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崇禧晚年暴亡:死於急病還是被人暗害?

2020-12-16 中國網文化

在國民黨高級將領中,白崇禧能徵善戰、機敏過人,被稱為蔣介石的謀士,有「小諸葛」之美譽。晚年白崇禧到達臺灣後,於1966年暴亡,是死於急病,還是被人暗害?

白崇禧晚年暴亡揭秘

國民黨一敗塗地 白崇禧猶豫不決

1949年國民黨軍隊潰敗後,蔣介石積極爭取白崇禧「歸隊」,並且表現了很高的姿態。但接到蔣介石的邀請信,白崇禧猶豫不決。

1949年4月,國民黨苦心經營的長江防線,被中國人民解放軍一舉突破。蔣介石的老巢——南京解放了。人民解放軍乘勝追擊,大踏步向前,直撲江南。國民黨一敗塗地,只剩下三支主力軍。一支是退守西南的胡宗南部隊,一支是陳誠留在東南沿海部分人馬,還有一支就是白崇禧的隊伍。白崇禧手裡掌握著15個軍25萬人馬,還有40多艘軍艦和幾十架飛機。

時間轉眼過去幾個月。這期間,白崇禧無心戀戰,向西南一路退去。先是逃到衡陽,又從衡陽進入廣西。1949年11月初,人民解放軍即開始進攻貴州及廣東南路,對廣西採取大迂迴、大包圍的態勢,意在穩定白崇禧,吸引其華中部隊在廣西境內進行決戰。此時的白崇禧卻忙著調解蔣李矛盾,在南寧、桂林、重慶之間飛來飛去,無暇顧及前線。11月底,廣西解放,白崇禧退到海南島。到海南島後,害怕蔣介石加害他,已作好逃往海外的準備。

雖然白崇禧這時已沒有多少人馬,但李宗仁尚在美國,蔣介石還需要白,所以老蔣積極爭取白崇禧「歸隊」,並且表現了很高的姿態。他派軍需署長陳良到海南為白崇禧的殘部補發軍費,又派陸軍副總司令羅奇帶去親筆信,請白崇禧到臺灣來「共商善後」。羅奇還告訴白崇禧,蔣準備復職後,請白出任「行政院長」一職。

接到蔣介石的邀請信,白崇禧猶豫不決,他知道老蔣要他去臺北的目的是什麼,本不想前往,但「行政院長」一職,對他來說太具誘惑力了。權衡再三,他決定先派李品仙與參謀長徐祖詒到臺灣見蔣,探探老蔣的虛實。

白崇禧初到臺灣

蔣介石宣布「復職」,消息很快傳到美國,李宗仁馬上做出反應,他在紐約召開新聞發布會,指責蔣「復職」是「違憲」。蔣介石奈何李宗仁不得,就遷怒於白崇禧。從此,白崇禧在臺灣的地位每況愈下。

李品仙到了臺灣後,很快就來了電報,一再說蔣介石請白崇禧去臺灣是很有誠意的,準備讓白崇禧「組閣」確有其事。白崇禧接到電報後,不再猶豫,於這年的12月30日,乘飛機趕到了臺北。

白崇禧初到臺灣,處境尚好。1950年1月16日,他還給李宗仁打了電報,轉告蔣介石對他進退提出的三點建議。

李宗仁既不辭「代總統」,也不來臺灣,弄得蔣介石很是尷尬。最後,蔣顧不上什麼法統不法統,於1950年3月1日發布公告,宣布「復職」。

消息很快傳到美國,李宗仁馬上做出反應,他在紐約召開新聞發布會,指責蔣「復職」是「違憲」。蔣介石奈何李宗仁不得,就遷怒於白崇禧。從此,白崇禧在臺灣的地位每況愈下。

1952年10月,國民黨召開「七大」,所有在臺國民黨六屆常委都被選為「評議委員」,唯獨落下了白崇禧。這顯然是老蔣故意給白崇禧難堪。一些國民黨元老覺得這樣做頗為不公,便推「德高望重」的于右任、居正向蔣介石陳情。

