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在前面的話:向以為人活著要向前看,所以我很少會討論過去的是是非非,不過最近看到不少扒穆裡尼奧和曼聯當年往事的文章,甚至於曼聯知名名宿加裡·內維爾也開始為穆裡尼奧翻案,所以實在有點兒按捺不住我衝動的雙手,也想來說道幾句,不一定對,但務求做到我能力所及的客觀。
提及穆裡尼奧選擇執教曼聯,不得不提及他切爾西二進宮時期,因為在我看來,穆裡尼奧這兩次執教的選擇有著一脈相承的關係。
熟知穆裡尼奧的朋友,都清楚他有一句著名的格言「早已註定,我只能在荊棘叢中採拾鮮花!」這句話呼出了各行各業所有奮鬥者的心聲,更因魔力鳥獨特的人格魅力,為其圈粉無數。
那麼,穆裡尼奧這兩次執教的選擇,又代表什麼選擇呢?分析穆裡尼奧的執教軌跡,或許不難得出結論,穆裡尼奧先是在波爾圖打出名堂,繼而在首次執教切爾西時聲名鵲起,轉戰國際米蘭達到職業生涯巔峰,緊接著去往無數球員和教練都夢寐以求的伯納烏執教皇馬也一度從如日中天的巴薩身上佔得了先機。
可以說,穆裡尼奧在早年追求個人榮譽的道路上,該經歷的挑戰基本都經歷過了,輾轉五大聯賽之三,並且都拿到了聯賽冠軍,國際米蘭時期還拿到了意甲前無古人至今也沒有來者的三冠王,這個時候先後選擇切爾西和曼聯,結合他在一些公開場合的言論,穆裡尼奧的挑戰目標,可以說很顯而易見,那就是成為像弗格森和溫格那樣的一代教父級主教練。
本來呢,要達成這個目標,穆裡尼奧執教切爾西,表面上看是最容易實現的,畢竟他在斯坦福橋有很深的人脈基礎,但是,這裡有個重要的問題,阿布投資切爾西的動機所在,身為切爾西球迷,應該是非常幸福的,因為阿布的確很捨得花錢,甚至不惜掏個人腰包,數年來向切爾西提供了數不清的貸款。
但是阿布所做的這一切,真是因為愛麼?至少與莫拉蒂對國米的感情大不相同。阿布是有著政客屬性的商人,切爾西之於他,主要是一張可以躋身西方主流社會的名片,所以,某種意義上說,這是阿布的切爾西,穆裡尼奧想做切爾西的弗格森,可阿布還想做切爾西的弗洛倫蒂諾和貝盧斯科尼呢。
曼聯的情形其實也差不多,區別只在於資本的形式不同。這些年,曼聯一直在做的是去弗格森化,目的就是在於大權獨握,比如,當初莫耶斯執教,趕走了所有弗格森的助教團隊,以莫耶斯當初的聲望和在曼聯受到的支持力度,我個人覺得,這件事很難是他一人所為。
所以,穆裡尼奧想在曼聯繼承弗格森的衣缽,只能說,他同樣撞在了槍口之上,不過,可惜,以伍德沃德為馬前卒的格雷澤家族並不懂得歐洲足球的經營之道,更無法像阿布那樣完全以個人意志來驅動俱樂部的運轉,他們一方面要借著曼聯這塊金字招牌來搶奪實際話事權,一方面還不得不考慮實際的經營成本以及球隊是否會因為成績的起伏造成品牌的貶值。
基於這個基本論調,我們在討論穆裡尼奧在曼聯執教後期的諸多怪現象,或許就不那麼難於理解了。伍德沃德對穆裡尼奧支持麼?如果只看前期的話,答案是顯而易見的,但是因為其商業主導,競技為輔的策略,當穆裡尼奧維穩了曼聯這個品牌效應時,伍德沃德團隊做出的一系列評估和決策,就稍微有些讓人洩氣了。
一句話,這個團隊一直在商業利益最大化和球隊競技層面足夠維繫品牌不遭受貶值之間走鋼絲,而且,我們前面說過,格雷澤家族一直在謀求對於曼聯的實際話事權,那麼,在特殊時期,曼聯永遠說要建立卻永遠建立不起來的足球總監製度,就不足為怪了,因為現階段,格雷澤家族要避免一切可以讓話事權旁落的行為。
所以,在穆裡尼奧執教曼聯的最後一個賽季,永遠也等不來自己所希望的中後衛、右後衛位置的補強。這對於穆裡尼奧來說,心靈受到了巨大的衝擊,因為在過往執教的每一家俱樂部,穆裡尼奧從來沒有受過這樣堪比冷落的待遇。
