吟誦大家|陳少松先生吟誦《九歌·湘夫人》

2021-03-01 風雅弦歌

九歌·湘夫人1

帝子降兮北渚2,目眇眇兮愁予3。

嫋嫋兮秋風,洞庭波兮木葉下。

登白薠兮騁望4,與佳期兮夕張。

鳥何萃兮蘋中5,罾何為兮木上6?

沅有芷兮澧有蘭7,思公子兮未敢言8。

荒忽兮遠望,觀流水兮潺湲。

麋何食兮庭中,蛟何為兮水裔9?

朝馳餘馬兮江皋10,夕濟兮西澨11。

聞佳人兮召予,將騰駕兮偕逝。

築室兮水中,葺之兮荷蓋12。

蓀壁兮紫壇13,播芳椒兮成堂14。

桂棟兮蘭橑15,辛夷楣兮藥房16。

罔薜荔兮為帷17,擗蕙櫋兮既張18。

白玉兮為鎮,疏石蘭兮為芳19。

芷葺兮荷屋,繚之兮杜衡20。

合百草兮實庭,建芳馨兮廡門21。

九嶷繽兮並迎22,靈之來兮如雲。

捐餘袂兮江中23,遺餘褋兮澧浦24。

搴汀洲兮杜若25,將以遺兮遠者26。

時不可兮驟得,聊逍遙兮容與27!

注釋

1、九歌:屈原十一篇作品的總稱。「九」是泛指,非實數,《九歌》本是古樂章名。王逸《楚辭章句》認為:「屈原放逐,竄伏其域,杯憂苦毒,愁思沸鬱,出見俗人祭祀之札,歌舞之樂,其辭鄙陋,因作《九歌》之曲,上陳事神之敬,下見已之冤結,託之以風諫。」也有人認為是屈原在民間祭歌的基礎上加工而成。關於湘夫人和湘君為誰,多有爭論。二人為湘水之神,則無疑。

2、帝子:指湘夫人。舜妃為帝堯之女,故稱帝子。

3、眇眇(miǎo):望而不見的樣子。

4、薠(fán):一種近水生的秋草。

5、萃:集。鳥本當集在木上,反說在水草中。

6、罾(zēng):捕魚的網。罾原當在水中,反說在木上,比喻所願不得,失其應處之所。

7、沅:沅水,在今湖南省。澧(lǐ):澧水,在今湖南省,流入洞庭湖。芷:白芷,一種香草。

8、公子:指湘夫人。古代貴族稱公族,貴族子女不分性別,都可稱「公子」。

9、水裔:水邊。此名意謂蛟本當在深淵而在水邊。比喻所處失常。

10、皋:水邊高地。

11、澨(shì):水邊。

12、葺:編草蓋房子。蓋:屋頂。

13、蓀壁:用蓀草飾壁。蓀(sūn):一種香草。壇:中庭。

14、椒:一種香木。

15、棟:屋棟,屋脊柱。橑(lǎo):屋椽。

16、辛夷:木名,初春升花。楣:門上橫梁。藥:白芷。

17、罔:通「網」,作結解。薜荔;一種香草,緣木而生。

18、擗(pǐ):掰開。蕙:一種香草。櫋(mián):隔扇。

19、石蘭:一種香草。

20、杜衡:一種香草。

21、廡(wǔ):走廊。

22、九嶷(yí):山名,傳說舜的葬地,在湘水南。此指九嶷山神。

23、袂(mèi):衣袖。

24、褋(dié):《方言》:禪衣,江淮南楚之間謂之「褋」。禪衣即女子內衣,是湘夫人送給湘君的信物。這是古時女子愛情生活的習慣。

25、汀:水中或水邊的平地。杜若:一種香草。

26、遠者:指湘夫人。

27、容與:悠閒之態

陳少松先生為您講解「楚辭的吟誦」:

       《詩經》中的許多詩聯章復沓,吟誦時各章的節奏和旋律基本相同。《楚辭》卻有所不同,它在結構形式上不分章,不復沓,參差錯落的句式和加長的篇幅便於詩人充分地抒發胸中豐富複雜、起伏變化的思想感情;與此相應,吟誦時的節奏和旋律也富於變化。因此,要吟誦好楚辭,必須在正確鑑賞作品的基礎上,用適宜的節奏和旋律,將詩中所表達的豐富情意及其變化恰到好處地傳達出來。

       以《湘夫人》為例,這首詩共六節,婉曲盡致地表現了湘君對湘夫人的深切思慕之情。細讀全詩,就可感受到,湘君對湘夫人的這種深切思慕之情是隨著時間的推移不斷起伏變化的,與之相應,吟誦時詩中各節的節奏和旋律隨著情感的起伏變化而有所變化。

