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班牙故事:講講西班牙內戰

2021-02-13 西班牙華人

  

關注我們 了解更多西班牙

西班牙內戰(西班牙語:Guerra Civil Española,1936年7月17日-1939年4月1日),是在西班牙第二共和國發生的一場內戰,由共和國總統曼努埃爾·阿扎尼亞的共和政府軍與人民陣線左翼聯盟對抗以弗朗西斯科·佛朗哥為中心的西班牙國民軍和長槍黨等右翼集團

;反法西斯的人民陣線和共和政府有蘇聯、墨西哥和美國的援助,而佛朗哥的國民軍則有納粹德國、義大利王國和葡萄牙的支持,因為西班牙意識形態的衝突和軸心國集團與共產勢力的代理戰爭,使西班牙內戰被認為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發生的前奏。

戰爭經過

  1936年7月17日,駐摩洛哥和加那利群島的西班牙殖民軍在佛朗哥、埃米利奧·莫拉等將領策動下發動叛亂。叛亂迅速蔓延到本土加的斯、塞維亞、薩拉戈薩、布爾戈斯等大中城市。陸軍和空軍的大部分部隊(約12萬人)以及摩洛哥人組成的"外籍軍團"參加了叛亂。

  叛軍趁政府猶豫之際,迅速佔領西屬摩洛哥、加那利群島、巴利阿里群島以及西班牙本土北部和西南各省,7月30日在布爾戈斯成立"國防執政委員會",企圖南北夾擊馬德裡,進而奪取全國政權。

  叛亂發生後,西班牙各階層人民響應人民陣線的號召,拿起武器保衛共和國,兩天內共有30萬人報名參加民兵組織--人民警衛隊。馬德裡、巴塞隆納、瓦倫西亞、卡塔赫納、馬拉加、畢爾巴鄂等大中城市的叛亂很快被平息。叛軍僅控制南方的安達盧西亞和北方的加利西亞、納瓦拉、舊卡斯蒂利亞等經濟落後省份。共和軍則控制了所有的工業和政治中心、主要港口、交通幹線和重要農業區。

  1936年8月,叛軍在德、意幹涉軍支援下從葡萄牙邊境向馬德裡方向發動進攻,先後攻佔巴達霍斯、卡塞雷斯、塔拉韋拉、託萊多等城鎮,將南、北兩塊控制區聯成一片。9月,叛軍和幹涉軍在北部攻佔伊倫和聖塞瓦斯蒂安,切斷共和國北部與法國的聯繫。

  1936年9月28日,叛軍佔領馬德裡西南託萊多地區,隨後成四路從西面、西南面和南面進逼馬德裡。

  1936年11月6日,叛軍進抵馬德裡城郊,共和國政府遷往瓦倫西亞,並組建兵力達30萬人的正規軍。西班牙人民在國際縱隊配合下,展開馬德裡保衛戰。共和軍和民兵在馬德裡以西構築三道防線英勇抗擊敵軍。新組建的共和軍和共產國際組織的國際縱隊兩個旅則趕赴前線,在J.米亞哈將軍指揮下加強防禦。

  同日,叛軍2萬人在德、意幹涉軍的坦克和飛機支援下,從西南方向發起猛攻,其左翼經"田園之家"公園實施主要突擊,強渡曼薩納雷斯河,一周內佔領大學城3/4的地區。共和軍兵力增加到7個旅(含1個坦克群),給敵以迎頭痛擊。25日,叛軍停止進攻。為縮小包圍圈,叛軍於1936年12月13日出動1.7萬人在馬德裡西北接近地實施突擊,經1個月激戰切斷馬德裡通往埃爾埃斯科裡亞爾的公路。西班牙共產黨站在保衛共和國的最前列,馬德裡90%的共產黨員走上前線,許多國際縱隊戰士在戰鬥中英勇獻身。

  1937年2月6日,叛軍在義大利幹涉軍支援下,在馬德裡東南的哈拉馬河谷發起進攻,企圖切斷馬德裡至瓦倫西亞公路,完成對馬德裡的合圍。18~27日,共和軍實施反擊,粉碎叛軍從東南方向合圍首都的企圖。3月8日,義大利幹涉軍從東北方向對瓜達拉哈拉實施突擊,企圖配合叛軍奪取馬德裡。共和軍調整部署,投入3個師的兵力頑強防禦,至22日終於粉碎義大利幹涉軍的進攻。

