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女排世錦賽,古巴女排0-3中國女排遭橫掃
歐亨尼奧在場邊大聲叫喊著,路易斯高高躍起輕舒猿臂將球狠狠砸向對方場地……上世紀90年代,這是屬於古巴女排的記憶。她們縱橫世界,把所有對手一一斬落,創造了屬於「黑色橡膠」的王朝。
可當遠去的英雄留下背影,恢弘的長歌已然唱盡,現在的古巴女排,看起來卻一地雞毛。每球得分制拉開了她們衰落的序幕,阿圭羅的「叛逃」如多米諾骨牌般推倒了這個國家引以為傲的人才庫,而古巴排協的無能,更成為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近幾年,古巴女排的年輕人們每每站上國際大賽的舞臺,就似乎只能在後幾名掙扎,承受著「沒落貴族」、「毫無未來」的唏噓感嘆。黯淡的歲月裡,一批又一批的新生代們拼盡全力,試圖為這個擁有過王朝的隊伍燃起哪怕一絲絲光亮。
她們何時能夠重返輝煌?或許這個問題誰也給不出答案。
每球得分制開始的衰落
上世紀90年代,古巴女排縱橫天下無敵,靠著炸裂的身體天賦。
老女排的隊員陳招娣就曾說過,當時和古巴隊比賽,她們的臂展普遍比我們長十幾公分。由於古巴女排隊員臂展長、彈跳好,再加上擁有極強的爆發力,她們往往能夠靠強攻不斷拿分。再加上當初古巴女排王朝時代的名帥歐亨尼奧為古巴女排打造了獨有的「四二配備」——四名攻手配備兩名二傳的組合讓古巴女排的進攻威力展現得更加淋漓盡致,前排輪輪可以保證三點攻的她們也得以靠著這獨步世界女子排壇數十年。
古巴女排在雪梨奧運會前一直稱霸世界女子排壇
在當時,排聯制定的規則非每球得分制。落後方想要得分要先取得發球權,有了發球權防反再下球才能得分,這也使得古巴女排可以純粹靠進攻解決問題。但這種以扣球為主的進攻方式,包括「殺人一千自損八百」的發球有個巨大的劣勢——失誤太多。進入21世紀,當國際賽事採取了每球得分制後,古巴女排的這一弱點就被無限放大了。
「每球得分制是古巴衰落的開始」,郎平表示,當時一場球要扣120個球左右,是現在的兩倍,「那時候玩命拼發球,失誤一個不丟分,現在你發球失誤就太影響了。」
除了每球得分制外,排球比賽引入自由人也被認為是古巴女排衰落的原因之一。自由人最大的作用是加強防守,保證攻守平衡,而這正好是古巴女排的弱項。別隊的防守加強,而自身的進攻受每球得分制的影響不再犀利,古巴女排自然無法打出上世紀90年代的無敵表現了。
另外,古巴女排的傳統就是重身體,輕戰術。在王朝時代就是依靠身體狂轟亂炸,而戰術較為簡單,在一些基礎的環節比如一傳、處理小球等方面,一直都是古巴女排的薄弱項。在世界排球不斷發展的今天,這樣的固步不前自然也會被淘汰。
人才外流導致斷崖式下滑
雖然古巴女排王朝的衰落開始於25分的每球得分制,可實際上,讓她們真正跌入谷底的是排球人才的大量外流。
由於長期遭受美國的經濟封鎖,古巴國內經濟蕭條,俱樂部的水平普遍不高。除了國際大賽外,古巴女排實際上能打得高水平比賽少得可憐。而上世紀90年代時期,古巴女排水平世界領先,隊員們自然就成了「香餑餑」,球隊中大多數隊員都曾接到過歐洲頂級聯賽的邀請函。
當時,很多古巴女排的隊員在義大利聯賽打球,由於歐洲優越的生活條件和豐厚的薪金酬勞,很多人樂不思蜀,紛紛謀劃更改國籍,這使得古巴排協大為惱火,於是馬上下了一紙命令,禁止隊員再到國外的聯賽當中去效力。在他們看來,這樣的舉動,甚至有著「叛國投敵」的含義。
在選擇為國效力前途沒有保障和離開國家隊出國淘金的選擇題中,有人站了出來,成了第一個吃螃蟹的人。先行者是阿圭羅,這個當年古巴女排的天才二傳手,為了去義大利聯賽打球,在2001年選擇逃離古巴,並加入了義大利籍。
這一舉動,催生了古巴排協更嚴苛的規定:現役國家運動員不能去海外打球,只有退出國家隊年滿兩年後才能出國打球。
古巴排協本來指望著這樣的規定限制住女排運動員的腳步,可沒曾想,這樣的不合理規定,竟慢慢變成一紙驅逐令。2008年北京奧運會之後,古巴女排隊中拉米雷斯、卡裡羅、卡爾德隆、桑切斯等在當打之年的悍將先後離開了國家隊,紛紛出國打球,這直接導致了古巴女排在世界大賽戰績的斷崖式下滑。
古巴女排傳奇教練歐亨尼奧(中)
古巴女排的名教頭歐亨尼奧也對此痛心疾首,「從那以後,我們的年輕隊員基本上就只能在國內的聯賽中接受成長的錘鍊,失去了和國外高水平對手交鋒的機會,這也就不難理解為什麼今日的古巴隊會這樣青黃不接,實力下滑嚴重了。」
這種形勢,幾乎成了這十年古巴女排的主流趨勢。隊中有水平的球員往往為求更好的發展和更高的待遇遠赴他國,甚至不惜離開國家隊,這讓古巴女排幾乎每兩年都要經歷一次大換血。而年輕的隊員們,因為缺乏高水平的國際比賽經驗,當然也無法立馬撐起球隊來。
