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境中綻放!90後小夥每天透析4次,卻捧出6項發明!

2021-02-14 人民網

28歲,是人生最燦爛的年華,他卻陷入了死神的圍獵。絕境中的他,非但沒有絕望,相反激起了男兒的血性:「我的終身也許只是別人的半輩子,所以我更珍惜時光。」

他每天給自己做4次透析以維持生命,卻在二年時間內捧出6項發明;他不知道自己明天和意外哪一個先來,卻為別人的生命能夠得到及時救治而申請了專利;他把遺書藏在自己枕頭下,卻把無私的愛奉獻給世界;他是最需要幫助的人,卻成了幫助別人最多的人。

「夢想的花在絕境中也會盛放,那健康的我們,又有什麼理由不奮鬥?!」他的同學胡繼啟的這句話,讓我們讀到了一個堅強生命的全部意義。世界以痛吻我,我要報之以歌,面對這個高尚的靈魂,除了灑下熱淚,我們還應當做些什麼?


鄒勇松

3月21日,鄒勇松拿到了中國專利局頒發的新型專利授權通知書:「共享印表機」。近兩年,他申請授權的專利和軟體著作權已達6項。鄒勇松是長沙理工大學計算機與通信工程學院15級研究生,出身貧寒的他自幼患有腎炎,現已進入終末期。採訪鄒勇松的幾個月,記者反覆回味著這位每天用4次透析維持生命的青年展示出的人生態度——心若向陽,無畏綻放。

十五樓露天陽臺的帳篷裡,鄒勇松在給自己做透析。陽臺外,北風呼嘯,仿佛要把小小的帳篷撕碎。2月10日中午,記者第一次在長沙市四方坪的出租屋見到鄒勇松,就被這景象震撼了。

用加溫箱加熱透析液、紫外線燈消毒、在帳篷裡透析。每隔幾小時,鄒勇松要置換一次透析液,以排出體內毒素。一袋兩公斤透析液導入體內,若不小心讓空氣進去,渾身骨頭就會劇痛。帳篷裡的他打著噴嚏。長沙此時氣溫只有3攝氏度。

2017年6月手術以來,鄒勇松在沒有親人陪護的情況下,每天給自己做4次透析。至今,已1000餘次。

鄒勇松出生在湖南省新化縣蘆茅村一個農民家庭,自幼患腎炎。為掙錢給鄒勇松治病,父母、哥哥和姐姐相繼離家前往廣東打工。如果找不到合適的腎源,他將一直靠腹透維持生命。

「爸,媽,最近病情惡化很快,肌酐已經700多了,喘不過氣,說話都沒力氣……兒時最多的記憶就是你們的肩膀,背著我走過多少路,跨過多少山,挨了多少餓。我曾想,等畢業了就有能力讓你們過一個快樂幸福的晚年。可是天不遂人願。如果有來生,再做你們的兒子,報答今生的養育之恩。——您的兒子鄒勇松,2017年5月2日晚」

鄒勇松把這份遺書藏在枕頭下,每天睡前掏出來瞧一眼。「有一天,我聽見爸媽在病房外說話,『只要他活著,再怎麼難,也要治』。我當時就哭了。親人都沒有放棄,我怎麼能放棄?我還有那麼多事要做,必須努力活下去」,鄒勇松說。

研二時,鄒勇松提前完成畢業論文,目前在一所高校無人駕駛研究所實習。7時起床做第一輪透析,半小時後出門,路上買個早餐,邊吃邊走到單位工作。12時下班回家做第二輪透析。午飯是前一天做好的,熱一熱便吃。14時出門上班。傍晚去菜市場買點菜回家,把飯菜準備好,便開始第三輪透析。透析結束,吃完飯繼續科研。23時睡覺前再透析一次——這便是鄒勇松一天的生活。

農曆臘月二十七,鄒勇松的父母從廣東提前回來陪兒子過年,一進門就看到牆邊一大堆紙盒子——那是兒子幾個月來的透析液包裝盒。

透析液是每個月在藥店買好送貨上門的。一次15箱,每箱8袋,每袋34元。這對鄒勇松來說是一筆不小的開支。他用工作賺的錢維持生活和醫藥費。

鄒勇松拆開一盒透析液,慢慢將紙盒推平,告訴爸媽:「廢紙盒可以賣錢呢。」

兒子又要透析了,母親關心地問:「為什麼不把帳篷放在屋裡,暖和一些啊?」

「這房子是合租的,我只有一小單間,放客廳會影響別人。」鄒勇松回答。

開飯啦!昏暗的燈光下,一碗魚、一碗青菜炒肉。鄒勇松和爸爸媽媽,一家三口吃著團圓飯。

寒風呼嘯,吹不走生命渴望,吹不淡濃濃親情。

學校領導看望鄒勇松(圖片來源:長沙理工大學網站)

