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今天,疫情形式依然嚴峻,希望大家做好自我的防護隔離,相信我們必定能打贏這場攻堅戰!加油!
01
想問問各位姐妹,今年過年你是回娘家還是回婆家呢?
誠然,作為已婚的男女,過年回誰家,確實是一個問題。
最近幾天,莊馨一直悶悶不樂。
疫情爆發後,被困在婆家,單位沒法回,最重要的是,初二回娘家的計劃也被打亂了,年前媽媽在電話裡說,給她準備了愛吃的豬蹄,酸菜炒粉條,這下統統泡湯了!
除夕夜,老公一家吃著團圓飯,她只能跟爸媽視頻連線,兩個人的年夜飯,怎麼看怎麼心酸!
莊馨知道,天災人禍無法避免,但如果她當時直接回娘家哪會這麼麻煩,要不是老公軟磨硬泡,她現在就陪在自己爸媽身邊了。
所以,莊馨的心裡一直憋著一口氣,一個不小心,兩人就吵開了。
用他老公的話說,這個年過的,外有病毒,內有老婆大人的怒火,簡直「裡外不是人」!
之前,看過一個報導,說「過年回誰家」成為已婚人士討論的熱門話題。
很多夫妻,明明相處很和諧,但是碰上過年回誰家的問題,就會吵架、鬧矛盾甚至鬧離婚。
憑心而論,兩邊都是父母,誰不想趁著節日,跟自己的父母多些日子相處,婆家和娘家,就像手心和手背,都是肉!
怎麼看,這都是一道送命題。
02
春節回誰家過年真的這麼難選擇嗎?
當然!
婆家和娘家距離近還好說,要是相隔不同的省份,過年回家就是身心的大考驗。
先不說春運的一票難求,假期的短暫,在人海中拖著行李的狼狽,就足以磨掉人的好脾氣。
如果有個孩子,各種鬧騰或者身體不適,分分鐘想讓人打道回府。
好不容易高鐵大巴計程車,輾轉到了家,就一個字:冷!
農村沒有暖氣,好一點的有爐子,火炕,電暖氣。就像我,2000w的電暖氣24小時開著,還不敢開門。
家裡氣候比較乾冷,皮膚缺水嚴重,幾天下來臉都變黑了,敷面膜作用也不大。
即使不用遭這些罪,春節回娘家還是婆家,依然讓很多夫妻的和諧,變成笑話。
當初,為了愛情,很多女孩選擇了遠嫁,迢迢路遠擋不住有情人,可到了過年,才明白什麼是山高路遠!
平時,在大城市忙著工作和事業,對父母的愛就是電話視頻打錢,給父母的陪伴很少很少,過年了,誰不想第一時間去看望自己的爸媽。
很多父母也是,過年了就盼著孩子早早回家團聚,慈父慈母的心也是無法拒絕的,更有甚者,有些父母直接命令兒子兒媳必須回家,不回家似乎對不起父母一樣!
父母年歲漸長,盡孝心成了兒女的心願,很多夫妻自然站在自己父母這邊。
春節回誰家過年,自然就成了一場拉鋸戰,沒有輸贏而且兩敗俱傷。
03
其實,「過年回誰家這件事」並不難選擇,主要看夫妻雙方是否有「共情」能力,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有效溝通。
有效溝通的前提,是在彼此尊重的基礎上,互相理解,學會換位思考。
如果大家覺得這樣說比較抽象,可以參考以下幾項可能,找到適合自己的那一款。
1
如果,自己的妻子是遠嫁而來,老公一家日常都在一起生活,妻子一年也沒有什麼機會去看望自己的父母,那麼,過年的時候,老公不妨體諒下妻子,陪他回娘家過年,讓妻子不因遠嫁而傷懷。
2
如果,夫妻雙方一方的父母年紀大或者身體不好,有必要優先回。畢竟,中國是一個重視孝道的國家,特殊情況特殊對待,也是可以理解的。
3
如果,夫妻兩人在外定居,父母可以和家裡的其他兄弟姐妹一起過年,那不妨就一家三口或者四口過年,平時多回去看望也是可以的。
4
如果,家庭經濟寬裕,可以把雙方的父母組織起來,兩家人一起過節,也可以來個春節旅行,出去走走,體會不一樣的旅途風景。
5
時下,還有一種公平的方法,就是一家一年的輪換,也是一種避免爭吵和矛盾的方法。
6
如果,雙方父母都是比較開明的那種,那麼,各回各家陪伴各自的父母,也不失兩全其美。
當然,我們提出的這些可以操作的方法,都是建立在夫妻雙方可以正常溝通,並且有同理心的基礎上,個別大男子主義,以及不講道理唯我獨尊的人,這個辦法的效用可能不是很明顯。
去娘家過年也好,回婆家過年也罷,孩子沒回去的父母總會有失落感,這個時候,你就要想辦法消除他們的失落感。
例如:多買點年貨,多打幾個電話,讓他們知道你的心意,雖然你沒陪他們過年,但也沒有忘記他們。
最後,希望還在為過年回誰家爭吵的夫妻,明白一個道理:「小」家安穩,「大」家才能更和諧!
父母很重要,
但那個和你相伴一生的人
同樣重要!
心安處,就是故鄉。
在這個病毒肆虐的時期,不管今年我們在誰家過年,希望我們都可以和愛的人在一起,放下無畏的爭吵,期待明天,期待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