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點擊上方"上品風"關注我們
主辦:扶風縣詩詞楹聯學會
本期作者: 竇建民 畢遠志 陳忠寬 馬耀武 李書勤 李根乾 周浩 呂中書 郝巧絨 王曉薇 楊振寧 劉玉梅 王哲甫 梁萬福 楊宏祥
紀念扶風縣詩詞楹聯學會成立十五周年
(第二部分)
1.
●竇建民1首
▲七古•慶祝扶風詩詞楹聯學會成立十五周年賦
扶風詩聯十五年,
成績斐然譽滿天。
詩書撰聯落美名,
文人騷客齊稱讚。
扶風文藝名會刋,
至今連載十二版。
每期印發千餘冊,
點播詩壇閃亮觀。
詩聯學會聚詩仙,
省內省外高人參。
帶領會員深鑽研,
奮力攀登上頂端。
扶風詩聯是平臺,
各地會員展英才。
開展講座提升快,
總體水平上臺階。
十五載風雨滿樓,
十五載日夜兼程。
十五載含心茹苦,
十五載團結奮進。
十五載成果豐碩,
十五載譽滿關中。
為何取得此成就?
全憑車頭會長帶。
林飛會長決心大,
誓把學會辦名家。
此人潛心學識廣,
詩書聯壇一枝花。
團結帶領一班人,
默默奉獻人人誇。
出外採風選景觀,
歸來詩聯顯奇芭。
學會人多熱氣旺,
平臺匯聚詩聯狂。
會長招手指方向,
數篇詩聯力排江。
扶風詩聯名氣大,
著書立說稱大家。
會刊特刊專題刊,
刊刊詩篇耀中華。
2020.6.12
2.
畢遠志1首
◆賀楹聯十五年
楹聯十五載,坎坷道路艱,
林飛領頭人,輝煌作奉獻。
2020.6.16
3.
陳忠寬
◆扶風文藝的奠基者
——為紀念扶風縣詩詞楹聯學會成立十五周年而作
二零零五年9.26日
一個值得紀念的日子
在喬山腳下
班馬故裡
千年西周文化聖地
扶風縣詩詞楹聯學會
在萬眾期盼中誕生
一經問世
震撼古城
如一聲春雷
響徹扶風大地
為千百文藝工作者
搭好了希望的平臺
送來了精神食糧
會長畢林飛
扶風文藝主編
與一批文化精英『
首次映入讀者眼帘
十五個春秋
十二部扶風文藝期刊
八期文藝特刊
六部文學專輯
四百零六萬浩瀚的詩海
歷經陽光雨露
在扶風大地橫空出世
獨領風騷
字字流淌著編著的心血
句句抒發著對文藝執著
章章譜寫著不朽的業績
期期印跡著初心與希望
冬去春來
你在詩海中奔波
花開花落
你在付出和成功中收穫
你以滿腔的熱情
用熾熱的雙手
澆灌著這株文藝幼苗
多少個不眠之夜
你伏案到黎明
多少個風餐雨露
你奔波在編印途中
多少次作者回訪
你傾心培養文藝新人
由當初數十人
發展到數百人
使蓬勃而出的幼苗
歷經風餐雨露
在西周古地茁壯成長
如今作者遍布各地
成果輻射十餘省市
來電來稿每日不斷
超負荷的工作
使三臺電腦
在浩翰的詩文中損壞
一輛輛摩託車
在奔波中丟失
文藝使你執著
困難沒有被你嚇倒
六十六項文藝大獎
兩千餘副文藝作品
市縣先進個人
最美政協委員
榮譽接鍾而來
滿鬢的白髮
憔悴的面容
深陷的眼帘
記載著你拼搏的艱辛
印跡著你對文藝的執著
對編著的赤心熱忱
對作者的萬般期待
走過十五個春夏秋冬
熬過多少個不眠之夜
十二期扶風文藝
沿緒千年班馬文化
沐浴新時代藝術薰陶
如一株參天大樹
在編著的細心澆灌
三屆班子的精心培育
文藝作者的千般呵護中
深扎西周文化故土
吸吮著黃土地的營養
歷經雨露陽光
已根深葉茂
碩果纍纍
在佛都聖地
扶風文化古城
獨放異彩
如一隻展翅高飛的雄鷹
在詩的林海中騰飛
在詞的天宇中翱翔
迎著初升的旭日
譜寫扶風文藝璀璨壯麗的新篇章
2020.7.29日於杏林鎮太白街區
4.
