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向中國擴大供氣,蒙古國民眾捐黃金馬匹後,事情有新進展

2020-12-22 BWC中文網

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12月17日援引俄羅斯農業部農工綜合體產品出口發展聯邦中心的一份新報告稱,2020年的10個月內,俄羅斯對中國市場出口了價值2300萬美元的面點,12月2日,俄羅斯中國總商會表示,儘管今年新冠病毒給中俄貿易造成了一些輕微影響,但目前包括能源、農業、投資、電力合作、科技創新、生物醫藥等領域的合作正在不斷擴大,預計到2020年底將超過1000億美元,到2024年將貿易額翻一番,達到2000億美元。

同時,俄羅斯企業在電子商務領域的貿易比重也在持續擴大,以期能抓住中國的數字經濟發展的大機遇,一周前,援引俄羅斯官員在俄中能源合作委員會視頻會議上的最新講話表示,中俄東線天然氣管道投產以來,目前,已累計向中國輸送天然氣35億立方米,為優化中國能源消費結構作出積極貢獻。

莫斯科卡內基中心項目負責人分析認為, 俄羅斯正在擴大向中國市場天然氣供應,新冠狀病毒在全球蔓延已經促使俄羅斯調整對外貿易結構,並將進一步轉向中國,現在中俄貿易額的快速增長正在充分證明中俄雙邊經貿關係潛力巨大。

中俄東線天然氣管道

最新進展是,俄羅斯國家技術集團二周前向俄衛星通訊社透露,該集團將對中俄蒙三國邊界的3處公路口岸進行現代化改造,以便提高通行能力,減少物流成本,緊接著,該俄媒在12月18日援引俄羅斯規模最大的貨運車廂製造商聯合車輛公司科學生產聯合企業通報稱,已經贏得向蒙古國交付810節大負載敞車的國際競標,幫助蒙古國從世界上最大露天煤礦之一的塔本陶勒蓋煤田向中國市場運輸煤炭。

按照蒙古國國家統計委員會在一周前發布的評估,2020年11個月內的鐵路運輸規模同比增長了7.3%,總量達2750萬噸,尤其是中國方向,專家認為,蒙古國對境內煤田和鐵礦開採的投資將在中期前景上創造對鐵路項目發展的需求,其中包括採購貨運車廂。

不僅於此,高盛集團大宗商品研究全球主管Jeff Currie在12月17日接受彭博電視採訪中也表示,預計包括煤炭、鐵及銅在內的全球大宗商品將進入結構性牛市,大宗商品具有超級周期的「所有跡象」,正在進入類似於1970年代或2000年代初期的結構性牛市,同時,美元指數跌至二年多以來的新低也有助於推高大宗商品價格,並預計銅是2021年的最佳金屬品種,因為銅已被用作中國市場等地經濟繁榮的代名詞。

而這對高度依賴資源出口,經濟結構單一的蒙古國經濟來說無疑是個好消息,因為,該國經濟往往受資源類大宗商品價格的影響,按蒙古國銀行首席經濟學家的解釋就是,該國近50%的經濟周期波動是由外部環境衝擊引起的。

數據顯示,蒙古國草原遼闊、風光美麗、礦產豐富,現在已經探明的有鐵、銅、煤、黃金、稀土、鋅等80多種礦產,被稱為世界級礦業工程的奧尤陶勒蓋銅金礦已經成為該國經濟的最大驅動力之一,依靠礦產資源優勢,蒙古國甚至一度成為世界經濟增速最快的國家之一。

蒙古國金礦

世界銀行近日發布的2021年亞洲發展展望預計,蒙古國經濟將降至2.1%,現在蒙古國經濟發展有些緩慢,自大宗商品低迷以來,經濟陷入困境,同時還面臨著外儲減少、財政虧空,外債高企等困境,而2014年大宗商品暴跌就已經使得該國債臺高築,用舉國還債來形容也不為過,許多蒙古國民眾更是紛紛捐獻自己的馬、黃金、珠寶以支持經濟。

