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開播的動畫《催眠麥克風》,本是日本聲優Rap(說唱)企劃的一環,卻因神奇的世界觀設定,被觀眾們冠上「搞笑番」的稱號。故事發生在一個用Rap對決代替武力衝突的年代,帥哥們一言不合拿出麥克風Battle的場景,像魔法少女變身一樣令人尷尬,但絲毫不影響國內觀眾「上頭」。
其實《催眠麥克風》企劃自2017年啟動以來,已經在日本收穫許多二次元愛好者的關注。該企劃主打音樂和廣播劇,時常登上推特日區熱搜,2019年Oricon專輯銷量榜前十、角色初動專輯刷新紀錄,另外衍生漫畫、舞臺劇、音遊、動畫的相繼推出,也足以證明該企劃的高人氣。
說唱與DJ、街舞、塗鴉皆屬美國嘻哈文化,但奇妙的是,這種誕生於貧民區街頭、地域性極強的文化形式,卻能在日本擁有相當廣闊的市場,甚至與二次文化產生強烈共鳴。若想探究該現象背後的原因,或許還得從嘻哈在日本的發展歷程談起。
獨樹一幟的日式嘻哈
嘻哈文化在日本的普及,是一個本土化的過程。
上世紀80年代,美國流行文化趨向全球化,嘻哈文化也通過電影《Wild Style》以及霹靂舞的流行傳入日本。舞蹈愛好者、日本時尚界人士對前沿風格的喜愛與推廣,讓嘻哈元素在日本年輕人之中產生一定影響力。
隨著日本音樂市場發展、製作技術進步,嘻哈音樂也在當地獲得青睞,並與本土的流行音樂、搖滾音樂、澀谷系音樂等不斷融合。在這一過程中,日本說唱歌手逐漸形成了自己獨有的風格。
其中極具代表性的音樂風格本土化案例,莫過於日本對爵士說唱的發揚了。
日本音樂人選擇減少傳統嘻哈音樂中對金錢、暴力、歧視女性等方面的描述,保留說唱的韻律及熱情,表達對美好事物的憧憬。搭配爵士樂舒緩隨性的特點,再結合日本社會思潮及聽歌習慣,加強說唱音樂的旋律性,從而打造出具備日本風格的音樂類型。
2004年,渡邊信一郎執導的動畫《混沌武士》開播,動畫中由Nujabes創作的音樂,將爵士說唱的熱潮推向更多受眾。不僅僅是動畫音樂,作品中隨處可見武士精神與嘻哈元素的碰撞,風格融合所產生的「酷」和「浪漫」感,也給予觀眾奇妙的觀看體驗。此外,觀眾們還能因《混沌武士》,開始探尋「保持真我」、「自由灑脫」、「武力鬥爭」等議題的答案,這些思考也恰好與嘻哈精神不謀而合。
很顯然,日本嘻哈文化的傳入與發展,與時尚、電影、漫畫、動畫等產業息息相關。從愛好者的線下交流,到電視節目、網絡的傳播,嘻哈文化被越來越多的日本民眾知曉並接受。
嘻哈與二次元的風格融合
嘻哈與二次元的元素混搭,無疑為創作者帶來更豐富的靈感,往往也能讓二次元愛好者眼前一亮。除了《混沌武士》,許多經典動畫或人氣作品中或多或少都能看到嘻哈文化的影子。
其中,風格最為突出、能給觀眾留下深刻印象的做法,就是像《混沌武士》那樣,從畫面風格、背景音樂到作品內核,都充分展現嘻哈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