這天,于右任和居正拄著拐杖來到蔣介石的辦公室。他們說明來意後,蔣介石馬上說:「健生的事,我知道,我知道!」然後客客氣氣地把他們送走了。以後,再無下文。

蔣介石的報復

蔣介石不僅指使人彈劾白崇禧,而且還要他在罷免李宗仁問題上表態,故意為難白崇禧。甚至他的家也被「國安局」查抄,屋裡的所有物品被翻了個底朝天,連地板也被揭開檢查。

1954年,「國大」一屆二次會議在臺北召開。在這次大會上,有人彈劾白崇禧,羅列的罪狀有三條:第一是私吞中央銀行黃金7萬兩;第二是私吞漢口中央銀行庫存白銀370餘萬兩;第三是在徐州會戰中,不遵守調令,擁兵自重。

身為「國大代表」的白崇禧馬上進行反擊,他給每位會議代表發了一份答覆書,駁斥對他的彈劾。這份書面答覆後來在香港《工商時報》上刊載後,引起不小的反響,輿論明顯偏向白崇禧。此案後來也就不了了之。這次彈劾,其實就是在蔣介石的授意之下進行的。

蔣介石不僅指使人彈劾白崇禧,而且還要他在罷免李宗仁問題上表態,故意為難白崇禧。

白崇禧與李宗仁從統一兩廣到北伐抗戰,數十年如一日,甘苦與共,有著深厚的友情。老朋友遠在美國,蔣介石已把他整得夠慘的了,現在又要他落井下石,白崇禧實在不願意表這個態。但不表態又過不了關,最後只好在罷免李宗仁的聯署書上簽了名。

蔣介石為了報復白,凡是回擊李宗仁時,都要白為其出力,一有風吹草動,就要白出來說話。1964年2月12日,李宗仁在紐約《先鋒論壇報》上發表公開信,要求美國效法法國政府,承認新中國,實現中美邦交正常化。李宗仁的這一舉動,遭到了島內親蔣報紙的攻擊。白崇禧也奉命致電李宗仁,指責他「迭發謬論」,要他「幡然悔悟,以保晚節」。深知內情的海外人士明白,白崇禧身在臺北,已沒有說話的自由,他給李的電報,言不由衷,實非得已。

白崇禧剛到臺北時,住在圓山,後來「臺灣省政府」騰出一些房子給從大陸來臺的公務人員居住,他便從圓山搬到松江路,後來買下了這所住宅。

就在白被除名的當年,他的家也被「國安局」查抄,屋裡的所有物品被翻了個底朝天,連地板也被揭開檢查。白崇禧非常氣憤,他當即給負責情治部門的蔣經國打電話,問這是怎麼回事。蔣經國答他不知道此事,要白直接去問「總統」。白崇禧又將電話打到「總統府」,老蔣則稱:「我知道此事,不僅對你如此,人人都應該這樣來一次。」白崇禧氣得直翻眼,毫無辦法。

失去自由 受到監視

在臺灣,白崇禧的行動受到監視,逐漸被「架空」,除了「戰略顧問委員會」副主席這個空頭銜外,沒有任何職務。

白崇禧在臺灣,行動也失去了自由。他的寓所對面是派出所,派出所的警員有不少就是特工人員。白公館進進出出的客人,常常受到特務的跟蹤和監視。白崇禧喜歡下棋,以前軍務繁忙,但只要一有空,他總要拉部下殺上幾盤。來臺灣後,也經常請人來陪他下棋。可後來,因老受情治人員的盤問,再也無人敢來陪他下棋了。白崇禧同臺灣軍政界上層人士的聯繫無形之中被隔開。