據蒙古國央行和財政部日前公布的最新數據,截止9月,該國的外部債務總額又增長了79.5億美元,增長12.2%,使得外債規模達到了308億美元,據路透的數據,2021年到2024年將是蒙古國償付外部債務的高峰期,這裡面就包括成吉思、格日格和胡日樂代三家蒙古國銀行所欠的外債。

蒙古國首都烏蘭巴託

分析認為,加大向中國市場的靠近力度正在成為蒙古國經濟走出困境和在全球性經濟增長復甦環境下的新動力,道明證券在稍早前發表的報告中表示,中國經濟的正面增長數據表明該國市場正在恢復正常的經濟活動,這是新冠狀病毒在全球蔓延以來從未見過的情況,大宗商品料將可能會看到中國市場持續的需求。

最新數據顯示,據蒙古國海關總署在數據,10月運往中國市場的煤炭出口激增了17%達450萬噸,同時,目前,中國還正在大力帶動該國貿易,現在兩國的貿易額已佔該國貿易總額的68%,據俄媒一周前消息,蒙古國已經加入《亞太貿易協定》,這也是繼蒙古國捐贈的3萬隻羊開始陸續交接運抵中國後的一個最新進展。

正是這些背景下,另一個新消息顯示,俄天然氣公司在二周前發布消息稱,中國、俄羅斯和蒙古國的專家們將研究中俄天然氣管道經蒙古國鋪設俄對華輸氣管道的可行性,其中包括成立聯合小組,而也成為這一事情的最新進展。

如果中俄天然氣西線管道能走蒙古國境內,天然氣的運輸效率將大大提升,成本也會降低,比如,在草原鋪設管道的成本要比在高山區低。最新消息顯示,蒙古國已多次向中俄有關企業發出邀請,提出希望可以在蒙古國境內修建一條天然氣運輸管道線路的請求。

事情的進展是,俄天然氣公司表示,可以在西伯利亞力量2號的基礎上建設一條過境蒙古國的運輸能力在500億立方米的新出口通道輸往中國, 這樣天然氣將既供往歐洲,也供往亞洲,經估算,該西線管道在蒙古國段的管道全部建設需要五年左右。

而中俄蒙經濟走廊的激活也預示著體量巨大的基礎設施項目,包括穿越蒙古國的輸電線路、鐵路交通和天然氣管道。對此,蒙古國官員對俄媒稱,我們期待中俄能夠在接下去幾年內把貿易額提高到2000億美元的水平,如果這條中俄蒙三國的經濟走廊能得以實現,那麼這將對沒有出海口的蒙古國來說,就可能會成為亞太地區各大型市場之間的交通樞紐。

數據顯示,中國已經成為蒙古國第一大貿易夥伴和第二大投資來源地。2019年,中蒙兩國貿易額81.6億美元,同比增長2.1%,值得一提的是,僅在2019年,中國資本(企業)對蒙古國的投資就達2.7億美元,同比增長132.0%。

而蒙古國為了發展經濟,多年以來,也像一些依靠資源為主的國家那樣正在進行經濟結構轉型,比如,蒙古國效仿中國經濟的發展模式,並在中蒙邊境最大的陸路口岸扎門烏德市,建立了自由貿易區,我們注意到,在這裡可以用人民幣進行消費。

比如,近幾個月以來,隨著蒙古國煤炭和農產品等對中國市場出口增加後,也成為了蒙古國經濟增長的動力之一,助其持續復甦,數據顯示,每天有7至10輛載量40噸的農產品運輸卡車從口岸通過,主要出口商品為果蔬、凍豬肉等農產品。

據內蒙古二連浩特市商務局17日對外發布稱,2020年1月至11月,二連浩特口岸油菜籽進口17.6萬噸,同比增長9.6%,價值4.8億元,同比增長20.7%,消息顯示,二連浩特是中蒙兩國最大的陸路口岸,位於中蒙俄經濟走廊的關鍵節點,在進口糧食落地加工方面有得天獨厚的優勢。