病床上的鄒勇松形容枯槁,剛動完手術,腹部插著一根透析導管,手裡卻拿著手機一直寫著什麼。見有同學來,鄒勇松微笑相迎。

鄒勇松的同學和老師給記者描繪著這一幕。「很震驚,病成那樣,居然還在搞科研!勇松一直笑著說話,我們心裡卻在流淚。」同學劉奕岑說。

住院期間,鄒勇松堅持用手機寫專利和軟體著作權的申請材料。

讀研以來,鄒勇松先後獲研究生數模競賽省級二等獎、國家級三等獎及國家獎學金。他專注於各種發明,2016年3月申請的專利——「一種緊急救助處理辦法」,旨在最短時間內提供給求助者最優選擇。如有人受傷需要救治,系統會根據用戶位置信息,將周邊醫院由近及遠進行排序,求助者可根據反饋信息進行自由選擇,並聯繫意向醫院前來救援。既提高救援效率,又滿足求助者的自主選擇需求。

鄒勇松的研究方向是多傳感器融合定位。住院時他改進了軟體包算法,寫出了雷射雷達自建實時電子地圖和多源融合定位系統軟體。

「多源融合定位,可以提高無人駕駛定位的精準度」,鄒勇松解釋。在此基礎上,誕生了另一項發明專利——智慧機器人的導航方法和導航系統。

鄒勇松說,衛星定位系統可能會受環境或天氣影響導致信號丟失,所以通常利用輪速或者慣性導航獲取車輛的瞬時位移增量來推算軌跡,從而輔助GPS定位。但是,用慣性數據推算軌跡存在一個弊端,即誤差會隨著時間推移而累加。因此他研究通過在無人車輛上安裝多類傳感器實現優勢互補,採用數據融合算法實現更高精度的定位。

「共享印表機」的構想源自微信照片印表機。手術後20多天鄒勇松回到出租屋休養。他的「共享印表機」創意文本已經成型,開始實物創製。他網購了二手印表機、二手電腦、二維碼掃描儀,再買來手機卡和網卡,請研究室同事設計印表機外殼包裝。接著,註冊門戶網站「印了麼」購買虛擬主機,進行軟體編碼。

這個發明可以克服傳統列印的弊端,鄒勇松說:「很便捷,用戶只需在網站上註冊一個帳號,將要列印的文件上傳,點擊系統生成二維碼,保存在手機裡,然後對準印表機上的二維碼掃碼口,就可列印出文件了。」

2017年8月,鄒勇松提交了「共享印表機」實用新型專利授權申請;9月,提交「智慧機器人的導航方法與導航系統」發明專利授權申請,以及「多源融合定位系統」「雷射雷達自建實時地圖軟體」「自動印表機軟體」等3項軟體著作權。

為什麼自己在家做腹膜透析而不選擇報銷比例更高的血液透析呢?

鄒勇松解釋:「血透每2~3天要去醫院做一次,一次要4個小時,意味著我出院後每隔兩三天就要去醫院,肯定會耽誤工作。如果不能按計劃做我的發明,那我活著才是真痛苦。」

「那天晚上去病房看勇松,他在看一本Java專業書。一個身患尿毒症穿著白色病服的男同學,瘦得只剩皮包骨,打著點滴,卻還在認真看書。床頭是同學送的鮮花……這一幕讓我難忘。夢想的花在絕境中也會盛放,那健康的我們,又有什麼理由不奮鬥?!」同學胡繼啟感慨。

共享印表機

3月5日,長沙理工大學雲塘校區理科樓B區大廳。

「看到樓下多了個印表機,我們還以為跟旁邊的自助售貨機一樣,是掃碼付款,一試,竟然不要錢」,一個學生告訴記者,「後來才知道,這是我們學院鄒勇松的發明,無償為同學服務,真是個活雷鋒。」

