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邀請元茜的朋友@miniyakult撰寫。
@miniyakult有一個3歲+的女兒@養樂多,在過去的兩年裡,她一直陪伴@養樂多 玩拼圖,從中受到很大的啟發。作為母嬰行業的從業者,@miniyakult在平時接觸孩子、開展親子活動也很多,所以對寶寶們的成長階段、對拼圖啟蒙的發現和培育都有一定的了解。元茜親子特意邀請她來給爸爸媽媽們分享:如何發現寶寶拼圖啟蒙的最佳時機,以及如何更好的陪伴寶寶一起玩好拼圖。
BTW:歡迎更多的媽媽加入「群聊」,分享更多親子成長經驗。後臺留言或者投稿均可,元茜在這裡等你哦。
寶寶熱愛拼圖的好處太多了——培養寶寶的專注力,想像力,空間能力,手部精細,圖形解析等等,非常多的爸媽都希望自己的寶貝可以get這項技能。
從一歲半到三歲半,「養樂多」一直痴迷於拼圖,並且從拼圖中得到了很多知識和快樂。在這個過程中,我也對拼圖有了更多切實的了解和心得,再加上元茜的邀請,就有了這篇拼圖啟蒙(100片內)的階段性總結。
在回想的過程中,默默地發現自己真的是個「野心家」,哈哈。因為除了希望養樂多get這個技能,還希望她能熱愛這個活動,就像看繪本一樣,可以額外獲得知識,提高審美。所以我在拼圖產品的篩選上多下了很多功夫,換個角度想,也算是勤儉持家吧,花1塊錢的投入,能賺到5塊錢的回報,你不想了解一下嗎~
1.不知道寶寶學拼圖的最佳時期?捕捉寶寶這兩個方面的「信號」!
很多新手爸爸媽媽會比照「別人家的孩子」,覺得同齡孩子都會了,怎麼自己的孩子還沒有興趣?會產生特別大的焦慮,其實,這duck不必。每個寶寶都有自己擅長的領域,發育的重心也各不相同,不必和他人比較,尊重寶寶的興趣愛好就好~
那麼,什麼時候給孩子玩拼圖合適?我的經驗是,不要從年齡、經驗或者其他外在的角度去衡量,而是要特別觀察寶寶自身的「敏感期」。對拼圖啟蒙而言,有兩個很有特點的表現時期:
第一個,就是會玩形狀配對,並且願意自主反覆嘗試。這個時候可以嘗試第一階段的不規則填空式帶手柄拼圖。不規則本身就存在難度,跟精細動作,手眼協調發育很有關係。
第二個敏感期表現,填空式願意反覆擺放,成功率高,速度快。同時非常喜歡尋找遊戲(找不同,找相同,尋找東西)。
此時,可進階第二個階段(兩塊及以上)這是非常重要的一個階段,真正開始有圖形分解概念。這個階段順利度過,後面的進階就成功率很高了。
所以到底幾歲開始,就看小朋友的表現吧。家長切莫焦慮!
但是,爸爸媽媽需要非常細心和有耐心的觀察寶寶在這兩個方面的表現,並且要在捕捉到信號的同時,迅速為寶寶提供優秀的拼圖供寶寶嘗試。
——特別需要注意的是,拼圖的質量非常重要,理論上,任何圖片切割開來都可以做成拼圖,但只有優秀的拼圖才能激發寶寶更多探索的興趣,並且從中得到更多的收穫。
*真正優秀的拼圖,本就是知識與藝術的結合。
2.不存在一勞永逸的秘方,不同階段要給寶寶找到合適的拼圖
我發現很多家長會陷入一個怪圈,好像一定要選一套最好的進階拼圖,這樣我的孩子就能「起飛」了……一旦你有了這樣的想法,你就很容易成為商家收割的「韭菜」。作為行業從業者,我默默的想說,最好的進階拼圖一定是你和寶寶一起選擇出來的,沒有任何一套現有的進階拼圖,是為你們家孩子量身定製的。你應該像老師教育學生那樣,建立一套系統的拼圖解決方案,不同時期解決不同問題,一步一步進階,而不是想找到靈丹妙藥——如果有,那就是父母和孩子一起,共同完成不同階段的拼圖!
在拼圖的選擇上,爸爸媽媽們應該在把握進度(選擇幾片拼圖)的前提下,多對比市面上的拼圖,儘量選擇優質插畫。畢竟每一幅拼過的圖小朋友都會印在腦子裡,他們需要靠記憶和聯想,這也會建立寶寶對藝術最初的認知,以及審美的能力。
篩選出來後,再由小朋友按喜好自行選擇(下面這幾幅就是養樂多自己選的,鱷魚谷的拼圖非常優秀),喜歡的圖形會更願意嘗試!
