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共享單車進入
我們的日常生活
短時出行最後1km
假日出遊綠色出遊
……
它已經成為很多人
健康、節能、低碳
的一種生活方式
但隨著共享單車市場的野蠻生長
同時也衍生出許多問題
行駛秩序混亂
共享單車在機動車道上違規行駛
亂停亂放
亂停亂放,阻礙出行
未滿12周歲上路騎行
年齡較小的孩子騎行共享單車,出現安全隱患
違規載人載物
不斷出現的道路違規現象
據深圳交警統計,共享單車發展盛行時期,光2017年1月至5月間,發生涉及共享單車一般程序交通事故15起,造成8人死亡、9人受傷,分別佔全市涉及自行車事故數的20.83%、29.63%和16.67%。
針對共享單車的一系列問題
深圳交警也出臺過
嚴查、嚴 罰、嚴 管、約談
等八大舉措
規範共享單車市場
據交通運輸部公布的數據,截至2019年8月底,我國網際網路租賃自行車共有1950萬輛,覆蓋全國360個城市,註冊用戶數超過3億人次。
一夜之間,街邊出現了各種顏色的自行車。
但共享單車在創新出行方式,引領健康生活風尚的同時,也讓「殭屍車」「單車墳場」「國民素質照妖鏡」等亂象進入大眾視野。
隨著市場進一步規範,「亂象「正在減少,共享單車環境已有改善。
共享單車也有停車位了
深圳市交通運輸局稱,將在全市正式啟動網際網路租賃自行車高精度定點停放試點。試點範圍目前擴展至南山區西麗街道、桃源街道,寶安區新安街道、西鄉街道。
這意味著共享單車
亂停亂放的時代
可能成為過去
南山、寶安率先試點
據悉,此次將通過北鬥高精定位車輛技術,在試點範圍內設置虛擬電子圍欄,共享單車企業以「車+框」同級精準定位準確判定,及時掌握所還車輛是否停入電子圍欄。
市交通局同時表示,將在試點基礎上,這項模式還將快速向其他區域推進,儘快覆蓋全市。
簡單來說
以後歸還共享單車
需!要!找!「停車位」了
還車流程
找到共享單車附近的停車點
把車停到規定的停車點
點擊「我要還車」手動關鎖,完成操作停止計費
此項舉措有三點好處:
一是有助規範行業發展,避免各企業利用亂停亂放等方式進行無序競爭的亂象;
二是車輛定點停放管理,便於市民在線查找單車,提升用車體驗;
三是對運營企業而言,高精度定位能更有效追蹤自行車,提高運維找車效率,實現智能調度管理,降低資產運營成本。
對於此次舉措
不少網友都發表了意見
有些網友認為
此項舉措更複雜
耗費時間更多
停車變複雜了
耗費更多時間停車
還有網友持積極態度
認為是治理行業亂象的開始
還有網友給出建設性意見
認為更應該整治「小廣告「|
深圳將規劃建設更多慢行車道
最先甦醒,最晚沉睡
根據美團騎行大數據顯示:深圳是全國最先甦醒的城市,早高峰始於5點10分,比全國該時段早35分鐘;
同時也是全國最晚沉睡的城市,晚高峰結束的時間為10點45分,比全國該時段晚55分鐘。
深圳的夜間騎行者集中在南山區、福田區和龍華區。夜間騎行熱點區域主要在龍華生輝大廈、南山深圳灣科技生態園、羅湖紅桂大廈等辦公區域。
美團單車大數據顯示,周末及節假日的公園、商業區的騎行量較工作日提升13.74%。
騎行熱度最高的地點分別是羅湖區翠竹公園、寶安區壹方城周邊、龍華區幸福城商場周邊等公園及商圈休閒地區。
深圳將建設更多自行車道
據悉,深圳將規劃建設469 公裡慢行系統骨幹網絡,其中包括6 條自行車快速路和12 條幹線主廊道。
在去年建成並投入使用的龍華-南山跨區自行車道,市民們大讚便利。
美團騎行大數據顯示:用戶在龍華-南山跨區自行車道平均單次騎行距離為2.53公裡,平均單次騎行時間20.1分鐘,相比同路段自行車道建設前,騎行距離提升26.5%、騎行時間提升27%。
自2016年進入深圳,美團早期騎行用戶主要集中在福田區,羅湖區,南山區三區。
隨著城市發展,邊際不斷擴延,原關外區的騎行量佔比已由此前的23.5%提升至36.9%。
作為交通工具,共享單車出行方便、經濟實惠,並且符合低碳環保的生活方式,已經讓很多人離不開這樣的出行方式了。
定點停車
也就意味著共享單車
將要告別「即開即停」的時代
猶如公交車有專門的停車站
共享單車也會有自己的停車位
來源:深圳生活、深圳新聞網、南方都市報
深圳之窗、南方都市報、財新網、深圳最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