白崇禧喜歡打獵,有一次他一時興起,邀上幾個朋友開車到位於臺中的阿里山去打獵。他們一行到了山腳下,然後乘小火車上山。

這天天氣晴朗,好久沒出門的白崇禧心情很好。阿里山古木參天,鳥蟲啁鳴,坐在小火車裡的白崇禧哼著歌兒,談著他過去在廣西打獵的一些往事。

鐵路是單行線,出發前已與山上打過招呼,可是火車開出車站沒多遠,忽然山上一列小火車疾駛而來。好在上山的火車剛剛出站,速度不是很快,白崇禧急忙跳下車,才倖免於難。

這次差一點發生的事故,是屬偶然,還是有人故意所為,不得而知。從此,白崇禧再也不敢外出了。

白崇禧信奉伊斯蘭教,是臺灣「回教協會」理事長。1955年,約旦國王海珊訪臺,當面邀請白崇禧以「回教協會理事長」的身份訪問中東。蔣介石不放心白崇禧,不準他出境,還授意改組「回協」,另選「回協」常務理事時子周為主席。這時,白崇禧除了「戰略顧問委員會」副主席這個空頭銜外,沒有任何職務了。

白崇禧雖然不是「回協」的理事長,但他仍給予「回教協會」很大支持,憑著他在國民黨中的老關係,常常為「回教協會」爭取一些經費,協會有什麼困難找到他,從不推諉,盡力幫助解決。為此教徒們非常感激,有什麼活動總是把他作為貴賓,特別邀請他參加。這使落難中的白崇禧感到些許慰藉。

晚年喪妻

白崇禧猝死

白崇禧平時身體頗好,沒有出現大的病症。1966年12月2日,有人發現白崇禧死在他臥室的地板上,屍體周身發紫。

最令白崇禧傷心的莫過於他晚年喪妻。

白夫人馬佩璋是當年桂林有名的美人。她出身詩禮之家,曾讀過師範,以品學才貌聞名四周。白崇禧伉儷患難37載,夫妻感情甚篤。馬佩璋為白崇禧生下10個兒女,對子女管教甚嚴,被白崇禧稱為賢妻良母。

1962年12月,馬氏因高血壓與心臟病不治,撒手西歸。馬氏的離去,使得白崇禧傷感萬分。白崇禧平時身體頗好,沒有出現大的病症。1966年12月2日,有人發現白崇禧死在他臥室的地板上,屍體周身發紫,睡衣和床單被撕得稀爛,床頭還有半杯沒有喝完的酒。

白崇禧是死於急病,還是被人暗害?至今仍是個謎。

-相關連結

白崇禧(1893-1966年),字健生,廣西臨桂縣人,回族,中華民國國民革命軍一級上將,軍事家,有「小諸葛」之稱。屬國民黨「桂系」,地位僅次於李宗仁。

李宗仁和白崇禧人稱「李白」。二人是國民黨內最具實力的地方軍事勢力——桂系的中心,多年來一直合作無間。最初二人一同加入孫中山在廣州的革命陣營,又聯合一起驅趕廣西的舊軍閥。北伐時,率廣西軍隊攻至山海關。北伐成功後,和蔣介石及其他地方勢力多次開戰;八年抗戰爆發後,二人動員廣西的軍隊抗擊日軍,合作指揮多場大戰,並屢有勝果。

戰後白崇禧擔任國防部長,李宗仁獲選中華民國副總統,桂系的實力得到局部肯定。解放戰爭中解放軍取得三大戰役勝利後,蔣介石被迫下野,李宗仁繼任代總統。國共和談失敗,李宗仁先赴美國治病,1965年(74歲)從美國返回祖國大陸。白崇禧則前往臺灣,於1966年離世。(摘自《國民黨去臺高官》,珠海出版社出版) 來源:民主與法制時報

