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神話裡的蓮花童子哪吒,身披混天綾,腳踩風火輪。轉眼到了封神之戰3000年後,哪吒轉世成為機車青年李雲祥,他愛玩機車,身著紅色鐵甲,與捲土重來的龍族等仇家再決生死。國漫新作《新神榜:哪吒重生》,便講述了這個朋克範兒十足的故事。
日前,《新神榜:哪吒重生》官宣定檔2021年春節。這部作品由《白蛇:緣起》原班人馬歷時四年打造,在片方同時發布的「東方朋克」美術特輯裡,獨具「東方朋克視覺風格」的全新封神宇宙上線。駕駛硬核機車的李雲祥、穿戴金屬脊梁的三太子,等等主要人物設計上的「小心思」可謂酷炫,讓這場熱血冒險之旅極具看點。不少國漫迷因此期待滿滿,對這部續作重現輝煌寄予厚望。
朋克範兒融合國潮風
這個全新演繹的續作故事被放置在一個人神共存、多種多樣文化衝突並存的架空世界——東方朋克風十足的東海市。主人公李雲祥所處的平民區,以上世紀二三十年代的老上海為原型,增加工業朋克感。城市核心地帶則外來文化感更強,靈感源於同時代的美國曼哈頓,融合了ART DECO的設計理念,帶來炫目的賽博朋克感。這兩個區域與三不管區、無人區、工業區,共同組成了東海市,多種美術元素的融合,帶來獨一無二的國潮風格。
導演趙霽表示,東海市只是追光封神宇宙的冰山一角,在封神榜重排的概念設定下,更多《封神演義》中的神話人物將加入到「新神榜」的架空世界當中,引發全新的封神之戰。而「新神榜」的視覺風格也衝破了古典語境,呈現出國潮感十足的現代中國風,角色形象也顛覆以往,新增金屬機械元素。比如哪吒轉世之後的李雲祥,被賦予了青春熱血的鎧甲和機車元素,一身火紅鎧甲加上火尖槍,帶來濃濃的戰鬥屬性。而三太子身上人造的金屬脊梁頗為搶眼,不禁讓人聯想到前世他與哪吒的仇怨,以及這一世繼續糾纏的宿命。天馬行空的腦洞,令人期待大銀幕上即將觸發的交鋒。
國漫要出圈仍面臨挑戰
缺乏植根於中國本土動畫似乎是中國國產動畫領域的短板。儘管我們都知道,中國動畫電影有著輝煌的過去:從20世紀50年代初期到80年代中期,我國先後有30餘部動畫影片在各類國際電影節上摘得大獎,被國際評論認為達到世界一流水準,在藝術風格上形成了獨樹一幟的「中國學派」。而近兩年來,隨著《白蛇·緣起》《大魚海棠》《哪吒之魔童降世》等國漫口碑之作的相繼問世,越來越多證據表明國漫正在再度崛起。
伴隨《新神榜:哪吒重生》在明年大年初一定檔,還有一眾國漫新作即將亮相。比如根據馬伯庸小說改編的動畫作品《長安十二時辰之白夜行者》,預計2021年上線;根據知名電影《唐人街探案》改編的動畫也加入了B站的片單;人氣小說《銀河之心》《永生》《定海浮生錄》以及漫畫作品《長歌行》和《子不語》都已經進入動畫開發名單;好評如潮的《百妖譜》已開始規划動畫大電影;B站投資的動畫原創製作公司pinta也正在孵化院線長片《烈山氏》……
從架勢上來看,陣容龐大的國漫片單蓄勢待發,但在業內人士看來,國漫要真正出圈仍面臨挑戰。「不管是日本還是美國,動畫電影都佔據TOP20電影30%的市場份額,我們希望到2024年在中國電影票房TOP20上,動畫電影也可以佔據30%以上的份額。」B站副董事長兼COO李旎認為,近年來國漫發展雖快,但從作品敘事和特效質感上與發達國家仍存在不小的差距,她分析稱,成熟的動畫產業主要依賴衍生品和零售業務,其次才是遊戲改編、票房收入等,國漫出圈面臨的挑戰體現在衍生開發的短板。
B站版權總監張聖晏也表示,雖然近年來國創發展帶來了曾經為日本項目社代工的中國動畫人的回歸,但這部分二維動畫人才仍然欠缺,且產能有限。當然,更多的國漫從業者對未來依然充滿信心,《百妖譜》導演董易認為,目前整個國漫環境都在向好,一些優秀製作團隊在有了項目和資本支持之後,獲得了好的鍛鍊和發展,未來肯定會越來越好。
上遊新聞·重慶晨報記者 趙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