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史詩歌舞劇《大地頌歌》
內容簡介
一、內容介紹
2013年11月3日,習近平總書記到湖南湘西十八洞村考察時首次作出了 「精準扶貧 」 的重要指示。三湘大地響應總書記號召,進行了艱苦卓絕的實踐和非凡的努力。七年間,三湘巨變。
大型史詩歌舞劇《大地頌歌》將扶貧路上發生的真實人物和典型事例進行藝術創作,以湘西之事講湖南,以湖南之事講全國。展示了湖南「精準扶貧」的決心和精神,傳遞了湖南人民取得脫貧攻堅戰勝利後的獲得感和幸福感,立體呈現一副波瀾壯闊、又極具人情溫暖的精準扶貧中國畫卷。
二、分幕介紹
序 曲:《瀏陽河》
情景合唱。三湘兒女,深情吟誦這首象徵著湖南的民歌,讚美波瀾壯闊的中國精準扶貧偉大實踐。首倡之地應有首倡之為,瀟湘兒女在中國脫貧減貧事業中,展現出了擔當和責任。
第一幕:《風起十八洞》
展現了扶貧幹部龍隊長來到十八洞村後,如何化解村民疑慮,凝聚村民人心;如何激起眾人鬥志,向貧窮宣戰的故事。體現了「精準扶貧」在湖南十八洞村首次提出的重大意義,也引出了「精準扶貧」十六字方針給十八洞村、乃至整個湖南帶來了風起潮湧、欣欣向榮之勢。
第二幕:《奮鬥》
展現了鄉親們在扶貧隊的帶領下,熱火朝天地行動起來,攜手建設十八洞村的故事。呈現了扶貧工作中的困難以及扶貧隊排除萬難「啃硬骨頭」的精神。
第三幕:《夜空中最亮的星》
展現了龍隊長和支教王老師幫助留守兒童小雅解決困難,重返校園;並通過給孩子們教授美好的合唱,讓他們重拾自信、擁抱希望的故事。體現了扶貧工作者為「教育扶貧」、「志智雙扶」的所做出的不懈努力。
第四幕:《一步千年》
本幕是湖南「易地扶貧搬遷」的縮影,講述了因地理環境惡劣,始終掙扎在貧困縣上的小雅一家,終於搬出大山的故事。並通過今昔對比,生動體現了搬遷後的欣喜與幸福,體現了「易地扶貧搬遷」政策在精準扶貧實踐中的重要作用。
第五幕:《幸福山歌》
通過一場優美而又詼諧的相親大會,演繹了苗寨單身青年男女追求幸福新生活的美好願景,展現老百姓脫貧也脫單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第六幕:《大地赤子》
從扶貧家屬的視角,聚焦於幾位犧牲的扶貧英雄:義務扶貧人王新法,炎陵縣縣委書記黃詩燕,漵浦縣縣委書記蒙漢。通過他們親人朋友的深情講述,歌頌並致敬了廣大的扶貧工作者的奉獻精神,以及「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有我」的偉大理想。
尾聲:《在燦爛陽光下》
在十八洞村產業分紅的喜慶日子裡,龍隊長也將前往北京參加「國慶70周年閱兵式」,並登上脫貧攻堅方陣的花車。十八洞的村民們深情地為龍隊長送行……
「精準扶貧」方略提出七年來,三湘巨變! 「吃水不忘挖井人,脫貧感謝共產黨」。這是7300萬湖南人民的心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