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宮遭圍,總統躲到地下!其實那裡並非是美國真正的「末日掩體」

2020-12-22 新椰國際

近期,由於一名黑人男子遭白人警察暴力執法身亡,美國民間發動了一場規模浩大的全國性抗議示威活動,示威者們一度包圍了總統所在的白宮,引發一片混亂。據悉,當抗議示威者們聚集在華盛頓市中心時,美總統被帶入白宮的「地下城堡」躲避,停留了約一小時的時間。與普通的地下室不同,白宮的地下掩體與美國其他的戰時掩體一樣,都有著抗核打擊的能力,我們不妨來了解一下這些「末日掩體」的奧秘。

2019年時,美國媒體曾揭秘了白宮地下掩體的部分信息,稱該掩體於2010年前後完工,前後耗資約4億美金,地下至少有五層結構,並與美國其他三處地下掩體相連,人員可以乘車從地下轉移至其他地區。

一般來說,在建造核戰爭背景下的「末日掩體」時,需要注意以下幾個事項:

第一,選址問題。相比起其他地方,白宮的地下掩體其實更像是一個「中轉站」,一旦核戰爭或其他災難爆發,總統及其政府團隊並不會在白宮的地下呆多久,而是會迅速轉移,畢竟華盛頓是一個「過分招搖」的地方。

在打造「末日掩體」時,首先要考慮的就是選址,絕不能建在大城市、交通大動脈、大型軍港、發電廠和工業生產基地附近,因為這些地方基本都是敵方首要打擊目標,把掩體建在這附近純屬找死……

通常,供總統等高級政要隱蔽的「末日掩體」會建在山區或旅遊區的高地,這樣能夠預防水災或暴雨造成的進水和積水。但過分陡峭的山地也不行,因為這種地帶通常有較高的地震概率,且山體滑坡和泥石流等也將是個大麻煩。最好的地勢是有一定起伏的丘陵或矮山,既能有足夠的內部掘進空間,又不會受太多自然災害影響。

第二,結構與材料。美國於上世紀90年代後期解密了夏延山基地。該基地於1958年建成,曾是全球防備最森嚴且最精良的地下洞穴軍事掩體,負責北美領空防衛。值得注意的是,這座基地位於夏延山這座花崗巖山體下方約600米處,有著極佳的抗毀性,據悉可承受一枚1000萬噸當量核彈的直接命中,光是鋼製的大門就有40噸重,相當於一輛俄制T-72主戰坦克。

在建造夏延山基地時,美軍工程部隊大量使用堅固的鋼筋混凝土材料,其中多個重要設施還用鋼筋混凝土板製成了類似「間隔裝甲」的結構。不難看出,在上世紀50年代時,美國人就提前考慮到了未來專用鑽地彈頭的誕生可能,並採取了應對手段。

同時,該地下基地內所有的通道都採取「雙保險制」,即一條是常用的常規通道,另一條是能抵達同一目的地的備用通道,為的就是防止其中一條通道因某些原因塌方或被堵塞後,出現人員無法轉移的現象。另外,備用通道在平時也被用作通氣道,維持地下空氣流通。

甚至就連人員在地下宿舍內使用的上下床與複合櫃,都選用粗鋼管焊接而成,這些鋼管能在地下出現垮塌時支撐頂部結構,為人員提供一定的活動與救生空間。看過地震救援場景的人都知道,往往10公分的縫隙,就能成為一個人活下去和被救出來的機會。

第三,空氣和水。在第一點中,我們提到不應將「末日掩體」建在城市或其他較為發達的地區與設施附近,因為這些地方容易成為敵方的首批打擊目標,這只是原因之一。另一個重要原因在於,這些地區與設施通常有密集的建築物,一旦建築物遭打擊而崩塌,巨量的粉塵和煙霧可能進入掩體通風系統。

這些粉塵和煙霧重則堵塞通風系統,破壞地下空氣流通,輕則對人體肺器官造成嚴重損害,千萬不能小看它們對身體健康的危害。所以說,美國公開的數座「末日掩體」基本幾百米內都沒有什麼高大的建築物。