與此同時,BWC中文網財經團隊也注意到,在二連浩特,蒙古國一些民眾開著嘎斯69汽車排隊來這裡用人民幣購物掃貨,之後於閉關前滿載而歸,購買包括中國生產的電器等在內的物美價廉產品,然後再運輸到其它城市賺取利潤,因為,這裡對蒙古國民享有免籤待遇,另外,蒙古國還開始大力支持數字資產在該國的發展,並制定了一系列優惠政策來發展數字資產,以期能抓住中國的數字經濟發展的大機遇。(完)

相關焦點

  • 俄羅斯向中國空運現鈔,蒙古國民眾捐黃金馬匹後,事情有新進展
    緊接著,俄官員在俄中能源合作視頻會議上的講話表示,中俄東線天然氣管道投產以來,目前,已累計向中國輸送天然氣35億立方米,同時還正在討論將管道年輸氣能力擴大15%到440立方米,為優化中國能源消費結構作出貢獻。
  • 俄羅斯以3倍速度增持人民幣,蒙古國人捐黃金馬羊後,事情有進展
    俄羅斯以3倍速度增持人民幣,蒙古國人捐黃金馬羊後,事情有進展我國近幾年的發展越來越好,很多行業都遙遙領先於別的國家,國際地位上也越來越高,我國一直秉承著合作共贏,不插手別國內政,欺壓別國,讓我國的盟友越來越多,很多國家都和我國展開了合作。
  • 美元「蠶食鯨吞」,中國錢被全球投資者購入,蒙古國或正靠人民幣支撐
    要知道,世界銀行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關於這一比例的警戒值為65%,而兩年前蒙古國就背負約230億美元債務,相當於該國GDP的280%。但雪上加霜的是,蒙古國的外匯儲備當時僅剩11億美元,為了償還債務,許多蒙古國民眾紛紛開始捐獻自己的珠寶、黃金,還有馬匹和現金。
  • 這就是得罪中國的下場,蒙古國或要走上絕路!
    有外電報導,為了籌措更多現金,上至領導人下至平民百姓,最近幾個月都在勒緊褲腰帶,每個公民都有捐款要求,比如,8歲的孩子應該捐1000圖格裡克(約0.4美元),30歲以下人士應捐2.2萬圖格裡克(約9美元),而這位經濟學家建議50歲的人士捐款20萬圖格裡克(約81美元)。一些「愛國」人士含淚捐出自己的存款、黃金、首飾乃至馬匹。這些錢還不夠,怎麼辦?
  • 又有新狀況?蒙古國280萬民眾請求中國出手,表示只有中國能幫忙
    既然,外蒙古國的自然條件很好,礦產資源也相當豐富,例如像稀有金屬和石油等礦產資源,儲備充足,有人就曾質疑為何外蒙古不利用這些資源來振興國內經濟,改善人民生活水平呢?自古以來,在世界舞臺上的中國就是一個樂於助人的形象,因此在蒙古國遭遇困難的時候,他們第一時間想到的也是中國,為什麼蒙古人民沒有選擇求助於中東各個石油大國呢?雖然說這些國家有著非常完整的石油產業鏈。
  • 環球深度:從「羊外交」看蒙古國對華新認知
    儘管蒙古國對美國也有「防護服外交」,並且「第三鄰國」的外交政策還會延續,但對「後疫情時代」蒙中關係的發展,很多蒙古國民眾都充滿期待。攜手抗疫:「鄰裡心靈相通,命運與共」今年2月底,蒙古國總統巴特圖勒嘎在中國新冠肺炎疫情最嚴峻時刻專程訪華,成為疫情暴發後首位訪問中國的外國元首。
  • 蒙古國發生了什麼事?上萬民眾請求中國幫忙:稱只有中國能幫
