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造前後石源公路折射的「硬傷」與輻射 12月10日,記者在遵義市播州區石板鎮八合村桐關組桐關路段採訪看到,滿載瀝青13輛貨車,整齊的靠邊排成一排,依次將瀝青傾倒在有保溫功能的瀝青轉運車上,輸送到攤鋪機,將瀝青混合料均勻的鋪到路面上,雙鋼型壓路機來回輾壓,將鬆散瀝青壓實。四川天接工程諮詢監理有限公司監理員黃維平,通過瀝青溫度測量器,監測瀝青溫度和鋪設路面的厚度,並記錄。
「鋪路的厚度和瀝青的溫度,這兩項指標,是把好修路質量關的重要差數。」黃維平說。技術員、安全監管員、鋪路的司機、工人等13人,在鋪路作業現場忙過不停。記者正在拍攝工人們的勞動場面,引來很多村民看熱鬧。79歲八合村桐關組村民黃仁貴用腳踩了踩路面,用手摸了摸已降溫的瀝青路。「瀝青路鋪到家門口,我們沾了共產黨的光。」激動和喜悅之情寫在黃仁貴臉上。「石源公路(播州區石板鎮到金沙縣源村鎮),長12公裡,還是2002年修建的泥石路面。」石板鎮人大副主席譚光躍說,這條路面坑窪不平,難以通行,是阻礙源村和石板兩地經濟發展的「硬傷」。隨同採訪的石板鎮宣傳辦主任苟家坪接過話茬:曾經有一段時間,因路爛,桐關的村民到源村、石板趕場,要走路。路「爛」觸痛百姓的心,也影響石板鎮的脫貧攻堅。曾經在石板任書記的孫榮輝和現任書記代文波等領導,對這條公路的維修立項非常重視,親自到省市區送報告,匯報,接洽。「2018年以來,在區政府分管領導、區交通局主要領導的帶領下,去省交通運輸廳都好多次,找到原交通廳長的王秉清、高衛東等領導,把百姓的修路期盼聲及修好這條路的帶動和發展的聲音,傳遞到領導的心裡。」石板鎮黨委書記代文波說,在各級各屆政府的努力下,百姓呼聲轉變為上層的決策。今年,省交通運輸廳決定,將石源公路定格為縣級公路改造項目,總投資1200萬元。就在記者採訪修路的當天,遵義水泊渡景區旅遊發展有限公司的副總經理王斌用手機不停的拍攝修路短視頻。「我拍攝修路短視頻,發到我們的公司群,公司領導和職工看了都很興奮。」王斌說,公司在水泊渡投資1.6億元,打造集運動、休閒、度假、養生、美食於一體的山地旅遊綜合體項目,2018年成功創建國家AAA級景區,是貴州省100個重點建設景區之一。2019年接待遊客15萬人次以上。今年,因疫情影響,預計接待遊客5萬人次以上。公司的旅遊業發展,因「路爛」成為「絆腳石 」;因路通成為助推器。王斌預測,明年接待遊客達35萬人次以上。 石源公路的爭取和建設,拉動和輻射,是播州區公路——這一經濟命脈「枝繁葉茂」的真實縮影。
經濟圈:從「90分向60分」縮短「十三五」以來,播州區堅持以科學發展為主題,以交通基礎設施建設為主抓手,大力實施高速公路、城市主幹線、撤併建制村通硬化路和農村「組組通」公路建設,全區交通運輸工作實現飛越,為改善投資環境、推動產業結構調整、加快新農村建設、保障和改善民生、助推脫貧攻堅、支撐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等傳遞了正能量。 播州區交通運輸局局長高朝偉說,「十三五」期間,播州區交通運輸發展刷新歷史:農村公路建設最多、投資規模最大、發展速度最快、發展變化最大。
