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作家的收入怎麼會這麼高?

2021-01-18 澎湃新聞

白金作家耳根曾坦言剛踏入網絡文學的那幾年,即便有了一定的收入和讀者,他依舊不敢告訴太多人自己是一名網絡作家,甚至於面對女兒家長表上「父親職業」那一欄,都不知道該寫什麼。

如今這樣的情況有了很大轉變:全職網絡作家越來越多,加入中國作協或地方作協的網絡作家也越來越多,「身份認同」似乎再也不是他們的困擾。據統計,今年加入中國作協的454名新會員中經過確認的網絡作家及網文從業者共有29人。這其中,就包括了閱文集團高級副總裁兼總編輯林庭鋒(筆名寶劍鋒)與閱文集團副總裁兼副總編輯侯慶辰(筆名意者)。

「網絡作家也是作家。作協成員這個身份會讓這個群體有一種被認同的感覺。我們進作協後,也會多向作協老師推廣網絡文學。」8月8日,林庭鋒與侯慶辰就此接受澎湃新聞專訪。採訪中,林庭鋒叫侯慶辰「老意」,侯慶辰叫林庭鋒「寶劍」,連下班都要一起的兩人自有一份非常的默契。

林庭鋒(左)與侯慶辰(右)

十五年前兩人就一起寫玄幻小說,一起在臺灣發表了作品,還於2001年一起成立了中國玄幻文學協會。這個協會裡除了後來跑去繼承家業的鄭紅波,另外三人吳文輝、商學松和羅立如今分別是閱文集團的CEO、總裁和副總裁。在六人團體中,林庭鋒與侯慶辰一直負責原創內容,他們也是今天網文江湖裡和網絡作家打交道最多的兩個人。

能寫書的人要有錢賺

2002年5月,這群夥伴共同創建的起點中文網上線了。在現實生活中分別是車管所檔案管理員和報紙業務員的林庭鋒和侯慶辰既是網文作者,又要忙著尋覓能發表網文的人。

他們很快就發現,網文作者實在流失得太快了。「那時網文作者不像今天——財富榜上動輒百萬版稅,那時寫書沒錢的,靠的只是一腔熱血。」林庭鋒說,2002年時他和侯慶辰都有書在臺灣出版,但他們畢竟屬於少數。「更多人沒能這樣,就不寫了,這是原創網文界很大的損失。我和老意做網站,也是希望更多的人來創作。」

「而且有的臺灣出版社,拿下作者版權後就不讓作者在網上更新了。作者失去了和讀者線上交流的機會,連寫作的興趣也沒有了。」侯慶辰說起當時看了一半的《武林舊事》,無限惋惜,「寫書很累。消失的作者和作品,我和寶劍見的太多了。」

到了2003年10月,作者流失的壓力迫使起點啟動 VIP 收費制度:讀者上網看電子版得按章節付費,每閱讀千字收費2分。初期起點不分成,讀者交2分,作者就收2分,這種被侯慶辰稱為「幹賠」的模式即便到了盛大體系也堅持了一年半。

在沒有網絡支付的時代,所有收款都要去郵局完成。匯款單如雪片般飄來,林庭鋒只能一筆筆手動核對匯款,再把這些匯款充值到讀者帳戶裡的起點幣。「很瑣碎,要花大量時間。免費的時代做收費的事情是十分困難的。」

但人們沒想到的是,啟動收費制度的第一個月,一名起點作者拿到了上千元稿費,這在當時已是相當不錯的收入;不到三個月,起點就一躍成為當時文學網站的第一;不到一年,起點開始出現百萬年薪的作者......林庭鋒告訴澎湃新聞記者:「曾經主流文學網站(比如龍空、幻劍)的觀點是做作者和臺灣出版商的中介,通過賺取代理費來維持網站運營。我們不一樣。我們希望能寫書的人都有錢賺,可以維持生活。」

讀者訂閱是大部分普通作者收入的最主要來源

如今人們不會再把網絡作家和「清貧」畫上等號。據網絡文學年度報告,僅2015年新增的50萬以上稿酬作家就有100餘位。和幾年前相比,百萬收入作家群體比之前已經擴大了幾倍,十萬到百萬收入作家增幅起碼也有10倍。

很多人好奇的是,網絡作家的收入怎麼會這麼高?

