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6日,黑龍江省教育廳發布了《關於普通高中新課程新教材教學內容和考試命題依據說明的通知》,內容如下:
各市(地)教育局:
我省已於2020年秋季學期起實施普通高中新課程新教材,相關年級學生2023年開始參加高考。由於我省今年尚未進入高考綜合改革,針對高中教學內容與高考命題銜接問題,按照(教 基廳函[2020] 29號)文件要求,從2020級起,相關年級各學科教學及高考命題均依據《普通高中課程方案和語文等學科課程標準(2017年版2020年修訂)》進行,數學高考不分文理科。
請各市(地)教育局迅速傳達至所屬縣(市、區)各普通高中學校,指導普通高中做好教育教學工作,確保教考有效銜接。
黑龍江省教育廳
2020年11月16日
通知裡最重要的信息就是:
2023年參加高考的,現在的高一的學生,高考數學不分文理科。
這可謂「一石激起千層浪」,在廣大學生和家長中引起不小的震動,有的家長甚至產生疑惑、焦慮的情緒,「文科生太難了」「文科生會不會吃虧」等議論也不絕於耳。
為消除家長的焦慮,黑龍江省實驗中學的老師們深入研究新教材,分析了新舊教材的變化,得出了師生應該在教學方式上做出哪些轉變,讓我們一起來聽聽省實驗數學老師趙春梅是如何分析和建議的
趙春梅老師,省實驗高一八班班主任,高一數學備課組組長。多次獲得市級以上教學比賽一等獎,在市教研活動中做講座。
新舊教材課程結構和內容結構上的變化
在舊教材中,必修教材一共分為五冊,這部分內容,對文理的要求是一樣的,而選修教材,文理不同,文科有兩本,而理科有三本,從內容上來看,文理之間主要有三個章節,內容和難度上是有區別的。
立體幾何一章。理科生除了考察基本的線面位置關係的證明之外,還考察用空間向量法去進行空間角和距離的計算,而文科呢,不講空間向量法,只是單純地進行空間下的證明和體積的計算。
第二概率統計一章,理科比文科多學習排列組合二項式定理,離散型隨機變量以及分布列,正態分布等等啊,對理科生的邏輯推理能力的要求很高。
第三函數與導數,導數的應用一章,高考解答題的壓軸題,理科相對文科來說,函數類型比較複雜,而文科函數形式比較少,難度也很小,所以這個位置文理的區別確實是很大。
總體來說就是以往文科生學習的內容少而且難度也小,而理科生要學習的內容多,而且難度比文科大很多。
新教材文理教材一樣。在立足於新課標的基礎之上,打破了舊教材章節之間的界限,是以四條主線的方式,在必修和選擇性必修教材中依次呈現。新教材更注重知識間的聯繫與整合,內容上做了很大的刪減和調整。與之前文科內容相比較,立體幾何一章增加了空間向量法,計算空間角,距離等,對學生空間想像能力和計算能力的要求都提高了。概率一章增加了原來理科的計數原理內容,包括排列組合,但是課程標準明確指出達不到原來理科的難度,所以這部分內容理科相對之前來說有難度弱化的趨勢。解析幾何這部分原來文理沒有太大區別,現在難度也有弱化趨勢。另外文理都增加了數學建模滾動和數學探究活動。
總體來說,與之前相比,文科內容有增加,難度也略有增加,理科難度比之前有降低。
但是無論文理,知識學習更系統,更注重學科素養的培養,學科應用意識在增強。
師生教學方式上的轉變
新課程標準的集中體現,就是要落實數學學科的核心素養,而教學活動則是學生學科核心素養形成和發展的重要途徑。
在我們省實驗,每個教研室,都在積極研討這種主題教學設計理念。簡單說,就是通過教學團隊的合作,對教材的內容進行某種意義上的重組或者是優化,確定好主題,可以是完整的連續的一個章節,也可以是同一教學內容在不同階段的呈現。
我們會儘量把每一個教學任務,放在一個整體教學單元中去考量,這樣設計,使得教學更系統,知識銜接更緊湊,學科思想方法更突出。
而每個教學任務,主要是通過合理的情境創設和問題設計來帶動學生學習的過程。學生能夠從實際情境當中去發現問題,提出問題,然後與同伴合作交流,與老師的思維進行碰撞,從而能夠分析問題,建立計算模型,求解問題,驗證結果不斷地改進模型,最終解決這個實際問題的過程。那學生的能力呢,就是在分析情境,回答問題的有效互動當中得到提升,實現深層次的學習。
其實說到底,沒有那麼多難與不難的區別,關鍵看以什麼樣的心態,什麼樣的學習和思維方式進行學習。跟著省實驗的老師們,在他們的指導和帶領下,去發現問題、研究問題、解決問題,形成知識體系,以數學思維去感知生活,你會發現,一切都是水到渠成。
來源:黑龍江省實驗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