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管理學之父」—彼得·德魯克

2021-03-01 阿邱的思想

管理者,是把事情做得正確的人

企業家,是做正確的事情的人

——彼得·德魯克

一、彼得·德魯克簡介

彼得·德魯克(Peter F.Drucker),現代管理學的開創者,被尊為「大師中的大師」、「現代管理學之父」,他的思想傳播影響了130多個國家。

1909年生於維也納的一個書香門第,1931年獲法蘭克福大學國際法博士學位,2005年11月11日,德魯克在加州克萊蒙特的家中溘然長逝,享年95歲。

德魯克是當今世界引領時代的卓越思考者,他終身致力於管理理念和管理實踐的探討,他的一系列著作架起了從工業時代到知識時代的橋梁,他在管理上提出的眾多真知灼見,對通用、英特爾等國際知名企業的高速發展起到了不可磨滅的作用,也讓比爾·蓋茨、賈伯斯、彼得·聖吉、傑克·韋爾奇諸多精英企業家和管理大師從中受益。

我們熟知的營銷、目標管理、人力資源和知識工作者等許多管理理論和概念都是他首先提出來的。

德魯克管理思想注重以目標為導向,以人為中心的思想。他認為目標可以實現人與人之間的手段;目標管理是先於計劃的; 制定目標時需要堅持的原則,從而來確保目標的建立;管理的真正含義就在於設定目標,以此來決策,即所謂目標決策。

那麼,如何理解德魯克的管理思想精髓呢?可以從他的著作和語錄裡面學習他留給世人的寶貴精神財富。

二、德魯克的著作閱讀推薦

他著述頗豐,包括《管理的實踐》《卓有成效的管理者》《管理:使命、責任、實務》《旁觀者》等幾十本著作,以30餘種文字出版,總銷售量超過600萬冊。其中《管理的實踐》奠定了他作為管理學科開創者的地位,而《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已成為全球管理者必讀經典。

他曾7次獲得「麥肯錫獎」;2002年6月2013,獲得當年的「總統自由勳章」,這是美國公民所能獲得的高榮譽。

20世紀80年代,德魯克思想被引入中國;2004年,德魯克管理學全面進入中國的管理教育。

NO.1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

1966年,他出版《卓有成效的管理者》,首次提出「每個人都是管理者」的概念。這本書在半個世紀內,一直是高級管理者必讀的經典之作,至今仍影響著現代管理界及企業界;

•為什麼需要卓有成效的管理者?

•如何掌握自己的時間?

•如何發揮人的長處?

•如何實現要事優先?

•如何做出有效的決策?

NO.2

《管理的實踐》

1954年,他出版了《管理的實踐》,《管理的實踐》是第一本將管理視為一個整體的管理書籍,提出了一個具有劃時代意義的概念——目標管理。

自此,管理學開始成為一門獨立學科,並逐漸被哈佛、耶魯等世界頂級名校所接納。

•管理的本質是什麼?

•企業的本質是什麼?

•企業需要哪一種結構?

•如何激勵員工創造最佳績效?

NO.3

《管理:使命、責任、實務》

本書圍繞經營績效、服務機構的績效、卓有成效的工作和有所成就的員工、社會影響和社會責任。本書主要介紹了管理者的工作、管理技能與組織管理、高層管理者的任務與組織、戰略與結構等內容。

NO.4

《旁觀者》

《旁觀者》一書是德魯克知識及人生旅程的記錄,是一本有關「人」的書,每一組人與事都扣合著20世紀裡最重要的某些領域和特性,作者借社會的圖像,捕捉並傳達了這一代人難以想像的神髓。

NO.5

《創新與企業家精神》

針對尋找企業機遇和創新做出的整理和解釋

全書分為三個部分,分別包括:創新實踐、企業家管理、企業家戰略。

1:企業家精神是創新實踐的精神。對於如何成功培養出企業家精神,德魯克先生從現存企業、公共服務機構以及新企業三個方面來討論企業家管理。

2:企業家戰略是創新市場的戰略。如何成功地將一項創新引入市場是企業家戰略的核心。德魯克先生告誡我們:創新是否成功不在於它是否新穎、巧妙或具有科學內涵,而在於它是否能夠贏得市場。不具有創新市場的能力就會被遠遠地拋在後面,這是人們的共識。但問題的關鍵不在於是否理解,而在於別人已經開始運用全新商業理念的時候,我們卻處於被動的狀態,因此在判斷是否具有創新能力時,我們需要看到的是用什麼樣的方式進入市場。

3:最後一個部分探討了企業家社會的問題,雖然他是從福利社會的困境出發,提出企業家社會的概念,但結論如何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德魯克先生明確了創新在各個領域的作用,只有發揮創新的功效,才有社會的發展。