「我們現在已經有一批作品訂閱過十萬了,這還是基礎數據。訂閱過10萬人次的話,1000字的故事就能創造5000元的價值。而我們這裡好的章節,一章至少是萬元以上的價值。」侯慶辰說。

他告訴澎湃新聞記者,除了讀者付費閱讀(電子),網絡作家還有簡繁體紙質出版、漫畫、動畫、遊戲、影視等收入來源。「讀者訂閱是大部分普通作者收入的最主要來源。隨著作者名氣增加,其他方面的版權收益也會增加。」

不過侯慶辰認為,即便是其他方面的版權收益,也和最初的付費讀者密不可分。「比如唐家三少,人們是先知道唐家三少的書。純電子付費的價格是固定的,但累計的粉絲量卻有很大的影響力:作品改編電影了,粉絲就去看電影,作品改編遊戲了,粉絲也會買帳。從用戶(粉絲)貢獻量來說,絕大部分還是來自於付費閱讀。」

當然,網文圈除了版稅千萬的大神,還有無數第一部投稿就被湮沒的網文寫手。有網絡作家對此形容:「如果你做不到這個圈裡少數人的程度,你連靠此養家餬口都做不到」。

「每個行業都有最好和最壞的情況。」在侯慶辰看來,今天富豪榜上的作者也是過去一點一滴積累起來的。「站在上面的是少數人,下面還有一個很大的基數。但只要是我們的籤約作者,就有一個最低保障制度。就算你的成績再不好(讀者訂閱少),但只要每天更新字數達到4000字以上,且符合網站其他相關規定,一個月會有1500元的保障。」

林庭鋒告訴澎湃新聞記者,如今對讀者付費而來的收益,閱文一般給作者50%的分成。此外,他們設置了「半年獎」,只要作品堅持半年,再一次性多發10%;還有「月票獎」,作品排上月票榜首的作者可一次性獲得一萬元獎勵;堅持每天更新的作者又能拿到「全勤獎」。林庭鋒說:「這些基本是可以滿足生活的。你願意創作就繼續創作,創作不了那就不適合這行了。」

侯慶辰補充,在電子版之外的發行渠道,閱文給作者的收益分成也是最高的。「有的網站給作者10%、20%的分成,還有的開了新渠道後就不給作者分成的,但我們起碼還是50%。」他還透露,2005年,起點全年發放的作者酬勞超過1000萬元。到了2015年,閱文上半年發放的作者酬勞就達到4億元。

「從經營策略角度說,我們一直希望作者收入越來越高。」侯慶辰告訴澎湃新聞記者,因為這個行業的維護和建設非常重要。「一是因為我們自己是作者出身,二是我們確實也有這種使命感。」

侯慶辰(筆名意者)作品《不會魔法的魔法師》

講了好故事,自然就有人去看

直到今天,林庭鋒還保持著十幾個小時的閱讀時間。侯慶辰也說:「除了睡覺、批郵件,就是看書,我們吃飯也在看書。純粹的看書時間每天至少有五六個小時。」

在他們看來,今天的網文比十年前新穎多了。即便是一種文學類型,他們也絲毫不擔心「內容同質化」的問題。「像是學生寫命題作文,好作者總能突出重圍寫出好故事。你講了好故事,自然就有人去看。」林庭鋒如是說。

不可否認的是,時至今日依然有很多傳統作家、文學評論家對網絡文學表示陌生。在去年由中國作協、上海市作家協會、廣東省作家協會、浙江省作家協會、江蘇省作家協會聯合主辦的「首屆中國網絡文學論壇」上,與會學者連「什麼是網絡文學」都沒能達成共識。

「這可能是一個階段的事。」侯慶辰說,網文剛興起時,很多企業對它不屑一顧,大家覺得免費才是天經地義的。如今網文有了發展基礎,亦有很多人知道這個行業,但是了解的人還不多。「我們加入作協,也是希望傳統行業可以更了解網文。」