  其間,叛軍於2月6~27日在馬德裡東南遠接近地發動哈拉馬河戰役,企圖切斷馬德裡通往東南地區的交通線;共和軍英勇反擊,粉碎叛軍的企圖。為牽制共和軍的兵力,叛軍在南部科爾多瓦、格拉納達、直布羅陀一線實施進攻,佔領蒙託羅、馬拉加後轉入防禦。

  叛軍在馬德裡遭到失敗後,從1937年6月起把進攻重點轉向北部,企圖攻佔比斯開灣沿岸的重要工業區巴斯克和阿斯圖裡亞斯。為此,叛亂方面集中15萬兵力(含義大利幹涉軍10萬人)對巴斯克首府畢爾巴鄂發起進攻,遭6萬共和軍堅決抵抗。

  6月20日,叛軍憑藉兵力優勢攻佔畢爾巴鄂,隨後向桑坦德和希洪發展進攻。為減輕北部戰線受到的壓力,同年7月和9月,共和軍在中部戰線馬德裡西北的布魯內特和東部戰線薩拉戈薩以東發動兩次進攻戰役,但未能制止敵軍對北部戰線的攻勢。8月26日,桑坦德失守。10月22日,共和軍在阿斯圖裡亞斯的最後一個根據地希洪陷落。北方工業區的淪陷,使共和國遭到沉重打擊。

  10月28日,共和國政府從瓦倫西亞遷至巴塞隆納。

  1937年12月5日,共和軍為粉碎叛軍再次進攻馬德裡的企圖,在東部戰線對叛軍主要根據地特魯埃爾發起進攻,一度解放該城,但共和軍未能按計劃發展進攻,在孤立無援情況下苦戰兩個月,終因寡不敵眾而遭受慘重損失,於1938年2月15日放棄特魯埃爾。特魯埃爾戰役使共和軍傷亡2.5萬人,損失飛機超過100架。叛軍和幹涉軍乘機將作戰重點轉向東部戰線。3月,佛朗哥在埃布羅河河谷投入5個軍的兵力以及幾乎全部飛機、坦克,在德、意幹涉軍配合下向阿拉貢發起進攻,而共和軍在東部戰線僅有11個師。9日,法西斯軍隊突破共和軍防線,至4月15日先後佔領萊裡達、特侖普和比納羅斯等地,將共和軍控制區分割成兩部分,切斷加泰隆尼亞與中部和東南部地區的聯繫。接著,叛軍和幹涉軍分兵出擊,南攻瓦倫西亞,北進巴塞隆納。

  為扭轉戰局,減輕瓦倫西亞受到的壓力,共和軍於7~11月在埃布羅河地區投入7個師10多萬兵力發動內戰以來規模最大的進攻戰役,即埃布羅河戰役。經3個多月鏖戰殲敵8萬餘人,擊落擊傷敵機200餘架,但由於人力物力得不到及時補充而被迫轉入防禦,未達預期戰役目的。這次戰役具有決定性的性質,共和軍損失6萬有生力量,致使戰局空前惡化。在此期間的9月21日,共和國應國聯要求,解散國際縱隊,試圖換取英法對德意的壓力,使其撤回幹涉軍,未果。少數國際縱隊成員留下繼續作戰,政府後來使其成為公民。

  12月23日,叛軍和幹涉軍出動20多個師共40萬人的兵力發動徹底決定戰爭勝負的加泰隆尼亞戰役。由於加泰隆尼亞無政府主義者的紀律鬆懈和領導無方,形勢明顯有利於叛軍和幹涉軍。無政府主義者沒有遵守軍事上起碼的規矩,純粹按無政府主義方式行事,結果打不好仗。因此,共和軍在戰役後期只得邊打邊撤。

  1939年1月26日,加泰隆尼亞首府巴塞隆納失陷。2月8日,共和軍控制的最後一個據點菲格拉斯失陷,25萬共和軍越過法國邊境後被解除武裝。次日,叛軍和幹涉軍進抵法西邊境,切斷西班牙第二共和國與其他國家的陸上聯繫。2月11日,加泰隆尼亞全境被佔領。

  在西班牙內戰期間,大批非西班牙公民的外國人參與了戰鬥和軍事顧問職位。

  佛朗哥領導的國民軍得到德、意政府大量的財政與軍事援助;共和派也得到蘇聯的援助,各國的共產主義者和社會主義者組成了聞名世界的國際縱隊,但卻受到英法兩國施行武器禁運政策的阻礙,然而武器禁運的管理並不是很有效,尤其是法國被指責以大型貨輪運輸共和派的軍備(指控往往來自義大利,而義大利本身積極地援助國民軍一派)。