什麼是企業家精神?德魯克指出企業家或者企業家精神的本質就是有目的、有組織的系統創新。

什麼是創新?創新就是為客戶創造出新的價值。

三、德魯克經典語錄

1、管理者必須要卓有成效,企業不可缺少的是效能,而非效率。

1.有所成就的人,都從最重要的事情做起。而且,一次只做一件事情。

2.效率是「以正確的方式做事」,而效能則是「做正確的事」。對企業而言,不可缺少的是效能,而非效率。

3.經理人五大核心工作:設立目標;任務分派;激勵溝通;績效評估;培育人才。

4.用人所長是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必須具備的一種素質,是一個組織工作是否有效的關鍵,也是知識工作者和社會不可或缺的素質。

5.不能把失敗歸咎於部下的無能或偶然狀況。其實,失敗是系統存在缺陷的徵兆。

6.有效的管理就是關注時間管理,關注系統思考,關注培養接班人。

7.如何才能卓有成效:時間管理,聚焦貢獻,發揮長處,要事優先,有效決策。

2、管理者最重要的能力就是用人能力

1.對人的多樣化要有絕對的包容性,不能讓企業成為改造員工個性的工廠。

2.有效的管理者在用人時,會先考慮某人能做些什麼,而不是考慮職位的要求是什麼。

3.有效的領導者對人的任命和提拔都是以能力為基礎的,用人不是為了克服人的弱點,而是為了發揮人的長處。

4.衰退的最初徵兆,就是無法吸引那些既有能力又有熱情的人才。

5.事實上,一項決策如果沒有列舉一條一條的行動步驟,並指派為某某人的工作和責任,那便不能算是一項決策,最多只是一種意願而已。

3、以最快速度適應「變化」

1.即使最強大的企業,如果不面向未來採取行動的話,也會陷入困境。

2.變不是最重要的,變化的趨勢或趨勢的變化是最重要的,趨勢的變化能讓人發現看得見的未來。

3.在一日千裡的結構性調整中,唯一能倖免於難的只有變革的引領者,我們無法左右變革,只有走在它前面。

4.變化不是威脅,而應該把它看作機會。

5.目標實現的時候不是應該慶祝的時候,而是應該重新定義目標的時候。

6.一個人的學習能力,才是他的核心競爭力。

7.如果只局限在公司裡了解情況,那麼經營者很容易陷入一種盲目的安心狀態。

8.知識更新非常快,知識型員工除非能夠在工作中不斷學習,否則很快就會遭到淘汰。

4、有效的CEO應該抓大放小

1.一個有效的CEO(或高層管理者)從不進行微觀管理。

2.有效的管理者應該著眼於全局,而不是讓自己成為一個「全能」的領導。

3,「授權」這個詞通常被人誤解了,甚至是被人曲解了,這個詞的意義應該是把可由別人做的事情交付給別人,這樣才能做真正應由自己做的事。——這才是有效性的一大改進。

4.想對知識型員工進行最簡單有效管理,只需要記住一句話:讓經理人狂熱工作的唯一方法是給他們更多的自由和責任。

5.若不適當授權,一方面阻礙了下屬的積極性;另一方面也容易失去員工的信任。

6.組織的功能就是要讓平凡的人在一起做出不平凡的事情來。所以,管理不是"管理人",而是"領導人"。

7.人是企業最重要的資產。管理者必須尊重每一個員工。尊重並不單單是一種禮貌的要求,更重要的是基於這樣一個理念:員工才是企業真正的主人。

5、談創新

1.企業只有兩種事情要做:一個是營銷,一個是創新。

2.創新是否成功不在於是否新穎、巧妙或具有科學內涵,而在於是否能夠贏得市場。

3.要始終有這樣一種意識:人們還沒有想到的需求是什麼?

4.創新要從點滴小事做起。

5.創造性的模仿,也是創新的戰略之一。

6.千萬不要忘記,創新就是為顧客創造新的價值。

7.有效決策要避免兩個誤區:「過分相信經驗」和「過分相信自我」。

8.惟有反面意見,才能保護決策者不致於淪為組織的俘虜;反面意見本身,正是決策需要的「另一方案」;反面意見可以激發想像力。沒有反對意見,就不做決策。

9.有效決策的五個條件:問題性質、邊界條件、正確方案、執行措施和重視反饋。

10.如果利益遠大於成本及風險,就該行動;行動或不行動,切忌只做一半或折中。

11.不是尋求意見一致,而是必須找出不一致的意見。

12.不弄清什麼是正確的,就無法區分正確的妥協和錯誤的妥協。

6、企業是「創造客戶」而不是「創造利潤」

1.企業之所以會存在,就是為了要向顧客提供滿意的商品和服務,而不是為了給員工和管理者提供工作機會,甚至也不是為了給股東賺取利益和發放股息。

2.企業的宗旨必須是存在於企業自身之外的。企業的宗旨必須存在於社會之中。企業的宗旨只有一種適當的定義:創造顧客。

3.老闆要問自己三個問題:我們的業務是什麼?我們的業務將來會是什麼?我們的業務應該是什麼?

