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首輪「雙一流」建設的陸續收尾,新一輪「雙一流」建設即將展開,本輪評選各高校一定會全力以赴,都想晉升一個檔次或直接到最高等級「一流大學A類」。網上也有很多關於新一輪「雙一流」建設變動的猜測,而其中從原「一流學科」建設高校直接晉級「一流大學A類」不約而同地指向「中國科學院大學」。那麼這所大學究竟怎麼樣?有可能晉級成功嗎?今天我們就來分析一下。
我們先來了解一下這所高校的辦學歷史。學校前身為始建於1978年的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2005年中國科學院管理幹部學院併入,2012年6月更為現名。學校隸屬中國科學院,培養了新中國第一個理學博士、第一個工學博士、第一個女博士、第一個雙學位博士。雖然學校辦學歷史並不長,卻極度輝煌,足夠「一流大學A類」的條件。
再看學校辦學規模,學校碩博層次招生培養已經有幾十年的歷史,但從2014年才開始招收本科生,並正式形成了覆蓋本、碩、博三個層次的高等教育體系。學校辦學涵蓋10個學科門類(沒有藝術學、軍事學),共有在校生5萬餘人,其中絕大多數都是碩博生,本科僅一千五百餘人,由於本科在校生人數太少,也會對「一流大學A類」評選造成阻礙。
最重要的是學科實力,學校在教育部第四輪學科評估中,30個學科被評為A類(A+學科18個,A學科6個,A-學科6個),13個學科被評為B類,學科評估成績僅次於清北兩校,遠超「華東五校」等中高層次原「一流大學A類」院校,這麼強的實力,下一輪再落選「一流大學A類」似乎說不過去。
不僅如此,在ESI排名的全部22個學科中,中國科學院大學的材料和化學兩個學科已經躋身全球前萬分之一行列,另有環境科學與生態學、工程學、植物和動物科學、農業、地球科學躋身全球前千分之一,全球前百分之一學科數已達18個。在這個維度上,國科大當屬國內高校第一,且遙遙領先。
學校的師資力量是其他大學無法企及的,光專任兩院院士就達176人。在國家「三大獎」,校友院士數量,國家級實驗室等重要維度上均全國領先。學校以北京的4個校區為中心,培養單位遍布全國,主要有上海、武漢、廣州、成都、蘭州五個科研教育基地。
總體來看,國科大作為全國唯一一個有望在第二輪「雙一流」中直接從「一流學科」躋身「一流大學A類」的學府,可以說人們對於這個「獨苗」抱有很大希望。在實力方面沒有任何阻礙,只不過本科招生人數太少,北京的「一流大學」數量太多等都是一些阻礙。究竟結果如何,還得以教育部最終文件為準。
由於每年本科招生人數僅幾百人,學校錄取分數線居高不下,現在已經達到僅次於清北的地位。如果分數足夠高,國科大還是很不錯的,值得考慮。最後,希望學校發展得越來越好。如想了解更多大學、學科或報考信息可留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