最後再來說說水。水的作用有兩種,即日常的飲用、洗滌,以及為掩體提供電力。以夏延山基地為例,其最深處位於地下600米,掩體內除了有多座豎井用於儲水,還與單獨的地下水井相連,即便與外界斷絕了聯繫,依賴地下水也能繼續支持下去。但一個不可避免的問題在於,抽水時要用到水泵,水泵需要連通電力才能工作。

據悉,夏延山基地內部有多座獨立的發電機,平時以柴油為燃料進行發電。但一旦核戰爭爆發,掩體與外界失去聯繫,通常意味著獲取燃料的來源也就斷了,靠掩體內儲存的化石燃料根本不可能長期堅持。因此,該基地的發電機也可切換至水輪發電,依靠地下水的流動來產生電力,維持掩體內照明與其它系統的運轉。

綜上看來,真正的「末日掩體」建造起來極為複雜,成本也頗為高昂。至於白宮的地下掩體,其只是個簡易通道而已,一旦真的出事,美總統或從該掩體迅速轉移至其他更安全的地方。

相關焦點

  • 揭秘:川普藏身的白宮地下掩體長這樣
    我正在白宮地下未完工的地道裡,地道通往總統緊急行動中心我們走過老舊的瓷磚地,天花板上布滿了管道和各種機械設備。行動中心裡有電視、電話和通訊設備,在緊急狀態時成為了指揮中心。」美國前第一夫人蘿拉·布希在回憶錄裡記錄了2001年的「9·11」恐襲後,被特勤人員帶進白宮地下掩體避難的場景。蘿拉趕到時,當時的國家安全顧問賴斯、副總統切尼已經在總統緊急行動中心會議室商討對策。
  • 揭秘:川普兩次藏身的白宮地下掩體,長這樣
    美國前第一夫人蘿拉·布希在回憶錄裡記錄了2001年的「9·11」恐襲後,被特勤人員帶進白宮地下掩體避難的場景。蘿拉趕到時,當時的國家安全顧問賴斯、副總統切尼已經在總統緊急行動中心會議室商討對策。而切尼幾乎是被特勤人員「抬起來運到」地下掩體的。5月29日晚,當遊行者在白宮外抗議弗洛伊德之死時,美國總統川普也被帶到白宮地下掩體藏身約一個小時。
  • 罕見曝光,川普緊急躲進的地下掩體,原來長這樣!
    席捲全美的抗議示威活動持續升級,「靚麗的風景線」已經蔓延到了美國的政治心臟——白宮。憤怒的人群聚集在白宮外的拉斐特廣場附近,高舉「為喬治·弗洛伊德討回公道」、「停止殺害黑人」、「川普=仇恨」等標語,場面非常緊張。
  • 美國疫情如此嚴重,為何很多人還是無所謂?原來已有「末日計劃」
    ▲美國白宮除了天上,美國在地下也有大量保密掩體設施。在2001年「9·11事件」發生後,時任美國總統小布希就前往北美防空司令部地下指揮中心。這個地下指揮中心位於美國西部一座海拔2233米的高山之下,核心設施在地表之下400米的地方,其上有厚達380米的花崗巖,可以抵禦多次核彈攻擊和核輻射。除了生化武器,大概很難有方式能夠傷害到藏身其中的人。
  • 普京自疫情開始就藏地下掩體中?克宮駁斥:總統一直在官邸
    來源:環球網原標題:普京自疫情開始就藏地下掩體中?克宮駁斥謠言:總統一直在官邸工作生活【環球網報導 記者 張曉雅】「普京一直生活在新奧加廖沃(總統官邸),疫情暴發前就已在那裡生活工作。」綜合「今日俄羅斯」(RT)及俄羅斯衛星社報導,克裡姆林宮當地時間13日做出上述表態,駁斥此前有關「普京躲進地下掩體」的傳聞。RT:克宮駁斥有關普京藏身於「索契地下掩體」躲避新冠疫情的陰謀論,稱普京目前在莫斯科州(新奧加廖沃總統官邸)工作俄羅斯總統新聞秘書德米特裡佩斯科夫13日對外表示:「普京一直生活在新奧加廖沃(總統官邸),疫情暴發前就已在那裡生活工作。」
