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氣候—非洲和南美洲氣候分析

2021-02-07 宏雲地理工作室

世界氣候分析(一)非洲和南美洲氣候,保護原創,絕不抄襲複製。

一、非洲氣候:

1、聯繫20ºE緯度地帶性規律識記氣候類型的分布(沿赤道南北對稱分布);

2、撒哈拉沙漠的成因(向西部沿海擴張);受副高或信風帶控制;非洲海岸線平直,受海洋影響小;地形起伏小,缺少地勢抬升;西海岸有加那利寒流流過,降溫減溼。

3、一些城市的氣候類型:例如:開普敦、開羅—地中海氣候;

4、特殊區域氣候的成因;(如下圖)

二、南美洲氣候:

1、識記西海岸氣候類型分布;(如下圖)

2、特殊區域氣候的成因;(如下圖)


A、地處赤道附近,受赤道低壓帶影響;亞馬孫平原西、北、南地勢高,信風攜帶水汽進入遇地形抬升成地形雨;沿岸有南北赤道暖流流過,增溫增溼。

B、5ºS—30ºS南美洲西海岸地處副高控制或東南信風的背風坡;沿岸秘魯寒流使其逼向赤道。

C、受西海岸南北走向的安第斯山脈的阻擋。

D、地處安第斯山脈東側西風帶的背風坡。

E、巴西高原東南邊緣,東南信風帶迎風坡,地形雨;沿岸巴西暖流經過,增溫增溼。


往期內容可在公眾號:zhihongdili首頁中點擊「歷史消息」,本人鄭重承諾:每天一次更新,內容百分之百原創,杜絕抄襲、複製。請大家多多支持。謝謝!