記者在播州區交通運輸局,就十二五與十三五期間,公路建設進行對比採訪:「十二五」期間完成投資總額為179億元;「十三五」期間完成交通固定資產投資188億元,同比增長5%,投資總額在省、市名列前矛。目前全區已擁有水路裡程153公裡,鐵路裡程72公裡,公路裡程3963公裡,公路密度達159.7公裡/百平方公裡。 「十二五」期間,播州區境內,完成了杭瑞高速遵畢段、杭瑞高速遵思段、青檬高速、樂檬高速、東南大道、南楠二級公路等骨架公路的建設,總投資79.8億元。骨架公路網絡基本成形,實現了區中心至各鎮(鄉)90分鐘經濟圈。「十三五」以來,黔渝快鐵、川黔鐵路外遷、蘭海高速貴遵二複線、白黔高速、樂理至冷水坪高速、G210國道三合至刀靶段、新南白客運站、尚嵇桑業大道、撤併建制村通硬化路、農村「組組通」公路全面建成投入使用。桂花大道延伸段、南龍快線、新龍快線、楓香鎮整鎮推進小康路等項目序時推進。區中心至各鎮(鄉)60分鐘經濟圈將全面實現,內連外通骨架公路網已基本形成。
黨建與「路長制」融合激發新活力播州區交通運輸局構建以黨建為引領,統籌推進「路長制」工作新機制,推動黨建工作與「路長制」工作深度融合。 區交通運輸局黨組找準黨建與業務工作融合點,通過「三級包保」即「黨委包支部,支部包黨員,黨員包公路」的三級包保原則,要求每名黨員包保1條公路,並擔任該路段巡路員,每月帶頭開展公路巡查,將巡查發現存在的問題及時記錄到養護管理監測APP中。
各支部將每名黨員巡查公路情況納入支部黨員大會進行通報,認真總結經驗、分析問題,加強監督檢查,對工作成績突出的個人進行表彰,對工作落實不力的嚴肅問責。在全面提升黨員帶頭服務意識、群眾愛路護路意識、公路管養水平和公路通行能力,推動「四好農村路」高質量發展的同時,充分發揮了黨的領導核心作用、基層黨組織的戰鬥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範作用。播州「公路臉」在全國「抹光」 高朝偉言及播州區「十二五」和「十三五」公路通暢水平的變化時說,從「三個百之百」向「六個百分之百」來歸納總結。
「十二五」期間完成了大橋至山盆、工農至樂山、三岔至龍坪、南白至池坪等18個縣鄉道大修項目共206.8公裡,建設了通村油路建設項目164個項目,共計1020.3公裡,實現了3個100%的目標,即:破損嚴重縣鄉道100%的改造,行政村100%通油路,行政村100%通客運。「十三五」期間建設了撤併建制村通硬化路1187公裡,30戶以上農村組組通公路1153公裡,處置農村公路安防工程523公裡,農村公路網全面成型,實現了6個100%的目標:一是100%的行政村通油路;二是100%的行政村通客運;三是100%的撤併建制村通硬化路;四是100%的30戶以上村民組通硬化路;五是重點路段安全隱患處置100%;六是農村公路列養率100%。交通便捷指數率先在全省小康監測指標中達標,中心城區一環範圍內全面通公交、所有鎮(鄉)30分鐘上高速公路。「十三五」期間投入公路養護資金3945.69萬元,至2019年底區級列養公路全年好路率達100%,綜合值為80。 播州區的公路建設,從「三個百之百」向「六個百分之百」轉變,可謂高歌猛進。
這從播州區獲得的上級榮譽中得到了印證:2016年投入創建「四好農村路」示範項目;2017年被省交通運輸廳評為貴州省「四好農村路」示範縣、2019年被評為「全省農村『組組通』硬化路三年大決戰」先進集體。播州區的「公路臉」,在全國頻頻「抹光」。2016年11月,在楓香紙房村承辦了交通運輸部農村公路建設現場觀摩會。2017年9月,播州區承接了交通運輸部「小康路·交通情」主題採訪活動。 2019年8月,在楓香花茂承辦了交通運輸部「我家門口那條路」主題活動啟動儀式。
通訊員 蔣俠馬雪婷
編輯 蔣洪飛
編審 陳富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