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日
又時值暑假
不少爸媽也會帶著家裡的寶貝
去遊泳池玩水解暑
有的還給孩子報了遊泳班
然而安全問題大意不得
在一個學習遊泳的地方
還是發生了悲劇
7月18日
江蘇宿遷一名六歲男童小天(化名)
在參加第一次遊泳課的時候
不幸溺水昏迷
最終在20日經搶救無效死亡
久等不見孩子下課
媽媽多次尋找未果
暑假過後,小天就要上一年級了。前幾天,媽媽給他報了宿遷的一家遊泳培訓班。7月18日晚上6點到7點,小天第一次去上遊泳課。
小天的姑姑告訴記者,俱樂部的工作人員要求,所有的家長不能進入到主訓練基地裡,所以小天的媽媽只能在外面等待。
然而過了晚上7點的下課時間,小天媽媽一直沒等到孩子出來 ,就準備到遊泳館內尋找,但被工作人員喝止。
小天媽媽找到前臺,被告知孩子可能在男洗澡間。她請別人幫忙進去找,可對方在男洗澡間並未發現小天。最後,工作人員見小天媽媽實在著急,便陪著她一同到內場尋找。教練說7點鐘訓練完之後,便急著去接下一撥人,他也不知道小天去哪兒了。教練在館內喊了幾聲,無人應答,認為小天不在館內。
家長質疑:
孩子水中掙扎近10分鐘
為何無人發現
小天的舅舅聞訊趕來幫忙尋找,最後,在水池裡面發現了異常。「他舅舅哭著跑出來說找到了,說孩子已經漂上來了。大家進去時候發現,遊泳館的人在給孩子做搶救 。」小天姑姑說。
隨後120救護車趕到,將孩子緊急送醫。醫生表示,孩子送來的時候已經沒有自主心跳和呼吸,也測不出血壓,處於院前死亡的狀態 。經過醫生護士的全力搶救,孩子恢復了自主心跳,但心跳不是一個正常的竇性心律,且一直沒有自主呼吸,需要使用呼吸機維持,腦缺氧非常嚴重。
在重症監護室裡救治了一天後,7月20日早上6點多,小天的心臟停止了跳動。
家人在派出所查看監控時發現,孩子發生溺水前後有10來分鐘時間,始終沒有人發現 。
「小天先往池子的角上爬上去了,後來不知道怎麼回事,又折回去了,慢慢慢慢就滑到深水區了。」小天的大伯告訴記者,「整個過程開始他有掙扎,也有水花,從視頻裡面是能夠看到的,但可能當時館裡面嘈雜,反正沒有人注意到,然後慢慢地臉就朝下,這樣掙扎了好長一段時間,這個過程差不多接近10分鐘。」
孩子家人表示,小天溺水並掙扎時,附近並沒有安全員 。直到10多分鐘後,孩子已經一動不動,才被撈了上來。
當地已成立應急處置小組
遊泳館停業整頓
目前,當地警方和相關部門已介入調查此事。7月20日晚,宿遷市蘇宿工業園區社區工作委員會發布通報稱,園區已成立應急處置小組,責令該遊泳館停業整頓 ,目前正按相關規定開展事故處置工作。
孩子是溺水事故高發群體
這些誤區一定要警惕
? 誤區一:溺水後都會大聲呼喊?
我們在影視劇裡看到溺水者總是雙手亂揮、用力拍水、大聲呼救,其實真正的溺水有時並不像這樣。
溺水總是悄然發生的,溺水者往往想呼喊卻發不出聲音,特別是孩子。
有的孩子在泳池中溺水,看起來卻像是「趴」或「站」在水中發愣,而此時,孩子可能已意識模糊,應儘快將孩子抱上岸救治!
? 誤區二:會遊泳就不會溺水?
有很多人認為只要會遊泳,在水裡就很安全,就不會發生危險,從而放鬆了警惕,這個誤區真是不知道害死了多少人!
其實從近年來發生的溺水事故看,多數孩子都會遊泳,但他們往往忽略了這些狀況:
水下的世界很危險,特別是水庫、池塘、河流等野外水域,在這裡面遊泳,水草可能纏住你的腳、碎石可能劃破你的腳、淤泥可能陷住你的腳……讓你無法施展你的遊泳技術,進而發生意外。
並且你的身體狀況,如腿部抽筋、身體疲勞、空腹等也會讓你無法正常遊泳,從而導致溺水,在遊泳池裡也不代表安全。
疑似溺水狀態分為哪幾種?
遊泳時抽筋該如何處理?
如果有人溺水該如何救助?
這份防溺水手冊↓一定要看!
1、溺水後要保持鎮定,儘量將頭後仰,口向上,口鼻露出水面後進行呼吸呼救。
2、不要胡亂打水,以免身體下沉;雙手划動,觀察施救者扔過來的救生物品,迅速靠上去。
3、當施救者遊到自己身邊時,應配合施救者,仰臥水面,由施救者將自己拖拽到安全地帶。
4、溺水後保存體力,等待救援 是最重要的。會遊泳的人如肌肉疲勞、抽筋也應採取上述自救辦法;及時甩掉鞋子和口袋裡的重物,但不要脫掉衣服,因為衣服能產生一定的浮力。
(來源:齊魯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