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擁有上下五千年的歷史,在這歷史的長河中遺留下無數的珍寶,每一件寶物都有其獨特的歷史價值。許多奇珍異寶因為不易保存,或者是其他原因有的流失海外,或者是破損嚴重難以復原,能留下的屬實珍貴。
清朝作為我國最後一個封建王朝,留下的寶貝也有不少,如果圓明園沒有被八國聯軍破壞,留下的文物應該更多。溥儀作為最後一個封建王朝的皇帝,接觸的寶物比一般人要多,雖然他做了許多錯事,曾經被人當成「過街老鼠」人人喊打,但他卻保護了一件「國寶級的國寶」,如今被珍藏在故宮博物院中。
在清政府宣布滅亡後,袁世凱和清朝皇室達成協議,皇室仍可以在紫禁城內居住,而且確保擁有和之前一樣皇帝般的待遇,就這樣溥儀過上了一段時間無憂無慮的生活。
這時的溥儀依舊能接受那些王公貴族的磕頭請安,還迷上了西洋的玩意,每天在紫禁城中騎自行車、學攝影、開汽車,學著西方的教育,還把清朝象徵式的辮子給剪掉追求新潮,可以說在紫禁城中住的這些年,是溥儀一生中最舒服的一段時間。
1924年政變發生後溥儀被迫搬出皇宮,因為沒有軍隊的保護溥儀無力抗衡,皇宮內大量寶物無法帶走,只能挑一些貴重的物品拿,儘可能多的攜帶寶物,畢竟要為以後的優越生活做準備。
當時,溥儀從皇宮中帶走的寶物就拉走了十多車,除了這些外人能夠看到的寶物,溥儀還偷偷的私藏了一件寶物,他將這件寶物縫製在衣服內,一直不敢離身。
因為出了皇宮身邊的人都不會再把溥儀當成皇帝看,所以溥儀為了滿足自己的生活開銷,只能將帶出宮的文物賣掉,所以有不少皇家文物流落民間。
1934年溥儀在日本人的扶持下,建立了「偽滿洲國」登基稱帝成為傀儡皇帝,將身邊所剩的珍寶都帶進了為滿洲的皇宮內,過上了被囚禁的生活。
在當傀儡期間溥儀曾向薩爾瓦多求助,薩爾瓦多總統答應幫溥儀逃走,不過因為偽滿洲護衛軍被日本收買,所以溥儀逃跑失敗。
1948年時蘇聯對日宣戰攻打了偽滿洲國,政權覆滅溥儀頒布退位詔書後想搭飛機逃亡日本,誰知被蘇聯紅軍逮捕後被囚禁5年,在1950年被引渡回國繼續勞改,一直到1959年才被特赦。
溥儀被釋放時距離他被逐出宮已經過了26年,在逃亡的這些年裡,溥儀藏在衣服裡的珍寶一直未離身,在1950年時溥儀將它上交,經過有關部門轉交給了北京故宮博物院進行收藏,如今已經成為「國寶級的國寶」,這件寶物就是清乾隆帝田黃三聯璽。
乾隆一輩子有數千枚印章,而這枚三聯璽是他最喜歡的一款經常隨身攜帶,不論在歷史價值還是石料本身的價值都是非比尋常的。三聯璽是用一塊田黃石雕刻而成,三方印用鏈子連在一起, 左為「乾隆宸翰」、中為「樂天」、右為「惟精惟一」。
溥儀這一生顛沛流離,雖為皇帝卻遭受了許多非人的待遇,《我的前半生》一書是愛新覺羅·溥儀在撫順戰犯看管所中所寫的「反省式」自傳,溥儀作為清朝的第十二位皇帝,也是我國封建王朝最後一位皇帝,三歲登基,合法在位三年,之後又任偽滿洲國皇帝13年。
《我的前半生》記錄了溥儀從登基到流亡到接受新中國「改造」等過程,是一部回憶錄,更是一本特定歷史環境下的自省書,從中,可以清晰地瞥見特定歷史環境末代皇帝的悲劇與喜劇,他的人生道路凝聚著近現代社會的變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