  各歐洲列強在當時的秘密行動被國際間認為是引爆另一場世界大戰的導火線。對於西班牙內戰,國聯呼籲其他國家保持中立,並試圖抵制各勢力的武器流入西班牙,但成效極低。

  美國認為蘇聯參與了1931年的西班牙推翻皇室,因此對新上任的共和政府予以敵視。當內戰爆發後,國務卿科德爾·赫爾下令禁止對西班牙政府的一切武器運售,秉持中立政策,共和政府也因此向蘇聯取得軍備。但美國民間企業卻提供許多交戰雙方的支援,德克薩斯石油(Texaco)提供國民軍350萬噸汽油的運售並提供無限期貸款、通用汽車公司和福特汽車共提供國民軍12,000輛卡車、杜邦公司則販賣許多彈藥給佛朗哥。民間左翼與反法西斯人士也募集金錢援助共和政府。

戰爭結果

  加泰隆尼亞陷落後,共和國處境急劇惡化。

  1939年2月27日,英、法政府宣布承認佛朗哥政權,斷絕與西班牙共和國的外交關係。共和國內部的投降派猖狂活動。

  1939年3月3日,共和國海軍基地卡塔赫納爆發叛亂。3月5~6日,中部戰線司令S.卡薩多上校在馬德裡發動軍事政變,宣布接管政權,搜捕和屠殺共產黨人及民主人士,並向叛軍敞開進入馬德裡的大門。28日,叛軍和幹涉軍進入馬德裡和瓦倫西亞,戰爭結束。最後一批共和軍在1939年4月1日投降。

  佛朗哥隨後建立了獨裁政權。西班牙內戰後遭處決的人數達15,000至35,000人,此外還有監禁、強迫勞動等措施。在美國的支持下,佛朗哥擔任西班牙攝政王直到1975年去世。

戰爭影響

  西班牙內戰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前世界民主進步力量同法西斯勢力的一次大較量,其結果是人民陣線領導的共和國政府被顛覆,佛朗哥在德、意法西斯庇護下建立法西斯專政,並加入《反共產國際協定》;德、意兩個法西斯國家在戰爭中相互勾結,並在戰後正式結成同盟,使歐洲政治關係和戰略格局發生有利於德、意的重大變化。

  西班牙共和國失敗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由於德、意武裝幹涉和英、法的"不幹涉"政策,使雙方力量對比明顯不利於共和國一方;人民陣線內部各黨派政出多門,步調不一,始終沒有建立一支統一的軍隊,從而削弱了戰鬥力;人民陣線政府雖然堅持抗戰並進行一些民主改革,但沒有在廣泛發動群眾的基礎上開展人民戰爭;戰爭指導上採取防禦戰略,未能對敵人實施堅決的進攻;沒有建立起適應戰爭需要的軍事經濟;對混進政府和軍隊的敵對分子以及投降派的破壞活動,未給予堅決打擊。此戰為即將到來的第二次世界大戰提供了試驗場。

  戰爭表明,各軍、兵種的密切配合和協同作戰,大量集中使用空軍和掌握制空權,集群坦克在炮兵和航空兵支援下實施突擊,對奪取戰役戰鬥的勝利具有重要意義。

關注我們 了解更多西班牙

 