馬耀武1首
◆祝賀《扶風文藝》創刋十五周年
《文藝》創刊 十五年,
悽風苦雨鹹與甘。
扶風群賢集楹聯,
珠璣錦繡謀詩篇。
群雁高飛靠領頭,
林飛重任擔在肩。
忍勞忍怨埋頭幹,
大成集結十二卷。
專輯特刊編外撰,
勞苦功高非等閒。
碩果纍纍目共睹,
案牘勞碌心裡甜。
望君更上一層樓,
群雄逐鹿在中原。
2020.6.16
5.
●李書勤
▲敬和竇孝秦老師賀扶風詩聯學會成立十五周年原韻
扶風自古不平凡,
京畿輔佐聚群賢。
法門佛骨世聖地,
八百秦川處關天。
繼承發揚弘國粹,
若蘭璇璣譽滿壇。
人傑地靈今向上,
精研細雕年復年。
6.
●李根乾1首
▲贊詩楹學會成立十五周年
詩楹創辦十五載,
賢達輩輩棟梁才。
名揚西北省內外,
會長林飛把頭帶。
建民書詩都能來,
培蘭初稿常熬夜。
一十二期詩刋出,
七秩放歌把國愛。
全會人人獻真情,
件件稿件有水平。
支部自覺挑重擔,
宗科忠寬是模範。
年年都有新打算,
落實到位成績顯。
慶祝建會十五年,
乘風破浪永向前。
7.
●周浩1首
◆扶風文壇一奇葩
——慶祝扶風詩詞楹聯學會成立十五周年
關中平原扶風縣,
歷史悠久有文化;
扶風豪士天下奇,
斑馬耿竇保社稷;
文化底蘊很厚重,
人傑地靈風水好;
中華歷史五千年,
扶風佔了近一半;
扶風方言普通話,
周風周禮周文化;
扶風文人遍天下,
載入史冊萬年花;
《詩經》出自古周原,
蘇惠織錦寫詩篇;
一篇回文璇璣圖,
萬首情詩驚世顏;
青銅器文化中外傳,
文化之根在周原;
當年馬融在故裡,
絳帳傳薪育英賢;
《忠經》傳承幾千年,
仁義禮智孝悌廉;
自從佛教傳中國,
佛骨舍利放光輝;
法門寺學驚地天,
佛教文化萬民仰;
婚喪嫁娶禮儀全,
民俗文化頌歌揚;
祭祀文化有風範,
扶風文物活檔案;
要知扶風有多大,
扶風歷史是文化
扶助京師助風化,
文脈厚重震中華;
盛世之年百花燦,
文藝復興豔陽天;
詩詞曲賦頌盛世,
鶯歌燕舞樂歡顏;
引領時代新文化,
弘揚正氣吐喉言;
《扶風文藝》譜新篇,
謳歌新風沐新顏;
公元二00五年,
扶風創辦詩楹聯;
當年文友聚一團,
成立詩聯辦社團;
一代文豪開紀元,
《扶風文藝》成名篇;
日月如梭光似電,
不知不覺十五年;
發展會員二百三,
期刊出了二十期;
宣傳扶風新變化,
謳歌人民真善美;
詩詞曲賦順口溜,
散文雜文小小說;
美術書法和童謠,
戲曲小品回憶錄;
千篇詩文上期刊,
為我扶風爭體面;
一年一年又一年,
《扶風文藝》百花顏;
二十期刊展眼前,
圖文並茂很新鮮;
民辦刊物有特點,
吸引作家千千萬;
扶風作家慧眼看,
無償賜稿心自願;
可敬名流寫序言,
情深意長訴心願;
縣級刊物屬扶風,
《扶風文藝》奪桂冠;
樹有根來水有源,
應該把先賢來紀念;
當年成立詩楹聯,
多虧名流作引點;
韓為民,翟公印,
畢林飛,馮仲明;
李一平,呂松柏,
海良周浩任九州;
李鵬忠良劉力生,
智昌科利劉公印;
潤林天福李列榮,