相關焦點

  • 亞洲和南美洲兩大洲的氣候分布,有什麼異同點?
    就全球而言,常見的氣候類型包括熱帶雨林氣候、熱帶草原氣候、熱帶季風氣候、熱帶沙漠氣候、亞熱帶季風氣候、地中海氣候、溫帶季風氣候、溫帶大陸性氣候、溫帶海洋性氣候、極地氣候和高山氣候等11中類型。就大洲而言,不同的大洲氣候分布也具有各自的特徵,那麼亞洲和南美洲的氣候分布有什麼異同點呢?
  • 北美洲氣候特徵:氣候類型複雜多樣,溫帶大陸性氣候十分顯著
    世界主要的氣候類型包括熱帶雨林氣候、熱帶草原氣候、熱帶沙漠氣候、熱帶季風氣候、亞熱帶季風氣候、地中海氣候、溫帶季風氣候、溫帶海洋性氣候、溫帶大陸性氣候、極地氣候和高山氣候等。比如非洲的氣候呈明顯的南北對稱分布特徵;亞洲由於陸地面積巨大,氣候呈現複雜多樣的特徵;大洋洲澳大利亞大陸的氣候呈現「半環狀」分布特徵;歐洲地區由於海岸線曲折漫長等因素的影響溫帶海洋性氣候最為顯著;南美洲的氣候受到安第斯山脈的影響十分顯著等,今天我們就來聊聊北美洲的氣候特徵。
  • 為什麼非洲東南部沿海地區,並沒有形成「熱帶雨林氣候」?
    全球熱帶地區總共有四種氣候類型,分別是熱帶雨林氣候、熱帶草原氣候、熱帶沙漠氣候和熱帶季風氣候,其中熱帶雨林氣候是所有氣候類型中年降水量最多的氣候類型,年降水量可以達到2000毫米以上,我們知道年降水量在800毫米以上就是屬於溼潤地區了。
  • 剛果盆地屬於什麼氣候 剛果盆地應該屬於什麼氣候
    大家都知道世界上氣候類型種類很多。有很多地方的氣候是怎樣的,我們可能也不了解。比如,剛果盆地。那麼,剛果盆地屬於什麼氣候?剛果盆地屬於熱帶雨林氣候。剛果盆地,非洲最大盆地,屬於世界十大盆地,又稱薩伊盆地。位於非洲中西部,呈方形,赤道橫貫中部。盆地面積約337萬平方千米。位於下幾內亞高原、南非高原、東非高原及低小的阿贊德高原之間。
  • 南美洲巴塔哥尼亞高原,溫帶大陸性氣候的成因是什麼?
    ,比如季風氣候、雨林氣候、草原氣候、沙漠氣候、大陸性氣候和海洋性氣候等等。巴塔哥尼亞高原一般來說,大陸性氣候通常是對應海洋性氣候而言的,根據受海洋和大陸影響的大小來判斷,沿海地區的氣候多表現為海洋性,而內陸地區的氣候多表現為大陸性。
  • 七大洲中面積第二大的非洲,擁有的氣候類型數量卻僅比南極洲多
    世界上總共有七大洲,非洲是世界上面積第二大的大洲,總面積約為3020萬平方千米,面積僅次於亞洲。不過,非洲雖然陸地面積巨大,但是氣候類型的數量卻不多,在世界七大洲中,非洲的氣候類型數量比亞洲、北美洲、南美洲和大洋洲的氣候類型數量都要少,和歐洲的氣候類型數量一樣多,氣候類型數量僅比只有一種氣候類型的南極洲(只有極地氣候)來的多。為什麼陸地面積這麼大的非洲,氣候類型數量卻那麼少呢?
  • 高中地理——每日講1題(氣候類型的判斷、非洲、熱帶草原氣候)
    例題2、據下表分析,德班的氣候類型是( )A.熱帶雨林氣候B. 熱帶草原氣候C. 熱帶季風氣候D. 地中海氣候答案:B精講精析:(1)分析該地的地理位置。①從經緯度上看,德班位於29°50′S(位於南半球),應該為熱帶或者亞熱帶氣候;②從緯度上看,該地位於31°2′E,並且德班位於南半球,因此應該是非洲的東部地區(即大陸的東岸,因此不可能是地中海氣候,地中海氣候分布在大陸西岸)。(2)分析該地的氣候。①以溫定帶。
  • 六大洲都有分布的地中海氣候,成世界上分布最為廣泛的氣候類型
    關於地中海氣候目前世界上主要的氣候類型包括熱帶雨林氣候、熱帶草原氣候、熱帶季風氣候、熱帶沙漠氣候、亞熱帶季風氣候、地中海氣候、溫帶季風氣候、溫帶大陸性氣候、溫帶海洋性氣候、極地氣候(包括苔原和冰原氣候)以及高山高寒氣候等12種。
  • 高中地理——每日講1題(馬達加斯加島,洋流,非洲的氣候)
    圖1 馬達加斯加島兩側的洋流2、非洲的氣候非洲主要分布著5種氣候,大致關於從赤道向南、北兩側,氣候類型及氣候特點分別為:①熱帶雨林氣候:全年高溫多雨,分布在赤道兩側(非洲中部和西部)、馬達加斯加島的東岸;②熱帶草原氣候:全年高溫,有明顯的乾濕兩季;分布在熱帶雨林氣候的南北兩側;
  • 精選一組氣候趣知識;冰原氣候終年嚴寒,降水稀少等
    氣候指大氣物理特徵的長期平均狀態,氣候相較於天氣,具有穩定性。時間尺度為月、季、年、數年到數百年以上。氣候跟人類的生活跟勞動息息相關,了解氣候並利用氣候是人類文明進步的重大標誌之一。氣候也是文學永恆的主題之一。
  • 為什麼說熱帶草原氣候和地中海氣候,是最容易發生野火的氣候?
    當然,這只是神話傳說,人類應該是向自然界學習,從而掌握了生火的技巧,在我們的自然界中其實是不缺乏「火」的,比如說在野外,也經常有森林野火和草原野火的發生,這是一種自然界的自燃現象,從古至今都有發生十分正常。
