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將至,老話說清明節上墳要前三後四,左五右六,是什麼意思?

2020-12-23 小馬話三農

時間過得真快,大後天便是二十四節氣中的清明節氣。清明不僅是二十四節氣中很重要的一個節氣,同樣也是我國最傳統的節日之一。每年在清明節前後便會有很多人從務工城市回到老家中祭拜逝去的故人。清明節掃墓祭拜古人的說法有很多,比如今天要說到的「前三後四,左五右六」,那麼這個說法是什麼意思呢?

我們先來看前三後四,前三後四指的是清明節掃墓的時間,意思是清明節的前三天和後四天可以掃墓祭拜。之所以會有這個說法,是和寒食節有關係。寒食節是為了紀念晉國名臣介子推的節日,相傳在晉文公流亡期間,介子推就靠著割自己大腿的肉來為晉文公充飢。後來晉文公歸國成為諸侯時,介子推不願接受晉文公的封臣,攜帶自己的老母親隱居在綿山,雖然晉文公曾經親自到綿山恭請介子推,但介子推因不願露面,晉文公的手下為了逼介子推露面,便放火燒山,不曾想卻將介子推和其母親燒死在一棵柳樹下面。晉文公為了紀念這位忠臣,便下令介子推死難之日不生火做飯,要吃冷食,所以便成為寒食節。由於以前的清明節是在寒食節的後一天,所以便是在清明節的前三天上墳燒紙祭拜,如果在清明節前忘了上墳,可以在清明節後的四天燒紙祭拜。

然後我們再來看左五右六,左五右六也同樣指的是清明節時的祭拜時間,是說在清明節這天不能為墳培土,而是要在清明前的五六天培土。農村的墳大多都是後人用土堆起來,經過一年的風吹日曬,土堆的體積會越來越小,所以每年人們在上墳時都會用鐵鍬補上幾鐵鍬土來修葺墳墓,因為在清明節燒紙祭拜時,又是燒紙又是修墳,便會打擾逝者收冥幣,所以修墳的時間應比燒紙早一點進行。

其實清明節「前三後四,左五右六」的說法是人們表示對逝者的尊敬和思念,其實並沒有什麼實際道理,尤其是近幾年提倡文明祭拜,很多地區都已經禁止上墳燒紙的陋習,還有一些地方鼓勵人們在網絡上祭拜逝者,所以我們並不用按照「前三後四,左五右六」這種方式來祭拜先人。

