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馬已舉辦了十屆
11月15日上午八點,重慶市南岸區南濱路,跑友們隨著發令槍響出發,踏上重慶國際馬拉松(以下簡稱「重馬」)第十年的賽道。
從2011年創辦伊始,重馬就一鳴驚人。江畔的賽道、兩三萬的各國參與者、CCTV全程直播……這些元素令許多當時已辦賽多年的城市稱羨不已,也令重馬迅速晉級為國際賽事、擢升為中國田協的金牌賽事。如今,作為國際田聯路跑金標賽事及中國金牌賽事的「雙金賽事」,重馬與北京、武漢、廣州並列成為中國馬拉松四大滿貫成員,也成為重慶路跑賽事最響亮的名片。
品牌賽事的誕生需要時間、培育、試錯甚至是掙扎。從2011年首屆舉辦至今,重馬曾經歷一度停辦的危機,2020年的疫情,重馬與所有大型體育賽事一樣遇到艱難挑戰。重馬本身的發展就像一場馬拉松,隨著11月15日的發令槍響,重馬還將繼續起步,不斷前進。
起跑
央視直播首屆賽事,超1.2萬選手參與
央視直播截圖
2011年3月19日,經過半年的醞釀與籌備,重馬的第一次起跑,從南濱路邁出。來自11個國家和地區的超過12000名專業和業餘選手展開競逐,在當時成為重慶歷史上規模最大的國際性群眾體育賽事。
當時,賽事是中國西部唯一國家級全程馬拉松賽事。第一次辦賽,重馬就擁有一個國內大多數馬拉松賽事無法企及的「高起點」:中央電視臺體育頻道對比賽進行了三個小時的全程直播。那時,舉辦第一屆就由央視直播的僅有廈門馬拉松賽。
當天的央視的全程直播,由央視田徑賽事頭牌解說員楊健解說,重慶的山水美景通過央視直播鏡頭展現,楊健也在解說中多次提到,重慶不僅山水美,賽道沿途橫跨長江的多座雄壯大橋,更體現了重慶「橋都」的風採,在國內外的各種馬拉松賽事中,重慶馬拉松賽的確是一道獨特的風景線。
重馬「首秀」堪稱完美,甚至有媒體表示3月19日理所當然成為重慶的「長跑日」。
困難
險因資金不足停辦,今成為「金馬」
2011年重慶馬拉松
馬拉松的賽道上不可能一切順利,就像選手都會遇到「撞牆期」,賽事的發展也是一樣。放下發令槍,重慶重馬體育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李偉接到身邊人的祝賀,這是他第十年在賽事起點鳴響起跑號令。「2011年重馬舉行首屆時,我們通過各大媒體渠道進行發布報名信息,那時都擔心報名不理想。」回憶當年,李偉感慨很多。
不只是擔心參賽者數字,李偉更擔心招商的數字。在他口中,最初的重馬招商,是「跪求招商」,「那時比賽沒有品牌價值,想要招商,真的很難」。其甚至透露2012和2013年的重馬差點因為資金不足而停辦,「重馬走到今天,真的經歷了一些痛苦的掙扎」。
如今隨著賽事的提升、服務的提升和帶來的品牌的提升,重馬的招商終於走上良性循環,到了2018年,終於實現「自給自足」。
據了解,舉辦一屆重馬大概需要2500萬元的現金+實物開銷。李偉表示,2018年的重馬,已經實現通過市場化運營,就能消化這些成本,「重馬已經從當年的招商,到選商的轉變」。
據介紹,重馬此前的前九屆賽事,已經從零招商到全市場化+上百家企業合作,2018年重馬更是直接拉動重慶旅遊消費5.8億元。
據記者統計,今年重馬,賽事共有總冠名商、戰略合作夥伴、官方合作夥伴與官方贊助商、賽事合作商與支持商四個級別共19個贊助商參與其中。
改變
親自操刀,重馬直播完成本土化
2020重馬現場
每個跑者為了跑得更遠,都會不斷完善自己的身體和技術,賽事也是如此。從2011年重馬首次舉辦開始,重馬就攜手央視體育頻道每年進行現場直播,持續了7年。到了2018年,重馬首次沒有在央視直播,通過本地衛視和平臺進行直播,用本土化直播和更多互動,給觀眾更好的體驗。
當時,組委會在感謝央視前7年對賽事的支持和幫助的同時,表示這是一次賽事運營的嘗試。「本土團隊對本地文化更為了解,同時本地團隊的交流和成本更低,可以更大量地投入人力」。