行強小榮李海洋;
權靜宇,巨德印,
伯民志強周向東……
當時創辦很艱難,
白手起家辦期刊;
我和仲明去化緣,
龍源賓館舉起杆;
多虧政府來支援,
每年支付兩萬元;
從此刊物定期辦,
慧芳戰錄自助錢;
每期刊物一出版,
洛陽紙貴竟相傳;
我曾對友廣宣傳,
《扶風文藝》很耐看;
原汁原味很淳樸,
地域特色很明顯;
鄉愁鄉風鄉黨情,
化作春風沐心田。
三屆會長畢林飛,
精通詩賦有作為;
一心一意為社團,
精神可嘉人人贊;
期期刊物他主編,
工作不怕苦和累;
一年三百六十天,
日夜廝守工作間;
自己熱心寫詩篇,
組稿編輯一身擔;
白天著書寫文卷,
夜晚伴書不知眠;
難能可貴幾十年,
執著勤奮書作伴;
竇建民,薛立興,
後起之秀楊潤傑,
張培蘭,張建國,
盧文娟,扶小風,
張金虎,馬耀武,
何玉琴,樊培雲,
馬愛新,劉玉梅,
王忠蒙,李根乾,
畢宗科,畢遠志,
楊宏祥,趙新海……
孝鵬宗仁大作家,
常回家鄉抒情發;
京城客人到他家,
《扶風文藝》海口誇;
佩贊家鄉文人多,
期期刊物似花朵;
多篇美文得大獎,
喜得大儒開懷笑;
縣級民辦有水平,
堪稱一流似珍品;
扶風文化宏圖展,
詩聯衝在最前沿;
文風清新有亮點,
黨的領導是關鍵;
嚴把文章質量關,
寧缺勿濫筆生顏;
《扶風文藝》寫家鄉,
期期文章正能量;
緊跟時代接地氣,
歌頌人民歌頌黨;
詩聯成立十五年,
扶風大地換新顏;
詩聯成立十五年,
弘揚新風正氣傳;
詩聯成立十五年,
鄉愁鄉音譜新篇;
詩聯成立十五年,
精神食糧勝銀錢;
詩聯成立十五年,
扶風文化廣宣傳;
詩聯成立十五年,
扶風人民永懷念;
寫於扶風祥雲馨怡樓
公元二零二零年七月一日。
8.
呂中書1首
◆贊詩聯十五年
詩詞楹聯一枝花,
文才武略人人誇。
慶祝文藝十五年,
耕耘詩壇獻春華。
弘揚正氣樹新風,
傳承書畫立新功。
詩詞楹聯百花豔,
寫作繪畫新觀念。
楹聯會長關中王,
辛勤勞作是榜樣。
詩壇學會金光閃,
賢士美女舞精篇。
金花藝朮何玉琴,
唱歌跳舞說快板。
木蘭舞蹈曹乃俠,
說唱舞蹈贊中華。
人傑地靈百花開,
我的書畫展出來。
希望大家來觀看,
多提意見多指導。
和諧社會獻詩聯,
復興中華火星傳。
胸懷大志搏狂潮,
寫詩畫畫步昂揚。
2020.7.16.
9.
●郝巧絨1首
▲贊詩聯十五周年(新韻)
百花齊放九州香,
翠柳拂風滿徑芳。
忠烈賢良居聖地,
英雄顯貴在家鄉。
畢公掌舵雲天闊,
墨友聯合大愛揚。
繼往開來十五載,
周原藝苑續華章。
10.
●王曉薇1首
▲七律-紀念扶風縣詩詞楹聯學會成立十五周年
巾幗鬚眉聚一堂,
詩詞歌賦吟華章。
鬢簪無意擎雲翠,
粉黛有心仰月光。
淡淡斜暉化雅韻,
纖纖柔骨凌寒霜。
桑榆非晚豪情在,
一十五年醉墨香。
往來遠近親奔跑,
輕重劣優細分明。
有忘女兒學業事,
無還親友贊襄情。
一十五載身太累,
獲取高歌萬古聽。
2020.6.12(周五.陰轉晴.扶風)
11.