       第1段(開頭四句),主人公望眼欲穿,而湘夫人就是不來,心中不免愁緒萬端;吟誦時音調低沉,節奏緩慢。

      第2段,(「登白薠兮騁望」四句),主人公抱有希望地登上高處縱目遠望,仍不見佳人倩影,十分失望,升起的心潮開始下伏;吟誦時音調由高漸低,節奏先快漸慢。

      第3段(「沅有芷兮澧有蘭」四句),佳人的失約使主人公陷入痛苦的思念和期待之中;吟誦時音調低沉,節奏緩慢。

      第4段(「麋何食兮庭中」四句),怎麼搞的,佳人就是不來,主人公不由得思潮翻滾,急於尋覓;吟誦時音調高昂,節奏加快。

      第5段(「聞佳人兮召予」至「靈之來兮如雲」十八句),一聽說佳人在召喚自己,主人公馬上準備與心上人相會,一邊忙著在水中建造和裝飾洞房,一邊想像眾神迎接佳人到來時那種五彩繽紛的場面,真令人心花怒放,激動不已;吟誦時喜氣洋洋,音調由中到高,節奏輕快。

      第6段(最後六句),好事多磨,簡直叫人有點喪氣,但心不死,情不斷,對湘夫人仍執著地追求;吟誦時音調由低到高,節奏由慢到快,末句讀得稍慢而重。

     選自《古詩詞文吟誦研究》



    南京師範大學教授,教育部「中華誦•經典誦讀行動」專家委員會成員,中華吟誦學會副理事長,唐調傳人。長期從事中國古代文學和吟誦學的教學與研究,多次參加中外吟詩交流,多次受邀在中央電視臺等展示吟誦。著有《古詩詞文吟誦研究》、《鍾惺散文選集》(選注)等,參編《清詩紀事》等多部著作,出版專輯《古詩詞文吟誦》CD和《論語選吟》(180章)CD各一套,為江蘇教育電視臺主講過十集系列片《古詩詞文吟誦》。



作者:陳少松著

出 版 社: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出版時間:1997 - 03

內容簡介:

本書在考察中國吟誦的悠久歷史的基礎上,講述了今天學會吟誦對欣賞古典美文、寫作舊體詩詞、弘揚祖國優秀民族文化、擴大對外文化交流的重要意義,並從理論上和實踐的結合上系統探討了中國古典詩、詞、文吟誦的原理、方法、技巧、腔調、繼承與革新。



風雅弦歌

微信號 : ifengyaxiange

別忘了交流與分享哦!


(本文部分圖片源自網絡

如需註明或刪除,請聯繫本公眾號)