    自古以來,我們對蒙古國的印象就是皆天草原上面有無數的牛羊,在古時,最讓中原人頭疼的方面,就是邊疆的問題,但是就在不久前,280萬民眾一致請求中國出面,稱道只有中國能幫了這個忙,蒙古國究竟發生了什麼呢?以致於蒙古國出動這麼多人來出面解決問題。
  • 俄警告美國不要阻止運黃金,否則後果嚴重,15國運回黃金後,有進展
    BWC中文網百家號長期跟蹤全球黃金市場,發現截至目前,德國、俄羅斯、土耳其、荷蘭、比利時、瑞士、委內瑞拉、匈牙利、奧地利、斯洛伐克、義大利、羅馬尼亞、法國、波蘭、澳大利亞至少15國已宣布運回或計劃運回之前寄存在美聯儲等海外金庫的黃金儲備。無獨有偶,事情又有了最新進展。
  • 中國減持千億美元美債,美聯儲不敢阻止運回黃金後,事情有新進展
    世界黃金協會在12月發布的最新報告中指出,受到全球經濟減速及市場風險間的相互作用及各國進一步貨幣寬鬆的影響,已將黃金定義為2021年寶貴的戰略性經濟資產,雖然,目前全球央行購金速度放緩,但花旗預測,全球央行的需求將在2021年反彈,而這背後最大的莊家就是俄羅斯、土耳其和波蘭等為首的央行
  • 對蒙古國捐羊投桃報李,湖北回禮拿出了看家老字號
    今年2月27日,湖北、武漢新冠肺炎疫情吃緊之時,蒙古國總統巴特圖勒嘎作為疫情發生後首位訪華的外國領導人,捐贈3萬隻羊支持我國抗疫,送來了「暖羊羊」。不久前,3萬隻羊經加工後,送抵湖北省。相關部門將羊分送給省內新冠肺炎醫療救治定點醫院一線醫務工作者、全國各地援鄂醫療隊,以及在湖北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因公殉職人員的家屬。
  • 【真相】蒙古國能回歸中國嗎?
    一直以來,我們對蒙古國的認識非常膚淺。所知道的,無非是「文革」期間那一點點「意識形態」上的衝突。一直以為「文革」前中蒙是友好的;「文革」後「破碎的一頁」被翻了過去,又友好了,甚至相信蒙古國議會有回歸中國的動議。其實,是我們無知。
  • 俄財長:美聯儲不要阻止運黃金,14國運黃金後,德法意三國有新進展
    BWC中文網國際財經觀察團注意到,過去兩年間,全球央行也空前地大幅增加黃金儲備。與此同時,2019年共有15個國家的央行增加了至少1噸的黃金儲備,突顯出黃金購買國家的範圍在擴大。2019年全年,全球央行的黃金淨購買量達650.3噸,這與2018年的數據基本持平,連續創下1971年尼克森單方面宣布廢除布雷頓森林體系金本位,美元與黃金脫鉤以來,全球央行買入黃金最多的水平,全球央行已經連續10年成為黃金淨買家。無獨有偶,全球央行關於黃金的價值認同,又有了最新進展。
  • 美聯儲是否私吞黃金?美聯儲無權阻止多國運回黃金後,事情有新進展
    同時,這個地下金庫也基本上不對外開放過,這些金庫中的黃金也一直沒有被公開審計過,由此近年來各種猜測不斷,也出現了很多針對紐約聯儲銀行地下金庫的懷疑,緊接著,也引起中外媒體和外界的猜測,比如,美聯儲是否有私吞黃金等報導,也就是說,外界對這些黃金儲備的懷疑就沒停止過,現在又了新消息。至於美聯儲是否私吞了黃金?
  • 蒙古國人向中國捐黃金馬羊後,俄羅斯又以3倍速度增持人民幣
    中國近幾年的發展都是有目共睹的,在國際上的地位也是越來越高,因為中國一直奉行著和平共處的原則,與世界各國友好相處,互利共贏。現如今在疫情的影響下,全球經濟都受到了影響,很多國家經濟都在下滑,但是中國已經在實現經濟復甦,由此可見,中國的潛力是無限大的。
