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市建委質安處表示,經多次現場覆核,沿河駁岸基本穩定,將督促施工方「中建三局」儘快修復沉降路面
屏東河兩岸用槽鋼頂住,防止堤岸塌陷
海峽網1月24日訊 (海都記者 張志宏 朱敏敏/文 毛朝青/圖 實習生 楊路璐)平日車來車往的福州觀風亭街,路面突然沉降,出現長50米的裂縫。附近居民認為,路面沉降跟旁邊屏東河水系治理施工有直接關係(詳見23日海都A03版)。記者昨日再度來到現場,看到河道上已架起成排的槽鋼,通過對撐的方式加固河岸。而對此,福州市建委質安處等部門也介入調查,並敦促施工方儘快修復。
駁岸邊砂石流失,引路基不均勻沉降
記者昨日在現場看到,屏東河內,多名工人正在河道內架設多道槽鋼,槽鋼間距數米。現場一工人告訴記者,使用槽鋼對撐,可防止駁岸垮塌。
而現場一名衣服上印有「中建三局」字樣的男子卻稱,槽鋼本來就要架設,施工圖紙上也有,與加固無關。之後,該男子不再理會記者,匆匆離開。
昨日下午,記者從福州市建委質安處了解到,施工單位中建三局第一建設工程公司向其反饋稱,22日,福州鼓臺水系綜合治理項目觀風亭段,駁岸頂部的道路局部存在裂縫,規劃院、設計方、牽頭方以及施工方立即到達現場,通過梳理緣由,具體分析如下:原現場路基部分回填區域,回填材料均為砂石料。近段時間,內河截汙施工,為保證有效工作面進行了抽水排水措施,不可避免地造成河段內水位下降,沿至駁岸方向的砂石料產生流失,進而對周邊現場造成影響,產生不均勻沉降,導致約47米長的瀝青路面開裂。
市建委質安處表示,經過多次現場覆核,沿河駁岸基本穩定,僅路面沉降需局部修復。對此,各參建方人員對屏東河駁岸及周邊道路加固方案作了討論。
開裂路面修復後 施工中將實時監測
「目前,屏東河搶險方案已經出來,我們將督促他們儘快修復。」福州市建委質安處還表示,他們將聘請權威的第三方檢測單位對開裂路段實時監測,根據《建築基坑工程監測技術規範》(GB50497-2009)的要求,對坡頂水平位移和豎向位移、周邊地表裂縫以及周邊管線變形等進行監測,每2小時監測一次。
市建委質安處表示,對於基坑周邊(道路、地下管線)變形監測,他們將沿道路15~20m左右布一個測點,待路面裂紋修復及基坑穩定後,後續施工過程中按規範進行監測。此外,請電力、水力、通信、燃氣等相關單位對開裂路段的地下管線進行詳細摸排核對,對損壞管線及時遷改,保證管線的正常工作。
對路面開裂路段採用全封閉圍擋,安排人員值守,禁止行人及車輛通行,同時在裂縫上部覆蓋彩條布,防止雨水、路面積水滲入裂縫內。
對已開挖的管溝立即回填壓實處理,避免管溝邊坡位移對路面開裂造成進一步影響。同時,為防止駁岸垮塌,採用槽鋼將河道兩側駁岸進行對撐,槽鋼間距為3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