相關焦點

  • 邂逅吟誦
    我第一次近距離接觸吟誦,也是這個節目,是那個中南大學的才女,琴棋書畫樣樣精通的楚凌嵐,她吟誦了一首詩,那調子,真的很好聽,仿佛是從遠古時代飄來的,讓人不由得憋住氣,生怕驚擾了這美景,那是我以前沒有接觸過的,說來慚愧,我好歹也是中文系出身,卻對吟誦這種優美的文學形式知之甚少,說起吟誦更是兩眼一抹黑,啥也不會。
  • 什麼是吟誦 吟誦的意義 聲音的重要性
    什麼是吟誦 吟誦的意義 聲音的重要性今天,小編給大家介紹一種新型的讀書方法——吟誦。不知道大家在讀書的時候有沒有想過一個問題,面對古詩文,我們中國古人是如何讀的呢?是像我們現在的人一樣麼?朗誦詩文,聲音短促?還是有別的方法呢?不可否認的是,現在的朗讀,是1919年五四運動之後,才傳入中國的。
  • 古詩詞吟唱:《楚辭·九歌·湘夫人》
    曲調來源:傳統吟誦調歌詞:九歌《楚辭·九歌·湘夫人》(節選)吟唱:劉冬穎編曲:何洋錄音混音:董宇總策劃人、出品人:劉冬穎「九」在古代漢語中往往並非實數,而是泛指。《九歌》本是楚地古老的民間祭神樂歌,屈原在民間祭歌的基礎上,創作而成傳世的《九歌》11篇。
  • 客家話吟誦的歷史和特點
    客家話是古漢語的活化石,我第一次聽到了用原汁原味的中州方言——客家話吟誦的詩詞。南方的客家話,保留了過去的詩風,很有欣賞價值。」專家對客家話吟誦的肯定,給了梅州客家話吟誦人極大的鼓舞。中華吟誦學會副秘書長朱立俠博士代表中華吟誦學會聘請幸勇、謝梅興、葉增興為「中國語文現代化學會吟誦分會(中華吟誦學會)專家委員會專家」。不過,如今梅州只有為數不多的耄耋老人,還依稀記得舊時老師傳授的吟誦方法和聲韻,因此,傳承和發展客家話吟誦迫在眉睫。  ●幸勇 文/圖  吟誦是古人作詩方式  古人以吟誦創作和欣賞詩文。
  • 李白詩歌專場吟誦晚會暨綿陽市第四屆中華吟誦(非遺)展演速寫...
    吟誦晚會現場再見詩仙應未晚。近日,2020年李白詩歌專場吟誦晚會暨綿陽市第四屆中華吟誦(非遺)展演,在綿州大劇院舉行。來自市內外的300餘名吟誦傳承者用吟誦的方式,讓市民們重新認識了詩仙李白。從2015年,綿陽吟誦學會成立至今,越來越多吟誦傳承者參與到其中,讓吟誦在最大範圍得到了傳播傳承。29首詩歌 重新認識李白「蜀僧抱綠綺,西下峨眉峰;為我一揮手,如聽萬壑松……」在四川省吟誦學會王傳聞先生一首李白《聽蜀僧濬彈琴》的演繹下,整臺演出正式開始。
  • 徐健順丨什麼是吟誦
    有人以為誦讀不是吟誦,吟誦是一定帶旋律的。有人相反,認為音樂性強了就不是吟誦。我的看法,這些都無所謂,規則最重要。吟誦既可以沒有曲調,也可以唱的美妙動聽。只要守規則,就是吟誦。只要在守規則的基礎上,準確、深入、全面表達出了詩文的涵義,就是好的吟誦。好的吟誦可以旋律優美、歌聲曼妙,也可以荒腔走板、顫顫巍巍。這不重要。重要的是感人。感人的就是好吟誦。
  • 上海大學教育部「中華古詩文吟誦和創作基地」詩詞吟誦與研討系列...
    ——上海市第一屆國際學生中華經典詩詞吟誦大會」「盛世長歌——第三屆中華古典詩詞吟誦大會」三場主題活動組成。演出現場胡劍/攝據悉,上海大學教育部「中華古詩文吟誦和創作基地」詩詞吟誦與研討會系列活動是基地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對詩詞吟誦與創作進行理論與實踐的雙重推進,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豐富校園文化生活,促進當代文化建設。
  • 古詩吟誦,請跟我來
    十多年來,親近母語一直致力於將吟誦重新帶回小學的古詩文教育中,重塑古詩文教學;2010年與徐健順老師合作,出版了中國第一套小學古詩文吟誦教材《我愛吟誦》(2019年第四版面世);開辦吟誦教學工作坊,開設吟誦種子教師群,努力搭建寬廣的平臺,與積極探索吟誦教學的母語教師共同學習、研討、交流、分享。
  • 主持人紅雨在文廟講授古詩文吟誦
    現場講授吟誦技巧 逐句教授吟誦方法 聽課的市民在做筆記     9月27日下午,吉林新聞綜合廣播著名節目主持人紅雨來到長春文廟文昌閣國學大講堂,為臺下的百餘名市民講授了古詩文吟誦的知識和技法。     兩個小時的課程中,紅雨詳盡的講授了什麼是吟誦、吟誦與朗誦的區別以及吟誦的技巧等知識,還現場示範吟誦了幾段詩詞。許多市民都表示是第一次了解吟誦這門藝術,孟先生:「這個挺好的,我覺得她能把一個詩,古詞之類的傳統的東西能夠用一個非常真摯的情感表達出來,這個可能是朗誦或者平時看書達不到的一個效果。」
  • 學習吟誦:讀辛棄疾《破陣子》學習詞的吟誦
    上一篇給大家介紹了吟誦詞的規制,接下來以作品為例,給大家介紹一下詞的吟誦。比如南宋辛棄疾的《破陣子》:醉裡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八百裡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沙場秋點兵。馬作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後名。可憐白髮生。「醉裡挑燈看劍」。「醉裡」讀高,「燈」平聲讀長,「劍」去聲讀高示堅決。