  • 在蒙古國探尋各國影響力:95%石油銷往中國 媒體稱日本友好
    在歐美和東南亞等許多國家街頭喧囂的中國遊客,在烏蘭巴託基本見不到。烏蘭巴託著名的百貨大樓是按照北京王府井百貨大樓圖紙、於上世紀50年代由中國援建,但並無特別標識說明,對普通民眾來說無從知曉它與中國的淵源。商場內所售商品,中國製造的數量與俄羅斯、歐洲、日本等國商品相比並不見多。網上流傳人民幣在蒙是硬通貨,但記者在購物時也遇到了障礙,烏蘭巴託大部分商店並不直接收人民幣。
  • 伊朗正式變更國家新貨幣,下一個珍珠港式事件或出現,事情有新進展
    據伊朗國家電視臺(PressTV)12月4日援引伊朗政府向議會提交的一份預算草案顯示,該國正在擬定方案以減少對石油收入的依賴,並在2021財政年度中,繼續向近6000萬伊朗人每月提供津貼,有預測表明,伊朗將從3月21日開始的下一個財政年度的原油銷售中能獲得更多收益。
  • 美聯儲「私吞」了多少黃金?中國為何不運回黃金儲備?事情有新變化
    但金庫中各個儲藏室內的黃金屬於哪個客戶是保密的,所以,銀行裡數千名工作人員中只有很少幾個人知道它們的主人是誰,同時,這個地下金庫也基本上不對外開放過,這些金庫中的黃金也一直沒有被公開審計過,由此近年來各種猜測不斷,也出現了很多針對紐約聯儲銀行地下金庫的懷疑,緊接著,也引起中外媒體和外界的猜測,比如,美聯儲是否有「私吞」黃金等報導,也就是說,外界對這些黃金儲備的懷疑就沒停止過,現在有了新消息
  • 美國26天放水13萬億,伊朗正式用人民幣替代美元後,事情有新進展
    ,新消息表明,新貨幣將錨定人民幣匯率,與此同時,也在準備發行以黃金為基礎的數字貨幣PayMon以繞開美元。最新進展是,伊朗已經與德國、俄羅斯、瑞士、法國、英國進行談判,以開展數字貨幣的交易系統,歐洲央行高級官員在上周表示,支持繞開SWIFT的數字貨幣方案有望在幾個月內取得進展,甚至,伊朗數周前也緊急計劃從德國用飛機空運回3億歐元現鈔,提供給無法使用信用卡的伊朗人使用。
  • 俄警告美聯儲查沒黃金等於「宣戰」,伊朗用人民幣替代美元後,有進展
    俄羅斯增加黃金儲備的現象,也被許多分析師解讀為具有傳奇色彩。不僅如此,數周前,時任俄財長安東·西盧奧洛曾公開警告美聯儲無權,也無法拒絕俄運回黃金。俄羅斯的黃金和外匯儲備如被查沒,哪怕是有這樣的想法存在,都會被視作金融恐怖主義和」金融宣戰」。顯然,俄羅斯對黃金儲備的重視程度早已上升到一定高度。然而,日前新進展和變化又發生了。
  • 美國不敢阻止中國運回黃金,美媒:中國或將清零美債,事情有新變化
    因為,黃金自古以來一直是世界金融舞臺上的經濟權利籌碼和財富價值儲存手段,這也是為何40多年前美元需要和黃金掛靠的根本原因所在,自1971年美國宣布布雷頓森林體系解散以來,在全球經濟化快速擴張期,黃金作為頂級商品是向各地流動的,但當經濟體間共同增長的風險增加和人為的設置壁壘後,這種流動方式會逆轉,此時的黃金更多可能是作為經濟戰略資源向強經濟體和新興市場流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