4.企業是「創造客戶」而不是「創造利潤」。

5.一味追求利潤率,無異於把市場拱手讓與競爭對手。

6.管理的本質是為了提高效率。而管理的最高境界是不用管理。要達到這個境界,管理者就得學會激發被管理者進行自我管理。而自我管理的前提是,管理者能夠挖掘出每個部屬的長處,並為他們立下近期與遠期的目標,讓他們更上一層樓;然後,再針對每個人的弱點,定下對策,使他們在發揮自己長處的同時,不至於受到弱點的牽制。

相關焦點

  • 「現代管理學之父」彼得·德魯克
    彼得·德魯克(Peter F. Drucker,1909.11.19~2005.11.11),現代管理學之父,1909年生於維也納,祖籍為荷蘭,後移居美國。1909年11月19日,彼得·德魯克出生於奧匈帝國統治下的維也納,祖籍荷蘭。其家族在17世紀時就從事書籍出版工作。
  • 現代管理學之父 彼得·德魯克 60句 經典名言
    彼得·德魯克,被譽為「現代管理學之父」。德魯克思想幾乎涉及了管理學的方方面面,我們熟知的營銷、目標管理、人力資源和知識工作者等許多管理理論和概念都是他首先提出來的。彼得·德魯克(Peter F. Drucker,1909.11.19~2005.11.11),現代管理學之父,其著作影響了數代追求創新以及最佳管理實踐的學者和企業家們,各類商業管理課程也都深受彼得·德魯克思想的影響。彼得·德魯克1909年生於維也納,祖籍為荷蘭,後移居美國。
  • 現代管理學之父-彼得·德魯克:管理者必備的五項修煉
    2000年5月12日,彼得·德魯克為北京光華管理研修中心成立的題詞如下:「迅速培養稱職的管理人才和創業者,使他們能與世界頂級強手競爭,顯然是中國最需要的,也是中國社會與經濟取得成功的關鍵。北京光華管理研修中心為中國管理者和創業者提供全世界最優良的管理知識和管理工具,不但對中國,而且對世界都是至關重要的。」
  • 「現代管理學之父」彼得·德魯克:如何成為卓有成效的管理者?
    彼得·德魯克是當代著名的管理學大師,《經濟學人》稱他為「大師中的大師」。他於1945年創辦了德魯克管理諮詢公司,自任董事長。他的主要著作有《管理的實踐》《卓有成效的管理者》《管理:使命、責任、實務》《後資本主義社會》等,總銷售量超過600萬冊。
  • 旁觀者:現代管理學之父管理大師德魯克的回憶錄
    作者彼得·德魯克:現代管理大師,對世人貢獻卓越,影響深遠,被尊為「大師中的大師」、「現代管理之父」。2002年6月20日,美國總統宣布彼得·德魯克成為當年的「總統自由勳章」的獲得者,這是美國公民所能獲得的最高榮譽。《旁觀者》這是一代管理大師的自傳,是這一代人難以想像的精神實質、韻味和感受。《旁觀者》的寫作目的是描寫一些特殊的人和他們特立獨行的人。
  • 總結「現代管理學之父」彼得德魯克的63條管理經驗,絕對受用!
    一說起彼得·德魯克。很多人都知道。他被譽為「現代管理學之父」,其著作對管理學者和企業家們影響頗深,各類商業管理課程也將其思想奉為圭臬。他的《管理的實踐》、《卓有成效的管理者》、《管理:任務、責任和實踐》等書,暢銷幾十年,經久不衰。 彼得·德魯克(Peter F.
  • 管理學之父德魯克:這10個管理法則,領導者不吃飯也要讀3遍!
    管理學之父德魯克認為:企業就要抓好1個重點、2個前提、3個管理和4個心態,才能打造狼性執行力當我們談管理的時候,總是繞不開一個名字——彼得·德魯克。德魯克被譽為「現代管理學之父」,他一生寫了39本書,其中15本是講管理的,他的管理思想傳播到130多個國家,影響了數代追求創新以及最佳管理實踐的學者和企業家們。
  • 《當棒球少女遇上德魯克1》:學習管理學知識,讓夢想照進現實
    你聽說過彼得·德魯克嗎?如果你對這個名字感到陌生,那你是不是對「現代管理學之父「這個稱謂感到熟悉?彼得·德魯克可以說是現代管理學的奠基者。他所著的《管理》一書,被認為是管理學領域的經典作品,一經出版就風靡全球且暢銷不衰。但是由於這本書太過於專業,從而使想了解管理知識的人望而卻步。
