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雄起,又一品牌在海外傳來捷報,華為不是孤軍奮戰

2020-12-22 科技情報咖

國產智慧型手機的發展讓我國成為了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手機市場,與此同時,也給不少國外企業帶來了大量的商機。例如蘋果、高通以及三星等等。與此同時,在國內手機市場發展的這段時間當中,整個手機行業也迎來了多次「洗牌」,各大廠商的排名都在不斷的變化。

比如去年,2019年的時候,華為在總出貨量上一舉反超蘋果,成為世界第二大手機廠商,同時與三星和蘋果並成為手機三大巨頭。說到這裡就不得不提到另外一家國產廠商小米,之前小米靠著性價比佔領大量的市場份額,但隨後的幾年裡因為其他廠商也在崛起,直接導致小米的市場份額迅速下滑。

但是到了今年,整個手機市場的局勢卻又再一次發生了變化。在今年Q3季度當中,小米時隔六年再一次回歸世界前三,超越了蘋果,緊隨三星和華為的身後。而未來這個排名將再次生變,因為華為在晶片上的問題,直接導致華為的手機出貨量大幅下降,所以未來格局也將再次發生變化,或許小米會榮升第二?這個結果可能誰也說不準。

在12月6日中國企業領袖會上,小米總裁王翔在大會上發表了自己的演講。從王翔的口中我們可以得知,小米今年Q3季度市場份額大增,同時在歐洲市場上也成為了第三名的存在,甚至在很多市場當中也成為了第一名。比如在西班牙,三星和蘋果在面對小米的時候都敗下陣來,小米憑藉著30%的市場份額登頂第一,蘋果和三星也敗其手中,這一點恐怕連三星和蘋果都沒有料到。

可以看出,不僅華為這個國產品牌在海外市場發展得不錯,小米近幾年也開始頻繁的布局國外市場。因為小米深知,性價比戰略在國內市場的行業當中優勢已經不再明顯,只能發力高端系列並且快速布局海外市場。今年的小米10系列就是小米進軍高端系列的開始,而歐洲市場的成績也表現出了小米在海外市場的成功。

所以說國產品牌再一次雄起,不僅僅只有華為在海外市場孤軍奮戰,小米也傳來了捷報,這個小米也是比較令我們感到開心的。與此同時,小米也開始布局核心技術的發展,這種發展力度主要體現在了企業的投資方面。小米的主要投資方向體現在了製造業與核心零部件的生產業上,目前投資的企業數量近80家。

可以看出,小米在發展市場的同時也在給未來的發展鋪路,畢竟華為一事給不少的國產企業敲響了警鐘,尤其是對於小米這種沒有核心技術加持,靠著性價比佔領市場的企業來說,一旦在某些領域當中被斷了貨,那麼小米的發展將會受到嚴重的阻礙。

正所謂一枝獨秀不是春,國產企業不能僅僅只有華為在撐場面,其他的國產企業也要拿出自己的決心和實力,在這種困難的情況之下著力發展,儘量擺脫對國外企業的依賴性,這才是目前企業應該發力的主要方向之一。