  • 《九歌·湘夫人》翻譯及賞析
    九歌·湘夫人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嫋嫋兮秋風,洞庭波兮木葉下。登白薠兮騁望,與佳期兮夕張。湘水應該是很重要一條河,當時的人們給湘水設立了兩個神祇:湘君、湘夫人。上一首《湘君》是迎接男神湘君,這一首《湘夫人》則是迎接女神湘夫人。同樣,這也是一首歌,由裝扮成湘夫人的女性巫靈演唱。「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嫋嫋兮秋風,洞庭波兮木葉下。登白薠兮騁望,與佳期兮夕張。
  • 聽越調吟誦傳承人張一平演繹
    越調吟誦傳承人張一平今天展示了。他還展示了越調吟誦《春曉》,古人讀《春曉》大概也是這樣子。12月5日,張一平《越調吟誦:怎樣吟詩》新書發布會在杭州圖書館舉行。在這本書中,張一平記錄了他所傳承的越調吟誦,包括方法和示例。
  • 「中華古詩文吟誦和創作基地」系列活動在上海大學成功舉辦
    隨後鍾振振教授、範詩銀副會長、中華詩詞學會學術副會長林峰先生、中國作家出版集團文化與出版管理部主任楊志學先生、河南文藝出版社副總編王國欽先生、中華詩詞學會編輯部高昌先生、《揚子江》詩刊編輯徐雲志先生(筆名麥豆)、北京航空航天大學韓倚雲教授、西安交通大學外國語學院金中教授、阜陽師範大學鄭虹霓教授、上海詩詞學會原會長楊逸明先生等專家學者圍繞鄭欣淼先生的詩詞創作展開相關研討。
  • 廣西舉辦桂臺青少年經典詩詞吟誦大會
    林欣儀和李麗涵在吟誦中華經典詩詞。 蔣雪林 攝廣西舉辦桂臺青少年經典詩詞吟誦大會 兩地以傳統文化為橋加深友誼中新網南寧7月26日電(記者 蔣雪林)7月25日,2019年桂臺青少年中華經典詩詞吟誦大會在廣西南寧舉行,兩地青少年以詩詞為橋,加強了解加深友誼。
  • 餘姚新聞網丨古音舊調醉煞人——「越調吟誦」尋跡
    今天,幸有吟誦傳承,讓我們能面對面感受這穿越千年的聲音,讓我們能換個角度重新審視這些詩詞文賦。而這些國寶級的老人中,尚有數人能傳其法,何其幸哉!浙江餘姚的張一平先生正是其中的『鳳毛麟角』。」徐健順說,「如果說用拳擊的方法永遠學不會太極拳,那麼請相信用西方文論也永遠學不明白中華古詩文。學中文的學子就老老實實從頭學起,從讀書識字的方法學起,那就是吟誦。會了讀書的方法,才能讀出效果。
  • 葉嘉瑩:年輕人要多吟誦 才能創作出好作品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天津9月10日電(中青報·中青網記者胡春豔 通訊員吳軍輝 藍芳 )9月10日,在全國第36個教師節當天,96歲高齡的中華古典詩詞大家葉嘉瑩在輪椅上,分享了她從教75年來對教師職業的理解和傳承中華古典詩詞文化的感悟,為師生帶來了一堂精彩的「開學第一課」。
  • 04九歌 湘夫人(屈原) 踐離朗誦
    讀音依據為馬茂元先生的《楚辭選》(人民文學出版社,1998年版)。04九歌 湘夫人(屈原) 踐離朗誦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嫋嫋兮秋風,洞庭波兮木葉下。登白薠兮騁望,與佳期兮夕張。鳥何萃兮蘋中,罾何為兮木上。【譯文】美麗的公主快降臨北岸,我已憂愁滿懷望眼欲穿。
  • 新疆吟誦研究會舉辦古韻流芳——《中華經典誦讀》網絡吟誦會
    新疆吟誦研究會舉辦古韻流芳——《中華經典誦讀》網絡吟誦會新疆吟誦研究會自組建以來,始終堅持把會員的理論學習和吟誦練習作為日常工作來抓,通過在圖書館、學校的現場展演以及網絡(群)誦讀及吟誦會,在自我提升的同時,向全社會宣傳、推介吟誦這種中華傳統讀書法。
  • 不會作詩也會吟 「吟誦古詩詞」分享會 鄉音濃濃
    ,「吟誦古詩詞」分享會讓夜晚變得詩意盎然。  分享會上,一方書桌、三尺講臺、一床琴,在主講人包文樸的吟誦與焦桐柳市館館長鄭素曉的悠悠琴音中,詩意序幕就此拉開。  一登臺,包文樸就極力打破大多數人對吟誦的刻板印象,他表示,「吟誦」並非「高、雅、古」,而應是沉浸於作品之中的情感抒發與樂趣,希望通過此次分享會讓大家大膽開口,「不會作詩也會吟」。  包文樸是柳市鎮后街村人,從教40年。
  • 誦讀經典|《孔學堂詩詞吟誦繪本》作品示範(三)
    2020年,孔學堂重磅推出《孔學堂詩詞吟誦繪本》,特邀貴州師範大學文學院唐定坤教授與著名插畫師馮婷以「手繪插圖+詩詞題解+吟誦注釋」的形式,將中國經典詩詞與現代手繪插畫相融合,更生動有趣地引領廣大青少年了解古詩詞的含義和意境,在閱讀中進入中國古典詩詞的優美境界,在詩詞的韻律之美中親近詩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