相關焦點

  • 多年前魯迅深夜咳血病亡,獨子周海嬰:日本人暗害的嫌疑很大
    市民為魯迅送行魯迅的死很蹊蹺,他一直有慢性疾病,在10月17日時他還有寫過文章《因太炎先生而想起的二三兩事》,並於當天晚上訪問了朋友,但僅過了兩天他就突然宣布病亡,在當時也有眾多人懷疑魯迅先生的死因。他魯迅的一件遺物——他的胸部X片在1984年2月,魯迅的家人請了專家來研究魯迅的X片,而醫生得出結論是:魯迅先生並非死於肺結核,而是自發性氣胸,這更加證實了魯迅被須藤給害死的說法。
  • 白崇禧和蔣中正爭鬥了一生,晚年去臺灣後,日子過得咋樣
    1966年12月1日,73歲的白崇禧在臺北去世。死時全身發綠,口吐白沫,床單上有被撕破的痕跡。經法醫鑑定,白崇禧死於冠狀動脈梗塞。 第二天,臺灣《中央日報》發表通訊,向全臺灣民眾告知了白崇禧的死訊,以及死亡原因。但此篇通訊,卻引發了民眾對白崇禧死因的質疑,各種猜測撲面而來。
  • 「小諸葛」白崇禧生死迷離,為什麼都懷疑他非正常死亡
    白崇禧畢業於保定陸軍軍官學校第三期步兵科,黃紹竑當時也就讀保定陸軍軍官學校,而且也是第三期步兵科。保定陸軍軍官學校是中國當時軍事高級學府。北伐名將白崇禧死因說法較多,一直以來都有爭論。他的死因大概有四種說法:其一,生老病死,自然死亡。其二,死於心臟病,此為官方說法。
  • 白崇禧在淮海戰役為啥作壁上觀,坐視蔣介石精銳被全殲?
    白崇禧素有小諸葛之稱,早早就成為桂系軍隊的中堅領導人,北伐時期,蔣介石率領的北伐軍所向披靡,但對於桂軍,他總是無法戰勝,桂系軍隊人少,嚴重缺乏武器,但在白崇禧的指揮下居然可以和蔣介石分庭抗禮。
  • 白崇禧:和老蔣鬥了一輩子,晚年在臺灣的生活過得怎麼樣?
    所以對於白崇禧這個人,老蔣一直提防著,後來在抗日戰爭中,老蔣和白崇禧合作,一起打擊日本侵略者,在臺兒莊戰役中,雙方一起合作,打敗了日軍,取得了一次大勝利。 解放戰爭結束之後,李宗仁去了美國,白崇禧則去了臺灣。白崇禧雖然是國民黨的知名將領,但是去了臺灣之後,一直被有關部門監視。畢竟白崇禧在國民黨中的影響力很大,老蔣也很忌憚白崇禧,萬一他在背後搞什麼小動作,對於國民黨不利。在臺灣生活的幾十年內,白崇禧以及家人一直被監視,甚至和這些跟蹤的國民黨有關工作人員都成了熟人。
  • 白崇禧和蔣中正爭鬥了一生,晚年去臺灣後,日子過得怎麼樣?
    李宗仁勇猛,白崇禧有謀略,兩人在一起是絕配。1926年,白崇禧在北伐戰爭中立下功勞。1929年,隨著和蔣中正的矛盾激化,因為不敵蔣軍,他們兩人逃到了越南。後來,他們決定再集結勢力是一次。1930年,他們再次失敗。
  • 他曾3次逼蔣介石下臺,被日本人稱之為「戰神」,晚年結局如何?
    想當年蔣介石甚至都曾多次被人逼迫下了臺,相信愛看近代歷史劇的人都應該或多或少明白一點吧,特別是解放戰爭的後期,蔣介石更是被迫下野。 本文中我們要重點介紹的這個人那就是桂系的絕對實權人物,而且他還是日本人口中稱讚的「戰神」,這也可以說明此人在戰場上是非常厲害的將領,另外他還曾經3次逼迫蔣介石下野,和蔣介石的關係那絕對是鬧得非常僵的,他就是有著國民黨「小諸葛」之稱的白崇禧。