  • 貢獻幾乎為零,中國為什麼沒有產生現代管理學理論?
    文 | 羅sir筆者註:看待管理這個問題,我們應當客觀全面地從管理理論的發展到現代管理學理論的延伸作為探討,理性客觀辯證地看待這個問題,中國為什麼沒有產生現代管理學理論?現代管理學歷經三個演化過程,當你走近去了解其發展歷程的時候,你會發現,我們幾乎每次都與管理演化失之交臂。而現代管理學的第一個發展過程,我們還得從工業革命的發展史說起。
  • 全國2018年10月自考現代管理學真題
    全國2018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學考試現代管理學試題課程代碼:00187一、單項選擇題1.一般管理理論的代表人物是法國的A.戴維斯B.古德諾C.馬斯洛D.法約爾2.為提高勞動生產效率,泰勒建議在標準定額的基礎上實行新的工資制度,即
  • 四個方面讓你以全新觀點的角度看待管理,現代管理學奠基之作!
    「現代管理之父」新版彼得·德魯克全集!這本書確立了德魯克作為管理學科的創始人的地位。 據說日本人把他作為「日本經濟的成功和工業發展的基礎」銷售了30年,為管理打下良好基礎的最重要的書!本書的基本目的是探索如何通過學習管理原則、責任和實踐,建立有效的管理機制和系統。衡量管理系統是否有效的標準是管理員個人特徵的影響是否可以最小化。
  • 當棒球少女遇上德魯克,管理學就向她展示了神奇的魔力……
    結果顯示,排在第一位的是20世紀最偉大的管理思想家彼得·德魯克。彼得·德魯克,當之無愧的「現代管理學之父」,大師中的大師,他出版的《管理的實踐》將管理學開創成為一門學科,而《管理:任務,責任,實踐》一書更是被譽為「管理學」的「聖經」。
  • 從這部逆襲故事中,學習管理學經典
    而作為公司的基層員工,管理學似乎沒什麼用。但是管理還真不是僅限於字面意義,管理學也並不是只有公司中高層才用的上的知識和技能。彼得·德魯克被譽為現代管理學之父,他對於這門學科最大的貢獻是提出了目標管理這個概念。
  • 管理之父德魯克:目標管理8要素和7步驟,建議領導者最少讀3遍!
    當我們談管理的時候,總是繞不開一個名字——彼得·德魯克。德魯克被譽為「現代管理學之父」,他一生著作頗豐,先進的管理思想也傳播到130多個國家,影響了數代追求創新以及最佳管理實踐的學者和企業家們一、目標管理(MBO)的內涵1954年,管理大師彼得·德魯克在其著作中提出了「目標管理」的概念,並提出了「目標管理和自我控制」的主張。
  • 書單推薦|做成功的管理者,這些經典管理學書籍必讀
    通常管理學的書籍裡學術類的東西較多,結合案例教大家怎麼做管理,不過時代在變化,新興高科技的應用,有些管理思想並不正確,如果對應到出版的時代背景,可能會更適合,所以說很多反思類的管理書籍也值得我們一看。能幫助你了解到管理學的整體發展歷程和重要觀點,也能提醒你不要盲目使用其中不正確的方法。
  • 10本管理學書籍,深受科技行業企業管理者好評
    管理學,無論是員工或者管理者都應該學習一下。這對提高工作效率,團隊合作都有非常大的好處。管理學書籍非常多,例如人們常說的管理學十大名著、30部必讀的管理學經典等。其中有些是適合初級管理者看的書,例如十大經典管理類書籍、管理學入門書籍等。
  • 機器人+現代農業之於碧桂園,究竟有著哪些實質性意義?
    現代管理學之父彼得·德魯克曾說過,「我們無法左右變革,只有走在它前面」。對於這一句話,碧桂園(02007)創始人楊國強深諳其道,他常說,碧桂園唯一不變的就是永遠都在變。時至今日,在機器人+現代農業這「兩駕馬車」的共同拉動下,碧桂園的科技感越來越強了,離實現「高科技綜合性企業」的目標也更近一步了。看似不起眼的布局,實則對碧桂園而言意義重大。下面不妨從其具體動作出發,來探究一下機器人+現代農業之於碧桂園,究竟有著哪些實質性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