印表機出了故障,有同學在鄒勇松創建的「印了麼」QQ交流群反饋信息。

鄒勇松聞訊匆匆趕來,打開印表機外箱,發現紙槽空了。他卸下書包,掏出一包A4列印紙裝好,將手機上的一個二維碼對準掃碼儀,在屏幕上點擊確認,「滋滋」幾聲,文件就列印出來了。

班長胡檢華透露一個秘密:「印表機自2017年11月投入使用到現在,人氣並不高,總用戶不到百來名。班上同學得知勇松的共享印表機是他自費購買原材料、無償提供給大家使用,就都猶豫不用了。勇松問我:是哪裡做得不好嗎?照理說免費列印使用的人應該很多才對。他不知道,正是因為他不收費,連列印紙和墨盒都是他自費提供,我們不忍心用啊。」

說到奉獻,成文葉回憶:「我和勇松是高中同學。他常常請假沒來上課,可成績很好。我們有難題,他總是耐心講解。他在學校附近租了個房子,每天早上第一個到教室開門,放學最後一個離開。冬日早晨,他總會從家裡提來一個大保溫瓶,將熱水分給同學們喝。直到班主任組織募捐,我們才知道,勇松原來是一個病人。」

在廣東石油化工學院讀本科時,鄒勇松擔任輔導員助理,每逢周末隨「青志盟」開展「愛心包裹」行動(去郵局為山區孩童寄送文具、衣服);在長沙理工大學讀研期間將科研與關注民生結合:看到新聞裡有救護車因交通堵塞沒能及時趕到現場,導致病人去世,他便創製出「一種緊急救助方法」的發明專利。

「最需要別人幫助的人,卻是幫助別人最多的人」,輔導員易亭亭評價。團支書王建新說,「研究生會的工作總能積極完成好,平時同學們有什麼需要幫忙的,他隨叫隨到」。

鄒勇松卻說:「比起別人的幫助,我做得微不足道。蘆茅小學康景賢校長不因我重症而拒收,親自安排入學;中學班主任李洪佩老師為我申請各種補助和減免學費;大學時,一位退休教授通過學校資助中心每月支持我360元生活費,畢業時我想辦法找到他,他依然不告知名字。他教導我:『不必惦記著給我回報,你有作為就是最好的回報』;讀研後導師董國華教授無微不至關心我,幫我籌集治病經費,聯繫腎源。我雖不幸,卻有幸遇到這麼多關心幫助我的人。父母也從小教育我要多幫助他人。他們外出打工,把老家的房子主動無償讓給村裡沒房子的康立閒伯伯夫婦住著,已有10年了。」

「我是2013年12月3日,大三時加入中國共產黨。入黨誓詞對我來說,最核心的是『奮鬥終身』4個字!我的生命會比一般人短,我的終身也許只是別人的半輩子,所以我更珍惜時光。我的夢想是當科學家,如果能讓社會進步,能改善人們的生活,哪怕提供很小的便利,我都心滿意足,沒白來世界一趟。泰戈爾有句詩:『世界以痛吻我,要我報之以歌。』我把它記在了本子上。不過做了一處改動,把『要我』變成了『我要』——世界以痛吻我,我要報之以歌。」

夢想之花在困境中也會盛放

祝福鄒勇松!加油!

哈士奇又闖禍了!將大爺撞骨折後"肇事逃逸",主人賠慘了

4歲燙傷男孩一天收到10萬善款,媽媽的一句話獲無數網友點讚

茶泡到第幾道最好喝?會飲茶的人這樣留住茶的精華

(來源:光明日報 ID:gmrb1949,記者:唐湘嶽)

