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4月1號,美國一架偵察機闖入我國海南島附近的專屬經濟區進行偵查,我方隨即派出兩架殲8戰鬥機進行監視和攔截。之後,中美軍機發生碰撞,導致我方殲8戰鬥機戰機墜毀,駕駛員王偉至今下落不明。
事件發生之後,我們採取了冷靜克制的方法加以處理,雙方高層經過多次交涉,就歸還美國飛機、以及防止今後出現類似事件等問題達成協議。
美方在發表一段含糊其詞的道歉聲明之後,我們同意釋放機組成員並交還飛機。
2001年7月2號,美國派遣工程人員將迫降的偵察機拆卸之後,用一架從俄羅斯租用的運輸機運走,這個事件已經過去了將近20年,但當我們回顧它的時候,仍然發現有許多謎團還沒有被解開。
第一,殲8式噴氣式戰鬥機怎麼會被螺旋槳式的美軍偵察機撞到?
事情是這樣的,美軍偵察機沿著海岸線飛行,在各種驅離的指令下毫無反應,我們才起飛殲8戰鬥機對對方進行跟蹤,進行驅逐。
在驅逐過程中,對方採取降低飛行速度的辦法,來對抗我們的噴氣式戰鬥機,殲8的基本動力是噴氣式,在低速條件下飛行極不穩定。在這種條件下,美軍偵察機發揮了自己的優勢,採取低速側擊這種辦法,對我們的殲8飛機進行惡意挑釁,這應該是我們殲8飛機墜海的真正原因。
第二,飛行員王偉為什麼最終沒能找到?他的僚機已經記錄下了碰撞地點的坐標,為什麼調度了如此多的人力物力都沒有找到?
因為在那個時候,我們在南海的衛星和空間偵查能力都還是比較有限的,我們在南海南端主要靠衛星,我們的飛機飛不過去,飛過去也不能長期駐留。
第三,回望那一場事故,我們今天能汲取到什麼教訓?
小編認為,我們有重要一個因素要考量,就是我們要有適當的授權機制,在海上,尤其是在這種距離我們的母港千裡之遙的茫茫大海上,在現場執行任務的戰士是需要有一定的授權的。
簡單來說,就是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現在我們有了技術力量,需要儘快提高我們運用技術力量的水平和我們使用技術力量的意志和決心。
南海海域現在已經成為全球最為繁忙的航運路線之一,大約有近40%的世界貿易要經過此地,中國能源運輸有60%左右要通過南海運到國內,進出口的物資大約有30%左右要通過這條運輸線。
同時,南海空域也是南海各方人員和物資往來的主要樞紐,日益繁華的背後,南海海域遭遇的傳統安全威脅也日益嚴重,這裡已經成為僅次於索馬利亞地區的海盜多發區,佔世界上海盜攻擊事件的近40%都發生在這。
此外,南海海域還存在著跨國犯罪、毒品走私、恐怖主義襲擊等一系列問題。在這樣的嚴峻形勢之下,更需要積極應對。
面對日益複雜的南海局勢,近年來我們採取了許多積極的措施,加強了對南海的管控。比如,2012年6月21號設立地級三沙市,管轄西沙群島、中沙群島和南沙群島。三沙市成立之後,其管轄範圍將超過200萬平方公裡,接近全國陸地面積的近1/4。其政府駐地為西沙永興島,島上有機場並可以起降波音737客機,碼頭可以停靠5000噸級的船隻。
未來越來越好,中國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