  • 南極洲氣候特徵:極地氣候廣泛分布,表現為酷寒、大風和降水稀少
    世界主要的氣候類型包括熱帶雨林氣候、熱帶草原氣候、熱帶沙漠氣候、熱帶季風氣候、亞熱帶季風氣候、地中海氣候、溫帶季風氣候、溫帶海洋性氣候、溫帶大陸性氣候、極地氣候和高山氣候等。比如非洲的氣候呈明顯的南北對稱分布特徵;亞洲由於陸地面積巨大,氣候呈現複雜多樣的特徵;大洋洲澳大利亞大陸的氣候呈現「半環狀」分布特徵;歐洲地區由於海岸線曲折漫長等因素的影響溫帶海洋性氣候最為顯著;南美洲的氣候受到安第斯山脈的影響十分顯著,北美洲的氣候覆雜多樣溫帶大陸性氣候顯著等
  • 地理文化未解之謎:沙漠氣候、溫帶氣候、高山氣候、寒帶氣候概況
    熱帶沙漠氣候又稱熱帶幹漠氣候。一般分布在南北回歸線兩側、約南北緯15°~30°的大陸內部直到大陸西岸。主要出現在非洲北部撒哈拉沙漠、南部的卡拉哈裡沙漠、亞洲西部阿拉伯半島的沙漠、部的塔爾沙漠、北美洲加利福尼亞沙漠、南美洲阿塔卡馬沙漠、澳大利亞西部和中部沙漠。
  • 橄欖樹:地中海氣候的「長壽樹」
    因為不同緯度、不同海陸、不同地形等各種因素綜合的作用下,世界各地形成了多種多樣的氣候類型。但是有一種氣候相對比較特殊,它主要分布在亞洲、歐洲和非洲包圍的地中海沿岸地區,所以就取名為地中海氣候。當然地中海氣候除開分布在地中海沿岸,還主要分布在大陸西岸30-40度,如北美洲、南美洲和非洲、大洋洲等地區的地中海氣候有這種分布特點。除開地理位置的特殊,地中海氣候由於受副熱帶高氣壓帶和盛行西風的交替控制,造就了其炎熱乾燥的夏季和溫暖溼潤的冬季。因為獨特的氣候特徵,地中海氣候的農業遇到了很多問題,最典型的就是水資源緊缺。由於光照特別充足,晝夜溫差比較大,這裡的花卉業和園藝業發展優勢。
  • 2.3氣候專題
    如澳大利亞氣候類型分布特徵的形成就與地形因素有很大關係;赤道附近的東非高原因地勢高而形成熱帶草原氣候;南美洲安第斯山脈阻擋從太平洋來的西風,在山脈東側出現沙漠氣候。(5)洋流改變沿岸地區的水熱條件暖流對沿岸氣候起增溫、增溼作用;寒流對沿岸氣候起降溫、減溼作用。如北大西洋暖流對西歐溫帶海洋性氣候起增強作用;秘魯西岸由於受秘魯寒流的影響,在這裡分布著世界上最典型的熱帶沙漠氣候。
  • 《2019年全球氣候狀況聲明》全方位聚焦氣候變化影響
    3月10日,在聯合國新聞發布會上,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與世界氣象組織秘書長佩蒂瑞·塔拉斯共同發布《2019年全球氣候狀況聲明》(以下簡稱《聲明》)。這份由世界氣象組織和廣泛的合作夥伴共同編寫的報告,包括了來自各國氣象和水文部門、科學機構和聯合國機構等的素材,為決策者提供了有關氣候行動需要的權威信息。
  • 世界的氣候(世界氣候類型的分布)說課稿
    開場白:各位評委好,我是XXX號考生,今天我說課題目是《世界的氣候》,下面開始我的說課,根據新課標理論我將以教什麼,怎樣教,為什麼這樣教為設計思路,從教材分析,學情分析,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等幾個方面進行說明,首先說一下我對教材的認識。
  • 盤點全球氣候類型的成因和分布特點,告別死記硬背輕鬆作答文綜題
    本文參加百家號科學#了不起的自然氣象#系列徵文原標題:簡要分析一下全球氣候類型的成因以及分布規律是怎樣的?並說明亞洲、非洲以及南極洲都沒有哪種?感謝提問!這個類型的題目在以前的文綜考試中經常會遇到,只要熟練掌握各大洲有哪些氣候類型或者各種氣候類型的成因以及分布規律,每當碰到這類問題的時候就不至於丟分。
  • 澳大利亞的氣候特點及成因
    250~500 毫米的地區(249.14 萬平方公裡)佔32.4%,兩者合計佔大陸總面積的68.3%;超過1,000 毫米的地區(51.36 萬平方公裡)僅佔6.5%,遠小於非洲和南美洲,七大洲中除南極洲外也是最小的。   (2)澳大利亞年降水量的地區分布呈向西開口的半環狀圖式,即自北、東、南三面向內陸和西部沿海減少。
  • 世界氣象組織:未來五年全球平均氣溫將持續上升 實現《巴黎氣候...
    預測顯示,未來五年內,除南部海洋部分地區外,全球幾乎所有地區或都將進一步變暖,高緯度地區及西非薩赫勒地區降雨量可能增加,而南美洲北部和東部地區則可能更乾旱。此外,北大西洋北部西風可能增強,導致西歐地區出現更多暴風雨天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