相關焦點

  • 老話說,清明節上墳要「前三後四,左五右六」,是什麼意思?
    清明節發展到今天,其中融入了我們文章開頭提到的寒食節,寒食節起源於春秋時期介子推「割股啖君」的故事,在此期間人們不能生火,吃冷飯。據《後漢書》記載,寒食節最初的時間很長,最長的有105天,最短也要1個月。宋代蘇軾有詩「昨日一百五,老樨俱寒食」、「一百五日風雨急,斜飄細溼春郊衣」。後世增加了上墳祭掃、鞦韆、鬥雞等習俗。
  • 在農村,清明上墳有講究:「前三後四,左五右六」,到底什麼意思
    詩中描繪的人們上墳時的悲傷心情,已經成為一個文化符號。清明上墳必不可少,清明習俗講究也有很多。尤其是在很多農村地區,這一習俗文化更加濃厚。其中有一句俗語說的是:「前三後四,左五右六」,這與清明上墳到底有何關聯呢?在一般人看來,清明上墳選在清明節這一天是最好的。
  • 清明節上墳,有「前三後四,左五右六」的說法,具體是什麼意思?
    祭祀也有著很多的講究,農村人在每年的清明節、中元節、寒食節、除夕這4天都會去祭拜先人。如今已經是3月下旬,距離清明上墳的日子越來越近,為了方便大家祭拜先人,國家也放了3天假,讓大家有足夠的時間趕回家裡。要說清明上墳的時間,清明節這一天自然會最好,寓意吉利順心,這個節氣也是農民春耕到來的象徵。不過隨著農民工的外出工作,現如今留在家裡的人不是太多,大家需要請假回家上墳。
  • 清明上墳有何講究?俗語:「前三後四,左五右六」,古人經驗之談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說的是人們上墳時悲傷的心情。在過去上墳是有很多講究的,古人們也總結了相關的俗語,比如「前三後四」,意思是清明的前三天或者後四天是祭祀的好時候。直到現在,有很多地方還保留著這種傳統,清明這一天是不上墳的。
  • 「早清明,晚十一」,「前七後八」,清明節燒紙錢的禁忌和講究,千萬別弄錯了!
    有一句俗語說的是:「前三後四,左五右六」,所謂的「前三後四」,意思是說,清明上墳最好選在清明節的前三天,或者後四天。之所以選擇前三天,主要很多人認為前三天陰間路上不擁擠,去世的親人能夠很快收到冥幣,路上行走安全便捷。
  • 清明的含義是什麼意思 清明節為什麼既是節日又是節氣
    清明的含義是什麼意思  清明是表徵物候的節氣,含有天氣晴朗、草木繁茂的意思。清明這天,民間有踏青、寒食、掃墓等習俗。  常言道:"清明斷雪,穀雨斷霜。"時至清明,華南氣候溫暖,春意正濃。但在清明前後,仍然時有冷空氣入侵,甚至使日平均氣溫連續3天以上低於12℃, 造成中稻爛秧和早稻死苗,所以水稻播種、栽插要避開暖尾冷頭。在西北高原,牲畜經嚴冬和草料不足的影響,抵抗力弱,需要嚴防開春後的強降溫天氣對老弱幼畜的危害。  "清明時節雨紛紛",是唐代著名詩人杜牧對江南春雨的寫照。但是就一些地區而言,情況並非如此。
  • 清明上墳最佳時間和禁忌你都知道嗎?清明掃墓須知 別掃走了福氣
    上墳的最佳時間說到清明節掃墓的時間,有人說「早清明,晚十一」,也有說,「前七後八」,還有人說,清明節的前一天不上墳。有些地方在清明當天上墳,因為清明這天嫁出去的女子要回來給父母上墳。她兄弟就要招待她。「早清明,晚十一」的意思是,清明上墳在12點以前,上了墳才回來吃飯;十一上墳在吃了中午飯後。也有人說,清明上墳,一般都在清明之前,或者在清明當天燒紙。傳說那時燒紙一百頂二百。清明當天上墳應該早一點,通常應該在早上十點點鐘之前。
  • 清明節上墳,6種食物不能當祭品!
    在節日來臨的時候,各家各戶都會擺放許多供品來祭祀先人,那麼清明節上墳哪些食物不能當祭品?哪些食物不能當祭品1、忌用牛肉、狗肉祀神。2、忌用鰻魚、鱔魚祀神。3、忌用食用過的食物祀神。4、忌用苦瓜、冬瓜祀神。5、忌用蕃石榴(即芭樂)及蕃茄類等水果祀神。
  • 清明節忌諱買新鞋 清明節上墳掃墓禁忌大全
    清明節上墳有什麼講究?清明節掃墓有什麼忌諱和禁忌你知道嗎?清明節這天想必很多人都會去祭拜祖先,雖然掃墓上墳都是後代人紀念去世家人的一種傳統方式,但是清明節的講究卻很多。上墳或者掃墓對於中國人來說,還是有點神秘的事情。為了讓傳統的習俗避免一些尷尬在此抄摘來作為分享。
  • 網易花田清明節」給前任上墳」引熱議
    ,網易花田一則名為「清明節前給前任上上墳」的線上遊戲引來大批網友吐槽。清明節給前任上上墳    網易花田創意引熱議一直以來都以國內唯一一家免費交友網站形象示人的網易花田,向來在用戶體驗上最古靈精怪,上午十時許,微博上開始有一小批人瘋狂點讚一款名為「清明節給前任上上墳」的遊戲
  • 清明祭祖的儀軌與禁忌,一定要知道
