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8歲孩子被老師批評太好動竟牽出一家五口集體鉛中毒
錫壺
因為老師對8歲小兒子的一句評語,「注意力不集中,好動」,義烏、杭州輾轉多家醫院就診,結果吳先生(化名)一家五口被查出集體鉛中毒,而罪魁禍首就是祭祖時盛酒的錫壺。
這件事情得從2018年5月說起,吳先生因8歲的小兒子時常被老師批評說「注意力不集中,好動」,便去義烏當地醫院檢查,提示血鉛為270.8ug/L,明顯高於100ug/L的國家標準。先是在當地接受了中藥等治療,但孩子上課時的狀態仍舊時好時壞。
然後到2019年1月28日,吳先生又帶孩子到省兒保再次檢查,結果提示血鉛為313.5ug/L,跟治療前相比不降反升?因為不明確患兒鉛中毒的原因,省兒保的醫生建議全家都查一下血鉛。2月底檢查結果出來,爸爸、媽媽、女兒、兒子,包括奶奶在內,一家五口,全部鉛中毒。而經過醫生仔細詢問,才追溯到罪魁禍首就是祭祖時盛過酒的錫壺。
吳先生說,在他的家鄉義烏,每年的清明、農曆七月半、冬至、小年、除夕、正月十五,都需要祭祖,而在祭祖時,老底子傳下來都是用錫壺盛酒,而且還需要加熱,因為不能讓祖宗喝冷酒。而祭祖結束後,本著不浪費的原則,會將錫壺中的酒當做料酒燒菜吃。沒想到,就這麼不知不覺中,全家中了毒。
杭州市紅十字會醫院職業病科主任李國輝告訴錢報記者,錫本身沒有毒,只因目前的錫壺大多不是純錫,往往含有鉛,加了料酒後,錫壺中的鉛會慢慢融入酒中,而加熱更加速了這一過程,人食用了含鉛的酒後繼而出現鉛中毒。
李國輝主任說,鉛中毒可導致神經系統、消化系統、血液系統等多系統的一系列異常表現。
另外,除了錫壺,祭祖時用到的錫箔紙(冥幣),摺疊或者燃燒這種錫箔紙,都有可能鉛中毒。
更值得注意的是,臨床中還有不少鉛中毒的患者像吳先生家其他人那樣沒有任何症狀,因此,李國輝主任特別提醒,如果有相關生活經歷,或者因為種種原因接觸到了鉛,建議及時去正規醫院進行血鉛檢查,萬萬不可因為沒有症狀而延誤了診斷和治療。
(責編:馮粒、袁勃)
我國抗癌藥研發駛入快車道 「作為一個與癌症鬥爭了一輩子的老醫生,我感到特別激動、特別欣慰!」在2月22日上午舉行的免疫抗癌新藥達伯舒上市發布會上,年逾九旬的中國工程院院士孫燕的發言贏得陣陣掌聲。【詳細】
地級以上城市啟動生活垃圾分類 21日,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召開全國城市生活垃圾分類工作現場會,提出垃圾分類工作目標及時間表:2019年起,全國地級及以上城市要全面啟動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到2020年底,46個重點城市要基本建成垃圾分類處理系統;2025年底前,全國地級及以上城市要基本建成垃圾分類處理系統。【詳細】