因為現在市面上相繼開始生產進階拼圖,沒時間研究的直接買進階拼圖,方便省心。下面就是目前市面上的四家進階拼圖,按照上市順序我已經在圖中標記1-4。
像我這種「野心」媽媽,進階拼圖可以參考進度,吸取好的部分。進階拼圖裡還有很大的兩個特點,涉及計時和獎勵,因為我走的是興趣培養路線,所以並沒有特別看重這兩塊。技能獲得型需求的,我覺得這個設計蠻合適的。
各個階段可以的話,稍微多買幾幅不同形式的培養興趣和鞏固階段能力(不要一味著急增加片數):規則,不規則,多面體,難度都不一樣。特別是多面體,我們很容易被塊數誤導,如下圖,9塊,但是是6面體!千萬不要忘記了,這個難度肯定跟平面9塊的不一樣。
低齡寶寶(6歲以內)儘量選擇大塊拼圖,考慮到精細動作以及圖形解析能力的發展有限,另外一點小朋友純粹的成就感——大畫幅的特別有成就感,就跟剛開始的積木搭高一樣,越高越厲害的那種成就感。
不用介意有沒有圖紙,或者背面有沒有提示,這些都是成人才需要,低齡的寶寶都是通過圖形想像,圖形關聯來拼的,看圖紙這件事對他們來說比盲拼還難。
3.寶寶拼圖收穫大不大,取決於爸爸媽媽功課做得好不好
扔給孩子幾張拼圖,期待孩子自己學成歸來,這不現實。
任何家庭教育,家長的陪伴、鼓勵和期待,都是刺激孩子成長的基石,在此基礎上,如何根據寶寶對拼圖的掌握情況,穩步推進拼圖的難度,以及通過拼圖提升寶寶的品味,就更需要家長時時刻刻的發現以及陪伴了。
只有在寶寶成長的不同階段,迅速發現並解決相應的問題,寶寶才能實現「無級變速」,持續快速的成長。
在拼圖準備方面,家長需要針對寶寶的進階順序做如下準備工作:
A、填空式的獨立片拼圖
B、2~6片(如圖3)
C、12片
在這個階段之前儘量選擇圖案簡明清晰的。
D、24片、36片、48片
E、100片(圖7)
ps,這裡只是寫大概的進階概念,不是非要這個片數,100片內進階跨度不要太大。
12片之內反覆練習時間長,第二次長時間反覆在36-50這個階段。當然這種反覆的出現跟小朋友的年齡和能力都有關係。在進階的過程中小朋友會出現倒退玩的現象,比如已經會玩50片了,又去玩24片了,這是非常正常的現象。
4.家長備課需要指導?這裡有4個引導的小技巧
(1)父母表現出興趣:周圍人的興趣對寶寶有很大的影響。
越親近的人,影響越直接。
(2)即時鼓勵與表揚:建立自信
剛開始拼,每找到一塊,都要浮誇的表揚~
(3)遇到困難共同克服:適當放水
通過努力長時間拼不出來,適當的給些提示:XXX,你看那邊那塊是不是呀?/要不換個方向試試?儘量讓小朋友自己執行,千萬不要直接幫助拼完。
(4)前期一定需要父母多陪伴,一旦有了興趣點,在她能力範圍內的拼圖可以一直拼。
元茜親子優選,6.1~6.18購鱷魚谷12片拼圖【2盒】 額外送價值68元的鱷魚谷3粒裝6面體拼圖一個!
元茜親子:Love is Patient.
本期閱讀福利:元茜親子X浪花朵朵
1、《童年》
阿德勒曾經說過,「幸運的人一生都被童年治癒,不幸的人用一生治癒童年」。
本文作者整理了56個來自不同時代、不同階層「世界名人」的童年往事,他們或許經歷了重重困難,或許在小小年紀就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他們都用自己小小的力量,在影響和改變著這個世界。
童年是一生的縮影,或許能給你的帶娃生活帶來些許參考。
2、《MOVE圖鑑 昆蟲》
前一陣子團昆蟲模型,很多媽媽都說小朋友很迷,完全沒玩夠。這次也爭取到了這本昆蟲圖鑑。
本書總共講了11大類的1200種昆蟲,分類詳細、圖片清晰,並且同時標註了「標本照」和「生態照」,其中生態照大多出自專業的昆蟲攝影師,視覺效果非常震撼。如果你家有個小昆蟲迷,應該會非常喜歡!
按下方評論區提示參與本期互動,
6.10抽兩個媽媽,
分別贈送《童年》或《MOVE圖鑑 昆蟲》一本!
加入陪玩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