「要是十年前,你說你不看網文,那還能理解。但是現在『沒看過』是不大可能的,因為你很可能在不經意時『看』過了。」林庭鋒舉例,像是《甄嬛傳》、《歡樂頌》、《致青春》……很多從網文衍生出的作品、產品已經滲透到人們的生活中。「市面上有這麼多。我覺得除非躲在深山老林,不然不會完全沒接觸吧。」

對於和美國好萊塢、日本動漫、韓劇並列為「世界四大文化景觀」的中國網文,侯慶辰感慨:「那是中國智慧的體現。隨著大家娛樂需求增加了,生存壓力變小了,我們的文化產業也會不斷發展。」

「你說網文是通俗文學也好,類型文學也好。它其實還是和我們以前的文化一脈相承。比如四大名著中的《西遊記》,放在現在不也是玄幻小說嗎?」林庭鋒補充,更難得的是,比起金庸和古龍的通俗文學,今天的網文更是形成產業化了。「2004年網文只值幾千萬,但現在產業值已經達到幾百億。」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憑什麼網絡作家能收入過億?
    網絡作家榜前十名平均35歲3月25日,2016年第十屆中國作家富豪榜公布了「網絡作家榜」名單,34歲的玄幻文學作家唐家三少以1.1億元版稅收入領先,四度蟬聯網絡作家富豪榜冠軍,剛滿26歲的天蠶土豆以4600萬位列第二名,辰東以3800萬位列第三名,前三名的收入均高於日前公布的作家榜的第一名江南的3000萬版稅收入,前三名都是起點中文網的最具人氣作家。唐家三少本名張威,天蠶土豆本名李虎,辰東本名楊振東,前三名都是「80後」作家。與作家榜前十名平均年齡超過42歲相比,網絡作家榜作家明顯年輕一個年齡層,前十名平均年齡只有35歲。
  • 網絡作家收入屢創新高,網文卻被人說是垃圾文學
    網絡文學的地位其實很尷尬。一邊是大量的網絡作家憑藉每日更新網絡小說,日收一兩千,月賺十幾萬,有的大神作家,一月百十萬也是有可能的。甚至有些頂級大神作家,憑藉網絡小說登頂作家富豪榜,版稅收入一年上億元。但另一方面卻是網文評價兩極分化嚴重。喜歡網文的人,一股腦的推崇網絡小說,為自己追捧的小說的作者打Call。
  • 網絡作家的真實收入你知道多少
    他透露自己的「秘籍」:9這麼多年來從不停更!幾乎很少有作家能夠做到這一點,而唐家三少為了寫作不停更給自己的要求常人難以想像。他的作品《鬥羅大陸》系列,《天珠變》,還有早期的《光之子》、《狂神》、《琴帝》等眾多作品,都膾炙人口。
  • 看過才知道,作家收入竟有這麼高!
    其版稅已達2600萬,再加上遊戲、漫畫、電視劇等的版權費,收入超4000萬妥妥的。夢入神機,代表作《佛本是道》、《永生》、《聖王》。他的筆下,有著遠古洪荒的嗚咽、赤子革命的真心、諸般國術的求索、人人如龍的宏願;他的作品開創了風靡一時的網文流派,給網絡文學注入了新鮮的血液!在首屆網文之王評選中位列五大至尊之一。
  • 網絡寫手收入兩極分化嚴重 頂尖作家月入幾十萬
    大星文化供圖中新網北京12月13日電(上官雲) 《花千骨》、《錦繡未央》……這幾年,由網絡小說改編的影視劇十分火爆,由於「IP」效應,作為原著作者的網絡寫手似乎一下子變成了不少人眼中的「高收入群體」。不過,中新網(微信公眾號:cns2012)記者在採訪中發現,雖然原創網文網站籤約作家眾多,但都不同程度面臨著作品更新壓力,而且收入呈現出嚴重兩極分化,「高的一個月可達幾十萬,低者則一分錢都拿不到」。同時,文章的抄襲、同質化的現象仍然存在。