●楊振寧1首
◆唱給學會十五周年的歌
雅言吐心十五春,
千古周原彰遺風,
萬花叢中一支秀,
喬山播雨顯彩虹。
康莊路上贊脫貧,
世紀徵程歌圓夢,
一葉知秋展歌喉,
樂章旋律澱底蘊。
2020.6.12
12.
●劉玉梅3首
(一)
◆慶祝詩聯十五年
畢竇兩會長,楹聯獻力量。
風雨十五年,坎坷又艱難。
文藝十二期,印發千餘冊。
奮起千均棒,名揚傳四方。
發揮正能量,詩聯有希望。
會員鼓幹勁,創作展書畫。
跳舞說快板,個個勁鼓圓。
楹聯如此豔,頌歌會員贊。
2020.6.12.
(二)
◆賀詩聯十五年
扶風楹聯振雄風,
披荊斬棘十五春。
林飛會長挑重擔,
日夜操勞埋頭幹。
扶風文藝十二集,
八期特刊六部專。
三屆班子細澆灌,
辛勤勞作無怨言。
高唱榮獲萬古存,
林飛市縣獲先進。
政協委員最光榮,
詩詞楹聯上高樓。
誓把學會當成家,
艱辛勞作展才華。
望君身體更強健,
詩詞楹聯耀周塬。
2020.6.16.
(三)
◆贊楹聯會長畢林飛
年過六旬不離崗,
再做奉獻鬥志昂。
會風清爽吐忠言,
十五周年笑開顏。
搏擊奮鬥十五載,
扶風文藝十二集。
八期特刊六部專,
日夜操勞畢林飛。
勤奮耕耘詩楹聯,
個個詩友勁鼓圓。
中華文明正氣揚,
楹聯精神放光芒。
2020.7.9
13.
●王哲甫1首
▲七律.扶風縣詩聯學會成立十五周年志賀
風霜雨雪十五年,
聚俊集賢壯文壇。
競賦華章歌盛世,
紛吟雅韻頌堯天。
傳承古典織綺夢,
引領新風譜麗箋。
大呂洪音碧宇蕩,
雲程似錦燦坤乾。
2020.6.15.西安
14.
● 梁萬福1首
▲贊扶風詩聯
大美扶風開周禮,
文達武略扶帝邦,
詩聯經緯十五載,
錦繡中華萬年長。
2020.6.11
15.
●楊宏祥2首
(一)
◆燦爛輝煌十五年
——賀扶風縣詩詞楹聯學會成立十五周年
當八月的桂花依然幽香
當九月的菊黃遍地開放
我們在瓜果飄香的金秋
為再一次的豐收歌唱
十五年前 一粒種子入土萌芽
在八百裡秦川的神古周原
在神農耒耜下澆水播種
在班馬耿竇的故裡沐雨經風
周風融融,禮樂聲聲
湋水悠悠,佛骨鐘鳴
翹望太白渭水如鏡
北依喬山千古人文
青銅鼎解密歷史
美陽河訴說古今
詩經周原堇荼如飴
扶風天空璀燦星辰
十五年前時值金秋
有一群人樹旗振臂
扶風大地遍地金銀
扶風的泥土歷史厚重
每一天都有奇蹟發生
每一年都有喜人的收成
每一顆心靈都感慨萬分
每一次衝動都源於愛的饋贈
拿起手中的筆記錄這段足跡
敲打鍵盤瑣進時代的神奇
用歌舞傳遞火燙的心靈
詩歌是情感最濃的美酒
楹聯是最醒目的經典神聖
扶風詩詞楹聯學會應運而生
周原故土開始了嶄新的人文傳承
2003年8月2日點燃火種
2004年7月15日上級批准
2005年9月26日宣告成立
從此,老中青奔走呼號
黨內外積極倡導
畢林飛扛起大旗
扶風一支文化勁旅名震關中
揉谷溯源,下河探秘
莊白卲城尋訪遺存
扶眉戰役革命的槍聲
扶風八景壯美迷人
崛起的新區名震三秦
我們是來自扶風44萬之中的普通人
我們在720平方公裡的扶風大地收穫耕耘
每一寸泥土都是華夏之根
每一天的日月星辰都演繹歷史精彩與繁榮
人們快樂的生活
人們勇敢地前行
五千年的中華歷史再此見證
