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足協杯決賽落下帷幕之後,2020年中國足球的各種比賽,都要暫告一段落了。受到疫情的影響,這個極為特殊的賽季裡,中國足球呈現出與以往完全不同的格局:蘇寧易購憑藉聯賽冠軍和足協杯亞軍,成為最成功的球隊;而恆大和上港都度過了一個不如意的賽季。在限薪令的大背景下,中超明年註定會再次迎來巨變,不知道等待我們的,又是一個怎樣的新格局呢?
回頭看看,當7月之前,中超、足協杯和亞冠這三大賽事,都還沒有正式啟動的時候,恐怕很少有人想到,蘇寧易購會成為這個賽季結束後,中國足球最成功的球隊——當時恆大坐擁諸多歸化球員,上港則進行了大手筆投入,國安也是陣容鼎盛,北上廣三強的統治地位,看似難以動搖。但蘇寧易購依靠多年來的積累,並補強了一些軟肋位置,脫穎而出,連續將上港和恆大兩大奪冠熱門斬於馬下,拿到隊史的第一座聯賽冠軍獎盃。隨後,全華班出戰的蘇寧易購,又打進了足協杯決賽,只是輸給了四外援上陣的山東魯能,可謂雖敗猶榮,讓人看到了這支平民球隊的戰鬥力,也讓人看到了未來中超的大變局。
如果說蘇寧易購是2020年最成功的中超球隊,那麼恆大和上港,這兩大傳統豪門,誰是最失敗的中超球隊,恐怕就是見仁見智了:對於恆大來說,這是他們真正使用非血緣歸化的元年,相當於比其他球隊多了一名外援,人們原本以為,恆大會稱霸中超,乃至橫掃亞洲,沒想到的是,恆大不僅在中超決賽中鎩羽而歸,而且在亞冠聯賽中被日韓球隊羞辱;對於上港來說,他們罕見地引進了多名國內強援,加上洛佩斯和穆伊分別是中超兩個轉會窗口的標王,這麼大的投資力度,不僅沒有換來一個冠軍,甚至連一個亞冠資格都沒有換來,下賽季只能單線作戰。比較一下,恆大和上港,誰才是中超本賽季各條戰線下,最失敗的球隊呢?
相比起來,國安和魯能這兩大豪門,至少還取得了一定的成績:前者在亞冠賽場上取得了突破,成為中超諸強中最晚淘汰的球隊,也創造了隊史的最佳戰績;後者則拿到了久違的足協杯冠軍,打破了多年來的冠軍荒,為新東家濟南文旅送上了大禮。
值得一提的是,賽季前投入最大、引援最猛的兩支球隊,上海申花和深圳,前者未能進入中超四強,後者甚至險些降級,兩隊的引援數量都達到了兩位數,其中不乏國腳和外援,但最終成績不盡人意,相比投資理性卻收益巨大的蘇寧易購,恰恰說明一點:中超不是以往大手筆燒錢,就一定能獲得成功的那個聯賽了。
近期的史上最嚴苛限薪令,以及2023年 擴軍的消息,加上大批外援外教的逃離,都預示著中超未來幾年,一定會陷入大變革中,今年也許就是拉開帷幕:恆大走勢撲朔迷離,上港意圖捲土重來,國安迎來最後良機,魯能已決定換個活法……可以預見,限薪令影響深遠,中超未來已經很難再現什麼王朝了,傳統豪門與中下遊球隊之間的差距,只會越來越小,聯賽的競爭,也只會越來越激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