  • 網絡作家的真實收入:絕大多數網絡寫手,靠單純寫作是無法養活自己的
    一、據您所知國內有多少位網絡作家,大神級作者能佔多少比例?其收入能達到什麼水平?一般網絡寫手收入是個什麼水平?一般寫手,靠單純寫作是否能養活自己? 答:我並不認為,只要寫作,就能稱為作家,只要寫網絡文學,就能稱為網絡作家。
  • 網絡作家收入真相:絕大多數網絡寫手靠單純寫作是無法養活自己的
    本文原為答某知名媒體的記者問,實際刊出時,只使用了不到四分之一的內容,現全文收錄進《網絡文學十六講》當中,2018年中的採訪,現在讀來,仍有現實性的意義。一、據您所知國內有多少位網絡作家,大神級作者能佔多少比例?其收入能達到什麼水平?一般網絡寫手收入是個什麼水平?一般寫手,靠單純寫作是否能養活自己?
  • 2017年網絡小說作家收入排行榜 2017網絡作家富豪榜排名
    2017年網絡小說作家收入排行榜 2017網絡作家富豪榜排名  5、骷髏精靈 版稅:4600萬  骷髏精靈,真名叫王小磊,起點中文網的作者,骷髏精靈最擅長的是第一人稱寫作,小說中塑造的女性角色,大多性格飽滿,有血有肉。
  • 網絡小說作者,辭職做全職作家,兩年收入過百萬
    2007年9月,「涅盤灰」開始在紅袖添香網寫作她的第一本網絡小說《我的脫線王子》,每天上傳一兩千字。此前,她只是一名閱讀小說、替自己喜愛的網絡作家建立QQ群的普通讀者。寫到2萬字左右的時候,她便收到來自紅袖添香網編輯的作品籤約邀請。半年後,小說被列為VIP閱讀。
  • 網絡作家富豪榜榜首唐家三少賺1億 憑什麼能收入過億?
    2016年3月26日訊,3月25日,2016年第十屆中國作家富豪榜公布了「網絡作家榜」名單,34歲的玄幻文學作家唐家三少以1.1億元版稅收入領先,四度蟬聯網絡作家富豪榜冠軍,成為吸金能力最強的「網文大神」。唐家三少回應稱自己不會像許多作家在成名後轉型,而是會堅持寫作:「對我來說,寫作不只是一個賺錢的事兒,更是我的興趣,是我最熱愛的東西。」
  • 作家富豪榜之下,無論中國還是歐美,普通作家的收入都堪憂
    引言:近日網上流傳著一張「第13屆作家榜」,劉慈欣以1800萬版稅榮登榜首。筆者前日以微頭條的形式對此榜單進行了轉發,並且評論道「大劉登頂榜首並不奇怪,下一屆應該也是大劉」。但筆者很快意識到了幾個問題:年入過億的唐家三少和天蠶土豆怎麼不見了?兒童文學作家楊紅櫻去哪裡了?西方作家前幾名往往有幾千萬美元的收入,中國作家為何這麼低?
  • 原來河源有這麼多有才的網絡作家,他們的作品點擊過億!
    據了解,首批加入市網絡作家協會的50名網絡作家,年齡均在37歲以下,女作家16人,佔32%。其中,各家文學網站和書院籤約作者有近20人,專職的「撰稿人」近半。年齡資質均最老的黃宇(筆名玄雨)是新鮮出爐的協會主席,他說:「我們中的很多人已經獲得了文學創作上的成功。」所謂成功,對他們而言,就是創作出受讀者歡迎的作品,而這也意味著他們的收入會更高。
  • 兒童文學作家版稅收入領跑作家榜
    中國江蘇網4月17日訊 14日,第12屆作家榜主榜正式發布,兒童文學作家楊紅櫻以4100萬元人民幣的版稅收入,時隔8年重回中國作家榜榜首。在此前公布的各項分榜單中,唐家三少以1.3億元版稅收入登頂網絡作家榜,漫畫家貓小樂以630萬元版稅的成績領跑漫畫作家榜,資深財經作家吳曉波以600萬元版稅收入位列企業家作家榜榜首,高曉松憑藉《魚羊野史》等暢銷書拿下560萬元版稅收入,登頂明星作家榜頭名。  作為兒童文學作家,楊紅櫻的《淘氣包馬小跳》是家喻戶曉的童話人物,不僅出版了故事版,還改編成漫畫作品。