叱詫風雲的英雄人物依然活在我們心中
我們是從扶風大地走出的這麼一群人
忙於工作卻愛寫詩論文
奔波生活卻又善舞高歌
願做一滴水去滋潤生活
儘管自己微弱
卻從不放棄拼搏與執著
我們是來自四面八方的志同道合
為了心靈的寧靜和詩的縹緲
百靈鳥用甜美的聲音歌唱
我們用語言和文字鑄造輝煌
曾記得,桃花三月踏青原野
我們從內心迸發家鄉的摯愛
曾記得,五月金黃汗灑田壟
我們緬懷神農的偉大與功勳
曾記得,九月菊黃登高望遠
我們家國情懷高於雲端四海
曾記得,白雪皚皚溫暖身心
我們是周原文化的一支輕騎
貧窮並不可怕
精神是立命之本
我們苦苦尋覓人性之純
我們處處探索愛之真誠
暢遊於中華文明之海
竭力汲取詩詞瑰寶精華
為大愛英雄者立傳
為普通勞動者而歌
為偉大的時代喝彩
讓每一天的喜悅浪花歡騰
讓每一次暴雨後的彩虹更加迷人
當每一次採風的會旗在風中飄動
幾十張笑臉像花兒一樣深情
祖國的山水秀美
創造美的人兒健康順心
湋河在《詩經》裡靜靜流淌
李白把酒為扶風壯士而歌
飛鳳山記得蘇東坡的容顏
師曠的琴弦彈瘦了美陽河
渭河岸邊漁歌唱晚
青牛馱著老子出了太白山
與其說是十五年
不如說是一萬五
周原跳動著中國心
《詩經》傳唱著中華魂
在甲骨文的貝殼裡
在青銅器的銅鏽中
在秦磚漢瓦的殘存裡
在法門寺地宮的金銀器皿中
十五年前的楹聯小樹己偉岸參天
二百多位會員遍布大江南北
不同的口音,共同的追求
激揚文字,慷慨正氣
12期的《扶風文藝》出版
406.5萬字的主編
上品寺的燈光記得
午夜晨昏的星月見證
七星河的四季守候
滿頭的黑髮被時光霜染
畢老師,用牛的堅韌,蜂的勤奮
耕耘扶風文化沃土
採擷生命之花甘醇
經歷了十五年的春夏秋冬
扶風詩詞楹聯這棵大樹
開枝散葉,香滿乾坤
她是時代的號角
吹響無數個黎明
她是興奮的鑼鼓
敲打富裕文明之門
她更是新世紀的窗口
迎接全天下的深情問侯
扶風曾是中華農耕的起源
扶風曾是周禮文明的起點
扶風曾是佛文化的經典體驗
扶風曾是禮義天下的模範
今天我們責無旁貸,挑起歷史的重擔
用我們的詩詞歌賦書畫舞姿
謳歌偉大時代
展望美好未來
當八月的桂花依然幽香
當九月的菊黃遍地開放
我們在這瓜果飄香的季節
在一起幸福的歡樂歌唱
我們共同走過十五年的風雨
我們的足跡和汗水灑滿扶風大地
年長的老師如父如母
同齡的師友如姐妹弟兄
平時我們在各自的崗位盡職盡責
周末我們在大千世界尋覓探索
順著歷史的脈絡
追逐古老的執著
嚮往明天的朝陽
珍惜今天的花朵
2002.7.26
(二)
◆西府周原一朵花
西府周原一朵花,
歷經十五春秋夏。
秦聲秦韻好思想,
風流人物為大家。
拼搏進取各行業,
志同道合求天下。
詩詞楹聯脫口有,
歌舞書畫頂呱呱。
董甲山莊群賢聚,
集思廣議共籌劃。
待到九月二十六,
摩拳擦掌顯神通。
《扶風文藝》結碩果,
神州大地留美名。
古有「周風」青銅器,
今看文藝排頭兵。
書寫人間真情愛,
褒揚正氣滿乾坤。
太白喬山巍然在,
七星渭水永向東。
2020.7.9
往期回顧
◆紀念扶風縣詩詞楹聯學會成立十五周年(一)
長按二維碼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