12月8日晚,新州鎮黃玉村人趙愷、趙堅養倆人私自成立村小組,帶人哄搶轉賣他人河砂,被市公安局成功抓獲;2019年1月7日,因出租土地供不法分子非法採砂的排浦鎮老市村村民符某群被市公安局生態警察抓捕歸案;2020年6月1日,南豐鎮政府組織人員成功拆除頭佑村一家非法洗砂場……
2018年以來,儋州按照省委、省政府關於河湖非法採砂治理工作的部署要求,成立各項工作領導小組,組建生態警察支隊,出臺各項工作方案,深入開展打擊非法採砂「利劍」專項整治行動,維護儋州的生態環境。截至目前,儋州共立案偵辦非法採砂刑事案件21宗,破獲21宗,打掉非法採砂團夥21個,刑拘犯罪嫌疑人169名,取締非法採砂場(點)84個,洗砂場73個,進口建築用砂50萬方,修復綠化河道河岸518畝。
「保護好海南的綠水青山是中央、省委、省政府予以全省各級黨委、政府的一項重要政治任務,也是建設海南自由貿易港的底線工作,全市各相關部門依然會加大打擊整治非法採砂的力度,堅決打壓非法採砂的囂張氣焰,對非法採砂行為的打擊查處絕不停息,將合法採砂權交還當地百姓,讓村集體及百姓從中受益。」在研究調研全市採砂採石專項整治工作時,市委書記袁光平都會強調這樣的話。
打擊非法採砂專項行動是一項常態性的工作,旨在進一步保障河道行洪安全,維護正常的河砂資源開採秩序,保護好良好的生態發展環境。市水務局有關負責人麥年棟告訴記者,在接下來工作中,儋州將繼續以「零容忍」「出重拳」的態度,加大日常巡查與監管,嚴格執行土地執法共同責任制,落實屬地管理職責,及時發現違法行為,特別是「螞蟻搬家」式非法採砂行為,使全市範圍內違法開採砂石行為得到及時打擊查處,以達到齊抓共管的局面,努力打造河暢、水清、岸綠、景美的生態環境,促進綠色經濟高質量發展,讓儋州「顏值」越來越高。
如今,儋州綠水青山正逐漸成為金山銀山,美好新儋州正發出綠色新活力。(儋州融媒全媒體記者韋雪梅 羊文彪 編輯符麗曼)
藍天下儋州城市即景。
綠意盎然的中湖公園。
2020年度海南最美家鄉河——蘭洋鎮石灘河。
白鷺在美麗的儋州灣紅樹林棲息。
圖片由儋州融媒全媒體記者黎有科 何文新 羅鑫 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