相關焦點

  • 西班牙內戰:發生在西班牙土地上的國際戰爭!
    「半個西班牙死掉了」世界各地的人,在西班牙的國土上,進行國際勢力和意識形態的對決。而每一顆炸彈,都是掉在西班牙的土地上。最後,大家扔下西班牙,留下滿目瘡痍,無數屍骨。沒有人確切知道,在1936年7月到1939年4月的內戰中,死了多少西班牙人。
  • 投身西班牙內戰的中國人
    十年前聽說《橄欖桂冠的召喚——參加西班牙內戰的中國人(1936-1939)》由「人間」在臺北出版了。二十年前聽說倪慧如、鄒寧遠夫妻滿世界找尋這些不知是誰的中國人,要為他們作傳。三十年前就認識他們倆了。現在我才讀了這本書,但一點也不晚。
  • 《世界歷史》87 西班牙內戰
    《世界歷史》87 西班牙內戰1936至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前,西班牙陷入了血腥的內戰。1936年,畫家達利創作了《帶熟豆的軟結構》(也叫《內戰的預兆》),用掙扎分裂的形象來象徵一個整體內在的衝突,也以此來暗示西班牙內戰的爆發。
  • 文史鉤沉|佛朗哥與西班牙內戰
    4月1日,染上了流感的大元帥宣布,這場漫長的內戰終於落下了帷幕。佛朗哥對民族主義者的勝利有多大貢獻?共和派喜歡聲稱,他們敗在德國人和義大利人手上。這種說法跟右派的一種執念是相對應的,右派認為內戰的起源是西班牙共產黨人的陰謀,而且主要靠的是蘇聯人。這兩種方便的神話都是完全錯誤的。
  • 為你解讀西班牙內戰那段歷史
    之所以與大家分享西班牙這個國度,是因為接下來我想與大家聊聊斯坦利•佩恩著的《西班牙內戰》這本書。如果想了解這個國度,那自然得讀點關於他的歷史,否則有一天你踏上他的土地,卻對這裡一無所知,豈不讓人笑話,開個玩笑。
  • 西班牙內戰的時間表
    1902年5月17日16歲的阿方索十三世加冕成為西班牙國王。年輕的國王享受他的權力,經常幹涉議會事務。其結果是極端的政治不穩定,在1902年到1923年間,西班牙成立了33個政府。1921年7月22日Abd el-Krim領導的柏柏爾軍隊迫使位於摩洛哥安瓦爾的西班牙駐軍在混亂中撤退,這標誌著一場後來被稱為Rif戰爭的軍事行動的開始。這次潰敗標誌著自阿德瓦戰役以來,一個歐洲殖民大國被本土軍隊擊敗的最大失敗。
  • 西班牙內戰的真相與影響是什麼?能否避免那場人間悲劇?
    以史為鏡,可以知興衰,上世紀三十年代爆發的西班牙內戰,是當時國際政治思想的激烈碰撞產物,也是大國政治博弈的結果,二戰之後許多專家學者不約而同的認為西班牙內戰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前奏
  • 西班牙內戰誰勝誰負?怎麼還有中國人參與其中?
    而在這些戰爭裡,西班牙內戰肯定是最為獨特的一場。因為它雖然被稱為內戰,其戰場也基本上確實是局限在西班牙一國境內,但卻引發了當時世界上數十個國家人員的介入,最後甚至國外的志願軍反而成了這場戰爭的主角,而這場戰爭的餘波甚至還和中國發生了一些聯繫。今天我們就看看談談西班牙內戰期間及之前與之後究竟發生了什麼。
  • 羅馬大師賽,西班牙內戰硝煙再起
    本周進行的羅馬大師賽第二輪,首輪輪空的納達爾,對陣西班牙同胞選手布斯塔,西班牙內戰硝煙再起。此後就是納達爾橫空出世,扛起西班牙網球的大旗。與納達爾並肩作戰的西班牙網球高手們,還有費雷爾、菲-洛佩茲、沃達斯科。納達爾費雷爾們年事漸高,又有阿古特、布斯塔成長起來,成為納達爾戴維斯杯的新隊友。正因為西班牙網球高手層出不窮,一茬接一茬,西班牙才一次又一次捧回象徵國家網球最高榮譽的戴維斯杯。
  • 《格爾尼卡》:西班牙內戰催生了畢卡索最優秀的作品
    微信ID:sanlianshutong『生活需要讀書和新知』西班牙內戰(1936-1939)吸引了數量驚人的天才藝術家和作家,激發了他們的靈感,如巴勃羅·畢卡索、胡安·米羅、瑪莎·蓋爾霍恩、歐內斯特·海明威、喬治·歐威爾和約翰·多斯·帕索斯等
  • 剛剛,加泰隆尼亞從西班牙宣布獨立!皇馬巴薩或變兩國球隊!西班牙欲統治該地區,內戰一觸即發!!