  • 暢銷書作家版稅收入幾千萬,是指小說的實際收入?版稅這麼算
    大部分作者最關心的就是版稅收入,比如出版一本小說之後能賺多少,是大部分作者都在意的。但是要明白一點,並不是所有作者都有版稅收入的,準確的來說大部分作者都沒有版稅收入。除非是一些本來就知名的作家,或者是專業靠寫作來維持生活的,給出版社供稿的或者能在平臺上每天堅持不斷更新的,版稅收入分為以下幾種情況,想要通過一部小說年收入上千萬,必須要掌握以下這幾個知識點。
  • 寫小說收入百萬,不用Word和WPS,網絡作家用什麼碼字軟體?
    中國網絡小說以1997年《風姿物語》開始連載算起,至今23年。以前寫網絡小說純是興趣愛好,沒有所謂籤約,沒有一分稿費,完全是為愛發電。沒有稿費,作者更新也是非常佛系,周更月更是普遍現象,沒有所謂的日更。即使後面開始有些收入了,依然沒有日更。
  • 網絡作家收入兩極分化 月薪過萬的不足千分之一
    生活報3月3日訊 《三生三世十裡桃花》《花千骨》《錦繡未央》《校花前傳之很純很曖昧》……這幾年,由網絡小說改編的影視劇、網劇十分火爆,作為原著作者的網絡作家也一躍成為大家關注的焦點。尤其是在第十屆作家榜子榜單「網絡作家榜」公布之後,網絡作家更被打上月薪輕鬆過萬的標籤。然而事實真的是這樣嗎?他們掙錢真的如此輕鬆?
  • 2016年網絡作家排行榜出爐:唐家三少1.1億版稅收入登頂
    連續三年霸佔榜首的網絡「大神」唐家三少,再次以絕對優勢——1.1億元的年度版稅收入登頂冠軍,這個數字不僅是他去年的2.2倍,也接近第二名(4600萬元)、第三名(3800萬元)和第四名(2800萬元)的年度版稅收入總和。這也是作家榜發榜十屆以來,首次有作家憑寫作成就過億身家。  上屆位列二三席的辰東和天蠶土豆,本屆排名互換。
  • 如何成為一位網絡作家?
    如何成為一名網絡作家?對於這件事小編是深有體會。網絡寫手基本是是靠三個方面方面創造營收,一個是自媒體寫作,第二個是寫網絡小說,第三個是投稿雜誌社。主要是要百家號創作獲得收益,這種一般靠短篇觀點生活諮詢以及社會動態來吸收閱讀量,閱讀量直接決定作者收入。第二個寫網絡小說。網絡小說主要靠底薪和分成實現收益,所以作品的質量決定了網絡作家的收入。第三個是雜誌社投稿。這一類人都算比較頂尖的選手了,一般的寫作水平很難入編輯的法眼,不過稿費相對而言耶比較高,通常一千字可以獲利150。
  • 網絡寫手收入:大部分都在幾百上千,高收入作者只是極少部分
    近幾年網絡小說作品改編而成的電視劇、遊戲層出不窮,同時也將網絡寫手正式地推到了大眾的面前。看到這些網絡作家的收入,加上網絡寫手的門檻很低,頓時不少人也覺得自己也能夠去幹這一行,但是你真的了解網絡寫手嗎?說到網絡寫手,它的成功還是得益於網際網路的發展。
  • 網文作家月收入700萬,官方闢謠:沒有700萬,只有500萬!
    大家好,我是小毛,每天都會為大家挑選高質量高人氣的經典小說,希望你們喜歡。今天推薦網文作家月收入700萬,官方闢謠:沒有700萬,只有500萬。大家一起來看看吧。最近這幾天網文界又出來一個新瓜,讓小編這樣的吃瓜群眾是很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