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三丰的武功與全真教的確有不少相似之處。
第一:高明武功需要純陽之體。張三丰17歲遠赴武當山,於山石巖壁之間苦練「九陽神功」,在未來數年時間裡,他開創了一門神功,名為「純陽無極功」,這套武功有一個修煉條件,即純陽之體:
張三丰並未婚娶,雖到百歲,仍是童男之體,八十餘載的修為,那「純陽無極功」自已練到了登峰造極的地步。
同樣的,全真教一些高明武功一樣需要純陽之體:
周伯通道:「當年我若不是失了童子之身,不能練師兄的幾門厲害功夫,黃老邪又怎能囚禁我在這鬼島之上?」
第二:「空明拳」與「太極拳」原理幾乎相同。「空明拳」的主要特點在於拳頭中勁力空明,似有似無,令人捉摸不透,要點就在於借力使力以及卸力:
楊過左手還了一掌,猛覺得對方拳力若有若無,自己掌力使實了固然不對,使虛了也極危險,暗暗吃驚,當下展開十餘年來在山洪怒潮中苦練的掌法還擊。
張三丰晚年所創「太極拳」的特點亦是如此,即「用意不用力」,拳頭之中越無力道越好。
第三:「先天功」與「純陽無極功」。「先天功」乃王重陽所創,特點在於以道家心法修煉先天真氣,令其周而復始,生生不息,以祛百病、調虛實,治療沉重的內傷,「純陽無極功」則是張三丰所創,亦是通過修煉道家心法,以達到卻邪扶正,治傷除病的效果。
為何二者會有這麼多相似的地方呢?來看看王重陽與張三丰的關係你就懂了,王重陽先生乃南宋時期人物,張三丰先生則活躍於元末明初時期,二者怎能有聯繫呢?當然有,虛竹先生雖然是北宋時期的人物,但後世洪七公、郭靖先生的「降龍十八掌」卻都是從虛竹先生那裡流傳下來的,同樣的,張三丰身上有一門武功,其實也是從王重陽先生那裡傳下來的,這門武功便是「九陽神功」!
新修版《倚天屠龍記》記載《九陽真經》創始人曾經與王重陽鬥酒,因此被人稱為「鬥酒僧」,然而事實上這個「鬥酒僧」不是旁人,正是王重陽本人!「鬥酒僧」身上有什麼特點?第一:書中說他「一生為儒為道為僧」,王重陽先生雖然出身於全真教,但他本人卻並非一昧專攻道家理論,在學習道家理論的時候,他同樣涉獵了佛門、儒家心法,並提出「太上為祖,釋迦為宗,夫子為科牌」這一理論,可見王重陽先生同樣「釋道儒」一起修行,與「鬥酒僧」的經歷吻合。
第二:「九陽」是個很不合理的名字。為何這麼說呢?「九」在《周易》中已經是「陽數」了,代表「老陽」,如此再來一個「陽」,豈不是「陽上加陽」,爆掉了嗎?況且張無忌認為這部經書陰陽互濟應該叫做「陰陽並濟經」,即便不叫「陰陽並濟經」,那也該叫「六陽真經」呀(《周易》中「六」為陰數),為何取名「九陽」?當年許多讀者還因此批評過金老先生,為何金老先生願意冒這麼大風險取名為「九陽神功」呢?
因為「九陽」正是「重陽」!「九(即陽)陽(亦為陽)真經」正是「重陽(即雙陽)真經」!金老先生為何冒這麼大風險啊?因為他太體貼讀者了,怕你們看不破這部秘籍的創始人就是王重陽本人啊!
看到這裡各位朋友明白了吧?張三丰與王重陽是什麼關係?兩人存在武學傳承關係,張三丰正是王重陽在後世的最偉大的傳人(即張三丰最初的武功都源於一部《九陽真經》)!如此一來便可以解釋為何張三丰的武功與全真教武功如此相似了,畢竟二者原理一樣,祖師爺都是王重陽啊!
不知各位大俠意下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