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說夜裡聽到了可怕聲音……
通訊員 周國勇 記者 胡劍
今年年初,為了能讓外地遊客來村裡休閒旅遊,諸暨市次塢鎮朱橋村就在杭金衢高速公路出口處,栽種了100多畝的向日葵。
7個月後,向日葵競相開放,村裡果然來了大量冒著酷暑看花的遊客。按理說,向日葵的開花周期在3個月左右,也就是說,葵花到10月份才會謝。
可沒想到,這批葵花才開了一個月,花園突然在一夜之間變成了荒園,花都沒了,只留下細細的莖稈。
這是哪個採花大盜幹的?
可是仔細一看,村民發現這裡的葵花又不像是人為採摘的,倒像是被蟲子咬掉的。村民把這個情況告訴了鎮裡的林業站,站裡派人一查,查不出具體原因,只好請諸暨市農林局森林病蟲防治站的專家來看看。
高級工程師金國龍在葵花園調查了一下午,發現不僅是葵花,就連附近村民家院子種的茄子、番薯的藤蔓也有部分葉子被蟲子啃食。
村民們還說,就在葵花遭災的前一晚,似乎還聽到了蟲子咬葉子的聲音,聽聲音判斷,蟲子不少。
經過好幾天的「偵察」,金國龍和同事終於在葵花園的雜草下面,發現了啃食的真兇——斜紋夜蛾。
斜紋夜蛾,俗稱夜盜蟲,是鱗翅目夜蛾科的一種昆蟲,也是分布非常廣泛的一種農作物害蟲,在我國各省都有分布。斜紋夜蛾耐高溫,有雜食性和暴食性等習性。寄主植物相當廣泛,除十字花科蔬菜外,還可危害包括瓜、茄、豆、蔥、韭菜、菠菜以及糧食、經濟作物等近100科、300多種植物。
金國龍說,這是一種喜歡在夜間活動的蟲子,白天躲在陰暗的地方,有些甚至會躲到地下。「我們是白天去的,雖然是白天,仍然有許多不同齡級的幼蟲躲在田間雜草下啃吃著。」
「斜紋夜蛾的幼蟲無論是花還是莖、葉,只要覺得好吃,就都會吃,而且一到晚上食量就大增。」金國龍說,如果幼蟲數量足夠多,就可以在一夜之間,把整片花海都化為烏有。
但是,一旦幼蟲變成成蟲,就只要喝水就夠了。
前幾年,諸暨街亭苗木上也曾小面積暴發,因發現早控制及時損失較小。
查明真相後,金國龍馬上為村裡制訂了防治方案,第一步是用他們配好的藥劑對斜紋夜蛾幼蟲噴灑滅殺,之後如有漏網的幼蟲變成成蟲,則開展第二步滅治,用黑光燈誘殺。
目前,村裡已經按照防治要求,對沒有被咬的作物噴了殺蟲藥,整治效果還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