  • 騷亂愈演愈烈,川普被第二次帶到地下掩體躲避,內部可抵禦核爆
    非裔男子喬治·弗洛伊德被白人警察 「膝蓋鎖喉」致死案件引發的騷亂仍在美國多地持續,而由於大量抗議者聚集到白宮外面,美國媒體爆料當地時間5月31日晚,總統川普是第二次被帶到地下掩體進行躲避。這座掩體被稱為總統緊急行動中心(PEOC),是二戰期間由當時的總統富蘭克林·德拉諾·羅斯福(Franklin Delano Roosevelt)下令建造,主要以防萬一德國對華盛頓特區發動襲擊。隨後哈裡·杜魯門(Harry Truman)在1948年對白宮進行翻新,並加固和擴大了地下掩體。
  • 普京自疫情開始就藏地下掩體中?克宮駁斥謠言:總統一直在官邸工作...
    【環球網報導 記者 張曉雅】「普京一直生活在新奧加廖沃(總統官邸),疫情暴發前就已在那裡生活工作。」綜合「今日俄羅斯」(RT)及俄羅斯衛星社報導,克裡姆林宮當地時間13日做出上述表態,駁斥此前有關「普京躲進地下掩體」的傳聞。
  • 實施宵禁、總統兩進掩體……美國經歷「悲劇性一周」
    【環球時報記者 張夢旭 青木 陳一 柳玉鵬】非洲裔美國人喬治·弗洛伊德遭警察暴力執法致死至今已過去一周,由此引發的抗議怒火延燒到全美至少140個城市,甚至燒到白宮附近。截至當地時間6月1日,全美已經有至少40個城市及華盛頓特區宣布實施宵禁。5月31日晚至6月1日凌晨,示威者不顧宵禁,聚集在白宮周圍抗議,並與軍警發生衝突。
  • 帶大家解析「白宮」的全面構造和其地下堡壘的安全程度
    白宮是歷任美國總統的官邸和辦公的地方,也是美國最高權力的象徵之一。但是白宮並不是大多數人認為的只有一棟白色的建築,還有其他地面建築以及一個巨大的地下空間。這個地下空間在戰時或者是危機時刻可以當作末日地堡使用, 那麼今天我們就來看看白宮地下隱藏的機密。
  • 白宮外示威者群情激昂,美總統被嚇到,躲進地下堡壘至少1小時
    根據《紐約時報》當地時間周日的報導稱,示威者群情激昂,在夜間的時候拆除了設置在白宮外面的金屬路障,為了保障美總統川普的安全,在特勤局特工的保護下,美總統被送到了白宮的地下堡壘中,根據一位不願意透露姓名的官員稱,美總統在裡面呆了至少1個小時的時間。
  • 超市被搶、總統躲進地下掩體、「蝙蝠俠」出沒,美國變「哥譚」!
    白宮被包圍據《華盛頓郵報》報導,示威者5月30日在白宮外圍與警察發生了衝突,並掀翻圍欄。5月31日,白宮附近的示威沒有緩解的跡象。一名美國執法部門的消息人士告訴CNN,周日(5月31日)下午的一份報告稱,示威者攜帶了幾箱石頭參加當晚白宮對面的抗議活動。
  • 示威者試圖衝進白宮,川普緊急轉移,躲到911事件用過的地堡
    白宮外,數百名抗議者在高聲叫罵川普,向白宮投擲石塊和瓶子,還有人試圖衝破圍欄,與白宮特勤處的警衛發生衝撞。白宮內氣氛緊張,因為擔心總統的安全,特工們緊急將川普轉移到在911恐怖襲擊事件時曾用過的地下掩體內。
  • 如果白宮被攻陷,總統要如何逃生?白宮地下末日堡壘很堅固!