主 編丨楊鴻光 編 輯丨喬梁

相關焦點

  • 23歲小夥騎動感單車1小時後居然拉醬油尿了!還要住院透析!
    23歲小夥騎動感單車1小時後居然拉醬油尿了!還要住院透析!為了能瘦下來,不出點汗是不行的了,於是大家的運動熱情高漲:一口氣跑3000米、啞鈴舉30公斤100次又100次……這樣運動之後,腰酸背痛、腿抽筋、手腳更酸軟,走路困難是難免的。有人會說:真是酸爽,要的就是這個Feel,相信不久之後,體重秤上的數字一定很好看。
  • 90後小夥6年收留67個貧困農村娃,培養出大學生消防員
    90後小夥6年收留67個貧困農村娃,培養出大學生消防員 video 河南小夥王曉光畢業後創辦了一所兒童之家
  • 90後小夥查出腎衰竭 專家教你冬季如何護腎
    今天(12月18日),記者在江蘇省中醫院見到90後小夥小倪,他說自己被查出腎衰:「確診為腎衰的那一刻,整個腦子都蒙了,然後就是無盡的後悔。」   不放棄治療  90後腎衰小夥病情得以逆轉  小倪說,4年前他第一次發現自己有泡沫尿,口服藥物半年後,由於泡沫尿消失於是自行停藥。前兩年血壓較高,仗著年輕也未規律治療。
  • 90後小夥減肥64斤變型男:每天跑7公裡
    據中國網報導,93年出生的小夥陳凱從去年11月中旬開始減肥,一年的時間體重從原來的240斤減到176斤。整整瘦了64斤!他是怎麼做到的?他透露減肥方法稱每天跑步7公裡,早餐和午餐正常吃飯。報導稱,陳凱在河北鐵路部門上班,去年成重度脂肪肝,血脂高,檢查項目裡面14項不達標。醫生建議他加強鍛鍊,同時要減體重。
  • 血液透析管路國內第二,天益醫療能否戰勝貝恩醫療?
    撰文|程苑芬編輯|常亮人體的8升血每天都要通過腎臟20-25次,腎臟負責清除血液中的廢物。在每個腎臟裡,一百萬個「腎元」排成強有力的感應隊列和過濾隊列,仔細篩選血液成分後,吸收維生素、礦物質等有用成分,並將廢物變成尿液排出體外。
  • 注意透析的黑暗面:透析過程中引起的心臟損傷
    每周三次中心血液透析的心肌頓抑後果 Joel D. Glickman醫學博士2012年4月27日 心血管疾病是接受透析的患者的主要死因,佔所有死亡人數的40%。高血壓的常見危險因素,性別,吸菸,糖尿病和血脂水平並不能解釋這些非常高的心血管死亡率,即高於或等數百倍的心血管死亡率[1,2]最近在每週三次中心血液透析中檢查心臟功能的研究揭示了一些人的心臟功能,血液透析的危險性以及降低這些風險的潛在策略。
  • 美國時代周刊評選出50項最糟糕發明(圖)
    賽格威美國《時代》周刊日前評選出50項最糟糕的發明。這些發明涉及交通運輸、金融通訊、電子遊戲、衛生保健等諸多領域。在這裡我們選取了部分發明介紹給你。卡駱馳4月26日宣布,公司還將推出芭蕾平底鞋。其執行長表示:「如果我們能夠推出更為時尚的款式,我們便可以吸引更多消費者購買。」看來,卡駱馳決心將這款糟糕的鞋子進行到底。
  • 小夥每天喝3瓶可樂患尿毒症晚期 飲料喝時爽,一直喝鐵打的腎也受不了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小夥每天喝3瓶可樂患尿毒症晚期 飲料喝時爽,一直喝鐵打的腎也受不了 一直以來可樂都是被大家稱之為肥宅快樂水,因此也是備受很多年輕人的喜愛,但是作為碳酸飲料的可樂其危害也是很大的,近日一則24歲小夥每天喝3瓶可樂患尿毒症晚期的報導引起大家的重視,這
  • 90後帥氣小夥,打造出立體胸肌,男人如何練習胸大肌?
    通過下面這位90後的帥氣小夥,我們來跟大家來談一談,男人如何練習胸大肌這個問題。這位小夥子是一個90後,平時酷愛健身,通過他的照片我們就能夠看出來,他平時有多努力。他在平時健身的時候會關注身體的每一個部位,不是只進行局部訓練,他身材上的每一個肌肉部位訓練的都比較到位,尤其是打造出了3D感的立體胸肌。胸肌這個部位應該是很多男性朋友在健身的時候都不會忽略的一個,娛樂圈當中有一個男明星,他的胸肌相對來說就是比較大,這個人就是張若昀。
  • 他發明了人造腎臟和人造心臟!