  • 他曾3次逼迫蔣介石下臺,日本人稱之為「戰神」,晚年結局如何?
    想當年蔣介石甚至都曾多次被人逼迫下了臺,相信愛看近代歷史劇的人都應該或多或少明白一點吧,特別是解放戰爭的後期,蔣介石更是被迫下野。本文中我們要重點介紹的這個人那就是桂系的絕對實權人物,而且他還是日本人口中稱讚的「戰神」,這也可以說明此人在戰場上是非常厲害的將領,另外他還曾經3次逼迫蔣介石下野,和蔣介石的關係那絕對是鬧得非常僵的,他就是有著國民黨「小諸葛」之稱的白崇禧。
  • 白崇禧英雄一世,卻死于美人裙下,其實都是被蔣介石逼的
    在廣州,白崇禧曾經有過去臺灣的想法,但是李宗仁勸他說:「健生,不要忘了張漢卿啊!」 這句話,讓白崇禧打消了這個念頭,那麼,白崇禧後來為什麼還是去了臺灣呢?
  • 連環暗害!伊朗又一要員被炸身亡
    然而,這是繼蘇萊曼尼將軍,核專家法赫裡扎德被暗害後,又一伊朗的關鍵人物被暗害,並距法赫裡扎德被害事件,僅僅過去了3天!指揮官沙赫丹遭遇襲擊的方式,與年初蘇萊曼尼將軍被襲如出一轍。而拜-登很可能提前獲知了,暗害伊朗高官的計劃。即便第一次暗害法赫裡扎德時沒有反應,第二次也應該有所提防。可拜-登團隊竟對近期世界最關注的熱點事件一言不發,這很蹊蹺。近期,拜-登遛狗時與之嬉戲,不慎摔倒後導致骨折。難道他養傷時就"兩耳不聞窗外事",不關注國際大事了?絕不可能!
  • 「小諸葛」白崇禧
    1926年3月,廣西軍隊改編為國民革命軍第七軍參加北伐,李宗仁任軍長,黃紹竑任黨代表。第二軍軍長譚延愷稱讚白崇禧為:「指揮能事回天地,學語小兒知姓名。」龍潭之役是北伐戰爭中最激烈、最具決定性的一場戰役,奠定了南京國民政府的基業。國民黨元老于右任曾稱之為:「東南一戰無餘敵,黨國千年重此辭。」 抗戰勝利後,白崇禧任國防部長期間內,命人在龍潭山上於當年和何應欽會師處建造一會師亭,並立石碑刻字記之。
  • 白崇禧自詡精明,卻在一事上犯糊塗,李宗仁評價:自負而無遠見
    只可惜一生精明的白崇禧,卻在關鍵時刻犯了糊塗,以至於晚年遭遇悲劇命運。白崇禧的桂系大軍全軍覆沒以後,其本人也避居海南,後來又乘坐飛機到香港,事實上到了這種情況下,白崇禧本人對自己未來前途命運已經不抱什麼希望了,相比於白崇禧,李宗仁就要聰明的多,早在11月20日李宗仁就乘坐飛機前往香港,後來又以治病的名義前往美國,據說在臨行之前,也曾勸說白崇禧一同前往,而白崇禧猶猶豫豫沒有答應。
  • 魔道祖師:四大家族都有一個難解的魔咒,藍氏愛隱退,聶氏愛暴亡
    我們都知道,藍曦臣是一個很優秀的人,無論能力還是品德都極為出眾,本來藍氏在他手中是可以得到很好發展的,但後面因為金光瑤的事導致他抑鬱寡歡最後選擇閉關。同樣的繼承家主之位,相似的年紀,相似的原因,這簡直就像一種魔咒。
  • 回族穆斯林的傑出代表——「戰神」白崇禧將軍簡介