相關焦點

  • 捷報不斷!上海微電子、中芯國際接連宣布,華為迎來希望
    這一年多來,華為在美國各方面遭受重創,在被逼無奈的情況下,華為不斷地將其「秘密武器」——海思麒麟晶片、手機服務生態以及手機系統拿出來。在華為遭受重創的這一年多時間裡,不但很好地化解了危機,更給我們國人帶來了一個又一個驚喜。
  • 又一「中國芯」低調崛起,高通、蘋果猝不及防,華為不再孤軍奮戰
    聯發科這次和小米和合作,使用國產晶片,讓高通也有些始料未及。高通,蘋果猝不及防眾所周知,小米是高通最忠實的用戶,而且高通還是小米的股東,雙方的關係非常緊密。可是最新發布的Redmi 10X使用了聯發科的處理器,並沒有使用高通驍龍系列,似乎國產廠商開始傾向於國產晶片。
  • 海外市場再傳捷報 埃及,我們來啦!
    海外市場再傳捷報 埃及,我們來啦!12月18日從埃及傳來好消息中車眉山公司整車產品首次籤訂埃及訂單填補了埃及市場空白!2020年,在全球新冠疫情肆虐、海外市場開拓困難重重的形勢下,中車眉山公司積極應對,主動出擊,構建「大營銷」海外市場營銷模式,打造「海外客戶」、「國內總包」兩條業務渠道,銷售模式由傳統產品銷售向「產品+服務」模式轉變,實現產品全壽命周期服務,持續提升公司海外競爭力,海外市場實現新突破。
  • 好消息接連傳來,華為「三箭齊發」,外媒:這次華為有點瘋狂了
    在美國對中國的貿易戰中,中國華為也成為他們緊逼的對手,雖然華為接二連三面對難關,但仍然感謝美國這場毫無預支費用的宣傳,在美國的帶動下,讓世界上的更多國家與人民認識到中國的華為企業,華為手機被更多人所關注。同時,也讓更多的人了解到手機產品的核心為晶片,晶片的強大意味著手機性能的等級。因此,美國可以說推動了中國晶片的事業向前發展。
  • 加拿大傳來新消息,華為順力AMD,或將在新領域成為領先者
    加拿大傳來新消息有相關數據顯示,加拿大已經擁有了7個研發中心以及1100名工程師,1100名工程師之中有90%以上是加拿大本地人。在加拿大的進行大力投資,並且建設研發中心,給當地的經濟帶來了一定的推動作用,並且解決了當地高科技人才的就業問題。
  • 得華為者得「天下」?三星蘋果虎視眈眈,國產也不是吃素的
    造成動蕩的因素有很多,其中最重要的兩個,一個是4G向5G的轉變,一個是華為。對於華為來說,在今年首次拿到了全球出貨量第一,但是在歐洲市場,谷歌的斷供加上小米的爆發,華為第二、第三季度直接跌出前三,無奈之下,華為已經將手機業務儘量縮回國內,也保持著國內的主導地位,不過依舊改變不了出貨量下跌的結果。
  • 華為迎來轉機,ASML傳來好消息,國芯再次取得突破
    本文由「科技熱點分析」原創,發布於「騰訊平臺」,禁止抄襲,違者必究 一、導讀 12月23日訊,自從去年美國開始盯上國產科技之後,一大批國產企業紛紛開始自研之路,尤其是半導體領域,上層已經在今年提出了五年目標,那就是要求國產半導體產業在2025年之前實現70%
  • 小話筒培訓中心捷報傳來!
    小話筒培訓中心捷報傳來!
  • 一則消息傳來,371億大單落地,華為中興勝出,川普啞口無言!
    導讀:華為、中興突然宣布,371億5G大單落地,川普啞口無言!一則消息突然傳來,371億大單落地,華為中興勝出,川普啞口無言!在5G網絡領域,中國的華為由於布局較早,所以華為也取得了全球數量最多的5G技術專利,在全球5G市場上,華為的實力也是非常強的,本以為華為能在國際5G市場上迅速發展,取得大量5G訂單,但讓人沒想到的是美國卻突然對華為發起了打擊和制裁,這讓華為在國際5G市場上的發展也遭遇了很多的困難,但華為並沒有因此而放棄發展,反而還越戰越強,憑藉著91個5G訂單成為了國際5G市場的佼佼者
  • 華為、上海微電子紛紛傳來好消息,晶片和光刻設備將實現去美化?
    作為我國半導體產業的巨頭,華為和上海微電子近期接連傳來了好消息,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看一看。首先先說華為。作為華為旗下的晶片設計公司,華為海思具備著極為優秀的晶片設計實力,甚至放在全球範圍內,也是處於領先隊列的。
  • 成都研究所傳來2大捷報 比殲20騰飛更給力 老院士言出必行