    (三支香一定要一根一根插,插時用左手,從右向左插,在世人是以左為上,去世人以右為上,我們用左手表示尊敬長輩,從右往左插是順應他得利。)  二、蠟燭  蠟燭代表燈,照亮子孫的光明大道,不至於讓子孫後代走偏道。香、蠟燭是清明祭祀必備的、重要的物品。  三、黃裱紙  黃裱紙,宜少不宜多。
  • 農村清明祭祖,新墳、舊墳有何區別?這些「禁忌」也需注意
    按照習俗,除了清明節,其它時間,一般是不能對墳丘動土的。所以,在清明節期間,儘量做好檢查,及時修復。如果是3年以上的老墳,時間久了,可能會涉及另外一些問題。比如,要查看墳丘是否出現鼠洞。孕婦最好避免清明的掃墓活動;掃墓的時候,最好心懷敬意,專心謹慎,千萬不要在墓地合影,甚至隨意的照相;不能穿的大紅大紫去上墳等等。山西、河北的大多數地方,在清明節祭祀的時候,還保留著「掛紙」(也稱為「壓紙」)的習俗。因為要禁菸火,不燃香,也不燒紙錢,只是將白色的紙錢剪成特定形狀,用石頭之類壓在墳丘頂部。
  • 清明節將至,這些禁忌一定要知道!
    4月4號就是清明節了清明是我們重要的傳統節日具有緬懷先人,禮敬祖宗的重要意義要知道有些規矩未加注意,就可能帶來不必要的麻煩,使得原本祈福求運的活動,成為揮之不去的煩惱。所以下面就為大家列出幾條「上墳過紙」的禁忌正所謂「舉頭三尺有神明」,大家「上墳過紙」的目都是祭祀祖宗,不是遊玩。除了要心懷敬意、專心謹慎,還有千萬不要在墓地合影
  • 清明節前話清明
    他每天上朝時都要穿上木鞋在宮廳行走,呱嗒呱嗒地聲音提醒自己看著足下,就好像看到了介子推,後來人們將最忠誠的最尊敬的朋友稱作「足下」。晉文公焚綿山之日,正值清明前一天。晉文公十分感傷,令全國上下不得舉火炊煙,並把清明前一天稱為「寒食節」。後人為懷念敬仰介子推,每逢「寒食節」都不舉火,冷食一月,以後逐漸減至三日。「寒食節」從此便流傳下來。
  • 清明節
    吃馬蘭頭等時鮮蔬菜,是取其「青」字,以合「清明」之「青」。假期變遷清明節是在仲春與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後的108天。掃墓活動通常是在清明節的前10天或後10天(早清明,晚寒食)。有些地方人士的掃墓活動長達一個月。官吏回鄉掃墓,時有耽誤職守的事,唐玄宗頒布政令解決假期的問題。開始規定寒食節放假四天:「(開元)二十四年(736)二月二十一敕:『寒食、清明四日為假。』」
  • 農村習俗:老人去世前三年祭祀口訣,不滿三年清明不上墳不立碑
    就是說,第一年上墳最好是選擇清明前10天,不能過了「春社」(一般是農曆二月初二),而且頭次上墳,還需要看好時間,選個吉日去。第二年的話,則是在清明以前,可以比第一年晚一點,過了春社也沒關係,只要不過清明就好。第三年則是選擇正好清明那天去祭祀比較好!第四年就可以和舊墳一樣選擇清明後再祭祀都可以,會比較自由。
  • 清明將至,這些禁忌你知道嗎?不可不信!
    舉頭三尺有神明,大家掃墓的時候,最好心懷敬意,專心謹慎,千萬不要在墓地合影,甚至隨意的照相,否則引來了不好氣場,就有陰陽失衡的可能,會損害個人的運勢。清明節是不能穿的大紅大紫去上墳的,相信大家也不會穿這樣的衣服去參加此類活動的。不過總有人會疏忽大意,在佩戴或是內衣上不經意使用了紅色。當然本命年是例外,內衣可穿紅色。記得戴口罩!
  • 清明節應該說什麼祝福語 清明節安康是什麼意思?清明節安康祝福語
    清明節安康還是快樂  其實關於清明節不能說快樂是近些年才有的說法啊,安康的說法也有人說不適合。其實誠心的祝福大家都能感受到,不用那麼拘泥於形式,清明節對上司、對長輩是不用特別問候,跟平常一樣就行。  清明節說安康:有關「清明節必須說安康」的言論如今也有民俗專家出來打臉闢謠:「安康」本指的是社稷安泰,人民康樂,並沒有平安健康的意思!
  • 2020年清明節假期秦皇島道路交通安全風險預警提示
    重點路段交通安全風險預警提示三、嚴重交通違法行為易引發交通事故風險預警提示四、惡劣天氣影響交通安全風險預警提示一、重點時段 (一)清明節假期群眾旅遊踏青活動增多,將集中在4月5日-7日期間,道路沿線交通安全風險提升。
  • 【清明節】廣西的「拜山」習俗和掃墓禁忌
    清明節掃墓在廣西又叫做「拜山」。年年清明都掃墓,廣西人「拜山」有哪些傳統習俗,有什麼禁忌和避諱,你知道嗎?廣西人的宗族觀念比較重,也比較傳統,廣西人把「拜山」看作一年中非常重要的節日,準備拜山用品如同準備春節年貨一樣慎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