    白崇禧在清真寺禮拜後接杜哇伊         白崇禧(1893年—1966年),字健生,廣西臨桂縣人,回族,阿拉伯名「烏默爾」,意義與「崇禧、健生」吻合,當代作家白先勇之父。      白崇禧針對「回教人一般文化水準較低」但又難以籌措資金建校舍,還要解決回族子弟入學的問題,他以回族穆斯林的情感,提出了一項希望「以每個清真寺為單位,設一小學」的建議。
  • 老照片:圖1張學良的嬌妻和小兒子,圖6白崇禧和他的漂亮妻子
    金默玉,本名愛新覺羅·顯琦,清朝肅親王愛新覺羅·善耆第十七女,川島芳子胞妹,金默玉四歲時父母雙亡,由三位異母姐姐撫養長大,金默玉出生時清朝皇室已被逐出紫禁城,父親也在東北流亡。
  • 1949年,建國後的第二天,東北野戰軍向廣西進軍,白崇禧部隊很慌
    1949年,建國後的第二天,東北野戰軍向廣西進軍,白崇禧部隊很慌文/無計讀史衡寶戰役打的是誰呢?是「小諸葛」白崇禧。白崇禧這個人不簡單,肚子裡的彎彎繞繞很多,解放戰爭打響之後,白崇禧就開始對上頭的命令陽奉陰違,力求保存自己的實力。結果還真的,蔣介石倒臺撤到臺灣去了,白崇禧卻做起了廣西的土皇帝。
  • 白先勇:正確看待白崇禧與蔣介石的四十年恩怨分合
    【編者按】本文節選自白崇禧之子白先勇先生的最新散文集《八千裡路雲和月》,文中的「父親」,指的就是白崇禧。白崇禧是國民黨時期桂系中心人物,與李宗仁合稱李白,先後參與了辛亥革命、北伐戰爭、抗日戰爭、國共戰爭,大陸解放後,白崇禧前往臺灣,於1966年在臺北病逝。在此期間,白崇禧與蔣介石的關係剪不斷理還亂,頗為複雜。那麼,白先勇先生是如何看待白、蔣關係的呢?
  • 白崇禧比蔣介石還毒辣,製造了「白色恐怖」,最後在臺灣成孤魂
    白崇禧和毛主席同歲,同出生於1893年,白是新桂系軍閥二號人物。這個人滿腹經綸,胸藏韜略。從一個少尉一路攀升至國民革命軍總參謀長,陸軍一級上將。 白先後畢業於廣西陸軍小學和保定軍校第3期步科。在左江流域剿匪、百色禁菸行動中,軍事才華與膽識魄力初步展現。1923年5月,李宗仁、白崇禧等歸附了孫中山領導的廣州革命政府。
  • 和李宗仁合稱為「李白」的白崇禧,敗逃臺灣之後,其下場如何?
    而國民黨軍位僅次於蔣介石的何應欽自然算得上一位,其次是西北大軍閥馮玉祥,再者就是桂系軍閥李宗仁,他也是戰績空前的臺兒莊戰役殲滅日軍兩萬人的領導者。再有便是山西軍閥閻錫山,湖南軍閥唐生智,四川軍閥劉湘,廣東軍閥陳濟棠,雲南軍閥朱培德,東北軍閥張學良,還有被人成為「小諸葛」的桂系2號人物白崇禧理應也是國民黨的「元帥」,諸葛亮可謂漢蜀用兵如神的福星,那麼就是這樣一位被稱為是「小諸葛」的領軍人物為何被周恩來總理稱為「有指揮才能而無政治遠見」,這究竟為什麼?
  • 澳大利亞總理遊泳突然失蹤,究竟是被鯊魚吃掉,還是被間諜暗害?
    這件事情聽起來有些匪夷所思,畢竟像總理這樣的人物,無論是出行還是在辦公,都會有不少人在其左右,保護他的人身安全。在澳大利亞的第十七任總理身上,就發生了如此不可思議的事情。他叫作哈羅德·霍爾特,是在一次遊泳中突然失蹤的。許多人表示,小說都不敢這麼寫,然而現實生活卻發生了這樣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