    解放軍官兵不僅向全國百姓拜年,軍工研發也傳來了堪稱開年大禮的各項捷報,足以讓人感嘆中國國防尖端科技發展速度之快,力度之大。成都飛機研究所很是出名,因為無論是老驥伏櫪的殲7,還是新銳的殲20,都是該部的作品。殲20承載了人們太多的希望。不過,新年成飛的兩項捷報恐怕比殲20騰空而起和服役更為給力。
  • UOS官網上線:國產Windows系統能否雄起?
    上個月的14號,被稱為「國產Windows」的UOS 20正式版終於發布,這意味著國產系統又將迎來一位富有競爭力的新成員。而在近日,UOS的官網也正式上線。一桌面應用場景為主,支持包括龍芯、鯤鵬等國產晶片的筆記本、臺式機、一體機和工作站以及伺服器等場景,其整體面向的群體以及競爭能力其實十分明顯。UOS整體UI布局並沒有做太多出格的變化,其設置項分布以及基礎邏輯都與微軟Windows十分相似,大概旨在讓用戶能夠輕鬆過渡上手。
  • 西航傳來捷報:「中國心」取得巨大突破
    進入21世紀後,我國意識到了掌握航天發動機技術對於一個國家的重要性,開始自主研發國產航空發動機,並且取得了不小的進展。就在9月21日當天,中國西安航天動力研究所傳來了一則捷報,表示某組合動力發動機首飛成功。西航的這則消息,表明「中國心」取得巨大突破,在軍迷圈中引起了不小的轟動。
  • 中國再傳捷報,國產光刻機成功落地交付,速度之快讓西方始料未及
    在近些年,我國的發展速度是非常快的,在諸多領域都實現了驚人成績,當我國華為成功研發出5G之後,也讓我們看到了自己薄弱方面,那就是晶片以及光刻機。由於這些都掌握在西方國家手中,導致他們都不會對外進行出口,正是因為如此,我國開始走上了自主研發。
  • 華為好消息再次傳來,這次川普也沒轍了!
    事實上華為在遭遇斷供的時候,川普還在向全球電信運營商倡導禁用華為的5G設備,並表示華為的5G設備存在安全問題和後門。這也讓不少電信運營商宣布禁用華為的5G設備,比如英國電信運營商、德國電信運營商、紐西蘭電信運營商等等。一時間內讓華為陷入了尷尬的境地,拿著最多的5G專利卻以安全問題被禁用,讓自己的5G業務處於落後。
  • 華為在上海將建世界級研發基地,三大方面看華為晶片布局
    華為在上海將建世界級研發基地,三大方面看華為晶片布局眾所周知,自華為在5G通信領域取得突出成就,嚴重威脅到美國現有地位以來,美國開始想方設法對華為的發展造成幹擾,甚至想要模仿中興事件,藉助於中國在晶片上的薄弱點,將華為擊垮。
  • 華為迎來希望?中芯國際傳來好消息,量產7nm晶片不需要EUV光刻機
    然而在美國的影響下,這些合作成為了一種奢求,所以如今華為的處境並不是很樂觀。另一方面,其實那些供應商也不想失去華為這個大客戶,於是它們一直在努力地申請著美國的供貨許可。但是我們心裡都明白,美國是不會這麼輕易地放棄針對華為,除非國內的晶片技術取得突破,不然華為的問題還是不能解決。
  • 國產電腦CPU傳來好消息,這次龍芯要起飛了!
    國產電腦CPU傳來好消息,這次龍芯要起飛了! 隨著科技的發展,手機、電腦等電子產品逐漸成為我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電子產品,華為、小米、oppo等手機品牌在全球市場大放異彩,聯想已經連續多年成為全球最大的PC廠商。
  • 科達製造Q3營收繼續高增,海外項目持續推進
    海外業務捷報頻頻,市場活力有效釋放  隨著新冠疫情在海外部分區域和國家得到有效控制,科達國內以及海外業務開始重煥生機,市場活力也得到有效釋放。公司總經理楊學先在接受採訪中表示,中國巖板市場仍在持續火爆中,目前中國在巖板方面的產業鏈僅次於歐洲,從成本優勢考慮,國產設備已然成為中國巖板成型設備的「香餑餑」。
  • 小米雄起:歐洲賣瘋了,海外收入超國內,主要賺外國人的錢
    按照小米的報表,這一季國內營收為324億元,而海外營收達到了398億,這也小米首次海外市場收入超過了國內市場,主要開始賺外國人的錢了。 另外從這兩個數據還可以看出來,國內收入一直較為穩定,但海外市場這一季是爆發了,環比增長了66%,同比增長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