但是咱們有一說一,不管你有多喜歡穆裡尼奧,多為穆裡尼奧鳴不平,穆裡尼奧執教曼聯最後一個賽季初期,我個人覺得明顯出現了一些「擺爛」的現象,客觀表象就在於穆裡尼奧那個時期嘗試了一系列的怪陣,在三中衛和四後衛之間頻繁切換,用人也極度不固定,也許,穆裡尼奧是想用這種略顯極端的方式來向伍德沃德團隊施壓,就像他一貫以來習慣通過媒體發聲,為執教爭取儘可能多的利益。
穆裡尼奧想通過場上的表徵來顯現出球隊確實存在一些競技方面的客觀問題,但是,可惜選錯了對象,也有些玩砸了,媒體對於穆裡尼奧和曼聯的極度苛刻,甚至曼聯名宿不知出於什麼原因都先後跳出來落井下石,是穆裡尼奧始料未及的,這讓穆裡尼奧在曼聯的執教聲望達到了冰點。
偏偏球隊內部還冒出某些傻白甜,不合時宜地配合媒體作秀,我一向以為博格巴的問題,並不像相當多的媒體所宣揚的那般可惡,只不過是一個酷愛社交圈的孩子在戰術理解上與主帥的分歧(倘若博格巴真的不可救藥,也不會在曼聯和法國隊有著天壤之別的表現),但是,很可惜,那個時候的博格巴同樣倒黴撞在了槍口上,然後被媒體和球隊管理層一同拿來做了文章。
對於博格巴的使用,很難討論個對錯,以曼聯當時的陣容和現在的陣容來看,穆裡尼奧的使用方式沒有半分毛病,索爾斯克亞執教初期,嘗試過將博格巴位置前提,後來依然回到了穆裡尼奧使用博格巴的老路上,法國隊因為搭配球員的不同,則可以放心大膽將博格巴位置前提。
如果要怪,只能怪博格巴進取心還不夠,沒有勇氣接受進一步改造,來適配不同陣型的需求,換句話說,博格巴的天賦有,但是使用上是有局限性的,他不能被當作戰術核心來建隊。這不是簡單的商業價值問題,要想更好使用博格巴,就必須要在中場適配更加合適的搭檔。可惜,穆裡尼奧和伍德沃德團隊在這一點上,同樣沒能達成一致的認知。
綜合來講,穆裡尼奧在曼聯那幾年,還是付出了不少心血的,從如何建隊到摸索每一名球員的特點,如何使用,很多判斷也很正確,比如,拉什福德就在穆裡尼奧的手下有著肉眼可見的長足進步,穆裡尼奧所言的聯賽第二是最大成就,雖然不好聽,現在看來也的確所言非虛。
但是,就像我們前面所分析的主論調一樣,穆裡尼奧在細節上做得再好,再對得自己的職業操守,也改變不了曼聯高層的既定策略方針,穆裡尼奧想在曼聯建功立業,管理層卻在關鍵時刻撤了梯子,因為他們很怕使了很大力氣,又扶植起一個弗格森,這與他們最初的戰略南轅北轍,他們要的是格雷澤的曼聯,而不是穆裡尼奧的曼聯。
基於這段失敗的執教經歷,穆裡尼奧賦閒的時候,輾轉反側,終於想明白了其中的利害關節:「下次執教一定要選擇『穆裡尼奧主義者』!」
何謂「穆裡尼奧主義者」?我這裡不需要過多解釋,你想像一下穆裡尼奧執教波爾圖、第一次執教切爾西、執教國米時期,就不難理解這個詞語的含義,那時候這幾支球隊,不會摻雜太多與競技無關的因素,他們的目標就是贏得榮譽,穆裡尼奧不也是這樣麼?
所以,穆裡尼奧將很可能是他職業生涯最後一站選擇在熱刺(假如真的可以在這裡成為教父的話,相信穆裡尼奧極有可能在熱刺終老),不足為怪,從去年大家還不怎麼看好這對組合,我就一直在鼓吹穆裡尼奧和列維是天作之合,就是從列維身上看出了一種可貴的品質,而非大家人云亦云的摳門,列維兒時就是熱刺的鐵桿球迷,通過近二十年的苦心經營,在豪強林立的英超江湖,硬是運作出屬於自己的一番天地,你敢說這樣有雄心的俱樂部主席不是「穆裡尼奧主義者」?
至於曼聯與穆裡尼奧的恩怨糾葛,那都是過去式了,無論誰是誰非,也早該翻篇了,江湖這麼大,他朝相逢誰還記得誰?該過去的,就讓他過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