    除此之外,科爾夫教授在1943年至1997年間還開發了許多器官替代療法,是20世紀最重要的醫學發明家之一,被譽為「人造器官之父」。 在科爾夫教授的職業生涯中,他獲得了來自世界各地大學的13個榮譽學位和127個國際獎項。據2003年美國國家工程院的統計數據顯示,從1943年開始,科爾夫教授發明的人造腎臟挽救了2000多萬人的生命並改善了他們的生活質量。
  • 每天打王者榮耀6小時,90後小夥「寸步難行」,醫生嚇了一跳
    不過玩遊戲也得講個度,這不,江西新餘一位90後小夥小廖(化名)就因為長期沉迷王者榮耀,結果進醫院了。小廖是一名常坐辦公室的上班族,最近他突然覺得腰特別疼,左腿也開始麻木,甚至難以步行。到醫院一檢查,小廖和醫生都嚇了一跳。
  • [我是奮鬥者] 90後小夥雕出「花樣人生」
    [我是奮鬥者] 90後小夥雕出「花樣人生」 2020-12-19 12:3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愛迪生的巧妙發明:關於愛迪生,你所不知道的6項偉大的發明
    今天,我們帶來了,託馬斯·愛迪生的6項改變遊戲規則的發明。一年後,也就是1877年,愛迪生發明了一種出人意料的東西,人們稱他為「門洛帕克的奇才」,這也讓愛迪生成為了一個真正的名人。這項發明就是用來在圓筒周圍的錫紙上記錄聲音的留聲機。儘管留聲機所錄製的聲音質量相當差,而且你只能聽幾次,但這個裝置在那些日子裡確實轟動一時,並幫助愛迪生鞏固了他作為天才發明家的聲譽。
  • 90後天才挑戰特魯姆普,6-4淘汰塞爾比
    90後天才挑戰特魯姆普,6-4淘汰塞爾比 北京時間12月20日晚21:00,2020年斯諾克世錦大獎賽將展開冠軍爭奪戰。90後天才傑克-利索夫斯基將挑戰世界第一賈德-特魯姆普。
  • 這類冬季致命威脅,專挑維持性透析患者下手
    ,平素血壓使用藥物控制不良,長期透析間期體重增長超標,活動後血壓升高明顯,10月中旬某一次透析間期外出聚會時突發腦出血,死亡。 PART-2 患者張某,49歲,進行維持性血液透析10年,長期腎性貧血、血壓控制欠佳,不能進行一周三次的規律透析,於11月上旬某一次透析間期發生心源性猝死,死亡。 今天,就為大家詳細講解腎病患者的最大威脅--心腦血管疾病。
  • 每天13萬步,90後海寧小夥「跑」成亞運火炬手!期待家門口再舉火炬
    6月25日上午10:00,《杭州亞運會牽手361°!發布會定製款T恤要不要?》活動截止,點讚數最高的三位幸運粉絲(關耳、葉大喵、胡順),每人獲得定製款T恤一件。另外,「6·22亞運幸運日」的抽獎活動也已結束,二等獎、三等獎已全部送出,一等獎獎品(杭州亞運會定製筆記本)還剩9本,將滾入7月22日的抽獎活動。抽中的小夥伴們,近期將通知大家領獎時間及地點。讀者用心建議 把「西湖」穿上身關於杭州亞運會時志願者、工作人員、技術官員、裁判員等身著的鞋服,粉絲們提出了很多想法。
  • 停不下的透析室:與院感暴發從未如此之近
    停不下的透析室陽光灑進北京市海澱醫院(下稱「海澱醫院)透析室,懸掛著的鹽水袋折射出晶瑩光線。護士們身著藍色隔離衣,穿梭於機位之間調試透析機,消毒透析床的護欄。這是第一批患者透析完畢後的中場準備。這項原本半小時的工作,疫情暴發之後變成了一個小時。
  • 小夥每天做100個伏地挺身、100個深蹲、打拳1000次,30天看變化
    一方面可能是這運動強度實在不夠,另一方面就是小夥基礎身材還是太瘦,想要練出肌肉不僅需要練,更需要吃,只有攝入足夠的蛋白質,才能為肌肉身材打下堅實基礎。不管怎樣,你都需要明白,好身材從來都是健康飲食和健身運動相結合的結果,各位小夥伴一定要努力了。
  • 90後小夥為脫單騎行中國,15個月後從小夥變「60後大爺」!
    這位90後小夥,當騎行15個月之後,從精神小夥變成了「60後大爺」!這位騎行者叫做阿秋,來自於廣東普寧。去年7月1日,騎著一輛自行車,帶著帳篷、鍋碗瓢盆等就開始騎行中國之旅了。阿秋每天都會更新一條視頻,記錄自己當下的狀態。在騎行15個月後,阿秋一共走過了17個省市區,他發現,女朋友並不是那麼好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