    目前,整個西班牙都處於內戰的邊緣! 因為加泰隆尼亞地區的議會於2個小時前宣布獨立出西班牙!
  • 西班牙歷史大事記
    今天我們幫大家整理了西班牙的歷史大事記,從公元前到民主國家成立,來看看西班牙都發生過哪些重要的大事吧~公元前218年第二次布匿戰爭開啟了羅馬人的西班牙徵服戰      哈布斯堡家族登上西班牙王位,外加在美洲的徵服者開展的活動,使西班牙在一段短促的歷史時期內位居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度之一。
  • 西班牙火腿的故事
    而後來才知道西班牙火腿早已聞名於世並且價格不菲(國內頂級火腿的價格約在每公斤3300元),可是,世界上那麼多地方出產火腿,卻遠不及人們對西班牙火腿痴迷程度,於是,我今天來給大家分享一下關於西班牙火腿的故事。No.1 西班牙火腿怎麼的分級?
  • 西班牙縱覽
    1469年,卡斯提爾公主伊莎貝拉與阿拉貢王子費迪南聯姻,兩人的後裔於1512年成為納瓦爾國王后,成為西班牙全境唯一的君主。20世紀初,西班牙的政局越來越動蕩,1931年,君主制被廢除,社會主義者建立了西班牙共和國,而後1936年爆發了血腥的內戰。內戰最後使弗朗西斯科·佛朗哥領導的民族主義獨裁登臺。戰後時期國內局勢相對穩定,在60年代和70年代經歷了經濟的快速增長。1975年,佛朗哥去世,由胡安·卡洛斯王子帶領的波旁王室回到國內。
  • 足球——西班牙超級盃:巴塞隆納晉級決賽
    當日,在2021西班牙超級盃足球賽半決賽中,巴塞隆納隊與皇家社會隊在常規比賽時間內戰成1比1平,在點球大戰中,巴塞隆納隊以3比2勝出,從而以4比3的總比分晉級決賽。 新華社/路透新華社照片,路透,2021年1月14日 (體育)(2)足球——西班牙超級盃:巴塞隆納晉級決賽 1月13日,巴塞隆納隊球員(前)在贏得點球大戰後慶祝。
  • 西班牙臨陣換帥,都怪本澤馬
    都怪本澤馬,如果歐冠決賽他不伸那一腳,皇馬就不會三連冠,皇馬不三連冠,齊達內就不會急流勇退,齊達內不急流勇退,皇馬就不會籤洛佩特吉,皇馬不籤洛佩特吉,西班牙足協就不會想解僱他臨陣換帥,如果西班牙不臨陣換帥,西班牙可能就奪冠了,都他喵怪本澤馬!
  • 德國袖珍戰列艦的黑歷史:在西班牙被打得很慘
    西班牙內戰,佛朗哥一方有納粹德國、義大利和葡萄牙的支持1936年7月爆發的西班牙內戰給德國一次絕佳的練兵機會,德國不僅派出了一支近兩萬人的部隊參戰,出徵西班牙的德國海軍實力也是不差,其中還包括3艘「德意志」級袖珍戰列艦。
  • 足球——西班牙超級盃:皇馬奪冠(2)
    當日,在沙烏地阿拉伯吉達進行的2020西班牙超級盃決賽中,皇家馬德裡隊與馬德裡競技隊在120分鐘內戰成0比0,皇家馬德裡隊在點球大戰中以4比1勝出,奪得冠軍。 新華社/歐新新華社照片,外代,2020年1月13日 (外代二線)(5)足球——西班牙超級盃:皇馬奪冠 1月12日,皇家馬德裡隊球員巴爾韋德(左)與馬德裡競技隊球員洛迪拼搶。
  • 關於西班牙tapas你需要知道的一切
    學習西班牙語的朋友們對Tapas一定都不陌生,中國有許多西班牙餐館和墨西哥餐館,大家可能也都吃過~ 不過,你知道Tapas的起源和做法嗎?塔帕斯(西班牙語:Tapas)是西班牙飲食中重要的一部分,是指正餐之前作為前菜食用的各種小吃,也通常作為下酒菜。塔帕斯可以是涼菜,如各式奶酪及橄欖;也可以是熱菜,如裹好麵糊油炸的魷魚,煮馬鈴薯等等。
  • 殉難谷與十字架|佛朗哥不是西班牙最好的選擇,但也並非是最差的
    這大概是西班牙內戰中最具人情味的一個故事,內戰後這裡變成了宣揚右翼英雄主義的紀念地。圖為1936年,駐守託雷多城堡的守軍行走在廢墟之上。ullstein bild/Getty Images▲西班牙內戰的經歷改變了奧威爾,也使他日後寫出了《動物農場》《一九八四》這樣的文學作品。內戰中的濫殺無辜,左右翼勢力不相上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