    白宮是美國歷代總統所居住的地方,也是總統的官邸和辦公室,是美國總統權力的代表,並且也是世界上非常具有代表性的建築物,畢竟是出自於美國的手柄,又能夠差到哪裡去呢?其實單純的從美國華盛頓哥倫比亞特區的名稱上就可以很明顯的感受到,華盛頓是美國第一任總統,而哥倫比亞更是美國歷史上了不得的人物,而由這兩位名人所組成的一個特區,地位自然是非常高的了。位居美國華盛頓哥倫比亞特區賓夕法尼亞大街1600號的白宮,是美國的象徵。
  • 白宮被包圍,川普躲地下堡壘避難,防疫不力試圖轉移選戰焦點!
    美國非裔男子佛洛德之死引發全美至少30個城市暴動,白宮29日也遭數百名抗議民眾包圍。抗議民眾咒罵美國總統川普,甚至朝白宮丟擲磚頭和瓶罐。紐約時報報導,特勤局一度將川普移往過去用來躲避恐怖攻擊的白宮地下堡壘。
  • 媒體探秘川普藏身的白宮地下室,上次開啟還是911事件發生後
    美國明尼蘇達州黑人男子喬治·弗洛伊德遭白人警察暴力執法死亡的事件持續發酵,全美各地爆發了大規模的抗議示威活動。當地時間5月29日晚上白宮被示威者包圍的時候,川普總統和家人被緊急轉移到白宮的地下室避難。日前媒體也揭秘了這座神秘的白宮地下掩體。
  • CNN:川普選輸後好鬱悶,在白宮一直看電視!像躲在地下碉堡
    像躲在地下碉堡在拜登宣布勝選後,美國總統川普,除了打高爾夫球外,幾乎都沒有公開行程,甚至連下周感恩節也取消度假,CNN報導川普整天待在白宮內,據說他一直在看電視,還延誤了進辦公室的時間,CNN形容,川普現在的狀態,像躲在地下碉堡。CNN記者:「川普總統仍耗在白宮拒絕認敗。」
  • 末日掩體大受追捧,現實版《流浪地球》地下城能否躲避疫情危機?
    隨著 COVID-19 全球疫情的爆發,一些「多心者」對末日掩體的需求量也創下歷史新高。掩體給人一種安全和控制感,讓人感覺到他們可以自力更生。這些末日掩體的受歡迎程度,反映了一個整體的趨勢,如儲存食物等許多備災行為在過去看似偏執,但受當前大流行病的影響,即使這種行為是不可取的,也看起來十分正常和必要。
  • 川普兩度躲進白宮地下?
    這種事情發生在美國首都還是有點不可思議。不過鑑於昨天晚上我親眼看的白宮外的抗議,熊熊烈火都燒到白宮門口了,好像沒有什麼是不可能的。推特上發出華盛頓硝煙四起這張圖的帳號是Spectrum News(前身是時代華納)的記者Samatha-Jo Roth,她寫到:國家首都每一個方向都在起火,這簡直太不真實了。
  • 白宮陷落上演?美「御林軍」遭襲、60人受傷,大批美軍殺向華盛頓
    據人民日報海外網6月1日消息,隨著美國警方暴力執法致死黑人弗洛伊德的事件,繼續不斷發酵,美國國內的大規模抗議示威活動也在呈現愈演愈烈之勢。全美多地的抗議者與美國警方爆發衝突,已經有蔓延到了70多座城市,民眾紛紛走上街頭與美國警方展開對峙。
  • 美媒質問川普:美國經歷悲慘的一周時,政府在做什麼?
    CNN認為,人們應該停下來想想美國政府(對美國人死亡)的沉默與歷屆政府的傳統有多麼尖銳的背離。文章稱,從美國成立至今,美國人一直期待總統和政府能為他們提供保護及安慰,尤其是在危機時刻。文章舉例稱,華盛頓、林肯和羅斯福三位總統在關懷普通美國人生活中表現出的同情心被人們銘記;裡根、柯林頓、布希、歐巴馬在悲劇發生時擔任「首席哀悼者」。但為什麼現在的「首席哀悼者」缺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