重馬作為連續對年的「雙金賽事」,作為中國馬拉松四大滿貫創始成員之一,自身影響力在不斷提升。往屆重馬直播,央視會派來120人的團隊,重馬選擇本地團隊,可以組建180人的團隊參與直播,並且成本更低。「頻道本土化、工作人員本土化,給賽事直播帶來更好的娛樂性,讓賽會大眾化、親民化。」賽事組委會相關負責人表示道。從此以後,重馬一直用本土化直播的方式,將賽事展現在觀眾面前。
2020重馬現場
今年重馬聯合了重慶衛視、重慶國際頻道、重慶文體娛樂頻道對賽事進行電視直播,同時將通過新華網、ICHONGQING等平臺進行網絡直播。同時,重馬今年還通過傳統媒體、自媒體、新媒體等對報名啟動儀式暨招商啟動儀式、賽前新聞發布會、賽事現場進行全方位的宣傳報導,從而提高賽事的知名度和美譽度。
挑戰
遇疫情延期,十周年線上活動探索賽事運營新模式
所有道路都不可能一直平坦,路途上的應變和調整能力,格外重要。
2020重馬原定3月22日進行
今年3月22日,原本是重馬在南濱路起跑的日子,也是賽事十周年的生日,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重馬和其他所有賽事一樣,遭遇延期。
重馬十年的線上活動
但在3月22日,重馬依然在跑友圈刷屏。這一天,重馬十年·「抗擊疫情」全民室內健走公益慈善活動,吸引了11261名跑友參加,其中近一半的人還產生了消費,活動也吸引了12個贊助商參與,在疫情防控形勢持續向好的情況下,不僅賽事「復工」,也是賽事運營新模式的探索。
本次活動,共有長安汽車、特步、天友等等12家贊助商互動。「這次活動從誕生想法到最終執行,中間的時間在十天左右,時間很短。但贊助商們在這麼短的時間裡都給與了很大的支持,積極性很高。」 賽事組委會相關負責人介紹道。
本次活動限量發售5000枚紀念獎牌,所得收益將全部用於抗疫慈善捐贈。截止到活動結束,共有4807人預定活動紀念獎牌,幾乎是定完了所有紀念獎牌,同時也佔到了11261參賽人數的近一半。
加速
進入全馬時代,優化賽道幫選手PB
2020重馬現場
一切的工作和都是為加速做準備。2020年,重馬在迎來第十個年頭的同時,賽事正式升級——取消半馬,進入全馬時代!
從今年起,為實現賽事專業化,改善賽道擁擠現狀,為跑友提供更專業、安全、舒適的跑步環境,2020重馬取消半馬,進入全馬時代。
取消半馬,也是順應跑者對賽事越來越高的要求。「人們對全馬的需求是很高的。」 從事體育賽事行業同時也是深度跑步愛好者的常先生表示,在發燒友中有個說法叫「半馬不是馬」,意為作為一名跑者,完成全馬是終極目標。「現在賽事裡大眾選手的水平逐漸提高,對賽事的需求越來越大,跑步裡程的越來越多,所以對全馬的渴望度也是越來越高,而半馬已經不能滿足他們的需求了。」
目前,波士頓馬拉松、紐約馬拉松等世界許多大型馬拉松賽事皆是全馬賽事,北京馬拉松和上海馬拉松也早已進入全馬時代。但這也並不意味著賽事參與度的降低,今年重馬依然有迷你馬拉松(5公裡),大眾依然能夠參與到這場全民健身的賽事中來。
2020重馬現場
除此之外,今年的賽道也進行了優化。重馬賽道海拔低,地勢平坦,坡度較小,適合選手創造PB(個人最好成績)。今年的重馬對賽道進行了優化,取消20-21公裡處約1公裡的下穿道,以便於為選手創造PB成績提供更加有利的條件。
選手踴躍的報名顯出了對全馬重馬的渴望,從去年10月啟動報名以來,共有11萬餘人報名參賽今年的重馬,2萬餘人搖號中籤,因疫情縮減比賽規模後(賽事規模由往年的3萬人縮減為4900人,其中全程4000人、迷你馬拉松900人),退賽退費6000餘人,到上月底仍有1.4萬名跑友未退賽退費。
2020重馬線上馬拉松從10月15日報名開啟以來,目前已有海內外共計16萬餘名重馬跑友報名今年重馬線上跑。10月23日重馬線下賽啟動報名以來,重馬微信公眾號15分鐘閱讀量破萬,短短5天時間閱讀量破4萬。
上遊新聞·重慶晨報記者 包靖 攝影 高科 李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