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蕭燁
2021年的元旦,恰好是2022年北京冬奧會倒計時400天。
隨著冬奧籌備工作進入衝刺階段,關於冰雪運動的文藝創作也如火如荼地進行著。
講述追逐「冰雪夢」的《冰雪道路》,兼顧冰球競技與少兒成長的《大冰小將》,連續兩年推出系列節目形成IP的《跨界冰雪王》《花樣中國》……近年,廣電機構推出了一系列冰雪類節目,為2022年北京冬奧會助力。
講述多樣的「冰雪故事」
挪威北部小城特羅姆瑟,這裡的「孩子」跳臺滑雪運動員約翰,在緊密的賽程中抽空趕回了家鄉,因為他一直以來的心願——在家鄉建設一座適合跳臺滑雪訓練的跳臺,開始有了眉目。
這一切始於他的哥哥丹尼爾,丹尼爾15歲時就因挪威北部沒有適合跳臺滑雪訓練的條件而離鄉前往挪威南部,隨後,丹尼爾成了世界頂級選手,然而一次重傷後他被迫退役,沒參加過冬奧會一直是其遺憾。為了完成哥哥的夢想,約翰同樣在15歲前往南部,繼續著「跳臺滑雪夢」。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體育頻道今年推出的《冰雪道路》,記敘了一個個與跳臺滑雪、冰球、短道速滑、高山滑雪等冬季運動相關的故事。攝製組遍訪挪威、加拿大、奧地利等多個冰雪運動強國,透視著冰雪運動背后豐富的文化內涵——甚至於有些像加拿大薩默蘭這樣全民皆「冰」的城市,居民們通常從三歲起就開始進行冰球練習。
這在冰雪運動尚屬小眾的國內,原本極為鮮見。但隨著2022年北京冬奧會的成功申辦,「冰雪」已漸被「融化」。
浙江衛視推出的少兒冰雪成長類節目《大冰小將》,主角正是一群不到十歲、來自全國各地的孩子。從最初的0:6慘敗,到最後9:3戰勝俄羅斯少兒冰球強隊,60天的密集訓練,這支「大冰小將」隊讓人看到了國內冰雪運動水平的成長空間,而這檔節目則某種程度上反映出了冰雪運動在當下國內的大眾化普及和冰雪運動產業的發展空間。
與之取材相同、聚焦點不同的冰雪類節目,還有不少。
作為2022冬奧會的「東道主」,北京電視臺和河北衛視就是冰雪類節目最初的一批嘗試者。此前,北京衛視播出由張藝謀「操刀」的《跨界冰雪王》,讓體育元素與綜藝元素進行結合;河北衛視也趁冬奧之風推出了雪道闖關類節目《冰雪英雄》。
《跨界冰雪王》片段。
近兩年,北京衛視又圍繞冬奧主題推出了「跨界冰雪王」系列IP的升級版《花樣中國》,進一步激起全民參與冰雪運動的熱情。去年,北京臺冬奧紀實頻道正式上星播出,新聞節目《2022》、紀實節目《我與奧運》《雙奧之城》,以及《冬奧大家談》《奧運故事會》《冰雪微課堂》等或科普冰雪運動規則,或揭秘冬奧建設創新的節目,有聲量地做出了冰雪運動推廣工作。
聚焦冰雪節目,拓展更多「賽道」
與最初多為闖關、戶外遊戲的模式不同,經過幾年摸索,冰雪類節目在呈現上逐漸展現出了差異化。
有的節目在規則、賽制、參賽人員上面「下功夫」。天津衛視《冰雪奇蹟》在項目、規則上都充分借鑑正規比賽賽制,為冰雪運動「大眾化」做了普及;《與冰共舞》則將花滑、冰舞等冰上藝術和運動引入節目中,但「冰上主角」則由普通百姓來擔綱。
《與冰共舞》劇照。
嘉賓陣容也更加多樣化,既有藝人跨界加盟,也有專業運動員參與,為節目帶來綜藝、專業雙重看點。比如《大冰小將》,節目讓易烊千璽、雷佳音等藝人與來自中國各地的冰球小將「星素」結合,讓節目增加看點的同時,促使冰雪運動擴大覆蓋面。
《大冰小將》劇照。
讓冰雪運動大眾化,不少兒童視角的節目也做得有聲有色。
BTV卡酷少兒頻道推出的《冰雪冬奧村》,是首部以定格動畫技術展現冬奧運動題材的動畫作品,該片將激烈的冰雪運動以「童趣」風格展示,讓小觀眾從小就開始培養對冰雪運動的認知和喜好。據悉,未來一年,卡酷少兒頻道還將繼續打造動畫+欄目的冬奧IP內容陣系,推出冬奧冰雪題材三維動畫系列片《2022去北京》、少兒動漫闖關節目《奔跑吧冰墩墩》、冰雪少年成長節目《冰球小將》、冬奧主題沉浸式節目《卡酷偶劇院之勇闖冬奧冰雪峰》等。
《冰雪冬奧村》片段。
與此同時,冰雪類節目的播出平臺有著鮮明的地域性——一方面,一些省級衛視因地制宜,利用環境優勢推出冰雪節目;另一方面,恰好因地緣不佔優勢,更能激發當地觀眾對冰雪運動的新奇感。
前者如黑龍江衛視,先後推出了多檔以冰雪旅遊、冰雪文化為主題的節目,比如戶外競技類的《冰雪星動力》、以花滑和冰舞為主要展現形式的《與冰共舞》;後者如浙江衛視的《大冰小將》、廣東衛視聯合黑龍江衛視共同打造的冰雪體驗節目《冰雪的遊戲》、海南衛視推出的面向青少年人群模擬冬奧賽時中文播報員的節目《小小主播說冬奧》。
《冰雪的遊戲》片段。
國家體育總局發布的《冰雪運動發展規劃(2016—2025年)》顯示,預計2025年直接參加冰雪運動的人數超過5000萬,並帶動3億人參與冰雪運動產業,冰雪產業總規模達到1萬億元。
可以想見,隨著冬奧臨近,大眾參與熱情進一步升溫,加之5G+4K等新技術在冰雪類節目中的應用,冰雪類節目將越來越「炫」。
編輯 | 葉晨瑋 侯雯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