這其中的代價是殘酷的。誰能想到,曾經在1992年巴塞隆納奧運會到2000年雪梨奧運會之間包攬所有大賽冠軍的古巴女排王朝,在十年之後沒有重現輝煌,反而在北京奧運會後越來越墜入深淵——2011年,她們無緣世界盃;2014年世錦賽,她們小組賽五戰皆負小組墊底,最終排在並列第21名;而2012年倫敦奧運會和2016年里約奧運會上,也沒有了古巴女排的身影。
沒財政支持,古巴很難力挽狂瀾
面對著人才的流失,古巴排協顯得沒有什麼辦法。
2009年,在古巴領導人「面向現實的轉折」的口號中,競技體育的資金投入被大規模消減,這些資金都被用來投入到民生基礎設施的建設中了。據不完全統計,截止到2015年底,古巴體育全年財政投入比2008年減少了約84%,全國894個體制內運動俱樂部中,約650個已解散或瀕臨解散,有超過3000名各類單項運動員流失國外。
一個略顯荒謬的事情是,2012年倫敦奧運會古巴女排獲得了落選賽的資格,可排協卻表示無力支付球隊赴日本比賽的機票錢。最終在女排名宿託雷斯的推動下,拉到贊助的古巴女排才獲得了前往日本的機會。
在15年女排世界盃期間,古巴女排的跟隊記者伊茲基耶多也透露過,古巴排球面臨的最大困難是經費不足、缺乏贊助。據他介紹,古巴政府給予女排的經費只夠勉強維持隊伍參加三大賽、女排大獎賽等重要賽事,要想加強國際交流、參加國際邀請賽就不夠了。
「光在國內進行訓練是不夠的,我們需要更多的比賽和交流。現在的隊伍很年輕,缺乏經驗,需要更多的國際交流,可是沒法實現。」
古巴隊目前的隊員都較為年輕。
可另一個殘酷的現實是:沒錢及缺乏保障讓古巴女排很難留住人了。十年前,名宿託雷斯曾一針見血指出了古巴女排衰落的原因——新老交替出現了問題。可現在,這個問題依然沒法得到解決。
就拿本屆世錦賽官網古巴的22人大名單來說,平均年齡只有20歲,所有人竟然全部都效力於本土聯賽。而除了22號薩賓和6號萊斯凱,其他人竟然沒有一次世錦賽經歷。隊伍中的老隊員和中生代球員大多「遠走高飛」,大部分球員這幾年都在青年隊打球,而個別球員更是只參加過U18的比賽。
「黑色橡膠」還能重現輝煌嗎?
「古巴女排重新崛起需要多久?」
北京奧運會上,當記者向託雷斯拋出這個問題時,她給出的答案是——「至少五年到十年吧。」可十年過去,古巴女排依然深陷泥沼,重現之前的王朝之路也依然遙不可及。
接連的球員外逃,讓「糊塗」的古巴排協不得不在2015年取消了禁令。可向來喜歡對球員約束的古巴排協,卻依然損害著這個國家的排球前途。今年年初,古巴排協對18歲女排新星瓦爾加斯施以重手,這位13歲就入選成年國家隊的希望之星被處以國內國際禁賽四年的重罰,而原因竟然是——其父母與協會對於瓦加斯傷病治療上的分歧。
好在,除了昏頭的排協外,古巴女排的未來,總算也有著積極的一面。
今年七月舉行的泛美杯上,古巴女排在小組賽中爆冷擊敗了最後的冠軍美國二隊。雖然最終只是名列第七,但是球員們身體素質出眾讓人依稀看到了當年古巴老一輩女排的影子。
此外,在今年六月的中北美女子U20排球錦標賽,古巴女排獲得第四;在本月月初結束的中北美女子U18排球錦標賽中,古巴女排獲得第三名。雖然古巴的年輕人們也在這樣的「磨礪」中開始挑起大梁——包括U20女排的主攻西塞和U18女排的隊長,16歲二傳莫雷諾等球員都因為在這些賽事裡表現出色,進入了本次世錦賽古巴的22人名單中,這也說明了古巴女排培養年輕球員的決心。
託雷斯見證了古巴女排的巔峰,也經歷了古巴女排衰落的開端
更欣慰的是,在古巴女排本屆世錦賽的助理教練名單中,我們也看到了託雷斯的身影。實際上,在今年泛美杯U23比賽和U20美洲四國賽中,她都是助教,而在U20錦標賽上她更是以主教練身份執教。作為國際排聯20世紀最佳女排運動員,託雷斯見證了古巴女排最輝煌的歲月,如今身處教練崗位上,她需要等這些年輕隊員們在這樣的大賽中慢慢成長,期待她們的破繭成蝶。
結語
在世界排壇不斷向前發展的浪潮中,曾經王者古巴女排的衰落讓人唏噓不已。
多種原因導致了她們的現狀,你我很難去說清到底是哪種原因起了決定作用。唯一確定的是,如今的古巴女排,仍然在掙扎著,離往日的榮光相去甚遠。
她們依然有著傲人的身體素質,可在「小球時代」,她們技術上的缺陷被無限放大著。她們有時候顯得有些無奈——正如她們仍然固守著的「四二配備」,貌似在追憶著彼時意氣風發無人可擋的輝煌,可在現如今的大環境下又顯得這麼不合適宜。
古巴女排重現王朝還需多久?
我們懷念那支黃金年代的古巴女排,懷念歐亨尼奧的大嗓門,懷念路易斯的彈簧跳。可這些都成了過去,想要再度迎來屬於「黑色橡膠」的榮光,我們只能選擇等待。而這個等待的時間是多久,誰也不知道。
掃描下方二維碼,了解更多體育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